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症线粒体代谢物传导机制
1
作者 张浩令 赵瑞 +4 位作者 齐雅茜 Sandai Doblin 王薇 梁秋冬 宋志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6-740,749,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紊乱疾病,其显著特征在于骨密度下降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上升。本文提出一项理论:线粒体代谢物作为传导机制,在OP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不仅是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紊乱疾病,其显著特征在于骨密度下降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上升。本文提出一项理论:线粒体代谢物作为传导机制,在OP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生成的核心枢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生成大部分三磷酸腺苷,同时还作为信号转导的平台,通过调节钙离子流、生成活性氧自由基以及释放生物活性蛋白,与细胞内其他部分进行密切的信号交流。线粒体代谢产物作为二级信使,诱导深远的表观遗传变化,调控骨细胞的功能和骨代谢的动态平衡。本文揭示了线粒体代谢物在OP中的关键潜在作用,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对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OP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线粒体代谢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戊二酸脱氢酶L调控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代谢重编程缓解肾纤维化
2
作者 杨应现 黄英辉 赵景宏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45-1154,共10页
目的探究氧戊二酸脱氢酶L(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L,OGDHL)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8周龄,体质量约25 g)分为对照组与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 目的探究氧戊二酸脱氢酶L(oxoglutarate dehydrogenase-L,OGDHL)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雄性野生型C57BL/6J小鼠(8周龄,体质量约25 g)分为对照组与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组(n=6),通过UUO建立小鼠肾纤维化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sson染色检测模型的纤维化程度;培养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系-2(human kidney-2 proximal tubule cell line,HK-2),分为对照质粒空载体组(Vector组)、过表达OGDHL组(OGDHL OE组)、TGF-β1+对照质粒空载体组(TGF-β1+Vector组)、TGF-β1+过表达OGDHL组(TGF-β1+OGDHL OE组)4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OGDHL及线粒体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试剂盒检测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通过安捷伦Seahorse细胞代谢分析仪检测氧耗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细胞外酸化率(extracellular acidification rate,ECAR)等线粒体代谢相关指标。结果UUO术后肾脏肾皮质明显变薄、肾积水显著。HE染色显示肾小管萎缩、管腔扩大;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sson染色显示纤维化明显。肾纤维化时,肾脏OGDHL的表达在mRNA水平下降82.9%(P<0.001),在蛋白水平下降81.9%(P<0.001)。线粒体ATP生成减少(0.970±0.151)μmol/L(P<0.01),线粒体结构损伤,最大呼吸能力降低(25.260±1.920)pmol/min(P<0.001),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下降50.2%(P<0.05),糖酵解增强,ECAR上升,糖酵解相关基因上升为对照组的2.5倍(P<0.05)。OGDHL过表达后线粒体形态学损伤显著改善,ATP生成增加(0.980±0.090)μmol/L(P<0.001),能量代谢障碍显著缓解,肾纤维化明显减轻(P<0.05)。结论OGDHL调控线粒体代谢重编程从而缓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纤维化,提示OGDHL可能成为肾纤维化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氧戊二酸脱氢酶L 线粒体代谢重编程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线粒体代谢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璐(综述) 梁蓓蓓(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8-1253,共6页
线粒体在肿瘤细胞中扮演多重角色,其功能变化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它调控细胞凋亡、氧化还原平衡和信号转导,与肿瘤干细胞维持、侵袭转移能力和化疗耐药性密切相关,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因其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参... 线粒体在肿瘤细胞中扮演多重角色,其功能变化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它调控细胞凋亡、氧化还原平衡和信号转导,与肿瘤干细胞维持、侵袭转移能力和化疗耐药性密切相关,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因其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线粒体参与了肿瘤细胞不同类型的程序性死亡,包括焦亡、凋亡、铁死亡和铜死亡等过程;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线粒体通过重新调整细胞能量代谢,使肿瘤细胞能够适应新的微环境。目前,主要的靶向线粒体的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和治疗策略有靶向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干扰线粒体代谢途径、调节线粒体ROS水平以及影响线粒体自噬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代谢 肿瘤程序性死亡 肿瘤转移 肿瘤耐药 肿瘤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南方鲇肝组织离体线粒体代谢耗氧率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闫玉莲 谢小军 袁伦强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7-243,共7页
