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非线性轮廓异常点识别
1
作者 马铭 孙江 +2 位作者 魏秀峰 杨文伟 聂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32-136,共5页
在现代制造业中,非线性轮廓数据的监控已成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统计过程控制的关键研究方向。然而,现有的非线性轮廓异常点识别方法在处理非正态分布数据时仍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 在现代制造业中,非线性轮廓数据的监控已成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统计过程控制的关键研究方向。然而,现有的非线性轮廓异常点识别方法在处理非正态分布数据时仍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异常点识别方法,综合运用数据深度与聚类分析等技术,精准识别异常轮廓数据,为提取高质量受控数据提供更可靠的基础。与传统的χ^(2)控制图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发现文中所提出方法在识别异常非线性轮廓数据方面表现更为优异,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率显著降低。最后,通过木板垂直密度轮廓的实例验证,证明了所提出方法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优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轮廓 异常点识别 支持向量回归 数据深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运动系统非线性轮廓重复跟踪的主从交叉耦合迭代学习控制 被引量:4
2
作者 凌杰 明敏 +1 位作者 冯朝 肖晓晖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27-2140,共14页
针对多轴运动系统非线性轮廓的重复跟踪,传统时域交叉耦合迭代学习控制器(Cross-coupl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CCILC)的设计,各轴间的耦合算子计算精度要求高,计算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主从交叉耦合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基于主从控... 针对多轴运动系统非线性轮廓的重复跟踪,传统时域交叉耦合迭代学习控制器(Cross-coupled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CCILC)的设计,各轴间的耦合算子计算精度要求高,计算效率低.本文提出一种主从交叉耦合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基于主从控制设计方法,主动轴采用时域CCILC,从动轴采用位置域交叉耦合迭代学习控制(Position domain CCILC,PDCCILC).保证各轴间运动同步性,同时减轻对耦合算子精确性的依赖.因而可以引入轮廓误差矢量法估算耦合算子提高计算效率.采用Lifting的系统时域矩阵展开方法对所提出的算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性能分析.基于一个两轴毫米级运动平台,三种典型非线性轮廓跟踪(即半圆、抛物线和螺旋线)的数值仿真和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从控制 位置域 迭代学习控制 线性轮廓跟踪 多轴运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轮廓滤波器的不确定度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金星 蒋向前 +2 位作者 马利民 徐振高 李柱 《计量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5,325,共4页
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GPS)标准体系的线性轮廓滤波器的基本原理,提出一种线性轮廓滤波器的不确定度传递规律的计算方法,从而可以由输入轮廓的不确定度计算出经过滤波后的输出轮廓的不确定度。最后给出一个高斯滤波器的测量实例。
关键词 计量学 产品几何规范 线性轮廓滤波器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轮廓图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静 何桢 袁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749-2753,2758,共6页
将正交试验设计理论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Levenberg-Marquard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LM-BP神经网络模型的针对输出为非线性轮廓图响应的离线设计优化方法。并结合实例与传统的统计回归建模方法得出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L... 将正交试验设计理论与BP神经网络模型和Levenberg-Marquard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LM-BP神经网络模型的针对输出为非线性轮廓图响应的离线设计优化方法。并结合实例与传统的统计回归建模方法得出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LM-BP神经网络建模可以避免由于实验误差和试验设计方案所造成的模型系数估计误差,而与标准的BP算法比较,克服了标准BP算法性能不稳定、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存在局部最小值等缺点,具有极高的精确性,优化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Levenberg-Marquard算法 试验设计 线性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LE-SVDD的高维非线性轮廓数据实时监控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玉敏 梁晓莹 +1 位作者 赵哲耘 田光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0-24,共5页
