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Cyt b基因对九种穿山甲鉴别力的分析
1
作者 韩松霖 马跃 +4 位作者 李波 刘微 穆佳童 徐艳春 杨淑慧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2,共13页
为优化穿山甲的分子鉴定方法,采用9种穿山甲54条Cyt b基因完整序列,评估了MEGA11软件中的7种模型和23种碱基替换类型所估算的遗传距离的物种分辨率、Cyt b基因全序列及各区域鉴别力。结果表明:K2P模型和p-distance模型基于颠换(T_(V))... 为优化穿山甲的分子鉴定方法,采用9种穿山甲54条Cyt b基因完整序列,评估了MEGA11软件中的7种模型和23种碱基替换类型所估算的遗传距离的物种分辨率、Cyt b基因全序列及各区域鉴别力。结果表明:K2P模型和p-distance模型基于颠换(T_(V))计算的遗传距离具有最优的物种分辨率;Cyt b基因全序列有较好的物种鉴别能力,其中,第301~400号和第851~950号的2个碱基序位片段组合时具有最高的物种分辨率,是鉴别9种穿山甲的最佳理论区段。现有的方法中推荐使用Kocher等的引物。今后在研发中采用多重PCR结合高通量测序对多片段组合进行分析,将会提高穿山甲的鉴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细胞色素b基因(cyt b) 遗传距离 物种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原甲藻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8
2
作者 赵丽媛 于志刚 +1 位作者 甄毓 米铁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8-452,共5页
建立了检测东海原甲藻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mRNA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甲藻Cytb基因的简并引物扩增得到984 bp长的东海原甲藻Cytb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制备并纯化质粒。以光度法测定质粒浓度并作为标准品。对上述基因片... 建立了检测东海原甲藻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mRNA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甲藻Cytb基因的简并引物扩增得到984 bp长的东海原甲藻Cytb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制备并纯化质粒。以光度法测定质粒浓度并作为标准品。对上述基因片段,利用PRIMER EXPRESS 3.0设计引物,以梯度稀释的质粒标准品进行定量PCR反应,以SYBR Green I为荧光染料,制作标准曲线,得到基因拷贝数X与Ct值的关系为:Ct=-3.50 lgX+39.35(相关系数r为0.999)。通过对不同生长时期的东海原甲藻样品的Cytb基因mRNA含量检测,发现该基因的表达量较稳定,平均值为(45.4±4.7)拷贝/细胞,受生长状态影响不大,可作为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东海原甲藻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川沙塘鳢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谢楠 冯晓宇 +3 位作者 郭水荣 刘新轶 姚桂桂 王宇希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9期288-290,共3页
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河川沙塘鳢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与塘鳢科其余22种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运用Mega 3.1软件通过NJ法构建了塘鳢科鱼类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尾试验鱼构成1支;Eleotris、Hypseleotri 2个属构成1支;Odont... 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河川沙塘鳢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与塘鳢科其余22种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运用Mega 3.1软件通过NJ法构建了塘鳢科鱼类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2尾试验鱼构成1支;Eleotris、Hypseleotri 2个属构成1支;Odontobutis、Perccottus glehni 2个属构成1支;Bostrychus、Butis、Oxyeleotris、Ophiocara 4个属构成1支;Ptereleotris heteroptera单独构成1支。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沙塘鳢属及塘鳢科鱼类的系统分类与重新整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t b基因序列的黄斑蓝子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郑鹏 李文俊 +7 位作者 陈锭娴 黄小林 王凯丰 刘兰苑 韩崇 李强 杨育凯 黄忠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18,共10页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养殖群体已出现经济性状衰退和遗传多样性下降问题。为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对采自中国东南沿海7个地理群体(湛江北部湾BB、海南文昌WC、阳江沙扒湾SB、深圳大鹏湾DP、深圳大亚湾DY、漳州东山湾DS和宁德三沙湾SS... 黄斑蓝子鱼(Siganus oramin)养殖群体已出现经济性状衰退和遗传多样性下降问题。为保护野生种质资源,对采自中国东南沿海7个地理群体(湛江北部湾BB、海南文昌WC、阳江沙扒湾SB、深圳大鹏湾DP、深圳大亚湾DY、漳州东山湾DS和宁德三沙湾SS)的197尾样本进行线粒体Cyt b基因测序分析,旨在评估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状况。结果显示,黄斑蓝子鱼的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141 bp,包含140个变异位点,81个单倍型,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Hd=0.921±0.014)和低核苷酸多样性(Pi=0.0064±0.0010)的特点。遗传距离和遗传分化结果均显示黄斑蓝子鱼群体间未发生明显分化,各地理群体亲缘关系较近。基于Cyt b基因序列构建的NJ树显示,81个单倍型散落分布在一个支系,各群体均未形成明显单系群。单倍型网络分析结果亦表明不同地理区的黄斑蓝子鱼群体间未发生明显分化。AMOVA分析表明,黄斑蓝子鱼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群体内部(99.83%)。