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节性T细胞foxp3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 被引量:7
1
作者 郭庆明 王青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关键词 TREG细胞 FOXP3 表观遗传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对植物开花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2
2
作者 燕瀚翔 纳小凡 +3 位作者 蒋玉婷 史程圆 乌日汗 毕玉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34-36,共3页
综述表观遗传对植物开花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目前,对表观遗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植物开花过程中的基因调控过程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把握,但二者的结合即表观遗传对植物开花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因此,对这方面进... 综述表观遗传对植物开花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目前,对表观遗传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植物开花过程中的基因调控过程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把握,但二者的结合即表观遗传对植物开花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因此,对这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植物生命周期调控机制的理解,并且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春化作用 基因表达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犏牛雄性不育的减数分裂基因表达与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会友 张建敏 +2 位作者 李柏森 邓永琳 张龚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1-1092,共12页
种间杂交雄性不育是自然界普遍现象,是物种形成生殖隔离的重要方式。犏牛作为牦牛(Bos grunniens)和普通牛(Bos taurus)的种间杂交后代,表现为公犏牛不育,而母犏牛可育,是研究种间杂交雄性不育的良好动物模型。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 种间杂交雄性不育是自然界普遍现象,是物种形成生殖隔离的重要方式。犏牛作为牦牛(Bos grunniens)和普通牛(Bos taurus)的种间杂交后代,表现为公犏牛不育,而母犏牛可育,是研究种间杂交雄性不育的良好动物模型。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犏牛睾丸组织中大量基因表达紊乱。研究表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因素参与精子发生过程。本文从减数分裂相关的基因表达、DNA甲基化、microRNA(miRNA)、PIWI蛋白相互作用的RNA(PIWI-interactingRNA,p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等方面总结了犏牛雄性不育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从遗传和表观遗传调控角度更加深入理解犏牛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犏牛 雄性不育 表观遗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相关miRNA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 被引量:10
4
作者 邓红霞 郭俊明 +2 位作者 肖丙秀 崔龙 Caigan DU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90-1096,共7页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最近发现的长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RNA,具有负性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本文对miRNA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不断有文献显示,...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组最近发现的长度为22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RNA,具有负性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本文对miRNA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不断有文献显示,miRNA在多种肿瘤(包括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miRNA的表达异常(如:miR-421和miR-21的上调或/和miR-31和miR-218的下调等)与胃癌的发生相关,提示miRNA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目前,miRNA表达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最近研究较清楚地显示,miRNA的表达受到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机制的调控.这说明,胃癌相关miRNA的表达水平受到表观遗传机制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微小RNA 表观遗传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茵衣藻线粒体遗传系统及其外源基因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章立 李建成 程雪薇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03-610,共8页
