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J-Armendariz环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卫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1-407,共7页
如果对任意的f(x)=a_0+a_1x,g(x)=b_0+b_1x∈R[x],f(x)g(x)=0蕴含所有a_ib_j∈J(R),则环R称为线性J-Armendariz环(简称LJA环).其中:i,j∈{0,1};J(R)是R的Jacobson根.考虑LJA环的性质及与其他相关环类的关系,给出了2-primal环的无限直积... 如果对任意的f(x)=a_0+a_1x,g(x)=b_0+b_1x∈R[x],f(x)g(x)=0蕴含所有a_ib_j∈J(R),则环R称为线性J-Armendariz环(简称LJA环).其中:i,j∈{0,1};J(R)是R的Jacobson根.考虑LJA环的性质及与其他相关环类的关系,给出了2-primal环的无限直积非2-primal环的简单例子,并证明了Koethe猜想有肯定解当且仅当任意NI环的多项式环是LJA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MENDARIZ 线性Armendariz 线性j-armendariz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弹性元件非线性特性研究
2
作者 龙云 王红霞 +2 位作者 赵磊 梁宏 龚青山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180,共7页
针对多项式模型参数众多且无法直观描述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弹性元件刚度阻尼特性的问题,对多种规格的该弹性元件进行了动态加载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其迟滞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等效平均法对改进多项式模型进行了简化,分别用等效线性刚... 针对多项式模型参数众多且无法直观描述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弹性元件刚度阻尼特性的问题,对多种规格的该弹性元件进行了动态加载试验,分析了各参数对其迟滞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等效平均法对改进多项式模型进行了简化,分别用等效线性刚度和等效黏性阻尼系数描述了钢丝绳环的刚度和阻尼特性,并基于试验数据完成了模型参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非线性迟滞模型不仅各参数物理含义明确、易于识别,还可以清楚地反映钢丝绳环双质量飞轮弹性元件的刚度和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飞轮 钢丝绳 线性迟滞模型 等效平均法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u/S簇基超分子大环及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3
作者 黄志文 刘琦 郎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以前驱簇[Et_(4)N][Tp*WS_(3)(CuCl)_(3)]与三氟甲烷磺酸银(AgOTf)及3个有机桥联配体2,5‑二(吡啶‑4‑基)噻吩(L1)、5,5'‑双(4‑吡啶基)‑2,2'‑双噻吩(L_(2))和2,7‑双(4‑吡啶基)芘(L_(3))分别反应,得到了3个阳离子型W/Cu/S簇基超分... 以前驱簇[Et_(4)N][Tp*WS_(3)(CuCl)_(3)]与三氟甲烷磺酸银(AgOTf)及3个有机桥联配体2,5‑二(吡啶‑4‑基)噻吩(L1)、5,5'‑双(4‑吡啶基)‑2,2'‑双噻吩(L_(2))和2,7‑双(4‑吡啶基)芘(L_(3))分别反应,得到了3个阳离子型W/Cu/S簇基超分子大环化合物[(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1))]_(2)(OTf)_(2)(1)、[(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2))]_(2)(OTf)_(2)·2CHCl_(3)(2·2CHCl_(3))和[(Tp*WS_(3)Cu_(3))_(2)(μ‑Cl)_(2)(μ_(4)‑Cl)(L_(3))]_(2)(OTf)_(2)·2DMF(3·2DMF),其中Tp*=hydridotris(3,5‑dimethylpyrazol‑1‑yl)borate。对3个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核磁、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等结构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3个大环的主体均是由2个L1、L_(2)和L_(3)配体和3个氯桥连接的[(Tp*WS_(3)Cu_(3))_(2)(μ‑Cl)_(2)(μ_(4)‑Cl)]^(2+)阳离子簇核组成。3个大环通过不同方式堆叠形成三维结构。核磁氢谱(^(1)H NMR)和电喷雾飞行质谱(ESI‑TOF MS)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溶液中有较好的稳定性。Z扫描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的溶液有一定的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u/S簇 组装 超分子大 结构 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形环棱螺纵向生长数据线性模型分析研究
4
作者 李珂 马学艳 +3 位作者 高凯利 杨轲 金武 闻海波 《科学养鱼》 2025年第3期77-78,共2页