于2007年2月,把40尾南方鲇1龄幼鱼分为5个不同的温度处理组,用流水式呼吸仪测定每尾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Ms:mg O2/h.kg),随即处死该实验鱼,提取其肝脏线粒体,采用氧电极在与其静止代谢测定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以琥珀酸为代谢底物测定其线... 于2007年2月,把40尾南方鲇1龄幼鱼分为5个不同的温度处理组,用流水式呼吸仪测定每尾实验鱼的静止代谢率(Ms:mg O2/h.kg),随即处死该实验鱼,提取其肝脏线粒体,采用氧电极在与其静止代谢测定相同的温度条件下以琥珀酸为代谢底物测定其线粒体的代谢耗氧率。在12.51、7.5、22.5、27.5和32.5℃条件下,静止代谢率的值分别为26.64、49.03、73.64、102.40、156.72mg O2/h.kg,单位线粒体蛋白重量的线粒体耗氧率(Mp)分别为12.24、11.76、16.282、1.56和31.43nmol O2/min.mg,单位组织重量的线粒体耗氧率(Mt)则分别为64.02、78.72、117.51、121.57和194.20nmol O2/min.g。为了比较南方鲇肝脏离体线粒体的底物偏好性,在27.5℃条件下还测定了其以丙酮酸+苹果酸为底物时的耗氧率。结果显示:该种鱼肝脏离体线粒体对琥珀酸的氧化代谢能力显著高于丙酮酸+苹果酸(p<0.05);在实验温度范围内,鱼体的Ms、Mp和Mt值分别与温度(T:℃)之间呈显著的双对数直线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鱼体静止代谢率与线粒体代谢率回归方程的斜率(温度指数b)差异显著(p<0.05),即鱼体静止代谢率与线粒体代谢率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不一致。经过计算发现:在最低实验温度条件下(12.5℃)肝器官线粒体代谢总耗氧率占鱼体静止代谢总耗氧率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梯度(p<0.05)。通过讨论认为:在低温条件下,肝脏线粒体代谢水平随温度下降速率的减小是该种鱼抵抗低温的适应性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代谢 耗氧率 温度 底物 南方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花不同品种线粒体代谢微量热分析
5
作者 梅启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16-1918,共3页
采用线粒体代谢微量热法,对中国兰花的春兰和蕙兰两个种间的10个品种进行微量热分析。得到春兰5个品种线粒体代谢总生热量(Q)值分别为:61.408、57.469、74.701、54.559和60.453J;蕙兰5个品种线粒体代谢总生热量(Q)值分别为:112.857、96.... 采用线粒体代谢微量热法,对中国兰花的春兰和蕙兰两个种间的10个品种进行微量热分析。得到春兰5个品种线粒体代谢总生热量(Q)值分别为:61.408、57.469、74.701、54.559和60.453J;蕙兰5个品种线粒体代谢总生热量(Q)值分别为:112.857、96.412、90.830、103.171和97.123J。结果显示,春兰与蕙兰两个种间线粒体代谢总生热量(Q)值存在明显差异,种内不同品种间线粒体代谢总生热量(Q)值变化较小,且春兰和蕙兰两个种间产热模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兰 蕙兰 不同种类 线粒体代谢 总生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代谢介导的表观遗传改变与衰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潘云枫 王演怡 +1 位作者 陈静雯 范怡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3-904,共12页
线粒体是细胞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中心,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观遗传修饰是一种独立于DNA序列并在建立与维持特定基因表达谱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遗传调控模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能量代谢通过中间产物,介导线粒... 线粒体是细胞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中心,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表观遗传修饰是一种独立于DNA序列并在建立与维持特定基因表达谱中发挥主要作用的遗传调控模式。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线粒体能量代谢通过中间产物,介导线粒体–核信号的传递,调节染色质的表观修饰状态,进而影响基因表达。线粒体代谢紊乱可以诱导表观遗传重编程,进而启动衰老表型及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线粒体代谢与染色质表观遗传修饰关系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线粒体应激在染色质重组中发挥的作用,展望了其在认知功能障碍等衰老相关性疾病研究中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代谢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衰老 UPR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探讨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退热作用的影响
7
作者 刘文宇 王鑫 +3 位作者 王莹 吴瑾 相博文 裴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从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刺络拔罐法的退热机制。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刺络组、拔罐组和刺络拔罐组,每组12只;复制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并进行相... 目的通过观察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从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刺络拔罐法的退热机制。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刺络组、拔罐组和刺络拔罐组,每组12只;复制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并进行相应治疗干预。