外源基因表达是目前光合生物线粒体遗传系统研究的瓶颈.作者在成功进行光合生物线粒体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的基础上,评述光合生物———莱茵衣藻的线粒体遗传表达系统,指出该系统是目前唯一能够有效表达外源功能基因的光合生物.介绍莱茵衣... 外源基因表达是目前光合生物线粒体遗传系统研究的瓶颈.作者在成功进行光合生物线粒体外源基因稳定表达的基础上,评述光合生物———莱茵衣藻的线粒体遗传表达系统,指出该系统是目前唯一能够有效表达外源功能基因的光合生物.介绍莱茵衣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mtDNA复制、转录及翻译特性,论述莱茵衣藻线粒体遗传转化方法、转化株筛选标记基因及外源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分析外源基因在线粒体基因组中的同质化过程、表达效率及存在问题,为莱茵衣藻线粒体基因表达调控及反向遗传学研究辟出新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遗传转化 莱茵衣藻 线粒体基因 外源基因表达 线粒体遗传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IGF-1R基因差异表达、5'调控区的克隆及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仕新 李加琪 +3 位作者 田允波 陈赞谋 黄运茂 唐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3-818,825,共7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外猪种各11个组织mRNA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差异表达的机制,根据人、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的5'调控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猪的5'调控区序列,并利用PCR-直接测序方法分析...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中外猪种各11个组织mRNA的差异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差异表达的机制,根据人、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基因的5'调控区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扩增猪的5'调控区序列,并利用PCR-直接测序方法分析大花白及长大二元杂猪种的5'调控区的遗传多态性;生物信息学分析5'调控区的CpG岛。结果表明猪IGF1-R的mRNA表达量在中外猪种的心脏中表达量均为最高,其次是肾脏,在肝脏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在长大二元杂猪的心、肺、背肌、大脑、小脑、垂体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花白猪,分别为6.06、52.56、7.70、2.43、3.63和41.38倍,而在胃、脾、肺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大花白猪;获得了1 355 bp的IGF1-R 5'调控区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该区域在两猪种当中未发现遗传变异;CpG岛预测发现5'调控区存在长度分别是353 bp、603 bp及264 bp的3个CpG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R 基因表达调控 遗传多态性 CPG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模式生物研究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组稳定性的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碧薇 陈建强 +2 位作者 雷秉坤 潘贤 吕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9-807,共9页
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是维持正常的细胞复制、增殖和分化的关键。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造成的DNA损伤及其修复失败,是各种遗传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表观遗传调控(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在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发... 基因组的遗传稳定性是维持正常的细胞复制、增殖和分化的关键。外源因素和内源因素造成的DNA损伤及其修复失败,是各种遗传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表观遗传调控(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在DNA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基础。酵母作为单细胞真核生物,是最早开展表观遗传学研究的物种之一,特别是在DNA损伤修复和异染色质形成等方面的研究,为揭示遗传稳定性的本质提供了理论依据。国际上前期以酵母为模式生物研究表观遗传学的报道主要集中于组蛋白修饰领域;近期利用裂殖酵母作为模式生物研究RNAi指导的组蛋白修饰也有了一定的进展。文章以酵母作为模式生物,论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在维持基因组遗传稳定性中的研究进展、作用机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表观遗传调控 基因组稳定性 组蛋白修饰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中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发生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纲 丁树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1,120,共8页
关键词 骨骼肌线粒体 基因表达 生物发生 运动训练 调控 线粒体基因 MTDNA 细胞器 真核细胞 正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细胞核体调控基因表达的数学理论
9
作者 王子豪 张圳泉 张家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4-264,共11页
多尺度三维基因组结构驱动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决定.尽管在一维线性基因组层面上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三维空间基因组动态结构如何在功能上影响时空基因表达的变化仍不清楚.近年来,测序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四维核体基因组学的... 多尺度三维基因组结构驱动基因表达和细胞命运决定.尽管在一维线性基因组层面上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三维空间基因组动态结构如何在功能上影响时空基因表达的变化仍不清楚.近年来,测序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四维核体基因组学的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在本文中,讨论了三维基因组结构的多尺度性、其对基因表达的复杂调控以及时空动力学.接着对这一复杂的染色质结构动力学、表观修饰动力学和基因表达动力学进行理论建模,提出了可预测的多尺度耦合系统的建模框架.最后,讨论了未来关于四维核体动力学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基因 基因表达 染色质构象 表观修饰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RF1在人乳腺癌细胞中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的鉴定及分析
10
作者 宫春雪 董钦才 +1 位作者 刘萱 曹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9,共8页
