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质量控制体系介导阿尔茨海默病的机制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马璐瑶 李彦杰 +4 位作者 秦合伟 刘娟 徐振华 赵楠楠 丁慧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0,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球最常见的痴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患者认知能力逐渐下降,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冷漠、焦虑、...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球最常见的痴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患者认知能力逐渐下降,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冷漠、焦虑、抑郁、社会认知丧失等,扰乱了患者生活的平衡状态,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1]。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AD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生物发生 线粒体质量控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衡从“气火失调”论治糖尿病肾脏病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婉懿 王悦芬 +5 位作者 洪双双 邱依婷 孙欣如 刘芷秋 刘梦超 赵文景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861-864,共4页
气火失调是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主要的中医病机,其病机演变可分为“虚、郁、炽、损”四个阶段,脾胃元气不足为DKD发病基础,胃中郁火是DKD的使动因素,阴火鸱张是DKD的关键环节,阴阳俱损是DKD的最终结局。气与火是... 气火失调是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主要的中医病机,其病机演变可分为“虚、郁、炽、损”四个阶段,脾胃元气不足为DKD发病基础,胃中郁火是DKD的使动因素,阴火鸱张是DKD的关键环节,阴阳俱损是DKD的最终结局。气与火是能量代谢必备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气火失调是对能量和代谢相互作用失衡状态变化的深刻概括,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衡是DKD气火失调的生物学基础。临证治疗DKD根据其气火失调的病机特点,以保肾方为主方,根据“虚、郁、炽、损”四个阶段的病机特点辨证论治,加减化裁。基于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衡从“气火失调”论治DKD,为临床防治DKD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火失调 糖尿病肾脏病 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衡 保肾方 益气活血 养阴除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及线粒体质量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陈丽娜 王敏佳 +2 位作者 程云磊 胡伟航 徐靓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9期1293-1295,1299,共4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线粒体质量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15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9例)和死亡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确诊脓毒症24 h内外...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线粒体质量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15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9例)和死亡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确诊脓毒症24 h内外周T淋巴细胞分群、线粒体质量(MM)、单细胞线粒体质量(SCMM)、感染指标、脏器功能指标、血常规等资料。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各指标对老年脓毒症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中性粒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肌钙蛋白(cTnI)、CD_(3)、CD_(8)、SCMMCD_(4)、SCMM CD_(8)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CRP、SCMMCD_(4)、SCMMCD_(8)是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P与SCMMCD_(4)两者联合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3(95%CI:0.922~0.983),明显高于单项CRP、SCMMCD_(4)或SCMMCD_(8)的AUC值。结论SCMMCD_(4)是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CRP与SCMMCD_(4)联合预测对老年脓毒症的预后评估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线粒体质量 C反应蛋白 SCMMCD_4 SCMMCD_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失调在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治疗进展
4
作者 黄靖 尚文雅(综述) 任亚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4,共6页
脊髓损伤(SCI)病理过程复杂,其中初级阶段线粒体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轴突再生障碍,加重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而深入了解SC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形式对功能再生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MQC)是线粒体稳态及功能的主要调节系... 脊髓损伤(SCI)病理过程复杂,其中初级阶段线粒体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轴突再生障碍,加重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而深入了解SC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形式对功能再生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MQC)是线粒体稳态及功能的主要调节系统,可通过多途径调控线粒体功能平衡进而实现对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SCI后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自噬水平异常、线粒体生物发生及转移减少、钙稳态失调等均提示MQC失调,可见MQC失调对SCI病理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就MQC在SCI后的主要表现形式、相关调控机制以及靶向MQC修复SCI的相关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对畜禽氧化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硕 霍敏 +1 位作者 苏子轩 石玉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69-3776,共8页
