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曾钗明 严茂林 +5 位作者 石益海 郭太林 梅爱农 陈建康 许桂平 何晓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36-2740,共5页
目的探索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HSD17B13)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临床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目标基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HSD17B13)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临床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样本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同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目标基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于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肝癌患者,手术后获取肝癌及其周围癌组织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SD17B13和MFN2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采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库、GTEx数据库及TCGA数据库分析HSD17B13和MFN2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肝癌不同分期的表达水平及与肝癌总体生存的关系,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log-rank检验变量对生存率的影响,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癌旁组织,HSD17B13和MFN2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PCR检测t值分别为-2.467、-3.933,P值分别为0.020、0.001;Western Blot检测t值分别为-5.357、-5.771,P值分别为0.006、0.026)。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肝癌组织中HSD17B13表达明显下调(P<0.05);随着肝癌分期越高,HSD17B13表达水平越低(F=3.220,P=0.023);低HSD17B13表达与不良生存相关(风险比=0.630,P=0.011);在肝癌组织中,MFN2与HSD17B1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190,P<0.001)。结论MFN2与HSD17B13在肝癌中表达下调,是潜在的具有临床相关性的抑癌基因,可能参与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也可成为肝癌筛查、临床分级、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及有效的肝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孕酮还原酶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质类 基因 肿瘤抑制 计算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干预缝隙连接蛋白43介导的氧化应激对交感性心房颤动犬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海德 何燕 +7 位作者 曾志羽 刘浩 李金轶 黄伟强 邬江涛 卢运红 张正楠 许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膜转导蛋白阻滞剂和活性氧清除剂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与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华田园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交感性房颤1组、交感性房颤2组、交感性房颤3组,各组分别于交感... 目的研究膜转导蛋白阻滞剂和活性氧清除剂对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与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华田园犬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交感性房颤1组、交感性房颤2组、交感性房颤3组,各组分别于交感神经刺激和药物干预前后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及房颤诱发率,检测Cx43总蛋白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交感性房颤各组干预后AERP明显缩短,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5)。与交感性房颤1组和交感性房颤3组比较,交感性房颤2组AERP明显缩短,房颤诱发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交感性房颤各组干预后Cx43总蛋白无明显改变(P>0.05),磷酸化Cx43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交感性房颤1组和交感性房颤3组比较,交感性房颤2组磷酸化Cx43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膜转导蛋白阻滞剂可阻断细胞膜Cx43向线粒体膜转运,磷酸化Cx43水平下降导致氧化应激失衡,增加了房颤的易感性。活性氧清除剂可减少过度氧化导致的细胞膜和线粒体Cx43损伤作用,减轻心房电重构,降低房颤诱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蛋白43 氧化性应激 心房颤动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质类 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结构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3
作者 涂春华 杨冬梓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1,共5页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细胞中,例如细菌的内层细胞浆膜和真核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其利用与ATP的结合和水解供能进行底物的跨膜转运,其中一部分ABC转运蛋白能转运多种疏水性分子.P-糖蛋白隶属于ABC... 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细胞中,例如细菌的内层细胞浆膜和真核生物的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其利用与ATP的结合和水解供能进行底物的跨膜转运,其中一部分ABC转运蛋白能转运多种疏水性分子.P-糖蛋白隶属于ABC转运蛋白超家族,是研究最为透彻的一员,主要功能是防止机体对外来有害物质的摄入.P-糖蛋白(P-glycoprotein)由4个基本结构域组成,2个跨膜区和2个位于细胞浆内的核苷酸结合区.核苷酸结合区参与ATP的结合和水解,而各由6个α跨膜螺旋组成的2个跨膜区联合构成了底物跨膜转运的通道.P-糖蛋白能转运多种不同结构的底物,包括脂类、胆汁酸、多肽和外源性化学物质,这对机体的生存至关重要,但同时也存在不利的一面,包括干扰了药物的运输,从而导致了多药耐药现象的产生.本文就P-糖蛋白的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蛋白质 P-糖蛋白 分子结构 分子构象 分子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P2 rs6593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蒋滟蕲 杨雅兰 +4 位作者 杨婷 李玥伶 陈莉玲 燕锦 杨艳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UCP2 rs6593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肠道外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501例,随访术后生存结局。