中性检验结果显示,Fu's Fs值为显著的负值(−24.605,p<0.05);贝叶斯天际线图表明黄斑蓝子鱼短时间内经历了瓶颈效应以及种群扩张事件,推测其扩张时间约为1.577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cyt b基因 黄斑蓝子鱼 遗传多样性 种群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测定及其起源、分类地位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齐发 李隐侠 +6 位作者 赵兴波 刘振山 张庆波 宋大伟 屈旭光 李宁 谢庄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8-1123,共6页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 牦牛在牛亚科中的分类地位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根据普通牛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对家牦牛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了家牦牛细胞色素6(Cytochromeb)基因的全长序列,并以羊亚科绵羊(Ovisaries)为外类群,对牛亚科代表性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牛亚科不同物种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转换/颠换比值为4.9,突变未达到饱和状态;牦牛与牛属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8.0%~8.6%,大于牦牛与美洲野牛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家牦牛与野牦牛首先聚为一类,再与美洲野牛聚为一类;说明牦牛与美洲牦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而与牛属间的遗传相似性较低,结果支持现在的家牦牛和野牦牛都是同一祖先原始牦牛的后代,推测两者分化时间大约为0.55百万年前;支持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牦牛属的观点,牦牛属包括家牦牛和野牦牛两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亚科 牦牛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起源 分类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4
6
作者 钟立强 刘朋朋 +5 位作者 潘建林 王明华 陈友明 秦钦 边文冀 陈校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2-308,共7页
对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的黄颡鱼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获得了955 bp的序列.分析显示,cyt b序列中A+T含量略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60个样本得到3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5±0.018,核... 对长江中下游5个湖泊的黄颡鱼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测序,获得了955 bp的序列.分析显示,cyt b序列中A+T含量略高于G+C含量,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60个样本得到3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45±0.018,核苷酸多样性为0.00419±0.00043,遗传多样性表现中等.太湖种群与滆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00651,鄱阳湖种群和巢湖种群之间遗传距离最近为0.00375.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84,几乎所有变异都来自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极小.cyt b序列构建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5个种群没有分化成不同的分枝谱系,种群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变异 长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高天翔 陈省平 +2 位作者 韩志强 刘进贤 张亚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1-794,共4页
对大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 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析比较了 2种间的序列差异。大银鱼 2个个体间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无差异 ,小齿日本银鱼 3个个体的序列出现了 2种单倍型 ;大银鱼同小齿日本银鱼细胞... 对大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 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扩增和序列测定 ,分析比较了 2种间的序列差异。大银鱼 2个个体间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无差异 ,小齿日本银鱼 3个个体的序列出现了 2种单倍型 ;大银鱼同小齿日本银鱼细胞色素b序列 (单倍型SB 1)之间存在 86个碱基差异 (差异率 2 1% ) ,变异较大。大银鱼、小齿日本银鱼的 16SrRNA基因片段种内个体间无序列差异 ,两种间存在 2 1个碱基的差异 (差异率 5 % ) ,有 1个碱基的插入 /缺失。由此可见 ,2种银鱼间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进化速率较快 ,约为 16SrRNA基因片段的 4倍。根据细胞色素b序列数据 ,推算出 2种银鱼大概在中新世晚期发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小齿日本银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绵羊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差异和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张传生 耿立英 +2 位作者 万海伟 李吉涛 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7,共5页
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5个品种羊415bp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其中44个位点检出变异。分析其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一系列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 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5个品种羊415bp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其中44个位点检出变异。分析其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一系列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在分子水平从母系遗传的角度澄清4个绵羊品种的起源分化关系。结果显示:在4个绵羊品种之间,洼地绵羊与滩羊关系最近与小尾寒羊亲缘关系最远。绵羊品种内的平均差异为0185%,线粒体DNA多态性相对贫乏,推测4个品种绵羊具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绵羊品种 系统进化 序列差异 线粒体DNA多态性 鲁北白山羊 小尾寒羊 洼地绵羊 分子系统树 UPGMA 大尾寒羊 基因片段 碱基组成 拓扑结构 起源分化 母系遗传 分子水平 亲缘关系 平均差 滩羊 变异 种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尾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叶星 白俊杰 +2 位作者 劳海华 简清 吴淑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克隆和测定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cytb)的全序列。方法 提取剑尾鱼肝脏的总DNA。