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8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融合Transformer的多尺度结构图像去模糊方法
1
作者 郭业才 阳刚 毛湘南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针对现有图像去模糊模型对于全局特征信息学习的不足以及感受野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融合Transformer的多尺度结构图像去模糊方法。首先,为了提高模型对全局特征学习以及远程像素捕获的能力,设计了一个多特征多尺度融合模块,该模... 针对现有图像去模糊模型对于全局特征信息学习的不足以及感受野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融合Transformer的多尺度结构图像去模糊方法。首先,为了提高模型对全局特征学习以及远程像素捕获的能力,设计了一个多特征多尺度融合模块,该模块利用双旁路结构将局部特征信息和全局特征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同时简化Transformer以提升计算效率;其次,为了缓解卷积操作缺乏输入内容自适应的缺点,将通道注意力引入到特征融合模块中来动态地学习有用信息;最后,在基准数据集GoPro上,所提方法取得的峰值信噪比为31.87 dB,结构相似度为0.95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主流方法相比能够有效地复原图像细节特征,并且能够提升后续计算机视觉任务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模糊 多尺度结构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全局交互与结构Transformer的点云分类算法
2
作者 陈凯 叶海良 曹飞龙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1-1676,共6页
针对点云分类特征提取过程中局部与全局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局部-全局交互与结构Transformer的点云分类算法。首先,提出双支并行的局部-全局交互框架并分别提取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其中一支用最大池化与卷积提取局部特征,另... 针对点云分类特征提取过程中局部与全局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局部-全局交互与结构Transformer的点云分类算法。首先,提出双支并行的局部-全局交互框架并分别提取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其中一支用最大池化与卷积提取局部特征,另一支用平均池化与Transformer提取全局特征。同时,考虑Transformer中位置信息的重要性,提出结构Transformer,以多次应用位置信息与当前特征的交互,进一步增强全局结构特征。最后,利用局部-全局特征进行分类,以完成点云的分类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ModelNet40和ScanObjectNN数据集上分别获得了93.6%和87.5%的总体准确率(OA)。可见,所提出的局部-全局交互与结构Transformer网络在点云分类任务中取得了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点云分类 局部-全局交互 结构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杆件初弯曲的弦支穹顶结构非线性屈曲分析
3
作者 姜正荣 邱俊明 +1 位作者 石开荣 苏昌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68,共8页
为揭示杆件初弯曲对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以多段直梁法模拟杆件初弯曲,采用随机缺陷模态法引入不同形状及幅值的杆件初弯曲,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引入整体缺陷与杆件初弯曲,考察2种缺陷的共同施加对结构稳定... 为揭示杆件初弯曲对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以多段直梁法模拟杆件初弯曲,采用随机缺陷模态法引入不同形状及幅值的杆件初弯曲,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引入整体缺陷与杆件初弯曲,考察2种缺陷的共同施加对结构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仅考虑杆件初弯曲时,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承载力系数平均值显著降低(最大降幅为33.84%),该结构对杆件初弯曲较为敏感;相比于正弦全波,以正弦半波为初弯曲形状来引入杆件初弯曲,对结构的稳定性更为不利;相比于理想结构,同时考虑整体缺陷与杆件初弯曲时,结构的稳定承载力系数进一步降低(最大降幅为44.80%),但其降幅小于两者分别引入的降幅之和,2种缺陷的同时施加,对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存在耦合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两者单独引入时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穹顶结构 杆件初弯曲 整体缺陷 线性屈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矩法在分布未知条件下的随机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
4
作者 吴罗成 张龙文 曾梦澜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90,共11页
在工程结构领域,由于数据不足,结构参数的分布通常未知,这成为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常见而复杂的挑战。在结构参数分布未知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随机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的线性矩法。构造了仅由两个基本随机变量描述的随机动力系统:(1)基于结... 在工程结构领域,由于数据不足,结构参数的分布通常未知,这成为结构可靠性分析中常见而复杂的挑战。在结构参数分布未知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随机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的线性矩法。构造了仅由两个基本随机变量描述的随机动力系统:(1)基于结构随机参数的前四阶线性矩,借助标准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随机函数表达,将结构参数的随机变量表示为仅有一个基本随机变量的一元三次多项式;(2)利用一个基本随机变量的随机函数‐谱表示模型描述非平稳地震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根据数论方法确定两个基本随机变量的代表点集,进行时程分析并计算结构响应极值,进而计算确定界限下功能函数的样本及其线性矩;利用功能函数的前四阶线性矩求解三次多项式转换系数;并根据一元三次方程根的求解,建立基于线性矩的结构抗震可靠指标表达式。以结构参数分布未知的非线性单自由度为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应用,同时与Monte Carlo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可靠度 随机结构 线性 分布未知 随机函数-谱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