梨形环棱螺是田螺科、环棱螺属中个体最大的种,以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在淡水水域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Duan等,2013;Zhao等,2014)。亚洲地区多数有食用梨形环棱螺的习惯(Lydeard等,2019),其中我国消费量最大;同时梨形... 梨形环棱螺是田螺科、环棱螺属中个体最大的种,以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为食,在淡水水域生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Duan等,2013;Zhao等,2014)。亚洲地区多数有食用梨形环棱螺的习惯(Lydeard等,2019),其中我国消费量最大;同时梨形环棱螺也是重要经济淡水蟹--中华绒螯蟹的优质天然饵料,每年约需要消耗150万吨,但每年梨形环棱螺的养殖产量仅为9万吨左右。本文对梨形环棱螺纵向生长数据进行线性模型分析研究,以期为梨形环棱螺养殖生产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模型 有机碎屑 水域生态系统 田螺科 淡水蟹 中华绒螯蟹 棱螺 养殖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连续平面分段线性系统的两点和四点极限环
5
作者 李争康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4-842,共19页
该文研究一类具有折线边界的不连续平面分段线性系统中两点和四点极限环的存在性、共存性及最大共存个数.文献[29,30](Llibre&Teixeira,2017&2018)提出了两个公开问题:无平衡点或仅具有中心型平衡点的平面分段线性系统是否存在... 该文研究一类具有折线边界的不连续平面分段线性系统中两点和四点极限环的存在性、共存性及最大共存个数.文献[29,30](Llibre&Teixeira,2017&2018)提出了两个公开问题:无平衡点或仅具有中心型平衡点的平面分段线性系统是否存在极限环?该文假设两个子系统由无平衡点的线性Hamiltonian系统或具有中心型平衡点的线性系统构成,利用首次积分方法,证明了与折线边界交于两个点的两点极限环的最大个数为2,与折线边界交于四个点的四点极限环的最大个数为1.在1个四点极限环存在的前提下,仅具有唯一的两点极限环可以与其共存.此外,该文还利用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限 不连续平面分段线性系统 首次积分 HAMILTONIAN系统 中心型平衡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三级式发电系统非线性建模与硬件在环实现
6
作者 李添幸 杜皓然 +3 位作者 刘勇智 朱佩荣 景博 王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216,共12页
针对航空三级式发电系统在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控研究中进展缓慢的问题,对系统的非线性关系和信号传递逻辑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发电系统的非线性模型,构建了硬件在环测试平台。首先利用电流-磁链神经网络,拟合了电机电流-磁链的非线性关系;... 针对航空三级式发电系统在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控研究中进展缓慢的问题,对系统的非线性关系和信号传递逻辑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发电系统的非线性模型,构建了硬件在环测试平台。首先利用电流-磁链神经网络,拟合了电机电流-磁链的非线性关系;其次提出变参数平均值模型的改进型,准确预测了旋转整流器的输出电压降;最后分析了系统的信号传递逻辑,完成了对系统的非线性建模。结合航空三级式发电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和RT-LAB实时仿真机完成了硬件在环测试平台的构建,并利用GJB 181B—2012标准对平台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和控制能力的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小型单发飞机所需的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为45 kV·A的条件下,平台输出三相交流电的稳态电压为113.0174 V、电压不平衡度为0.2532 V、电压调制幅度为2.0596 V,满足GJB 181B—2012标准对供电品质的要求,并且还可以在30~50 kV·A内跟踪任意指定输出功率。该平台利用非线性建模技术、硬件在环技术打破了传统航空发电系统研究中对于实验环境的要求,可以降低研究成本、缩短研究周期,对于航空发电系统的控制器研究以及航空发电系统的更新换代具有加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三级式发电系统 线性 硬件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校正的环塔里木盆地1990-2021年地表反照率时空数据集
7
作者 席磊 戚曌 +4 位作者 曹晓明 崔梦淳 丁杰 冯世昂 冯益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417-426,共10页
塔里木盆地是生态极端脆弱区,更是人为扰动剧烈区,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地表反照率(Albedo)在研究区域尺度的荒漠化现状、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 塔里木盆地是生态极端脆弱区,更是人为扰动剧烈区,荒漠化问题尤为突出。地表反照率(Albedo)在研究区域尺度的荒漠化现状、气候变化以及生态系统风险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以环塔里木盆地为研究区,以植被生长季(4-10月)的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反演获取了环塔里木盆地1990-2021年间7期Albedo时空数据集。本研究基于实际测量获得的132块样地的反照率数据,以100块样地建立基于线性回归的校正系数表达式(y=0.97634 x+0.0034565),并对反演出的反照率时空数据集进行校正。以32块样地作为独立样本验证数据集精度,校正前的数据集精度为:R^(2)=0.644;校正后的数据集精度为:R^(2)=0.723。本数据集可为干旱区荒漠化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地表反照率 校正系数 线性回归 1990-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站环网柜温湿度非线性耦合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冬梅 张杰 +1 位作者 刘学广 邹君文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0,共9页