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检测UCP... 目的:探讨UCP2 rs659366位点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于四川省肿瘤医院肠道外科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501例,随访术后生存结局。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检测UCP2 rs659366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主要临床特征对生存结局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UCP2 rs65936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生存结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44.23(0.13~78.53)个月,50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01例失访,失访率为20.2%。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肿瘤部位、TNM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术前癌胚抗原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结局相关(P<0.05或P<0.01)。UCP2 rs659366位点AA、GA和GG基因型结直肠癌患者的存活率分别为62.7%、69.9%和75.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共显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AA基因型是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结局的危险基因型,其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823倍;显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GG+GA基因型与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结局有关,其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1.498倍;在加性遗传模型中,UCP2 rs659366位点GA基因型患者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G基因型患者的1.787倍,而AA基因型患者不良生存结局的风险是GA基因型患者的1.787倍。结论:UCP2 rs659366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生存结局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期间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质类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邱春雷 严红 +1 位作者 吴雄健 刘洪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077-3082,共6页
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RUC)患者粪便菌群,观察其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AUC患者64例... 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RUC)患者粪便菌群,观察其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AUC患者64例(AUC组)和RUC患者71例(RUC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收集其新鲜粪便,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肠道菌群16SrDNA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分析肠道菌群变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AUC组患者分为AUC1组32例和AUC2组32例,RUC组分为RUC1组36例和RUC2组35例;AUC1组和RUC1组患者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胶囊),3粒/次,2次/d;AUC2组和RUC2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胶囊),2粒/次,3次/d。4个亚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0 g/次,4次/d。检测各组受试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和线粒体膜蛋白(Apo-2.7)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UC组和R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球形梭菌、柔嫩梭菌、普拉梭菌及总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RUC组相比,A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增加(P<0.05)。4个亚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AUC2组、RUC2组临床疗效和组织学疗效分别优于AUC1组、RUC1组(P<0.05);且治疗后AUC2组、RUC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分别较AUC1组、RUC1组增加,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分别较AUC1组、RUC1组减少(P<0.05)。对照组与AUC1组、RUC1组sIgA、Apo-2.7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2组sIgA含量高于AUC1组,Apo-2.7含量低于AUC1组(P<0.05);RUC2组sIgA含量高于RUC1组,Apo-2.7含量低于RUC1组(P<0.05)。结论 UC患者肠道共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UC疗效显著,UC发病可能与机体菌群失调、肠道免疫功能破坏及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双歧杆菌 免疫球蛋白A 分泌 线粒体转运蛋白 微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早泄与5-HTTLPR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顺文 王峰 +2 位作者 解志远 黄小科 卢一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性区域(5-HTTLPR)与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90%次性生活的射精潜伏期(intravagina ejaculation la-tency,IELT)<1 min为早...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连锁多态性区域(5-HTTLPR)与早泄(premature ejaculation,PE)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90%次性生活的射精潜伏期(intravagina ejaculation la-tency,IELT)<1 min为早泄主要临床特点,病例组分为原发性早泄组(primary PE,PPE)119例、继发性早泄组(sec-ondary PE,SPE)60例,而正常对照组为同地区的IELT≥3 min的健康成年男性90例,应用PCR检测5-HTTLPR基因,比较3组间的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PPE组中S/S基因型的频率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51.3%vs.37.8%,P<0.01),L/S基因型的频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28.6%vs.34.4%,P<0.05),等位基因S出现的频率比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增高(67.2%vs.55.0%,P<0.05)。