5
作者 田晗 崔珂瑄 高永婵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0,共11页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量线性化模型,然后利用酉矩阵变换设计协方差结构辅助的检测,并将该检测问题转化为分数优化问题,再通过白化处理并优化求解推导出最终检测统计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辅助利用协方差结构信息优化全增量线性化模型,有效改善了目标在复杂敏感环境下的检测性能,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在特定参数条件下自适应样本量减少时检测性能仍然保持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雷达 自适应目标检测 协方差结构 目标信息 全增量线性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和Efficient Transformer的多尺度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算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振利 胡新凯 +2 位作者 李凡 冯志成 陈智超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786,共9页
针对现有方法存在遥感图像的多尺度地物特征提取困难和目标边缘分割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新的语义分割算法.利用CNN和Efficient Transformer构建双编码器,解耦上下文信息和空间信息.提出特征融合模块加强编码器间的信息交互,有效融合全局... 针对现有方法存在遥感图像的多尺度地物特征提取困难和目标边缘分割不准确的问题,提出新的语义分割算法.利用CNN和Efficient Transformer构建双编码器,解耦上下文信息和空间信息.提出特征融合模块加强编码器间的信息交互,有效融合全局上下文信息和局部细节信息.构建分层Transformer结构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使编码器有效专注不同尺度的物体.提出边缘细化损失函数,缓解遥感图像目标边缘分割不准确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ISPRS Vaihingen和ISPRS Potsdam数据集上,所提算法的平均交并比(MIoU)分别为72.45%和82.29%.在SAMRS数据集中的SOTA、SIOR和FAST子集上,所提算法的MIoU分别为88.81%、97.29%和86.65%,总体精度和平均交并比指标均优于对比模型.所提算法在各类不同尺度的目标上有较好的分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双编码器结构 特征融合 Efficient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额叶皮层启发的Transformer模型应用及其进展
7
作者 潘雨辰 贾克斌 张铁林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3-1422,共20页
聚焦于生物结构与类脑智能的交叉研究方向,探讨前额叶皮层的结构及其认知功能对人工智能领域Transformer模型的启发.前额叶皮层在认知控制和决策制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首先介绍前额叶皮层的注意力机制、生物编码、多感觉融合等相关生物... 聚焦于生物结构与类脑智能的交叉研究方向,探讨前额叶皮层的结构及其认知功能对人工智能领域Transformer模型的启发.前额叶皮层在认知控制和决策制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首先介绍前额叶皮层的注意力机制、生物编码、多感觉融合等相关生物研究进展,然后探讨这些生物机制如何启发新型的类脑Transformer架构,重点提升其在自注意力、位置编码、多模态整合等方面的生物合理性与计算高效性.最后,总结前额叶皮层启发的类脑新模型,在支持多类型神经网络组合、多领域应用、世界模型构建等方面的发展与潜力,为生物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之间交叉融合构建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结构 类脑智能 前额叶皮层 transformer 世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te-IJformer:面向长序列Transformer的轻量化方法
8
作者 连家诚 郝一帆 +2 位作者 张曦珊 支天 孙广中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针对面向长序列的Transformer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Trans-former轻量化方法Lite-IJformer。其核心思路分为2步:(1)对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进行线性化,将Transformer的计算复杂度从输入序列的平方降至线性;(2)基于低秩... 针对面向长序列的Transformer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Trans-former轻量化方法Lite-IJformer。其核心思路分为2步:(1)对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进行线性化,将Transformer的计算复杂度从输入序列的平方降至线性;(2)基于低秩矩阵分解理论对KV矩阵乘法进行降维,进一步减少计算规模。在长序列竞技基准测试上的实验表明,当输入长度为1000~2000时,线性化可以将self-attention计算量降低13~26倍,将Transformer的推理速度提升4.75~5.72倍而无精度损失;在经过降维后,self-attention的计算量进一步减少了17.0%,模型推理速度提升了1.17倍,精度损失在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 自注意力 线性化方法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Transformer的多尺度图像去雾网络
9