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的环网柜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对温差大、潮湿等恶劣环境,极易发生环网柜运行故障,影响太阳能光伏的安全稳定接入并网。环网柜温湿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特征,基于环网柜内部温湿度实测数据,利用自回归移动平... 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中的环网柜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面对温差大、潮湿等恶劣环境,极易发生环网柜运行故障,影响太阳能光伏的安全稳定接入并网。环网柜温湿度具有明显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特征,基于环网柜内部温湿度实测数据,利用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模型和径向基函数(RBF)模型对线性和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的优势,构建ARIMA-RBF权重组合温湿度预测模型,对某光伏电站实际环网柜内温湿度进行动态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模型,ARIMA-RBF权重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好;该组合模型通过适当的加权策略充分发挥了单一模型对数据不同特征的处理能力,能较好地评估环网柜内部温湿度状态,可为建立更具普适性的预测模型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减少环网柜因长期超温和潮湿环境下运行引起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 网柜 温湿度 线性耦合 权重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环非线性恢复力的梁约束模型建模
9
作者 韩文举 陆泽琦 +1 位作者 牛牧青 陈立群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1,共8页
圆环隔振器是一种以圆环结构为基础的非线性隔振器,圆环结构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会受到压力和环面拉伸的耦合作用,从而产生非线性恢复力,对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的精确建模是研究隔振器性能的关键。将圆环结构等分为多段曲梁,利用梁约束模... 圆环隔振器是一种以圆环结构为基础的非线性隔振器,圆环结构在压缩变形过程中会受到压力和环面拉伸的耦合作用,从而产生非线性恢复力,对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的精确建模是研究隔振器性能的关键。将圆环结构等分为多段曲梁,利用梁约束模型对每段曲梁建立计及几何非线性的力-位移关系模型,结合曲梁间的力传递关系和几何约束关系,建立了圆环整体在压缩过程中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并计算了圆环变形过程中所有分段点处的正应力。通过电子伺服疲劳试验机对圆环结构在压缩过程中的恢复力进行了测量,验证了梁约束模型的建模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梁约束模型可以表征圆环结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其建模精度与椭圆积分法相当,而模型表达式和求解过程都比椭圆积分法简洁。圆环在压缩量最大时正应力最大,此时最大正应力在圆环的上下端点。梁约束模型的建模精度随着分段数的增加而提高,当分段数大于12时,梁约束模型的恢复力计算误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器 线性恢复力 梁约束模型 最大正应力 椭圆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律的机翼极限环主动抑制
10
作者 王诗其 张征 +2 位作者 宋晨 杨超 郑焱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33-2040,共8页
间隙非线性机翼系统在一定速度范围内会发生极限环振荡,传统线性控制律对极限环抑制效果通常不显著且鲁棒性不足,因此,需设计相应的非线性控制律来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及鲁棒性。通过对间隙非线性二元翼段气动弹性系统进行线性二次调节(L... 间隙非线性机翼系统在一定速度范围内会发生极限环振荡,传统线性控制律对极限环抑制效果通常不显著且鲁棒性不足,因此,需设计相应的非线性控制律来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及鲁棒性。通过对间隙非线性二元翼段气动弹性系统进行线性二次调节(LQR)控制律设计,结果显示:极限环速度范围由11.4~16.9 m/s优化至12.9~19.2 m/s。同时,对间隙非线性二元翼段气动弹性系统进行滑模控制律(SMC)设计,结果显示:极限环速度范围由11.4~16.9 m/s优化至29.4~39.3 m/s。算例结果表明:针对间隙非线性系统,所设计SMC效果优于LQR控制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非线性 极限振荡 控制律 线性二次调节 滑模控制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接头非线性转动效应的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简化解
11