针对高维非线性轮廓数据的实时监控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相结合的高维非线性轮廓监控方法。首先对受控的高维轮廓数据进行局部线性嵌入降维,然后使用降维后的轮廓数据对SVDD算法进行训练,最后... 针对高维非线性轮廓数据的实时监控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局部线性嵌入(LLE)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相结合的高维非线性轮廓监控方法。首先对受控的高维轮廓数据进行局部线性嵌入降维,然后使用降维后的轮廓数据对SVDD算法进行训练,最后用训练好的SVDD算法对高维轮廓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利用蒙特卡洛方法生成仿真数据,以证实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方法,所提方法在失控状态下平均运行链长较小,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线性嵌入 线性轮廓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平均运行链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线性轮廓监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0-83,共4页
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一类过程输出与一个或多个独立变量之间有线性函数关系的情况,称为线性轮廓(Linear profile)。针对线性轮廓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SVDD)的线性轮廓控制图,并分析了S... 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一类过程输出与一个或多个独立变量之间有线性函数关系的情况,称为线性轮廓(Linear profile)。针对线性轮廓控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SVDD)的线性轮廓控制图,并分析了SVDD参数对分类器性能的影响及控制图参数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VDD的线性轮廓控制图在监控截距和残差变异时比T2控制图性能更好,而监控斜率的变异时,T2控制图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轮廓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控制图 平均运行链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生产过程的非线性轮廓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雅棠 陈富民 +1 位作者 何帅 李建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98,162,共9页
针对叶身型线轮廓特征参数间相关关系复杂、历史批次数据不足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过程型面几何轮廓质量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叶片生产过程非线性轮廓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叶身型线三坐标值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构建叶身型线轮廓差异度... 针对叶身型线轮廓特征参数间相关关系复杂、历史批次数据不足等原因造成的生产过程型面几何轮廓质量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叶片生产过程非线性轮廓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叶身型线三坐标值为基础数据进行分析,首先构建叶身型线轮廓差异度量指标,并基于测量数据进行指标参数提取及标准化处理,作为非线性轮廓控制对象;其次以受控状态下的差异度量指标分类准确率为优化目标,通过自适应粒子群算法(APSO)优化高斯核函数及惩罚系数;然后联合优化参数及受控指标数据训练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模型,获得超球体半径作为控制限,构建基于超球体核距离的非线性轮廓控制图;最后计算待测轮廓指标数据点到超球体中心的内核距离,得到控制图标绘点,进而判断叶片生产过程是否异常。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表征型线不同区域质量特征对轮廓形状的综合影响,且对不同均值偏移都具有更强的异常波动检测力,并能有效解决中小批量生产过程控制中数据量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轮廓控制 差异度量指标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考调整轮廓误差的直驱XY运动平台自适应非线性滑模轮廓控制
8
作者 金鸿雁 宫艳书 赵希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900-4909,共10页
针对精密直驱XY运动平台在执行加工任务时,易受到系统不确定性动力学及双轴协调匹配性的影响而产生轮廓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调整轮廓误差(RACE)模型和不确定性补偿器(UC)的自适应非线性滑模轮廓控制(ANSMCC)方法。由于传统的将... 针对精密直驱XY运动平台在执行加工任务时,易受到系统不确定性动力学及双轴协调匹配性的影响而产生轮廓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调整轮廓误差(RACE)模型和不确定性补偿器(UC)的自适应非线性滑模轮廓控制(ANSMCC)方法。由于传统的将跟踪误差法向分量视作近似轮廓误差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大曲率轮廓加工轨迹,因此,建立参考调整坐标系,通过坐标变换的方式计算得出更为精准的RACE模型。采用ANSMCC方法对轮廓误差进行控制,通过设计非线性滑模面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和轮廓跟踪精度。为进一步减小参考模型与实际对象之间的误差,设计UC对不确定性动力学进行补偿,从而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克服直驱XY平台系统中不确定性动力学的影响,提高轮廓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XY运动平台 参考调整轮廓误差 不确定性补偿器 自适应非线性滑模轮廓控制 轮廓加工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HNN的非线性profile异常状态监控方法
9
