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一步法RT-PCR克隆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基因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峰
黄璐圆
+2 位作者
王宏斌
刘兵
王金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9,共7页
以水稻广亲和品种Cpslo17幼穗为材料,用一步法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了一个长度为1118bp的编码线粒体磷转运蛋白的OsMPT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包含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编码由36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它与玉米、...
以水稻广亲和品种Cpslo17幼穗为材料,用一步法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了一个长度为1118bp的编码线粒体磷转运蛋白的OsMPT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包含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编码由36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它与玉米、大豆、Lotusjaponicus、Betulapendula、拟南芥的线粒体磷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率分别为93.5%,85.6%,83.8%,83.7%,81.1%。氨基酸疏水谱分析显示它有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6个跨膜结构域。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N端富含精氨酸(Arginine)、丙氨酸(Alanine)和丝氨酸(Serine)。iPSORT预测其蛋白N端具有定位于线粒体的信号肽序列,进一步分析表明此编码区段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RT-PCR结果表明,OsMPT基因在水稻两个亚种粳稻和籼稻的叶片中均有表达,在Cpslo17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都有高水平表达。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将为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磷转运蛋白
序列分析
基因组结构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步法RT-PCR克隆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基因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1
作者
王峰
黄璐圆
王宏斌
刘兵
王金发
机构
中山大学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09,共7页
基金
科技部植物转基因重大专项项目(J00-A-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0809)资助
文摘
以水稻广亲和品种Cpslo17幼穗为材料,用一步法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克隆了一个长度为1118bp的编码线粒体磷转运蛋白的OsMPT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其包含了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编码由36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它与玉米、大豆、Lotusjaponicus、Betulapendula、拟南芥的线粒体磷转运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率分别为93.5%,85.6%,83.8%,83.7%,81.1%。氨基酸疏水谱分析显示它有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6个跨膜结构域。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N端富含精氨酸(Arginine)、丙氨酸(Alanine)和丝氨酸(Serine)。iPSORT预测其蛋白N端具有定位于线粒体的信号肽序列,进一步分析表明此编码区段有6个外显子和5个内含子。RT-PCR结果表明,OsMPT基因在水稻两个亚种粳稻和籼稻的叶片中均有表达,在Cpslo17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都有高水平表达。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的克隆和表达分析将为研究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磷转运蛋白
序列分析
基因组结构
RT—PCR
Keywords
Rice
Mitochondrial phosphate transporter
Sequence analysis
Genomic structur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一步法RT-PCR克隆水稻线粒体磷转运蛋白基因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王峰
黄璐圆
王宏斌
刘兵
王金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