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马伟斌 江荣林 +7 位作者 雷澍 王灵聪 夏国莲 吴建浓 吴艳春 智屹惠 黄立权 朱美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19-1822,I0004,共5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肓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腹腔感染脓毒症动物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组(CLP),参附注射液低、高剂量治疗组(LSF,HSF)共4组。记录手术后...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肓肠结扎穿孔法制备腹腔感染脓毒症动物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组(CLP),参附注射液低、高剂量治疗组(LSF,HSF)共4组。记录手术后6、18h各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收缩功能指标(LVDP和+dP/dt)、心脏舒张功能指标(LVEDP和-dP/dt)、心肌细胞凋亡发生率(AI)、心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呼吸控制比(RCR)。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术后6h的HR显著升高(P<0.05),但术后18h的HR显著降低(P<0.01);术后6h和18h的MAP、LVDP、+dP/dt、LVEDP、-dP/dt、SOD、RCR均显著下降(均P<0.01),AI、MDA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而与CLP组比较,LSF组术后6h的MAP和HR、HSF组术后6h的HR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HSF组术后6h的MAP及LSF组和HSF组术后18h的HR、MAP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LSF组和HSF组术后6h、18h的LVDP、+dP/dt、LVEDP、-dP/dt、SOD、RCR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LSF组和HSF组术后6h、18h的AI、MDA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不同程度地增高CLP大鼠的平均动脉压、改善其心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和心肌组织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保护线粒体功能;且高浓度参附注射液则以上结果更明显。参附注射液有助于脓毒症大鼠心肌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呼吸功能异常的恢复,这些作用的强度与参附注射液的剂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脓毒症 大鼠 氧化应激 线粒体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防衰方对老年大鼠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茂林 邱幸凡 +3 位作者 张法涵 张六通 李翰旻 田代志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8期1260-1260,1267,共2页
对老年大鼠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补肾防衰方对其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补肾防衰方组能明显提高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DP/O和RCR值 ,与老年组比较 ,P <0 .0 5。维生素E -C组与老年组比较 ,肾、骨骼肌线... 对老年大鼠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补肾防衰方对其的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补肾防衰方组能明显提高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ADP/O和RCR值 ,与老年组比较 ,P <0 .0 5。维生素E -C组与老年组比较 ,肾、骨骼肌线粒体ADP/O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肝、心肌线粒体ADP/O ,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维生素E -C组与老年组比较 ,肾、肝、心肌、骨骼肌线粒体RCR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二组药物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最大有氧工作能力的下降 ,表现为最大摄氧量随增龄而降低。提示补肾防衰方具有改善线粒体的功能或减轻线粒体老化的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防衰方 大鼠肾肝肌骨骼肌线粒体呼吸功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rocortin-I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雪 顾燕 +3 位作者 田伟 张琳 李佳 邓胜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28-1933,共6页
目的:探讨urocortin-I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心肌细胞ATP含量的变化。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urocortin-I预处理组(Ucn I组)、5-羟葵酸(5-... 目的:探讨urocortin-I预处理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酶活性的影响,观察心肌细胞ATP含量的变化。方法:(1)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or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urocortin-I预处理组(Ucn I组)、5-羟葵酸(5-HD)拮抗urocortin-I组(5-HD+Ucn I组)。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平衡末(T_1)、缺血前(T_2)及再灌注末(T_3)分离、提取心肌线粒体,测定各组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2)利用MPA离体心脏灌注装置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将分离培养24 h后同批次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Nor组)、缺氧复氧组(I/R组)、urocortin-I预处理组(Ucn I组)、5-HD拮抗urocortin-I组(5-HD+Ucn I组)。建立缺氧复氧模型,于复氧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ATP含量。结果:T_3时点除Nor组外,其余各组与T_1、T_2时点相比呼吸功能(3态呼吸速率、呼吸控制率)及琥珀酸氧化酶、NADH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均明显下降(P<0.05);T_3时Ucn I组心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明显优于5-HD+Ucn I组及IR组(P<0.05),但次于Nor组(P<0.05);T_3时5-HD+Ucn I组心肌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琥珀酸氧化酶、NADH氧化酶)较IR组好(P<0.05),但2组间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T_1、T_2时点各组组内及组间呼吸功能及3种呼吸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心肌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复氧末Nor组ATP含量较其余各组均高(P<0.01);I/R组和5-HD+Ucn I组心肌细胞的ATP含量较Ucn I组低(P<0.05);此外,5-HD+Ucn I组心肌细胞的ATP含量较I/R组高(P<0.05)。结论:Ucn I预处理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的干预,保证了缺氧/复氧后心肌ATP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ocortin-I 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 再灌注损伤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致病的分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立真 朱兴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的病理学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缺失 ,其病因至今不明。近年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失调和泛素 蛋白酶体系统功能损害等分子事件介导了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 ,在帕金森病病变过程中起重... 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的病理学特征是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进行性缺失 ,其病因至今不明。近年研究表明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失调和泛素 蛋白酶体系统功能损害等分子事件介导了多巴胺能神经元坏死 ,在帕金森病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这些分子事件的研究和阐述有可能为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氧化应激、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功能失调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