在畜牧生产中,氧化应激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可影响畜禽生长、健康和生产性能。线粒体作为细胞内主要的能量产生中心和氧化应激的主要靶标,其质量控制对于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线粒体质量控制对畜禽氧化应激影... 在畜牧生产中,氧化应激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可影响畜禽生长、健康和生产性能。线粒体作为细胞内主要的能量产生中心和氧化应激的主要靶标,其质量控制对于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线粒体质量控制对畜禽氧化应激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作用机制、相关调节途径以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畜禽养殖业中应对氧化应激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功能障碍 线粒体质量控制 氧化应激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质量控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生 陈宁 孟思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59,共4页
随着运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延伸,人们对骨骼肌健康促进的认识与需求日趋增长。骨骼肌健康与线粒体质量调控密切相关,线粒体质量调控异常会导致肌细胞损伤和肌萎缩。通过运动和模拟物增强骨骼肌线粒体质量控制将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该文... 随着运动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延伸,人们对骨骼肌健康促进的认识与需求日趋增长。骨骼肌健康与线粒体质量调控密切相关,线粒体质量调控异常会导致肌细胞损伤和肌萎缩。通过运动和模拟物增强骨骼肌线粒体质量控制将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该文将重点探讨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质量控制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并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质量控制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诱导肝细胞线粒体质量和跨膜电位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萍 阎明 +4 位作者 张莉 王旭平 商楠 刘慧敏 张海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乙醇诱导肝细胞线粒体质量和跨膜电位变化。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酒精性肝病模型组10只,用高度白酒灌胃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10只,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白酒灌胃。分离大鼠肝细胞,用Rhoda...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过程中乙醇诱导肝细胞线粒体质量和跨膜电位变化。方法:将2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酒精性肝病模型组10只,用高度白酒灌胃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10只,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代替白酒灌胃。分离大鼠肝细胞,用Rhodamine123和NAO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质量和跨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的线粒体膜中心磷脂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长期摄入酒精可导致肝脏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以及线粒体膜损伤,从而引发肝细胞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线粒体 跨瞑电位 线粒体质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主肌肉”与“线粒体质量控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文颖娟 陈茉 +2 位作者 赵欢 陈丽娟 王江 《现代中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在“脾-肌肉-线粒体”研究基础上,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病理以线粒体功能失常为关键点,基于“脾主肌肉”,结合中医学“痿证”以脾虚为本、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延伸研究“脾-肌肉-线粒体质量控制”,而线粒体质量控制源于... 在“脾-肌肉-线粒体”研究基础上,从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病理以线粒体功能失常为关键点,基于“脾主肌肉”,结合中医学“痿证”以脾虚为本、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延伸研究“脾-肌肉-线粒体质量控制”,而线粒体质量控制源于骨骼肌干细胞,受制于线粒体自身动态调节,故探讨葛根及其配伍可能通过两个层次调节线粒体质量,治疗MG:其一,在形成更多优质线粒体层面,从骨骼肌干细胞为切入,通过肌肉转录调节因子(myoblastdetermining,Myod)与Pax7动态调节以及P38 MAPK、AMPK信号通路激活,保护正常MSCs增殖,保障骨骼肌再生修复,使优质线粒体生成有源;其二,在线粒体自身动态调节层面,以线粒体生物合成、融合与分裂、自噬以及细胞内钙调节为主,形成线粒体活力的高度动态的可塑性网络,保证优质线粒体充满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肌肉 重症肌无力 葛根 配伍 线粒体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调控
9
作者 胡艳梅 陈梅玲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65-168,共4页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内拥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在细胞能量代谢、生命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不同生理过程中,线粒体具有高度可塑性。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的数量、形态以及功能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之为线粒...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内拥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在细胞能量代谢、生命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不同生理过程中,线粒体具有高度可塑性。正常情况下,线粒体的数量、形态以及功能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之为线粒体稳态。当上述状态发生紊乱时,细胞能量供给、机体生命活动必然受到影响。为应对这种损伤,细胞进化出一套选择性清除受损线粒体的体系——线粒体质量调控(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MQC)。近年来发现,蛋白酶体、分裂和融合以及线粒体自噬等在线粒体质量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就线粒体质量调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调控 蛋白酶体 分裂/融合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奕任 陶人川 梁韬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89-92,共4页