作者 张志伟 郑刚 +4 位作者 程雪松 梁荣柱 杨海滨 赵静 仲志武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3-1594,共12页
纵向轴力和接头螺栓屈服会引起外荷载作用下盾构隧道环间接头转动刚度的显著非线性变化,现有盾构隧道纵向变形计算方法多是将隧道简化为具有恒定抗弯刚度的等效连续长梁,难以反映环间接头的非线性转动效应。首先,考虑盾构隧道横向性能... 纵向轴力和接头螺栓屈服会引起外荷载作用下盾构隧道环间接头转动刚度的显著非线性变化,现有盾构隧道纵向变形计算方法多是将隧道简化为具有恒定抗弯刚度的等效连续长梁,难以反映环间接头的非线性转动效应。首先,考虑盾构隧道横向性能和环间螺栓弹塑性行为,基于严格的隧道横断面椭圆参数方程推导其环缝分别处于弱拉弯、纯弯和压弯状态下的环间接头转动刚度计算公式;其次将盾构隧道沿纵向简化为一系列由非线性转动弹簧和线性剪切弹簧连接而成的Timoshenko短梁,同时采用沿隧道外壁均匀分布的法向和切向Winkler地基弹簧模拟土-隧道相互作用;然后借助状态空间法推导外荷载作用下盾构隧道纵向不连续位移解答,并提出轴向压力作用下隧道纵向变形迭代求解流程;最后通过对比已有理论方法和某基坑开挖引发下方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工程的实测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并基于某地表堆载诱发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的工程案例研究纵向轴力和横向刚度对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环间螺栓屈服会显著增大接头张开量和环缝的受拉面积;轴向压力的施加能够显著降低隧道因基坑卸荷引发的纵向位移、接头张开和环间错台变形。参数分析表明:随着纵向轴力由拉力增加为压力,既有隧道最大纵向位移和最大截面转角均逐渐减小,且减小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而最大接头张开量近似线性减小;既有隧道横向刚度的降低会导致其纵向位移和接头张开量的显著增加以及环间错台量的略微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间接头 线性转动效应 纵向梁-弹簧模型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储气洞室钢衬抗外压加劲环的布置方式研究
12
作者 陈尧 伍鹤皋 +3 位作者 傅丹 王涛 陈宗光 李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0,211,共5页
为研究加劲环内、外布置两种方式对钢衬与加劲环自身受力的影响,以某地下储气库工程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气压和温度两种荷载作用下钢衬与加劲环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地下储气洞室端部封头导致钢衬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轴向相对滑移,... 为研究加劲环内、外布置两种方式对钢衬与加劲环自身受力的影响,以某地下储气库工程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气压和温度两种荷载作用下钢衬与加劲环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地下储气洞室端部封头导致钢衬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轴向相对滑移,嵌入回填混凝土内的外设加劲环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可能引起加劲环与钢衬连接角焊缝破坏。与之相反,在储气库内压和温度作用下,内设加劲环应力分布更加均匀,钢衬整体变形更加协调,而且可以减小开挖半径和回填混凝土工程量,大大节省工程投资,在地下储气洞室密封钢衬设计时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洞室 钢衬 加劲 接触非线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塔里木盆地1990-2021年改进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时空数据集
13
作者 戚曌 席磊 +3 位作者 曹晓明 崔梦淳 邹佳秀 刘洪霞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506-514,共9页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生态环境脆弱,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植被是影响地区荒漠化程度的关键,可以作为监测区域荒漠化状况的考虑因素,对于植被稀疏的干旱地区常采用改进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 Adjust...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生态环境脆弱,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植被是影响地区荒漠化程度的关键,可以作为监测区域荒漠化状况的考虑因素,对于植被稀疏的干旱地区常采用改进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odifie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MSAVI)来反映其分布状况。研究以1990-2021年的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采用最大值合成法合成环塔里木盆地生长季(4-10月)数据影像,并计算得到环塔里木盆地1990-2021年间7个时期的MSAVI数据集。研究获得了研究区122块实测的样地FVC数据用来做验证样本,然后基于MSAVI采用像元二分法计算得到植被覆盖度,分别提取以样本点为核心的1×1和3×3像元范围的均值作为计算得到的植被覆盖度值,来消除实测样本点坐标范围可能带来的偏差,得到的样本精度分别为:R2=0.737,R2=0.760,均方根误差分别是RMSE=0.125,RMSE=0.124,间接验证了本数据集的质量以及MSAVI指数反演植被覆盖度的可行性。本数据集可为干旱区植被状况以及荒漠化程度变化等方面的了解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改进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 线性回归 1990-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接头非线性弯曲模式识别