UHRF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是一种维持DNA甲基化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鉴定了受UHRF1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基因参与的细胞功能、代谢途径和疾... UHRF1(ubiquitin-like with PHD and Ring finger domains 1)是一种维持DNA甲基化修饰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鉴定了受UHRF1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基因参与的细胞功能、代谢途径和疾病相关通路进行分析。提取UHRF1敲低细胞(MCF-7/shRNA-UHRF1)和对照组细胞(MCF-7/shRNA-Scramble)的RNA进行RNA-Seq测序,利用DESeq2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鉴定,并通过qRTPCR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利用Gene ontology(GO)功能聚类、Kyoto Ency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Disease ontology(DO)疾病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差异基因的潜在功能。研究共鉴定出2926个受UHRF1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与对照组相比,shRNA-UHRF1细胞中有1453个基因下调表达,1473个基因上调表达。GO和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免疫调节、信号传导、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发生等。D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参与癌症和神经性疾病。研究结果表明,表观遗传调控因子UHRF1介导的DNA甲基化可在转录水平上调控基因的差异表达,为UHRF1参与调控相关信号通路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RF1 MCF-7细胞 表观遗传调控因子 RNA-SEQ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生理造血的表观遗传学调控和表观基因组景观
11
作者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11-1716,共6页
造血干细胞向各系列终末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由一系列基因的有序表达所主导,当前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的研究和认识已深入到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层面。本文从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染色质组蛋白修饰标识和非编码RNA的表达态势等方面,对... 造血干细胞向各系列终末造血细胞的发育分化由一系列基因的有序表达所主导,当前对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的研究和认识已深入到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层面。本文从基因组甲基化水平、染色质组蛋白修饰标识和非编码RNA的表达态势等方面,对正常造血系统从造血干/祖细胞向红系、髓系和淋系发育分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理和表观基因组景观作一简明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调控 表观基因组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表观遗传调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海露露 李莺歌 +1 位作者 王来 祝世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12-1916,共5页
线粒体表观遗传调控(mitoepigenetic regulation)是指对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基因的表观遗传学修饰调控,可引起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基因表达的改变,致使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近年研究表明,线粒体表观遗传调控与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表观遗传调控(mitoepigenetic regulation)是指对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基因的表观遗传学修饰调控,可引起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基因表达的改变,致使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近年研究表明,线粒体表观遗传调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典型神经病理变化是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表观遗传调控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与小鼠同源lncRNA基因及其表观遗传调控靶基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蒋洋洋 朱浩 张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1-735,共5页
目的分析人类与小鼠lnc RNA中的同源与种系特异性lnc RNA,揭示人类与小鼠表观遗传调控的种系差异。方法根据同源lnc RNA序列搜索和人类/小鼠全基因组双序列比对确定GENCODE项目首期报道的13562个人类lnc RNA和10481个小鼠lnc RNA中的同... 目的分析人类与小鼠lnc RNA中的同源与种系特异性lnc RNA,揭示人类与小鼠表观遗传调控的种系差异。方法根据同源lnc RNA序列搜索和人类/小鼠全基因组双序列比对确定GENCODE项目首期报道的13562个人类lnc RNA和10481个小鼠lnc RNA中的同源lnc RNA基因,用lnc RNA/DNA结合分析软件Long Target预测lnc RNA的DNA结合位点和表观遗传调控靶基因,根据Gene Ontology数据库分析靶基因的功能。结果仅158对人类和小鼠lnc RNA被识别为同源lnc RNA,这些同源lnc RNA在人类与小鼠基因组有种系特异性的DNA结合位点和靶基因,Gene Ontology分析提示这些同源lnc RNA对靶基因的种系特异性调控可能对人类和小鼠的表型差异有重要影响。结论仅极少数人类和小鼠lnc RNA是同源的,这些同源lnc RNA有种系特异性的表观遗传调控靶基因,lnc RNA和表观遗传调控的种系特异性对人类和小鼠的差异(包括疾病模型的差异)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直系同源基因 表观遗传调控 人类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dCas9在动物基因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丹阳 李卫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6-784,共9页