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system中的T载体上 ,筛选转... 目的 克隆和测定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cytb)的全序列。方法 提取剑尾鱼肝脏的总DNA。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system中的T载体上 ,筛选转化子 ,提取质粒 ,酶切鉴定。挑取重组质粒pGEM T xhcytb 11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获得了剑尾鱼线粒体cytb基因的全序列 ,共 114 0bp。结论 用BLAST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比较 ,显示剑尾鱼与其他鱼类的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根据剑尾鱼与其他 13种鱼的cytb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进化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变异探讨3种鲳属鱼类系统进化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春艳 赵峰 +3 位作者 孟彦羽 施兆鸿 庄平 赵云龙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6,共7页
对鲳属3种鱼类共19个个体的细胞色素b(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经比对校正得到1123bp的基因片段,共检测到141个变异位点,总变异为12.56%,5个简约信息位点,未出现插入和(或)缺失,序列中转换(Transition)明显多于颠换(Transversion)。鲳属3... 对鲳属3种鱼类共19个个体的细胞色素b(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经比对校正得到1123bp的基因片段,共检测到141个变异位点,总变异为12.56%,5个简约信息位点,未出现插入和(或)缺失,序列中转换(Transition)明显多于颠换(Transversion)。鲳属3种鱼类19个序列共检测到11种单倍型,其T、C、A和G平均含量分别为29.1%、30.5%、27.4%和13.0%。(A+T)%为56.5%,大于(G+C)43.5%。结合来自GenBank中的鲳科的中间低鳍鲳Peprilus medius和星斑真鲳Stromateus stellatus的相应同源序列,并以长鲳科的刺鲳Psenopsis anomala作为外群,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翎鲳和中国鲳亲缘关系较近,二者与银鲳亲缘关系较远,同为鲳科的鱼类聚类后再与作为外群的刺鲳相聚。系统进化树显示,银鲳为3种鲳属鱼类中较早分化出的种,刺鲳位于进化树的基部,是较鲳属鱼类更为原始的类群,与形态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鲳属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石斑鱼系统发育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艺燕 章群 +3 位作者 任岗 钱开诚 陈迪 许忠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5,34,共5页
为探讨石斑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定了此亚科中具有代表性的石斑鱼属、鳃棘鲈属、九棘鲈属、驼背鲈属和白线光腭鲈属等5个属10种石斑鱼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这些序列的特性,运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以邻接法构建了分... 为探讨石斑鱼亚科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测定了此亚科中具有代表性的石斑鱼属、鳃棘鲈属、九棘鲈属、驼背鲈属和白线光腭鲈属等5个属10种石斑鱼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了这些序列的特性,运用Kimura 2-parameter模型,以邻接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九棘鲈属与鳃棘鲈属位于系统进化树的基部,与石斑鱼类其它类群亲缘关系较远;驼背鲈属与白线光腭鲈属网结于石斑鱼属构成的分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类 细胞色素b基因 分子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湖泊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种群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宇 钟立强 +3 位作者 李潇轩 朱锡和 王崇华 史杨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3-699,共7页
通过对5个湖泊的河川沙塘鳢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1141 bp的序列全长.序列分析显示,cyt b基因序列中A+T含量(55.8%)略高于G+C含量(44.2%),共检测到806个多态位点,115个样本得到8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 通过对5个湖泊的河川沙塘鳢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1141 bp的序列全长.序列分析显示,cyt b基因序列中A+T含量(55.8%)略高于G+C含量(44.2%),共检测到806个多态位点,115个样本得到87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969±0.012,核苷酸多样性为0.20081±0.00742,遗传多样性表现高度多样性.太湖种群与大纵湖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最近,为0.137,巢湖种群和大纵湖种群之间遗传距离最远,为0.424.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531,变异来自群体内及群体间.cyt b基因序列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5个种群分化成不同的分支系谱,种群间存在的基因交流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川沙塘鳢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鲃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生物地理学过程 被引量:27
13
作者 唐琼英 杨秀平 刘焕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2-356,共5页
以中华倒刺Spinibarbussinensis为外类群 ,研究了不同地理种群刺Spinibarbuscaldwelli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 (114 0bp)变异 ,以探讨其生物地理学过程。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水系与珠江水系种群的变异值为 1 2 %— 2 3% ,与闽江水系的为 ... 以中华倒刺Spinibarbussinensis为外类群 ,研究了不同地理种群刺Spinibarbuscaldwelli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 (114 0bp)变异 ,以探讨其生物地理学过程。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水系与珠江水系种群的变异值为 1 2 %— 2 3% ,与闽江水系的为 2 7%— 3 7% ,与九龙江水系的为 3 1%— 4 2 % ,这些值都远远低于它们与中华倒刺的变异值(13 2 %— 14 6 % )。遗传变异值表明了刺的生物地理学过程 ,首先是东南沿海的水系同内地的水系发生隔离 ,然后珠江水系同长江水系隔离 ,这些变化均发生在第四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鲤 细胞色素b 生物地理学过程 鲤形目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3种银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罗宏伟 段辛斌 +2 位作者 王珂 唐锡良 陈大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共6页