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参与者,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质量控制通过不断融合/分裂改变其形状及大小、生物合成新生线粒体补充线粒体池... 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参与者,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质量控制通过不断融合/分裂改变其形状及大小、生物合成新生线粒体补充线粒体池和自噬将包裹受损的线粒体传递至溶酶体进行清除,维持相对稳定的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的动态过程,是保证线粒体健康和维持线粒体稳态的重要机制。糖尿病患者在线粒体自噬、动力学和生物合成方面存在缺陷,即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发β细胞功能紊乱甚至死亡。深入了解线粒体质量控制与T2DM的关系,通过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等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线粒体质量控制,从而改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促进白色脂肪褐变和减少脂肪异位沉积,达到降糖、降脂、治疗T2DM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晓云(综述) 刘竞丽(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是脑缺血诱导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维持线粒体功能对于促进神经元存活和改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是通过调控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及质量的相对稳定来维持细胞内稳态,主要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 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是脑缺血诱导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维持线粒体功能对于促进神经元存活和改善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是通过调控线粒体的形态、数量及质量的相对稳定来维持细胞内稳态,主要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分裂/融合)、线粒体自噬以及线粒体衍生囊泡(包括线粒体转移)等调控过程。文章就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转移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靶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 缺血性脑卒中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靶向线粒体质量控制防治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费玉叶 马桦 +1 位作者 司雨 任青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8-793,共6页
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是以生育力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不孕、复发性流产、体外胚胎发育异常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线粒体作为第二信使,参与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其功能异常可诱导细胞功能障碍,引起... 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是以生育力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引起不孕、复发性流产、体外胚胎发育异常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线粒体作为第二信使,参与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其功能异常可诱导细胞功能障碍,引起一系列生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以线粒体生物发生、融合与裂变、自噬及钙调节等异常为特征的线粒体质量控制(MQC)失衡在女性生殖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综述了MQC在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进展,总结了靶向MQC治疗生殖障碍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以期为生殖障碍性疾病的治疗策略研究提供借鉴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 女性生殖障碍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博英 乔玉峰 刘红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在肾脏IRI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及线粒体自噬对肾小管细胞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极为关键。以线粒体质量控制为靶点,...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在肾脏IRI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及线粒体自噬对肾小管细胞的线粒体质量控制极为关键。以线粒体质量控制为靶点,可为肾脏IRI提供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灵灵 高俊玲 《解剖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22-427,共6页
线粒体质量控制(mitoQC)是指线粒体通过不间断的生物发生、动力学(分裂/融合)、自噬、有丝分裂和转运之间的动态协调循环过程。mitoQC正在成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稳态的核心调控者。线粒体作为神经元的“能源工厂”,是神经元新陈代谢和... 线粒体质量控制(mitoQC)是指线粒体通过不间断的生物发生、动力学(分裂/融合)、自噬、有丝分裂和转运之间的动态协调循环过程。mitoQC正在成为中枢神经系统(CNS)稳态的核心调控者。线粒体作为神经元的“能源工厂”,是神经元新陈代谢和保持稳态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维持线粒体活性和功能完整性对神经元健康至关重要。神经元死亡和功能缺陷是造成CNS疾病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现重点探讨mitoQC紊乱与CNS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对维持和/或恢复神经元线粒体稳态及其相关细胞生命过程的研究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 脑卒中 创伤 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15