连续6 h记录家兔体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Oxygraph-2k系统检测线粒体功能;检测各组家兔大腿肌肉组织中ATP含量;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家兔大腿肌肉组织解偶联蛋白2(UCP2)、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复制成功,4个治疗组家兔体温均低于模型组;空白组家兔骨骼肌线粒体形态完整,其中经刺络拔罐法治疗后线粒体形态最接近正常;刺络拔罐组线粒体CII OXPHOS阶段耗氧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刺络拔罐组家兔肌肉组织ATP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刺络拔罐组肌肉组织Mfn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UCP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骼肌中UCP2蛋白表达,促进Mfn2蛋白表达,推动骨骼肌内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进程,增加线粒体内ATP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线粒体能量代谢 退热 UCP2 MF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探讨育肾养卵方治疗肾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黄家宓 朱琳 +3 位作者 谭丽 郭可宁 孙小淳 张婷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4,共6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探讨育肾养卵方治疗肾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就诊的诊断标准符合肾精亏虚型DOR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 目的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及氧化应激探讨育肾养卵方治疗肾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就诊的诊断标准符合肾精亏虚型DOR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各脱落1例),试验组服用中药育肾养卵方,对照组服用中药安慰剂,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者基础窦卵泡数(AFC)、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值及活性氧(ROS)、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肾虚型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5,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FSH较治疗前降低(P<0.05),AMH较治疗前升高(P<0.05),窦卵泡数(AFC)较治疗前升高(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ROS含量降低(P<0.01),ATP值上升(P<0.0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育肾养卵方能提高肾精亏虚型DOR患者的卵巢功能,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可能与提高线粒体能量代谢,降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 育肾养卵方 肾精亏虚型 线粒体能量代谢 氧化应激 活性氧 三磷酸腺苷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调节DNA甲基化酶影响SCH母鼠后代脑线粒体功能改善认知能力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巍 黄杨玲 +6 位作者 付强 李晓钰 武跃华 马贤德 高天舒 贾连群 王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2,I0025,I0026,共9页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母鼠后代脑神经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同时比较了不同中药剂量与西药的疗效作用。方法SD成年雌性大鼠,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后左甲状腺激素(Leftoth...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母鼠后代脑神经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同时比较了不同中药剂量与西药的疗效作用。方法SD成年雌性大鼠,采用“甲状腺全切+术后左甲状腺激素(Leftothyroxine,L-T4)皮下注射”建立SCH模型。随机分为以下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低剂量组(4.1 g/kg·d)、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8.19 g/kg·d)、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16.38 g/kg·d)、优甲乐组(4.5μg/kg·d),完成SCH大鼠模型后与正常的雄鼠合笼交配,交配前2周开始给药直至取材。取材为孕13 d(E13)胎盘组织、出生后7 d(P7)仔鼠脑组织,21 d(P21)仔鼠行水迷宫实验。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血清中T4(T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电镜观察脑组织线粒体形态学;采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比色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活性;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方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DNMT1、DNMT3a、DNMT3b,及DNA去甲基化酶10-11易位蛋白(ten-eleven-translocation protein,TET)TET1、TET2。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明显升高、P21 d仔鼠Morris水迷宫成绩显著下降、电镜下神经元线粒体形态破坏;E13 d胎盘组织和P7 d仔鼠脑组织中活性氧(ROS)水平升高、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活性降低,P7 d脑组织促甲基化DNMT1、DNMT3a及DNMT3b蛋白灰度值下降、甲基化反向调节TET1、TET2蛋白水平上升。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及西药组可降低SCH大鼠升高的TSH水平、改善P21 d仔鼠Morris水迷宫成绩、降低脑组织中ROS水平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Ⅱ活性,改善仔鼠神经元线粒体的形态,升高甲基化DNMT1、DNMT3a及DNMT3b蛋白灰度值水平、降低甲基化反向调节TET1、TET2蛋白水平。结论补中益气汤可改善SCH母鼠后代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甲基化进而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恢复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亚临床甲减 仔鼠脑发育 补中益气汤 线粒体能量代谢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香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0