14
作者 黄林冲 张燕丽 +3 位作者 梁禹 林存刚 蒋凯 王晓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为了探究装配式结构环向接头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接头处的接触状态、受力特征和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压弯、纯弯和拉弯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弯曲变形发展过程的内力区域分布及其识别方法,并运用三维数值... 为了探究装配式结构环向接头在弯矩和轴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接头处的接触状态、受力特征和变形协调关系,提出了压弯、纯弯和拉弯受力状态下的力学模型,分析了弯曲变形发展过程的内力区域分布及其识别方法,并运用三维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接头的主要变形历程可由4种弯曲模式进行表征,将具体构件尺寸和材料参数代入相关转角表达式中即可判断接头处于何种发展过程。通过现场实测弯矩值和轴力值可准确识别环向接头的弯曲模式,并给出接头随弯矩变化的力学特征及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向接头 接头张开 弯曲模式 状态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生态系统服务对农户福祉的影响跨尺度解析——以环江县为例
15
作者 高小艳 王强 陈田田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25-2242,共18页
最大化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在促进农户福祉中的作用,同时确保生态功能定位,是实现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对农户福祉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或微观单一尺度上,较少关注其跨尺度关联效应,导致对农户福祉影响机... 最大化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在促进农户福祉中的作用,同时确保生态功能定位,是实现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对农户福祉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或微观单一尺度上,较少关注其跨尺度关联效应,导致对农户福祉影响机制的片面理解,并限制了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为此,以典型喀斯特区———环江县为例,基于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及677名农户调研数据,构建农户⁃乡村双层线性模型,明晰区域宏观生态系统服务、农户福祉时空特征,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对农户福祉跨尺度直接和间接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对策。结果显示:(1)2012—2020年环江县生态系统服务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异质性明显;农户福祉均值为3.51,其中,安全福祉得分最高(4.30),收入福祉得分最低(2.68),空间上呈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2)个体特征中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曾是否为贫困户对农户福祉具有显著影响;村域层面粮食生产、科学教育和空气净化功能的提升会直接增强农户福祉,且空气净化的作用更明显,表明农户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和对高层次需求的追求。(3)固碳会对受教育程度、年龄等个体特征施加影响,进而对农户福祉产生正向的跨尺度关联效应,突显了生态修复政策的重要作用;而粮食生产会对年龄施加影响,进而对农户福祉产生负向调节作用,揭示了农村年轻劳动力不足和空心化等区域性社会问题;与供给、文化服务相比,调节服务对区域农户福祉提升的跨尺度间接作用更显著。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应重点关注和改善关键调节服务,制定有效措施缓解农村人口流失和农户文化水平低的问题,以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最优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农户福祉 跨尺度关联 双层线性回归 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N_(2)气体中环氧/ZnO涂覆对环氧复合材料直流沿面闪络性能的影响机制
16
作者 张磊 张国宝 +4 位作者 吴正阳 杨为 蔡梦怡 张龙飞 李枕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08,共10页
