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烟肼致线粒体损伤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郭瑶雪 邓晔 +2 位作者 李春 贺蕾艳 彭文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56-360,共5页
近年国内外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各种肝损伤(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脂肪肝等)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在药物性肝损伤发展过程中线粒体也起着重要作用。异烟肼是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抗结核药,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近年国内外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各种肝损伤(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脂肪肝等)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在药物性肝损伤发展过程中线粒体也起着重要作用。异烟肼是临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抗结核药,但在治疗过程中常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结核病的治疗。研究发现线粒体损伤是异烟肼肝损伤发生发展中关键一环,异烟肼及其毒性产物肼可通过激动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线粒体呼吸链中酶的活性;干扰细胞能量代谢及对线粒体膜产生攻击等方式使其功能异常,最终导致线粒体损伤,进而启动细胞凋亡程序。本文将对线粒体在异烟肼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从亚细胞水平解释异烟肼致肝毒性的机制,为阐明异烟肼的肝毒性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烟肼 药物性肝损伤 线粒体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及其相关眼病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强(综述) 梁丽娜(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2-816,共5页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目前发现许多常见眼病与线粒体DNA(mtDNA)突变和/或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引起眼病的新的mtDNA致病性突变位点不断被发现,这些突变通常影响视神经、视网膜和眼外肌。另一方面,人们逐渐意识到许多常见眼...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目前发现许多常见眼病与线粒体DNA(mtDNA)突变和/或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引起眼病的新的mtDNA致病性突变位点不断被发现,这些突变通常影响视神经、视网膜和眼外肌。另一方面,人们逐渐意识到许多常见眼病与线粒体的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青光眼等。随着个体化基因组医学时代的到来,一些充满前景的有效治疗手段正逐渐从实验走向临床,如神经保护药物分子、基因替代和基于干细胞的再生疗法等。此外,通过体外受精线粒体替代技术可以阻止致病性的mtDNA突变从亲代传给子代。本文从发病机制和治疗等方面就线粒体相关眼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突变 线粒体功能异常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9
3
作者 施蕴渝 张亮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
为了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更深入地了解,以达到诊治的目的,从线粒体基因组及线粒体基因转录,翻译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线粒体动力学,融合,分裂,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在神经突触上的输运;线粒体功能障碍-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引起慢性炎症-导致... 为了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更深入地了解,以达到诊治的目的,从线粒体基因组及线粒体基因转录,翻译的遗传与表观遗传调控;线粒体动力学,融合,分裂,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在神经突触上的输运;线粒体功能障碍-激活天然免疫系统-引起慢性炎症-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线粒体的生理功能,及与神经退行性病理有更深入地了解,为疾病的诊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神经退行性疾病 线粒体功能异常 线粒体基因表达及表观遗传调控 线粒体融合、分裂及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热息痛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顾兴丽 孙继红 季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96-600,共5页
扑热息痛(AAP)肝损伤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但迄今为止,其肝损伤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活性代谢产物的形成、谷胱甘肽的耗竭、线粒体蛋白的烷化和过氧化亚硝酸盐的形成是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描述了AAP过量所致的... 扑热息痛(AAP)肝损伤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但迄今为止,其肝损伤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最新研究进展指出活性代谢产物的形成、谷胱甘肽的耗竭、线粒体蛋白的烷化和过氧化亚硝酸盐的形成是主要原因。本文主要描述了AAP过量所致的线粒体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另外也综述了氧化应激和炎症介质在扑热息痛肝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热息痛肝毒性 氧化应激 线粒体功能异常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通过SIRT1通路抑制棕榈酸酯诱导的人肝细胞脂肪堆积和炎症反应 被引量:7
5
作者 南瑛 相里伟 +2 位作者 张薇 郭玉芳 曹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6-612,共7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棕榈酸酯诱导的人肝细胞脂肪堆积、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转录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建立L02SIRT1稳定敲低细胞系;L02细胞以及SIRT1...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对棕榈酸酯诱导的人肝细胞脂肪堆积、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转录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建立L02SIRT1稳定敲低细胞系;L02细胞以及SIRT1敲低细胞系给予棕榈酸酯(palmitate)处理,建立高脂细胞模型,在此基础上给予FGF21,检测细胞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水平;ELISA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MitoSOX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以及过氧化氢酶(CAT)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 PGC1α、 SOD2、 CAT蛋白水平;JC-1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检测线粒体膜电位;Seahorse XF细胞线粒体压力测试试剂盒检测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结果棕榈酸酯可增加L02细胞内TG水平,引起细胞和线粒体氧化应激,降低SIRT1、 PGC1α、 SOD2以及CAT的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细胞TNF-α、 IL-6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损害线粒体功能。FGF21处理显著逆转以上作用。SIRT1敲低后,则FGF21的上述作用消失。结论 FGF21通过激活SIRT1通路改善高脂诱导的人肝细胞脂肪堆积,减少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释放,改善线粒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化生长因子21(FGF21) 脂肪变 线粒体功能异常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