作者 郭闫闫 赵明芬 +1 位作者 侯晓叶 袁茜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876-1886,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免疫浸润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心肌缺血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揭示天香丹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筛选“天香丹-心肌缺...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免疫浸润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心肌缺血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揭示天香丹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筛选“天香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分析其相关性。对线粒体能量代谢DEGs进行基因富集分析,通过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潜在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关键(Hub)基因。通过数据集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打分,评估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并对关键基因分别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而后,为研究线粒体能量代谢DEGs和高风险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开展线粒体能量代谢DEGs与风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并运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重要成分和关键分子靶点间的相互作用。最后,采用动物实验再次验证关键基因GNAI2、Mfn2是否是天香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分子靶点。结果:经筛选共得到“天香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能量代谢”差异表达基因24个,相关性分析发现关键基因间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基因富集结果发现关键基因间具有相互调控、调节免疫作用和介导多条信号通路的作用。通过PPI网络筛选得到与心肌缺血损伤潜在线粒体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10个Hub基因,并且这些关键基因在免疫浸润分析及GSEA富集分析中均显示出与免疫过程和炎症反应间的较强相关性。最后,关键基因的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基因对心肌缺血损伤疾病的临床预测效能。结论:天香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可能与GNAI2、Mfn2等关键分子靶点及其介导的TNF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和免疫调节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香丹 心肌缺血损伤 线粒体能量代谢 机制研究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精胺通过改善心脏线粒体能量代谢缓解压力超负荷小鼠心力衰竭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亮 赵晓玲 +2 位作者 耿静 胡朗 李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目的: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小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ham+SPD喂养组、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组和TAC... 目的:探讨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小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sham+SPD喂养组、主动脉弓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组和TAC+SPD组。TAC术后,sham+SPD组和TAC+SPD组小鼠经饮水喂养SPD(3 mmol/L);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6,SIRT6)、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PGC-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表达量;分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观察细胞长度和宽度;麦胚凝集素染色观察心肌细胞面积;Masson染色评估心肌纤维化面积;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及心肌肥大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形态;采用Oxygraph-2k高分辨呼吸能量代谢仪检测心肌线粒体耗氧量。(2)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1μmol/L)处理原代大鼠心室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将这些心肌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Con+SPD(1 mmol/L)组、Ang II组、Ang II+SPD组和Ang II+SPD+SIRT6 siRNA(siSIRT6)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面积和线粒体。结果:(1)与sham组比较,TAC组小鼠心功能显著降低(P<0.05),病理性心肌肥大程度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SIRT6、PGC-1和MFN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TAC组,TAC+SPD组小鼠心肌组织SIRT6、PGC-1和MFN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病理性心肌肥大程度减轻(P<0.05),心肌细胞肥大缓解(P<0.05),线粒体数目和线粒体嵴密度增多(P<0.05),线粒体功能有所改善(P<0.05),心肌纤维化减轻(P<0.05),心脏收缩功能改善(P<0.05)。(2)细胞实验中,相比于Con组,Ang II组心肌细胞SIRT6、PGC-1和MFN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肥大程度显著增加(P<0.05);与Ang II组相比,Ang II+SPD组心肌细胞SIRT6、PGC-1和MFN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肥大缓解(P<0.05),线粒体动力学改善(P<0.05),而Ang II+SPD+siSIRT6组SIRT6、PGC-1和MFN2表达量无显著差异,心肌细胞肥大程度和线粒体动力学亦无显著差异。结论:SPD可以促进SIRT6、PGC-1和MFN2的表达,改善压力超负荷小鼠线粒体功能,减轻心肌肥大,从而缓解心力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精胺 心肌肥大 心力衰竭 线粒体能量代谢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 线粒体融合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癸益冲方通过调控SIRT1/PGC-1α信号通路对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雪平 唐思玲 +5 位作者 宿滋 李荣霞 郗红燕 张新苗 吴忠玉 段彦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71-3277,共7页