作者 毛德乾 高珊珊 +2 位作者 吕海霞 张彩明 周元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6-1019,共14页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大多无法较好地处理非均匀雾度雾天图像的问题,提出一个高效的基于局部Transformer的多尺度图像去雾网络MIDNet.首先利用局部Transformer的线性计算优势、窗口内的局部信息及像素间的远程关系,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器,高...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大多无法较好地处理非均匀雾度雾天图像的问题,提出一个高效的基于局部Transformer的多尺度图像去雾网络MIDNet.首先利用局部Transformer的线性计算优势、窗口内的局部信息及像素间的远程关系,设计多尺度特征提取器,高效而全面地提取多尺度特征;然后结合金字塔结构和密集连接提出特征聚合模块,实现多源多层级特征的全面聚合;最后基于门控结构设计细节增强单元,保留图像更多边缘等细节信息.在RESIDE, O-HAZE, I-HAZE, NH-HAZE和NITER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证明, MIDNet获得了更优的视觉效果,且在NITER数据集上, MIDNet相较于SRKTDN和DeHamer方法的PSNR分别提高了5.552 0 dB和8.170 2 dB, SSIM分别提高了0.029 7和0.095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局部transformer 多尺度 金字塔结构 密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CNN与Transformer的双流U型医学图像分割网络
10
作者 杨超荣 张朝晖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16-2026,共11页
为有效利用医学输入图像的局部特征与全局语义信息,从而获得边界更清晰、语义结构更完整的图像分割结果,提出一种结合CNN与Transformer的双流U型医学图像分割网络(DS-UNet).首先,双流U型结构由用于局部特征提取的CNN分支和进行全局特征... 为有效利用医学输入图像的局部特征与全局语义信息,从而获得边界更清晰、语义结构更完整的图像分割结果,提出一种结合CNN与Transformer的双流U型医学图像分割网络(DS-UNet).首先,双流U型结构由用于局部特征提取的CNN分支和进行全局特征提取的Swin Transformer分支构成;之后,为实现局部特征与全局特征的优势互补,以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为基础,提出了CNN和Transformer的融合模块(CTFB),并将其作为DS-UNet的重要组件,用于特征处理3个关键阶段双分支的信息交互与特征融合;此外,还提出一种用于双分支特征图与浅层多尺度特征图融合的跨分支信息增强模块(CBIE),为后续分割结果的生成做进一步的全局语义信息增强与浅层细节补充.以Dice相似系数与IoU值为评价指标,在GlaS、MoNuSeg、QaTa-COV19以及Synapse 4个公开数据集的对比实验表明,DS-UNet优于其他大部分竞争算法,并在GlaS、MoNuSeg以及Synapse数据集上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语义分割 双流U型结构 Swin transformer CNN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Fuse:基于Mamba和Transformer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网络
11
作者 丁政泽 聂仁灿 +2 位作者 李锦涛 苏华平 徐航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194,共7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旨在保留红外图像的热辐射信息和可见光图像的纹理细节,以表示成像场景并全面促进下游视觉任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融合模型由于专注于局部卷积运算,在捕获全局图像特征方面遇到限制。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虽然...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旨在保留红外图像的热辐射信息和可见光图像的纹理细节,以表示成像场景并全面促进下游视觉任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融合模型由于专注于局部卷积运算,在捕获全局图像特征方面遇到限制。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虽然在全局特征建模方面表现出色,但也面临着二次复杂性带来的计算挑战。选择性结构化状态空间模型(Mamba)在具有线性复杂性的远程依赖建模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路径。为了高效建模图像远程依赖,设计了一个残差选择性结构化状态空间模块(RMB)提取全局特征。同时,为了对多模态图像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设计了一个跨模态查询融合注意力模块(CQAM)用于特征的自适应融合。此外,设计了一个由两项组成的损失函数,包括梯度损失和亮度损失,旨在以无监督的方式训练所提出的模型。与大量其他先进的方法在融合质量的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上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结构化状态空间模型 transformer 无监督学习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复混合振型分解的隔震结构等效线性化设计方法研究
12
作者 孙萌 谭平 +1 位作者 李世渊 杨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106,共11页
在设防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因此根据现行建筑隔震设计标准,通常考虑隔震支座等效线性化以简化其非线性特性。本文提出了实-复混合振型等效线性化反应谱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隔震结构,并基于此方法提出一个既能考虑基础隔... 在设防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因此根据现行建筑隔震设计标准,通常考虑隔震支座等效线性化以简化其非线性特性。本文提出了实-复混合振型等效线性化反应谱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隔震结构,并基于此方法提出一个既能考虑基础隔震结构双线性滞回模型特性,且无需非线性时程分析即可评估隔震结构非线性峰值响应的设计方法。将多种等效线性化方法应用到设计方法中。最后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和实际案例,分别分析了峰值响应对非线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和讨论该设计方法的精度。参数化研究表明,各种等效线性化方法的精度差异较大,其中Liu精度较佳,JSSI也有一定优势。具体算例评估表明,该设计流程可以有效评估非线性隔震结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等效线性 地震响应 线性 实-复混合振型反应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非线性刚度节点的可展桁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13