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靶向基因调控是了解基因功能、操纵细胞行为以及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与传统调控基因表达的方法相比,成簇的有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CRISPR)-dCas9系统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以及调控多个内源性基因的能力,为调控... 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靶向基因调控是了解基因功能、操纵细胞行为以及开展生物医学研究的关键。与传统调控基因表达的方法相比,成簇的有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CRISPR)-dCas9系统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以及调控多个内源性基因的能力,为调控动物基因组提供了强有力和精确的靶向方法。具有DNA结合活性的核酸酶缺陷型dCas9蛋白与具有不同调控功能的效应域融合,使CRISPR-dCas9系统成为多种RNA引导的DNA靶向平台,例如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组成像等。伴随着一系列高精度与高效率的靶向调控表观基因组技术的不断开发,CRISPR-dCas9已被广泛应用于阐释基因功能及基因间相互作用、揭示表观遗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并在全基因组筛选、细胞重编程和靶向基因治疗等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RISPR-dCas9系统的作用机制、dCas9介导的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的研究进展,并对已有的各种dCas9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依次介绍有关转录激活和转录抑制及其表观遗传修饰的方法和原理,比较各方法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dCas9介导的转录调控和表观遗传修饰在动物细胞研究上的应用现状,以期为CRISPR-dCas9系统靶向调控表观基因组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dCas9 表观基因 转录调控 表观遗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龙补中汤对大肠癌RKO细胞表观遗传修饰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兵 王双双 +2 位作者 黄晓伟 李淼 陈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5,I0017,共4页
目的观察藤龙补中汤对人大肠癌RKO细胞表观遗传修饰酶基因表达影响。方法藤龙补中汤作用RKO细胞,TRIzol试剂提取RNA,试剂盒纯化RNA,PCR芯片(Epigenetic Chromatin Modification Enzymes PCR Array)检测表观遗传修饰酶基因表达。结果藤... 目的观察藤龙补中汤对人大肠癌RKO细胞表观遗传修饰酶基因表达影响。方法藤龙补中汤作用RKO细胞,TRIzol试剂提取RNA,试剂盒纯化RNA,PCR芯片(Epigenetic Chromatin Modification Enzymes PCR Array)检测表观遗传修饰酶基因表达。结果藤龙补中汤作用RKO细胞后,KAT5、KDM6B和SETD7表达升高,AURKA、CARM1、DNMT1、HDAC1、HDAC5、NCOA1、PRMT6和USP22表达降低,涉及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泛素化和DNA甲基化,与细胞周期、增殖、凋亡、细胞衰老和转移等细胞活动相关。结论藤龙补中汤可调控RKO细胞多个表观遗传修饰基因表达,表观遗传调控是藤龙补中汤治疗大肠癌的重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药 藤龙补中汤 表观遗传修饰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长链RNA与基因表达调控 被引量:17
16
作者 史华俊 刘忠 郭俊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1-787,共7页
近年来,在小鼠全长cDNA文库大规模测序中发现一类新的转录物——非编码长链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lncRNA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质编码功能,在真核细胞基因组中被普遍转录.lncRNA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近年来,在小鼠全长cDNA文库大规模测序中发现一类新的转录物——非编码长链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lncRNA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无蛋白质编码功能,在真核细胞基因组中被普遍转录.lncRNA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占哺乳动物基因组转录物的绝大部分.相对于研究较多的非编码小RNA,lncRNA的功能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lncRNA在多个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在胚胎发育、物种进化、细胞分化和某些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lncRNA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研究成果,就lncRNA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表观遗传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长链RNA 基因表达调控 转录调控 转录后调控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基因遗传性肿瘤不同阶段转录组学调控规律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夏雨 沈守荣 +13 位作者 武明花 李小玲 熊炜 卢建红 周鸣 马健 向娟娟 曾朝阳 向波 周艳宏 肖岚 周厚德 范松青 李桂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5-591,共7页