目的探讨资癸益冲方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体外模型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丙烯醛(ACR)干预人卵巢颗粒细胞KGN构建POI体外模型,给予资癸益冲方含药血清干预,设置对照组、ACR组、资癸益冲方组、EX527(SIRT1抑制剂)组、EX527... 目的探讨资癸益冲方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体外模型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丙烯醛(ACR)干预人卵巢颗粒细胞KGN构建POI体外模型,给予资癸益冲方含药血清干预,设置对照组、ACR组、资癸益冲方组、EX527(SIRT1抑制剂)组、EX527+资癸益冲方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细胞ROS水平,Mito-Trakine荧光标记法检测细胞线粒体数量,Seahorse法检测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水平,比色法检测细胞ATP水平,RT-qPCR法检测细胞mtDNA拷贝数和SIRT1、PGC-1α、Nrf1、TFAM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IRT1、PGC-1α、Ac-PGC-1α、Nrf1、TFAM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R组KGN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升高(P<0.05,P<0.01),线粒体数量和mtDNA拷贝数减少(P<0.01),线粒体有氧呼吸基础值、呼吸最大值、储备值和ATP水平降低(P<0.05,P<0.01),SIRT1、PGC-1α、Nrf1、TFAM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Ac-PGC-1α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ACR组比较,资癸益冲方组以上指标均改善(P<0.05,P<0.01)。资癸益冲方与EX527联用后,逆转了前者对KGN细胞的上述作用(P<0.05,P<0.01)。结论资癸益冲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改善ACR诱导的KGN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癸益冲方 含药血清 卵巢颗粒细胞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能量代谢 SIRT1/PGC-1α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预适应对小鼠海马HT22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瑞芳 李娜 +6 位作者 王立军 吕军 石瑞丽 马宝慧 时静华 郝肖琼 邵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85-1588,1594,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HPC)对小鼠海马HT22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海马神经细胞HT22分为对照组、低氧组、HPC组,通过检测各组三磷酸腺苷(ATP)和活性氧(ROS)的水平,以观察HPC对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Wes... 目的探讨低氧预适应(HPC)对小鼠海马HT22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海马神经细胞HT22分为对照组、低氧组、HPC组,通过检测各组三磷酸腺苷(ATP)和活性氧(ROS)的水平,以观察HPC对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蛋白和自噬底物P62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磷酸化mTOR,LysoTracker^(TM)探针检测溶酶体,验证HPC引起细胞代谢改变是否与mTOR/自噬通路有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ATP明显下降,ROS水平增加,HPC处理后,ATP水平增加,ROS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HPC组磷酸化mTOR表达下调,自噬底物P62表达下调。结论HPC可能通过mTOR/自噬信号通路影响HT22细胞能量代谢从而对HT22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预适应 线粒体代谢 MTOR 自噬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果实成熟过程中活性氧和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的变化 被引量:26
14
作者 阚娟 王红梅 +1 位作者 金昌海 黄力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5-279,共5页
以"雨花三号"水蜜桃为试样,研究了桃果实活性氧和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的变化对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下降较快,呼吸强度有明显的高峰,并且果实硬度的快速变化期要明显早于呼吸高峰期。随着... 以"雨花三号"水蜜桃为试样,研究了桃果实活性氧和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的变化对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硬度下降较快,呼吸强度有明显的高峰,并且果实硬度的快速变化期要明显早于呼吸高峰期。随着桃果实成熟衰老的加剧,果实内活性氧量有累积趋势。桃果实成熟过程中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CO)、H+-ATPase酶和Ca2+-ATPase酶活性在成熟后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线粒体的钙含量却增大。活性氧代谢与线粒体内代谢联系紧密,它们是影响果实衰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果实 成熟 活性氧 线粒体呼吸代谢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猪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英 贾连群 +2 位作者 宋囡 马艺鑫 杨关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27-2429,共3页