对三峡库区大银鱼(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和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brachyrostralis)共78尾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1141b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16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4%,其中1... 对三峡库区大银鱼(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和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brachyrostralis)共78尾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1141b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16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4%,其中13个为简约位点。大银鱼的32尾样本有6个单倍型,太湖新银鱼32尾样本有5个单倍型,短吻间银鱼14尾样本中有3个单倍型。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短吻间银鱼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804±0.032,0.671±0.061,0.385±0.14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00146±0.00009,0.00228±0.00024,0.00067±0.00026。3种银鱼群体的遗传距离在0.12461—0.23796之间,净遗传距离在0.12274~0.24418之间。基于Cytb基因序列,利用Kimura-2模型构建的NJ树表明: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与短吻间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3种银鱼的遗传多样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Protosalanx chinensis)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 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 brachyrostralis)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多样性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背鲈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1 位作者 吴勇 刘楚吾 《南方水产》 CAS 2008年第5期51-54,共4页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驼背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获得长度为1141bp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组成平均是T为29.1%,C为32.3%,A为23.2%,G为14.0%,A+T的碱基百分比总体上略大于C+G,平均值分别是52.3%和46.3%。与... 采用PCR-DNA测序技术,对驼背鲈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全序列进行分析。获得长度为1141bp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组成平均是T为29.1%,C为32.3%,A为23.2%,G为14.0%,A+T的碱基百分比总体上略大于C+G,平均值分别是52.3%和46.3%。与其它鱼类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含量相似。在由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中,亮氨酸(Leu)所占的比例最高,为16.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背鲈 细胞色素b(cyt b)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山羊品种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变异特点及其系统地位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耿荣庆 王兰萍 常洪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30,共5页
测定了江苏山羊品种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 bp,并引用10个山羊品种(群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以绵羊为外群,分别采用邻近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得到的拓... 测定了江苏山羊品种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 bp,并引用10个山羊品种(群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以绵羊为外群,分别采用邻近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得到的拓扑结构一致,初步提示了江苏山羊品种的系统进化关系: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和黄淮山羊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来自同一个母系;它们与日本山羊可能在较早的世代具有共同的祖先。本研究结果也支持将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固有山羊群体划分为“东亚”和“南亚”两大亲缘系统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细胞色素b基因(cyt b)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细颈囊尾蚴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郝桂英 杨光友 +3 位作者 古小彬 阳爱国 杨应东 王淑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探讨我国细颈囊尾蚴种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及与其他带科带属绦虫的亲缘关系,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研究了分离自我国四川和云南2省7地区猪、山羊和绵羊共33个细颈囊尾蚴的遗传变异,并用MEGA 4.0程序NJ法和PAUP 4.0程序MP... 为探讨我国细颈囊尾蚴种群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及与其他带科带属绦虫的亲缘关系,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研究了分离自我国四川和云南2省7地区猪、山羊和绵羊共33个细颈囊尾蚴的遗传变异,并用MEGA 4.0程序NJ法和PAUP 4.0程序MP法绘制种系发育树。