"多基因遗传性肿瘤不同阶段的转录组学调控规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研究团队以肿瘤基因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肿瘤转录组学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对鼻咽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脑胶质瘤4种多基因遗传性肿瘤... "多基因遗传性肿瘤不同阶段的转录组学调控规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研究团队以肿瘤基因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肿瘤转录组学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对鼻咽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脑胶质瘤4种多基因遗传性肿瘤的转录组信息及变化规律、抑瘤/易感基因的筛选鉴定、表观遗传学及miRNA调控的作用机制、转录调控相关的特定基因簇/蛋白质群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比较和关联4个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分别发现SPLUNC1,LTF,BRD7,NOR1,BRCA1/2,PALB2,AF1Q,SOX17,NGX6,SOX7和LRRC4等基因在肿瘤始动和侵袭阶段发挥的关键转录调控作用。相继阐明了以miR-141为中心的"SPLUNC1-miR-141-靶基因"的鼻咽癌基因信号调控网络;以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为靶点的"miR-193b-uPA"的乳腺癌基因交互调控通路;以LRRC4为节点的"miR-381-LRRC4-MEK/ERK/AKT"的胶质瘤基因调控通路以及受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NGX6调控的miRNA及其靶基因群网络。结果表明多基因遗传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的变化将导致信号转导通路和基因调控网络的严重障碍,说明多基因肿瘤在发病学上可能是一类"基因信号转导与基因调控网络障碍性疾病"。这些结果和理论为揭示多基因遗传性肿瘤不同阶段发病过程的转录组学规律及其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肿瘤 转录组学 表观遗传 MIRNA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修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瑾 汪晖 +2 位作者 张本坚 王婷婷 平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1-594,共4页
表观遗传修饰是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基因调控方式,对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通常协同调控基因表达,且易受到营养和外源物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表观遗传修饰是生命现象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基因调控方式,对维持哺乳动物正常生命活动至关重要。表观遗传修饰方式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通常协同调控基因表达,且易受到营养和外源物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胚胎正常发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胚胎时期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可能诱导胚胎甚至成年后多种疾病的发生。本文重点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方面,综述表观遗传修饰在基因调控、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胚胎发育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NCa CMS育性相关候选线粒体基因及其恢复基因的转录调控 被引量:5
19
作者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用10个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NCa不育系、保持系和可育F1幼蕾的线粒体RNA进行了Northern检测。结果表明,atp6、atp1、cox1c、ox2、cobr、rn5S和rrn26S等7个线粒体基因探针在不育系、保持系、可育F1中的转录没有差异,只有orf222、orf139和a... 用10个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NCa不育系、保持系和可育F1幼蕾的线粒体RNA进行了Northern检测。结果表明,atp6、atp1、cox1c、ox2、cobr、rn5S和rrn26S等7个线粒体基因探针在不育系、保持系、可育F1中的转录没有差异,只有orf222、orf139和atp9等3个探针检测到转录本的差异。orf222和orf139分别在不育系和可育F1中产生相同大小和丰度的转录本,但是在保持系中没有检测到转录本;orf222检测到的3条转录本分别为1.1、0.9和0.6 kb,orf139检测到0.8和0.6 kb 2条带。atp9探针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中都检测到1条0.6 kb转录本,而在可育F1中检测到0.6和1.2 kb的转录本。NCaCMS不育的形成可能与orf222、orf139和atp9基因的表达有关。讨论了恢复基因在F1育性恢复过程中对育性相关候选基因的可能调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基因表达 恢复基因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因子在不同基因组区域的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云峰 王仁俊 +2 位作者 金太成 杨丽萍 孙添添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应用人类CD4阳性T细胞表观遗传因子高通量定位、DN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谱数据,对基因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区域间的表观遗传因子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基因组区域基因表达状态与表观遗传因子分布模式的内在关系,并应... 应用人类CD4阳性T细胞表观遗传因子高通量定位、DN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谱数据,对基因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区域间的表观遗传因子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基因组区域基因表达状态与表观遗传因子分布模式的内在关系,并应用功能富集分析阐释了表观遗传因子协同调控模式与基因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因子的分布模式在启动子、外显子和内含子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表观遗传因子分布模式与基因表达状态密切相关.DNA甲基化与其他表观遗传因子间存在组合调控,拥有特定调控模式的相关基因与人类CD4阳性T细胞所行使的免疫系统过程、免疫应答、白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活性等生物学功能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基因表达 基因组区域 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