目的:基于PCRarray技术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猪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只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结合高脂饲料饮食,... 目的:基于PCRarray技术探讨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猪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只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结合高脂饲料饮食,建立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干预。提取各组巴马小型猪肝脏总RNA,应用线粒体能量代谢信号通路PCR芯片测定各组巴马猪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的基因有17个。发生改变的17个基因中11个基因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亚基,1个基因为呼吸链复合物II亚基,2个基因为呼吸链复合物IV的亚基,2个基因为呼吸链复合物V的亚基,1个基因涉及应激反应。结论:健脾祛痰化瘀方药通过调节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IV、V亚基基因表达,改善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巴马猪肝脏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能量代谢 脾虚生痰 PCRar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对高脂诱导ApoE^-/-小鼠致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莹 宋囡 +4 位作者 冷雪 杜莹 吕美君 吴瑾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4-178,I0033,I0034,共7页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高脂诱导ApoE^-/-小鼠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和辛伐他汀组,8只C57BL/6 Cnc小鼠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对高脂诱导ApoE^-/-小鼠致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主动脉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4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和辛伐他汀组,8只C57BL/6 Cnc小鼠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12周后,灌胃给药,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四君子汤组与辛伐他汀组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及斑块变化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紫外吸收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酶活力的影响;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Cytc、ATP5a、Ndufs1、Cox5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显著上升(P<0.01),HDL-C含量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较大、程度较重;油红O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脂质沉积明显;电镜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线粒体形状不规则,膜缺损,基质变淡,嵴模糊或者断裂甚至消失;小鼠主动脉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酶Ⅰ、Ⅱ、Ⅲ、Ⅳ、Ⅴ酶活力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主动脉ATP5a、Ndufs1、Cox5a蛋白表达降低,Cytc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四君子汤组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HDL-C含量无明显变化;辛伐他汀组和四君子汤组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管腔中斑块面积范围明显减小、程度明显减轻;小鼠主动脉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脂质沉积不同程度降低;电镜结果显示小鼠主动脉线粒体形状较规则,嵴较完整且未见明显断裂;小鼠主动脉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Ⅴ酶活力升高(P<0.05,P<0.01);辛伐他汀组和四君子汤组小鼠主动脉ATP5a、Ndufs1、Cox5a蛋白表达均升高,Cytc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四君子汤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而达到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AS 线粒体能量代谢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探讨“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理论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莹 吴瑶 +3 位作者 冷雪 杜莹 刘文俊 宋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66-2470,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血管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因此从中医药角度研究AS的治疗是一个重要领域。中医认为脾虚失健,营卫运行失度,营气涩而不行,卫气郁而不舒,则津液不得气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血管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因此从中医药角度研究AS的治疗是一个重要领域。中医认为脾虚失健,营卫运行失度,营气涩而不行,卫气郁而不舒,则津液不得气化,聚而成痰,痰瘀互结,脉络受阻,亦可发生胸闷、胸痛等症状。健脾法能够调和营卫,促进线粒体能量代谢,因此基于"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治则治法,采用化瘀祛痰方调控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防治AS值得深入探讨,也为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研究策略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能量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力运动促进骨骼肌卫星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及其对成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薄海 王逊 +2 位作者 陈啟祥 吉力立 张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2-408,426,共8页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训练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成肌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组)和运动训练组(T组)。