作者 董广盛 张静 +2 位作者 吴娟 寇子明 史创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5-745,共11页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用增量割线刚度法线性化简化了非线性刚度特性曲线;然后,将多个模拟节点不同自由度上的非线性刚度特性Combin39弹簧单元组成了一个新的单元,并将简化后的非线性刚度特性输入到对应的弹簧单元中;最后,把组建的新单元添加到梁单元的末端,完成了对含非线性刚度节点梁单元的建模,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使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对STA伸展臂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建模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分析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回滞特性分析中,激振力的增加使结构的固有频率从2.341 Hz降低到2.232 Hz;而在三次弹簧特性研究中,激振力增加使结构固有频率从2.416 Hz增加到2.464 Hz。因此,不同刚度特性下的激振力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趋势可能不同;各种刚度特性下,不同阶段刚度的增加均会引起整体刚度的增加,最终导致结构响应频率增加。该节点建模方法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刚度特性曲线,并且在面对不同形式的连接时表现出较高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刚度特性 空间伸展臂 半刚性连接 节点建模方法 四单元结构测试件 动力学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非线性位移比概率模型
14
作者 刘艳芝 施涛涛 +3 位作者 张还阳 颜阳 周忠发 柯珂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51,共8页
为提升钢桁框结构的抗震韧性,提出了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的概念,并量化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位移需求。基于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SDOF)体系,结合182条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结构的非线性位... 为提升钢桁框结构的抗震韧性,提出了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的概念,并量化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位移需求。基于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的等效单自由度(SDOF)体系,结合182条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建立了结构的非线性位移比谱,讨论了周期、阻尼比和滞回参数对非线性位移比的影响。利用机器学习中的XGBoost算法建立了非线性位移比的概率预测模型。同时,为解决机器学习中的“黑箱”问题,利用SHAP和PDP方法对概率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非线性位移比对周期、阻尼比和滞回参数敏感。概率预测模型不仅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还能直观反映各参数的影响规律,可用于构建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阶自复位钢桁框结构 抗震韧性 线性位移比 脉冲型地震动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考虑几何刚度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
15
作者 陈安全 林航葳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403,共9页
从增量迭代的力学机制出发,详细分析了增量迭代计算中预测阶段、校正阶段和平衡检查阶段的特征,并结合刚体准则,确立了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过程中单元节点恢复力计算的精确公式;同时采用改进塑性铰模型,构建了弹塑性梁单元并推导了弹塑... 从增量迭代的力学机制出发,详细分析了增量迭代计算中预测阶段、校正阶段和平衡检查阶段的特征,并结合刚体准则,确立了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过程中单元节点恢复力计算的精确公式;同时采用改进塑性铰模型,构建了弹塑性梁单元并推导了弹塑性刚度矩阵,建立起物理概念清晰、过程简洁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表明,采用刚体准则更新单元初始节点力,在不考虑结构几何刚度的情况下,仅使用弹性或弹塑性刚度就可以求解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响应,唯一的牺牲是稍微增加数值计算中的迭代次数,证明所提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是框架结构弹性刚度和弹塑性刚度在非线性和后屈曲分析中的极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几何非线性 材料非线性 刚体准则 改进塑性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接头非线性弯曲模式识别
16
作者 黄林冲 张燕丽 +3 位作者 梁禹 林存刚 蒋凯 王晓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为了探究装配式结构环向接头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接头处的接触状态、受力特征和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压弯、纯弯和拉弯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弯曲变形发展过程的内力区域分布及其识别方法,并运用三维数值... 为了探究装配式结构环向接头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接头处的接触状态、受力特征和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压弯、纯弯和拉弯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弯曲变形发展过程的内力区域分布及其识别方法,并运用三维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接头的主要变形历程可由4种弯曲模式进行表征,将具体构件尺寸和材料参数代入相关转角表达式中即可判断接头处于何种发展过程。通过现场实测弯矩值和轴力值可准确识别环向接头的弯曲模式,并给出接头随弯矩变化的力学特征及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环向接头 接头张开 弯曲模式 状态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正良 王邦杰 王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8,290,共9页