S等位基因和含S的基因型在PPE患者的比率高,而SPE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E与5-HTTLPR基因多态性相关,提示遗传因素在PP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在SPE中未见相关性,PPE和SPE的病因学可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血清素质转运蛋白质 多态现象 遗传学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Keap1的H460-N5细胞株的建立及增敏抗肿瘤药物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曲丽艳 高鹏 +2 位作者 王洪燕 王秀君 唐修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建立野生型Keap1过表达的H460细胞株降表达Nrf2,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H460细胞转染mKeap1-pEGFP后经过长期筛选得到稳定表达Keap1蛋白质的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检测;... 目的:建立野生型Keap1过表达的H460细胞株降表达Nrf2,检测Nrf2-ARE信号通路对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H460细胞转染mKeap1-pEGFP后经过长期筛选得到稳定表达Keap1蛋白质的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进行检测;并通过多次继代培养,细胞株H460-N5稳定表达mKeap1,Nrf2及其调控基因均显著降表达;用MTS法检测抗癌药物奥沙利铂、阿霉素和依托泊苷对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H460细胞转染mKeap1-pEGFP后筛选建立Nrf2降表达的稳定细胞株H460-N5。MTS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抗癌药物奥沙利铂、阿霉素和依托泊苷对H460-N5细胞的抗增殖作用更显著。当奥沙利铂和依托泊苷分别在93μmol/L和100μmol/L浓度作用于对照组细胞株H460-N0时,药物作用接近半数抑制率(IC50);而在H460-N5细胞株中,两种抗癌药物的IC50分别为42μmol/L和30μmol/L。阿霉素对H460-N0细胞的IC50>3 mg/L,而对H460-N5细胞的IC50约为2 mg/L。结论:Keap1过表达的H460-N5细胞Nrf2及调控基因显著降低并增敏抗癌药物奥沙利铂、阿霉素和依托泊苷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胞浆转运蛋白 氧化性应激 基因表达 反应元件 博来霉素/投药和剂量 抗药性 肿瘤 肺肿瘤 衔接蛋白质 泡运输 有机铂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交感神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与心肌纤维化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宇 李世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交感神经对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7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同源同系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手术组(行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10只,饲养7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交感神经对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7周龄无特定病原体级同源同系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手术组(行颈交感神经节切除术)10只,饲养7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并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胶原组织Ⅰ、心肌胶原组织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mRNA。结果手术组全心质量、左心室质量及左心室质量指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手术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55±0.14)mmvs(1.84±0.18)mm,P=0.001;(1.52±0.10)mmvs (1.83±0.17)mm,P=0.000]。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NET mRNA表达明显升高,心肌胶原组织Ⅲ和CT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心脏交感神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和心肌纤维化具有调节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NET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高血压 心肌病 肥厚性 胶原Ⅰ型 胶原Ⅲ型 去甲肾上腺素质转运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RE在小鼠心肌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峰舟 荆哲 +3 位作者 刘明莉 张恩尉 宁江华 牟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1-706,共6页
目的:研究调节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活性所必须的蛋白(essential MCU regulator,EMRE)在小鼠心肌缺血损伤中发挥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心肌点注射EMRE腺病毒(Ad-EMRE)上调心肌组织的EMRE分子表达水平,对照小鼠心肌点注射增强绿色... 目的:研究调节线粒体钙单向转运体活性所必须的蛋白(essential MCU regulator,EMRE)在小鼠心肌缺血损伤中发挥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心肌点注射EMRE腺病毒(Ad-EMRE)上调心肌组织的EMRE分子表达水平,对照小鼠心肌点注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腺病毒(Ad-eGEP),48 h后,采用结扎小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实验设置三组:假手术组(给予Ad-eGFP);心肌梗死对照组(给予Ad-eGFP);心肌梗死处理组(给予Ad-EMRE)。三周后,利用小动物超声系统测定小鼠心脏功能;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检测EMRE分子的表达;麦胚凝集素(WGA)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程度;马松(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组织胶原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表达;MitoSOX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ROS水平。结果:与心肌梗死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处理组的心功能明显变差,心肌肥厚明显加重,心肌组织胶原纤维含量更高。另外,心肌梗死处理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增多,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明显升高,线粒体活性氧簇产生也明显增多。结论:EMRE过表达可增加线粒体ROS生成,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加重心肌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转运蛋白质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