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肽PACAP27抑制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途径对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睾丸损伤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廖源 王开举 +3 位作者 李浩僡 陈惠萍 李选逸 黄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6-1275,共10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 27对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睾丸损伤的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ACAP27组和左卡尼汀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环磷酰胺造模并给药。给药结... 目的:探讨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ACAP) 27对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睾丸损伤的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PACAP27组和左卡尼汀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环磷酰胺造模并给药。给药结束后第3天,称量大鼠体质量和睾丸质量,计算睾丸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提取睾丸组织线粒体,采用线粒体分离试剂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JC-1荧光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睾丸质量和睾丸指数均降低(P<0.05),血清中FSH、LH和T水平降低(P<0.05),睾丸组织中SOD和CAT活性降低(P<0.05),MDA水平升高(P<0.05),睾丸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睾丸组织中细胞色素C(Cyt C)、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caspase-3)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 (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mPTP开放程度增强(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ACAP27组和左卡尼汀组大鼠睾丸质量和睾丸指数均升高(P<0.05),血清中FSH、LH和T水平升高(P<0.05),睾丸组织中SOD和CAT活性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睾丸组织病理损伤得到改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睾丸组织中Cyt C、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mPTP开放程度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5)。结论:PACAP27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途径减轻环磷酰胺所致大鼠睾丸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损伤 环磷酰胺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27 线粒体依赖性凋亡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红花素抑制谷氨酸盐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伯昌 党晓洁 +3 位作者 许治国 霍福权 张婷 杨新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452,共8页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通过影响Ca^(2+)内流对谷氨酸盐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大鼠RGCs,以0.1、1mmol/L的谷氨酸盐刺激RGCs 24、48h,建立RGCs凋亡模型,并用0.1、1.0、3.0μmol/L浓度梯度藏红花素分别处... 目的研究藏红花素通过影响Ca^(2+)内流对谷氨酸盐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离大鼠RGCs,以0.1、1mmol/L的谷氨酸盐刺激RGCs 24、48h,建立RGCs凋亡模型,并用0.1、1.0、3.0μmol/L浓度梯度藏红花素分别处理。Annexin V-FITC/PI双标检测细胞凋亡率,Fluo-3/AM荧光标记Ca^(2+)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藏红花素对胞内钙离子介导的凋亡信号分子calpain和CaMKⅡ表达的影响。JC-1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藏红花素对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凋亡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3、Caspase-9、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0.1mmol/L谷氨酸盐刺激24h,RGCs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刺激48h时,RGCs的凋亡率达到(43.050±2.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谷氨酸盐(1mmol/L)刺激24、48h的RGCs凋亡率为(46.450±1.061)%和(45.500±3.253)%,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1mmol/L谷氨酸盐刺激RGCs 12h后加入0.1、1.0、3.0μmol/L藏红花素再处理12h,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均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1),且抑制效率具有剂量依赖性。另外,1.0μmol/L藏红花素组的谷氨酸盐诱导的胞外Ca^(2+)内流减少及钙依赖蛋白Calpain1和CaMKⅡ的表达减弱,线粒体膜电位增高,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减少,Bcl-2/Bax表达上调。结论藏红花素抑制谷氨酸盐诱导的RG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阻止胞外Ca^(2+)内流,抑制钙依赖的凋亡信号通路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红花素 谷氨酸盐 钙离子内流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线粒体依赖性凋亡 Caspase-3 CASPASE-9 BCL-2/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