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是一类适用于山地地形的新型输电结构,其主要受风荷载控制。为此,该研究发展了该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了结构风振响应分析。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通过单元应变能与位移的关系推导了支撑悬索... 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是一类适用于山地地形的新型输电结构,其主要受风荷载控制。为此,该研究发展了该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开展了结构风振响应分析。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通过单元应变能与位移的关系推导了支撑悬索和输电线的三维杆单元切线刚度矩阵;给出了支撑悬索和输电线的单元质量矩阵、阻尼矩阵以及由风荷载等效而得的单元节点荷载向量;基于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风振非线性动力方程,并采用了结合Newton-Raphson迭代法的Newmark-β法求解非线性动力方程;通过所建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两跨耐张型悬索支撑输电结构进行了风致非线性振动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①提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②悬索支撑导线部分的低阶固有频率比悬索支撑地线部分的低阶固有频率更低;③该输电结构的输电线位移响应受风荷载影响较大;④输电线侧向位移和支撑悬索张力受风速和风向角影响均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结构 悬索支撑 风致振动 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Transformer和双解码器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少升 刘科生 +3 位作者 黄炼 贺自强 毛兴华 任汶皓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0-1080,共11页
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在编码器阶段受限于感受野,且解码器在多尺度特征融合中缺乏有效的特征交互。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新方法,针对现有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中的问题进行改进。该方法使用视觉Tran... 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在编码器阶段受限于感受野,且解码器在多尺度特征融合中缺乏有效的特征交互。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新方法,针对现有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中的问题进行改进。该方法使用视觉Transformer作为编码器,能够有效地提取红外小目标图像的多尺度特征。视觉Transformer是一种新兴的深度学习架构,其通过自注意力机制捕捉图像中像素之间的全局关系,以处理长程依赖性和上下文信息。此外,本文还设计了一个由交互式解码器和辅助解码器组成的双解码器模块,旨在提高解码器对红外小目标的重构能力。该双解码器模块能够充分利用不同特征之间的互补信息,促进深层特征和浅层特征之间的交互,并通过将两个解码器的结果进行叠加,以更好地重构红外小目标。在广泛使用的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F1和mIoU两个评价指标上的性能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小目标检测 视觉transformer 多尺度特征融合 编解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冰多次碰撞下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河蓉 姜金辉 +1 位作者 杨泽文 袁昱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在不同碰撞角度与不同浮冰密集度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船冰连续多次碰撞过程中碰撞力、能量及响应数据,研究碰撞角度和浮冰场密集度对浮冰载荷及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船冰多次相互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规律与船冰单次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碰撞角度与浮冰场密集度参数对船冰碰撞力与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征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研究内容对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冰多次碰撞 舷侧结构 结构响应 线性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双重非线性的梁-柱结构荷载-变形预测解析方法
20
作者 韩旭 李万恒 +2 位作者 李鹏飞 肖建宇 刘耀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2,共10页
既有梁-柱结构的服役荷载主要形式以轴力产生的偏压荷载以及垂直于梁柱结构轴线的服役荷载为主。目前,针对细长结构压弯耦合荷载导致的稳定性问题,主要采用2种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即特征值法和荷载-挠度法。由于实际桥梁构件存在一定的几... 既有梁-柱结构的服役荷载主要形式以轴力产生的偏压荷载以及垂直于梁柱结构轴线的服役荷载为主。目前,针对细长结构压弯耦合荷载导致的稳定性问题,主要采用2种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即特征值法和荷载-挠度法。由于实际桥梁构件存在一定的几何缺陷和材料刚度退化,采用忽略非线性的特征值法会高估承载能力。以任意截面形式组成的简支梁为例,基于Ritz法,并结合能量平衡条件,分别建立了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简支梁-柱结构在偏压荷载和多种竖向作用耦合作用下的第二类稳定解析分析模型,并建立了不同初始缺陷的变截约束混凝土柱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解析模型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相比较,二者吻合良好。建立的解析模型可以精确考虑双重非线性的二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结构 双重非线性 服役性能 RITZ法 偏心受压荷载 荷载-变形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