12周训练后,两步酶消化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卫星细胞纯度... 目的:观察耐力运动训练对骨骼肌卫星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对成肌分化的调控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组)和运动训练组(T组)。12周训练后,两步酶消化法分离骨骼肌卫星细胞,免疫化学染色鉴定卫星细胞纯度。原代培养并体外诱导成肌分化,倒置显微镜观察卫星细胞成肌分化程度。分别在分化0 h和24 h测定线粒体呼吸功能、ATP合成活力、膜电位和MyHC、COXⅣ、AMPK、p-AMPK、p21蛋白表达量。结果 :免疫化学染色显示desmin阳性细胞>90%,表明获取的卫星细胞纯度高。HE染色结果显示T组腓肠肌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高于N组(P<0.05)。分化0 h时,T组态3呼吸速率(ST3)、呼吸控制比(RCR)、线粒体ATP合成活力、p21表达较N组显著升高(P<0.05),p-AMPK表达显著降低(P<0.05)。分化24 h时,T组肌管形成数量及MyHC表达较N组显著升高(P<0.05),ST3、RCR、ATP合成活力、膜电位、p21及COXⅣ表达显著增加(P<0.05),p-AMPK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耐力运动训练可提高未分化卫星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继而抑制AMPK活化而增加p21表达,从而促进成肌分化的启动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运动 骨骼肌卫星细胞 线粒体能量代谢 原代培养 成肌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不同有效成分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昊龙 宋囡 +4 位作者 曹慧敏 陈丝 王杰 吕晓明 贾连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不同成分[绞股蓝总皂苷(Gps)、绞股蓝皂苷XLIX(GpXLIX)和人参皂苷Rb3(GRb3)]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p... 目的:探讨绞股蓝不同成分[绞股蓝总皂苷(Gps)、绞股蓝皂苷XLIX(GpXLIX)和人参皂苷Rb3(GRb3)]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融合细胞EA.hy926分为对照组、模型组、Gps组、GpXLIX组和GRb3组。对照组仅用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模型组予以100 mg/L ox-LDL诱导内皮细胞48 h;Gps组、GpXLIX组和GRb3组在加入100 mg/L ox-LDL作用24 h后,再分别加入100 mg/L Gps、GpXLIX和GRb3处理24 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ATP含量,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5a亚基(Cox5a)、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核心亚基S1(Ndufs1)、ATP合成酶F1亚基α(ATP5a)及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ATP含量有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Gps组、GpXLIX组和GRb3组细胞ATP含量均不同程度地升高(P<0.01)。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与Western blot法结果基本一致,均显示模型组细胞Cox5a、Ndufs1和ATP5a的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Cyt C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Gps、GpXLIX和GRb3均不同程度地促进Cox5a、Ndufs1和ATP5a的蛋白表达,减少Cyt C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Gps对Cox5a、Ndufs1和Cyt C蛋白表达的影响明显强于2个单体成分,在2个单体成分中则是GRb3的效果为优;而对ATP5a蛋白的影响,GpXLIX优于另外2个药物。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及相关有效成分可以通过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蛋白发挥对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线粒体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回肠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冀楠 王俊岩 +4 位作者 宋囡 孔德昭 张哲 杨关林 贾连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49-2351,共3页
目的:基于PCR array技术观察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回肠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将9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3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喂,模型组和中... 目的:基于PCR array技术观察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回肠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差异性表达及健脾祛痰化瘀方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将9只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3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喂,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采用疲劳过度联合高脂饮食饲喂的方法进行脾虚痰浊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复制,造模24周后,中药治疗组给予健脾祛痰化瘀方药,48周后,观察巴马小型猪行为学变化,呼吸机麻醉后取材,分离冠状动脉,应用PCR array技术观察巴马小型猪回肠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变化。结果:造模24周后,巴马小型猪出现食少且不欲饮食、神疲乏力、倦怠等明显脾虚证候;PCR array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变化水平在2倍以上,且经中药干预后表达水平异常被明显纠正的基因共10个,分别为:ATP4B、NDUFS2、NDUFS3、NDUFS4、PPA2、SDHB、SDHC、COX17、NDUFA9、NDUFB1。结论: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脾虚痰浊巴马小型猪的干预作用可能通过对回肠ATP4B、NDUFS2、NDUFS3等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痰浊 巴马小型猪 动脉粥样硬化 健脾祛痰化瘀 线粒体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