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的感受器和代谢稳态的调节器。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真核生物通过AMPK复合体感受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调节能量代谢。AMPK通过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的感受器和代谢稳态的调节器。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真核生物通过AMPK复合体感受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调节能量代谢。AMPK通过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来调节线粒体稳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对维持线粒体网络稳态至关重要。本文针对AMPK对合成、分解代谢的调控,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动态变化、线粒体自噬等方面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解耦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是线粒体内膜的核编码蛋白,主要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表达,在调节能量代谢和线粒体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UCP1调节BAT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稳态和线粒体自噬,...解耦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是线粒体内膜的核编码蛋白,主要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表达,在调节能量代谢和线粒体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UCP1调节BAT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稳态和线粒体自噬,而三者的动态平衡有助于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发挥。本文主要对UCP1的结构与分布、UCP1调控BAT能量代谢相关机制、UCP1调控BAT线粒体稳态等方面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及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中,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的信号转导蛋白。本文概述了STAT3的...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及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中,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的信号转导蛋白。本文概述了STAT3的结构、类型及进入线粒体的途径;阐述了STAT3对细胞的稳态调节,包括介导内质网Ca^(2+)转运的细胞抗凋亡作用、维持线粒体功能的作用机制和对脂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调控机制,进一步从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作用、骨骼肌的调节、线粒体稳态调节和对脂肪合成与代谢的调控等方面探讨了STAT3调控肉色的机制,以期为改善肉色提供理论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细胞能量的感受器和代谢稳态的调节器。线粒体是产生ATP的主要场所。真核生物通过AMPK复合体感受细胞内ATP水平的变化调节能量代谢。AMPK通过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来调节线粒体稳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对维持线粒体网络稳态至关重要。本文针对AMPK对合成、分解代谢的调控,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动态变化、线粒体自噬等方面进行综述。
文摘解耦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是线粒体内膜的核编码蛋白,主要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表达,在调节能量代谢和线粒体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UCP1调节BAT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稳态和线粒体自噬,而三者的动态平衡有助于线粒体正常功能的发挥。本文主要对UCP1的结构与分布、UCP1调控BAT能量代谢相关机制、UCP1调控BAT线粒体稳态等方面进行综述。
文摘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存在于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及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中,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过程的信号转导蛋白。本文概述了STAT3的结构、类型及进入线粒体的途径;阐述了STAT3对细胞的稳态调节,包括介导内质网Ca^(2+)转运的细胞抗凋亡作用、维持线粒体功能的作用机制和对脂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的调控机制,进一步从对造血干细胞的调控作用、骨骼肌的调节、线粒体稳态调节和对脂肪合成与代谢的调控等方面探讨了STAT3调控肉色的机制,以期为改善肉色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