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在小鼠脑出血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简丹 郑淑月 +1 位作者 翟瑄 梁平(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65-2469,2476,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小鼠脑出血(ICH)后继发性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出血后Drp1和磷酸化Drp1(p-Drp1)的表达时间窗,并筛选出选择性Drp1抑制剂(Mdivi-1)在小鼠ICH模型中的最适药物浓度...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小鼠脑出血(ICH)后继发性炎症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出血后Drp1和磷酸化Drp1(p-Drp1)的表达时间窗,并筛选出选择性Drp1抑制剂(Mdivi-1)在小鼠ICH模型中的最适药物浓度。将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ICH组、ICH+溶剂对照组(ICH+Vehicle组)、ICH+Mdivi-1组。采用mNSS评估小鼠神经功能,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HE、Nissl染色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MPO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以及线粒体膜标志蛋白TOM20、COX4Ⅰ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p-Drp1表达在ICH后12 h显著升高(P<0.01)。与ICH+Vehicle组相比,ICH+Mdivi-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P<0.01),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5),脑组织损伤程度加重,血肿周围炎症因子IL-6、TNF-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MPO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线粒体膜蛋白TOM20、COX4Ⅰ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抑制Drp1可抑制线粒体分裂并加重小鼠ICH后炎症损伤,Drp1可能减轻ICH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线粒体自噬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P1调控线粒体稳态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汤中 唐云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ARPE-1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方法构建H_(2)O_(2)干预ARPE-19细胞模型,将ARPE-19细胞分为3组,NG组:采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细胞6 h;H_(2)O_(2)组:先采用650μmol·L^(-1)H_(2)O_(2)干预细胞,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H_(2)O_(2)+Mdivi-1组:先采用10μmol·L^(-1)Mdivi-1处理ARPE-19细胞2 h,再给予650μmol·L^(-1)H_(2)O_(2)干预,此后培养方式及时间与NG组相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DRP-1/DRP1、E-钙黏蛋白、N-钙黏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型蛋白(Vimintin)及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水平;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形态;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中ZO-1表达水平。结果H_(2)O_(2)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高于NG组,H_(2)O_(2)+Mdivi-1组细胞p-DRP-1/DRP1蛋白表达比值低于H_(2)O_(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Mdivi-1组细胞较H_(2)O_(2)组线粒体碎片化程度得到改善。H_(2)O_(2)组细胞线粒体ROS水平(4.42±0.29)与NG组(1.00±0.17)及H_(2)O_(2)+Mdivi-1组(2.1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红/绿荧光强度比值(0.16±0.12)与NG组(1.00±0.09)及H_(2)O_(2)+Mdivi-1组(0.42±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下降,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上升,H_(2)O_(2)+Mdivi-1组细胞上皮样标志物表达上升,间质样标志物表达下降。各组细胞α-SMA、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Vimintin及ZO-1相对表达量比较,H_(2)O_(2)组与NG组及H_(2)O_(2)+Mdivi-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ZO-1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显示,H_(2)O_(2)+Mdivi-1组的细胞连接紧密程度优于H_(2)O_(2)组。结论DRP1可调控线粒体动态平衡,靶向DRP1可改善线粒体功能并抑制EMT进展,从而减轻H_(2)O_(2)诱导的RPE细胞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 线粒体功能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上皮-间充质转化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侧下丘脑GLP-1R阳性神经元在糖稳态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
3
作者 贺承康 龚昌雄 +6 位作者 彭舟舟 张爽 王柄乔 赵源 许鸣锐 林森 杨清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4-362,共9页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调控糖稳态的神经基础并解析GLP-1影响糖感知神经元活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雄性GLP-1R-Cre、GLP-1R KO以及野生型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光纤记录腹内侧下丘脑(ventromedial hypo... 目的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调控糖稳态的神经基础并解析GLP-1影响糖感知神经元活动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雄性GLP-1R-Cre、GLP-1R KO以及野生型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光纤记录腹内侧下丘脑(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VMH)神经元钙信号,利用膜片钳分析GLP-1受体阳性(GLP-1R^(VMH))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采用脑立体定位病毒注射和化学遗传学,结合血浆激素检测以及常规糖代谢指标检测,明确GLP-1R^(VMH)神经元对糖稳态的调控作用。利用组织和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测定、透射电镜和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探讨GLP-1R激动剂调节糖稳态的机制。结果在葡萄糖浓度从5.0 mmol/L降低至0.5 mmol/L时,GLP-1R^(VMH)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频率显著降低[(4.51±0.80)Hz vs.(1.43±0.51)Hz,P<0.01];激活GLP-1RVMH神经元显著增强了胰岛素分泌[(7.60±0.56)μU/mL vs.(11.34±0.93)μU/mL,P<0.01],抑制该类神经元活动则损害了GLP-1激动剂的降糖效率(32.03%±0.91%vs.25.77%±1.09%,P<0.001),其机制与GLP-1调控Drp1磷酸化,促进神经元线粒体分裂并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有关。结论GLP-1R^(VMH)神经元是一类葡萄糖兴奋神经元,激活该类神经元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GLP-1R受体激动剂发挥降糖作用部分依赖于GLP-1R^(VMH)神经元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侧下丘脑 葡萄糖稳态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仑/铜复合物通过Drp1去磷酸化和线粒体转位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黎婕 胡金娇 +1 位作者 姜秀星 高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02-2310,共9页