本研究结果显示:细颈囊尾蚴分离株的Cyt b基因全长为1 068bp,共检测到22个单倍型,单倍型间核苷酸相似性较高(97.3%~99.9%),其与带科带属其他5种绦虫的相似性均在82%以下。系统发育树显示,7个不同地域的细颈囊尾蚴聚为一支,分为3个亚群,且与地理区域、宿主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呈现混杂的分布格局,未形成明显的地理分支或宿主分支。研究结果表明:细颈囊尾蚴Cyt b基因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种内相对保守,与其他带科绦虫种间差异较大,故可作为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并为细颈囊尾蚴的种群遗传学研究及其与其他带科绦虫病的鉴别诊断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颈囊尾蚴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遗传多样性 四川株 云南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纹斑竹鲨线粒体控制区和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仰杰 苏永全 +2 位作者 翁朝红 王军 王志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5-41,共7页
对厦门和湛江海域的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Bennett,1830)]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和细胞色素6(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线粒体DNA控制区、Cytb基因和tRNA^Pro。基因全序列(GenBank序列号:EU363740~EU363752)... 对厦门和湛江海域的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Bennett,1830)]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和细胞色素6(Cyt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线粒体DNA控制区、Cytb基因和tRNA^Pro。基因全序列(GenBank序列号:EU363740~EU363752)。结果表明,tRNA^Pro。基因长度为69bp,控制区长度为1094~1096bp,Cytb基因全序列长度为1146bp。tRNA^Pro。基因非常保守,未发现碱基变异。所测30个个体中,控制区只有4个多态位点,5种不同的单倍型;Cytb基因全序列共有10个多态性位点,7种单倍型。Cytb基因的1146个碱基编码381个氨基酸,氨基酸链共有3个变异位点,4种单倍型,厦门群体具有4种单倍型,湛江群体只有1种单倍型。综合Cytb基因和控制区序列,2个条纹斑竹鲨群体共有10种单倍型,其中厦门群体有9种单倍型,湛江群体仅4种单倍型。研究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在控制区和Cytb基因序列上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厦门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湛江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bennett 1830)] 线粒体DNA 控制区 细胞色素b(cyt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部分序列的新疆裸重唇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飏 胡文革 +4 位作者 莫超 武菲 王翠华 马得草 何园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8-532,共5页
为对新疆不同水系(开都河、玛纳斯河、喀什河、巩乃斯河)4个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进行研究,提取了新疆裸重唇鱼线粒体DNA 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对获取的基因进行分... 为对新疆不同水系(开都河、玛纳斯河、喀什河、巩乃斯河)4个野生新疆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dybowskii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进行研究,提取了新疆裸重唇鱼线粒体DNA 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利用生物学软件对获取的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4个样品中共检测到9个单倍型,变异位点15个,在开都河(21尾)、巩乃斯河(27尾)、喀什河(2尾)、玛纳斯河(24尾)的样品中,分别检测到1、11、5、1个变异位点;新疆裸重唇鱼群体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810和0.005 9;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分析显示,玛纳斯河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间存在较大的分化(FST>0.15),而其他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0.05<FST<0.15);基因流Nm值显示,巩乃斯河群体与喀什河群体间存在极大的基因交流;分子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分析表明,新疆喀什河群体与其他群体间单倍型关系较远,而其他群体间单倍型关系较近。研究表明,新疆裸重唇鱼4个群体鱼类种质资源均遭受极大破坏,应加强渔业管理措施,设立专门的机构,保护新疆裸重唇鱼及其他土著鱼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裸重唇鱼 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倍体泥鳅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承泰 王卫民 +1 位作者 曹玲 姬伟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2-655,共4页
对二倍体泥鳅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正反测序,在5个个体中均得到序列一致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长度为1140 bp,A、T、G、C含量分别为313(28%)、358(31%)、170(15%)、300(26%),A+T>C+G,与其他水生动物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 对二倍体泥鳅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正反测序,在5个个体中均得到序列一致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长度为1140 bp,A、T、G、C含量分别为313(28%)、358(31%)、170(15%)、300(26%),A+T>C+G,与其他水生动物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含量相似,该基因中密码子第1位核苷酸中4种碱基组成较为均衡;第2位核苷酸中T的使用率较高,为33.4%,G的使用率较低,为17.1%;密码子第3位A的使用率高,为34.2%,而G的使用率较低,仅为7.9%;由泥鳅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推导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在氨基酸序列中Leu占11.%,远高于其他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二倍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