盆式绝缘子气-固界面的沿面闪络是引发特高压GIS/GIL故障的关键问题,也是制约先进输变电系统发展的技术瓶颈。为提升SF_(6)/N_(2)混合气体中盆式绝缘子的直流沿面闪络特性,本文在环氧树脂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氧化锌(ZnO)纳米粒子得到环氧/... 盆式绝缘子气-固界面的沿面闪络是引发特高压GIS/GIL故障的关键问题,也是制约先进输变电系统发展的技术瓶颈。为提升SF_(6)/N_(2)混合气体中盆式绝缘子的直流沿面闪络特性,本文在环氧树脂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氧化锌(ZnO)纳米粒子得到环氧/氧化锌(EP/ZnO)涂层,将EP/ZnO涂层涂覆于环氧材料表面,并对其表面输运参数及沿面闪络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EP/ZnO涂层增大了环氧复合材料的浅陷阱密度,并降低浅陷阱能级,使载流子迁移率增加。ZnO质量分数为15%和20%的EP/ZnO涂层涂覆环氧材料的电导率呈现出非线性特征,涂层的存在可减少电场畸变,促进表面电荷的消散。EP/ZnO涂层可显著均匀电场分布并有效抑制环氧材料表面的电荷积聚,且提高了直流闪络性能。当ZnO质量分数为20%时,环氧复合材料的直流闪络电压提升了1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面闪络 氧/ZnO涂层 表面陷阱 表面电荷 线性电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泵叶轮非线性环量数学模型建立与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德胜 施卫东 +2 位作者 李通通 高雄发 关醒凡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1,66,共5页
以轴流泵叶轮出口速度梯度方程和轴面速度表达式为基础,建立了轴流泵叶轮非线性环量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叶片出口流动方程式。采用微型五孔球形探针,对南水北调工程用轴流泵模型(TJ04-ZL-06)最优工况下叶轮出口不同半径位置的环量和轴面... 以轴流泵叶轮出口速度梯度方程和轴面速度表达式为基础,建立了轴流泵叶轮非线性环量数学模型,并推导了叶片出口流动方程式。采用微型五孔球形探针,对南水北调工程用轴流泵模型(TJ04-ZL-06)最优工况下叶轮出口不同半径位置的环量和轴面速度分别进行了试验测量。试验结果表明,高效轴流泵叶轮出口环量呈现非线性分布,在叶片中部较为平直,在轮毂侧环量降低至中部的0.8倍左右,而轮缘侧增大至中部的1.2倍左右;同时叶轮出口轴面速度分布呈现抛物线流型,叶片中部速度最大。基于建立的非线性环量数学模型对叶轮出口轴面速度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半径的轴面速度计算值与试验值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线性 数学模型 流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斑激光束在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环半径的偏移现象 被引量:6
18
作者 苗润才 叶青 +2 位作者 沈常宇 滕晓丽 袁艳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82-886,共5页
对于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的环形斑调制光束 ,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 Schrodinger方程发现 :当入射光强度超过一定值时 ,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将发生环半径偏移现象 .并对环半径偏移产生的条件、偏移的特点 ,以及自聚焦焦点上光强度的横向分布与... 对于非线性克尔介质中的环形斑调制光束 ,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 Schrodinger方程发现 :当入射光强度超过一定值时 ,光束在传输过程中将发生环半径偏移现象 .并对环半径偏移产生的条件、偏移的特点 ,以及自聚焦焦点上光强度的横向分布与环半径偏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束 线性克尔介质 半径 偏移现象 形光斑 线性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的松花江水体中多环芳烃源解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锋 孟凡生 +2 位作者 王业耀 张铃松 杨琦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
对松花江全流域14个监测断面的16种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率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松花江全流域为化石和石油燃料的复合PAHs污染,水体环境中PAHs首要... 对松花江全流域14个监测断面的16种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率应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松花江全流域为化石和石油燃料的复合PAHs污染,水体环境中PAHs首要污染源为化石燃料燃烧和交通污染,合计贡献率为63.1%,第二大污染源为工业和民用燃煤污染,合计贡献率为36.9%,沿江的石化、石油基地、大型焦化厂、电厂都是PAHs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水体 芳烃 源解析 主成分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加工开口环高温超导线性相位滤波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天良 羊恺 +2 位作者 补世荣 刘娟秀 罗正祥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1-373,共3页
基于常规正方形结构开口环谐振器制作线性相位滤波器时,耦合缝太窄而不适合常规光刻工艺的加工,研究了高温超导开口环谐振器间的混合耦合,提出了适合常规光刻工艺加工的改进结构,并利用这种结构研究了一中心频率在1 750 MHz,带宽为80 MH... 基于常规正方形结构开口环谐振器制作线性相位滤波器时,耦合缝太窄而不适合常规光刻工艺的加工,研究了高温超导开口环谐振器间的混合耦合,提出了适合常规光刻工艺加工的改进结构,并利用这种结构研究了一中心频率在1 750 MHz,带宽为80 MHz的高温超导六级线性相位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 谐振器 耦合 超导 线性相位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