目的研究双硫仑/铜复合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copper(Ⅱ)diethyldithiocarbamate,CuET]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01、0.05、0.10、0.50、1.00、2.00μmol/L)的CuET处理,CuET(2.00μmol/L... 目的研究双硫仑/铜复合物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copper(Ⅱ)diethyldithiocarbamate,CuET]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0.01、0.05、0.10、0.50、1.00、2.00μmol/L)的CuET处理,CuET(2.0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0、3、6、9、12、24 h)或Drp1线粒体转位的选择性抑制剂Mdivi-1(1.00μmol/L)预处理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后,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确定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检测Drp1线粒体转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的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 9、cleaved-Caspase 3、cleaved-PARP1、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o C),以及线粒体分裂蛋白phospho-Drp1(S637)、phospho-Drp1(S616)和Drp1的表达。结果CuET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增殖和集落形成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1);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凋亡诱导作用也有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uET可导致Caspase 3和Caspase 9的裂解激活,PARP的降解激活以及cyto C从线粒体向细胞质的释放。CuET处理可导致Drp1(S637)去磷酸化和Drp1线粒体转位。细胞经Mdivi-1预处理后可明显阻断CuET诱导的Drp1线粒体转位、Caspase 3的裂解/激活、cyto C的释放以及细胞凋亡。结论双硫仑/铜复合物通过Drp1去磷酸化和线粒体转位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 肝癌 细胞凋亡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抑制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的DRP1改善肝性脑病小鼠运动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东 铁静静 +4 位作者 陈京浩 孙毓泽 吴菲菲 杨雁灵 王亚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SNr)的GABA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对急性肝性脑病(AHE)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制备AHE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HE小鼠肝小叶的变化,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AHE小鼠血... 目的:探讨黑质网状部(SNr)的GABA能神经元中线粒体分裂对急性肝性脑病(AHE)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利用硫代乙酰胺(TAA)腹腔注射制备AHE小鼠模型,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AHE小鼠肝小叶的变化,利用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AHE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血氨的变化。接下来通过转棒疲劳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观察AHE小鼠运动功能。进一步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AHE小鼠SNr的线粒体面积、周长、圆率等形态学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观察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分裂融合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接下来,利用重组腺相关病毒(AAV)靶向调控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的表达,在荧光酶标仪上检测SNr的线粒体膜电位(MMP)、细胞的ATP和活性氧(ROS),并观察小鼠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较对照组,AHE小鼠运动功能明显降低,SNr的线粒体分裂明显增强,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升高;AHE小鼠SNr的MMP显著下降,细胞的ATP下降,ROS升高。靶向抑制AHE小鼠SNr的DRP1表达后,运动改善;进一步观察发现,AHE小鼠SNr的线粒体分裂被抑制后,MMP显著升高,细胞的ATP升高,ROS下降,证明线粒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靶向抑制AHE小鼠黑质网状部GABA能神经元的线粒体分裂,可以改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从而缓解其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性脑病 黑质网状部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Drp1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曾一 王松 +1 位作者 高宛 林玉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4-538,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给予30.0 mmol/L葡萄糖),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Drp1的表... 目的:探讨下调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rp1)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糖组(给予30.0 mmol/L葡萄糖),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Drp1的表达。另取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Lv-NC+高糖组和Lv-si Drp1+高糖组,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炎性小体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的表达;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MDA水平,黄嘌呤氧化法测定SOD活性,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LDH水平,ELISA法检测IL-1β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中Dr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和Lv-NC+高糖组细胞凋亡率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DA、LDH分泌增加,SOD分泌减少,IL-1β分泌增加,细胞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高糖组和Lv-NC+高糖组比较,Lv-si Drp1+高糖组细胞凋亡率降低,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DA、LDH分泌减少,SOD分泌增加,细胞中NLRP3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IL-1β分泌减少(P<0.05)。结论:下调Drp1可减少高糖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 肾小管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