作者 赖威 李国瑞 +3 位作者 韦宏福 谢俊辉 陈胜泉 汪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临床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脓毒症ALI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过程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等。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诱发肺内皮细... 脓毒症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临床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脓毒症ALI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过程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等。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会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诱发肺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是ALI发生的重要机制。因此,当前很多研究关注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作用,并将其作为脓毒症ALI的靶向治疗策略。本文就线粒体质量控制在脓毒症ALI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为临床防治脓毒症ALI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线粒体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糖条件下NF-κB激活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16
作者 张宇 阿布都赛米·艾尼 +2 位作者 多力昆·木台力甫 郑博源 阿布都乃比·麦麦提艾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糖条件下核因子κB(NF-κB)激活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NG-Sham组(非DM+假手术)与NG-IR组(非DM+IR)、DM-Sham组(DM+假手术)与DM-IR组(DM+IR)以... 目的探讨高血糖条件下核因子κB(NF-κB)激活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适应性饲养1周,随机分为NG-Sham组(非DM+假手术)与NG-IR组(非DM+IR)、DM-Sham组(DM+假手术)与DM-IR组(DM+IR)以及DM-IR-NC组(DM+IR+阴性对照)与DM-IR-NF-κB组(DM+IR+NF-κB),每组8只。NG-Sham组与NG-IR组正常饲料喂养,NG-IR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建IR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NG-Sham组开胸暴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结扎。DM-IR组连续4天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诱导DM模型,成模后1周同法构建IR模型。DM-Sham组同法诱导DM模型,成模后1周开胸暴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结扎。DM-IR-NF-κB组与DM-IR-NC组同法诱导DM模型,成模后1周同法构建IR模型,DM-IR-NF-κB组开胸前30 min尾静脉注射NF-κB重组蛋白0.5 mg/kg,DM-IR-NC组开胸前30 min尾静脉注射等量溶剂。采用TTC染色法评估NG-IR组与DM-IR组心肌缺血面积,采用RT-qPCR法检测NG-IR组与DM-IR组心肌组织NF-κB、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JC-1染色法评估NG-Sham组、NG-IR组、DM-Sham组和DM-IR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采用MitoSOX染色法评估心肌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NG-IR组与DM-IR组心肌组织AMPK、p-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计算p-AMPK/AMPK。采用比色法检测DM-IR-NC组与DM-IR-NF-κB组血清AST、LDH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CK-MB含量。结果与NG-IR组比较,DM-IR组心肌缺血面积增加(P<0.05),心肌组织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均<0.05),而心肌组织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明显(P均>0.05)。与NG-Sham组比较,NG-IR组与DM-Sham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心肌细胞线粒体ROS含量升高(P均<0.05);与NG-IR组比较,DM-IR组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心肌细胞线粒体ROS含量升高(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IR小鼠心肌组织NF-κB mRNA相对表达量与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呈正相关关系(r=0.496,P<0.05)。与NG-IR组比较,DM-IR组心肌组织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AMPK/AMPK降低(P均<0.05)。与DM-IR-NC组比较,DM-IR-NF-κB组血清AST、LDH、CK-MB含量均升高(P均<0.05),心肌组织p-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和p-AMPK/AMPK均降低(P均<0.05),而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血糖条件下NF-κB激活可增强小鼠心肌IR后缺血心肌的易损性,其机制可能与NF-κB能够诱导AMPK信号通路失活和线粒体质量控制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高血糖 核因子ΚB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线粒体质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阿尔茨海默病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良文 张虎 +1 位作者 吴桐 陈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7-245,共9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衰老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个体进行性记忆与认知功能下降,以及无法自主行动甚至死亡的发生。其病理特征主要为β-淀粉样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炎症、细胞自...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衰老所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个体进行性记忆与认知功能下降,以及无法自主行动甚至死亡的发生。其病理特征主要为β-淀粉样蛋白、神经纤维缠结、神经元炎症、细胞自噬功能受损、线粒体功能障碍、突触可塑性和功能下降等。目前AD的药物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等,而药物性治疗大多数只能改善症状,并不能实质性延缓AD的发展。随着对天然产物的深入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作为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mating 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1,Sirt1)激活剂,主要通过调节Sirt1相关信号通路提高神经细胞自噬水平、改善线粒体质量、抑制神经性炎症,在AD防治中显示出潜在的治疗价值。因此,本文对RSV在AD的预防与治疗中的作用与机制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总结,可为后续RSV对AD的精准靶向预防与治疗或其他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自噬 线粒体质量控制 神经性炎症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