作者 崔庆安 王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7-102,共6页
针对数据关系复杂且样本量较小的非线性轮廓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轮廓异常状态监控方法。对于收集的小样本数据,首先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拟合出样本轮廓;然后将该过程的标准轮廓设置为吸引子,按照一定的编码方法... 针对数据关系复杂且样本量较小的非线性轮廓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离散Hopfield神经网络的轮廓异常状态监控方法。对于收集的小样本数据,首先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拟合出样本轮廓;然后将该过程的标准轮廓设置为吸引子,按照一定的编码方法将其存储于Hopfield网络中,再利用该网络的联想功能,判断新的样本轮廓是否发生了变异;最后将该方法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算法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显示,所提方法平均误识率以及平均运行链长均较小,较适用于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异常轮廓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轮廓控制 HOPFIELD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刻写零件瑕疵图像在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雷泰 柳宁 +1 位作者 李德平 王高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6-365,共10页
针对复杂背景条件下激光刻写零件瑕疵的机器视觉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导向线的刀路轮廓质量检测方法。先根据矢量文件生成导向线,对导向线中的线路与面域进行区分,再与待测图像配准,在导向线上生成采样点,最后对已滤波图像上轮廓的线... 针对复杂背景条件下激光刻写零件瑕疵的机器视觉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导向线的刀路轮廓质量检测方法。先根据矢量文件生成导向线,对导向线中的线路与面域进行区分,再与待测图像配准,在导向线上生成采样点,最后对已滤波图像上轮廓的线宽、连通性和毛刺情况进行检测。有别于传统灰度或轮廓的差分检测方法,所提方法以导向线为路径,利用检测模板对采样点所在的局部图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背景条件下对轮廓检测既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又能够保证高检测精度与较好的实时性,满足激光刻写零件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缺陷检测 矢量导向线 线性轮廓 激光刻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品造型风格的用户认知模式及量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寸文哲 吕健 +3 位作者 潘伟杰 袁国术 孙辉 刘国凯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9-875,共7页
针对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感性认知偏见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产品造型风格的用户认知模式及量化模型。首先对产品造型风格中的特征元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并结合"风格曲线"及特征线概念探究了特征元素收敛至线性轮廓的用户... 针对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感性认知偏见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产品造型风格的用户认知模式及量化模型。首先对产品造型风格中的特征元素进行显著性分析,并结合"风格曲线"及特征线概念探究了特征元素收敛至线性轮廓的用户认知模式;继而在特征整合的基础上提出产品造型风格的一般认知模式,即伴随着用户认知的不断深化,产品造型风格在用户头脑中将逐渐收敛至产品特征元素的线性轮廓;最后结合MATLAB相关系数概念提出特征元素线性轮廓的量化模型,为产品设计提供客观、理性的决策依据。以中国高速列车CRH380系列产品造型进行眼动跟踪实验,验证了该理论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造型风格 认知模式 眼动跟踪 特征元素 线性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曲线上的二元门限序列的构造
12
作者 李胜强 陈智雄 周亮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3-677,共5页
鉴于椭圆曲线密码的高度安全性,利用椭圆曲线生成伪随机序列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素域上的椭圆曲线。该文在定义于扩张域上的椭圆曲线上,定义取值在[0,1)区间上的伪随机数,并利用这类伪随机数给出了一类二元门限序... 鉴于椭圆曲线密码的高度安全性,利用椭圆曲线生成伪随机序列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素域上的椭圆曲线。该文在定义于扩张域上的椭圆曲线上,定义取值在[0,1)区间上的伪随机数,并利用这类伪随机数给出了一类二元门限序列的构造。通过分析伪随机数的偏差,得到了二元门限序列的一致分布测度与l阶相关测度的上界,证明中应用了指数和以及偏差与上述两种测度的联系。此外,应用l阶相关测度,给出了二元门限序列的线性复杂度轮廓的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序列 特征和 相关测度 椭圆曲线 线性复杂度轮廓 流密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bility improvement and blank shape definition for deep drawing of cylindrical cup with complex curve profile from SPCC sheets using FEM 被引量:3
13
作者 Duc-Toan Nguyen Duy-Khoe Dinh +2 位作者 Hong-Minh Thi Nguyen Tien-Long Banh Young-Suk Kim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7-34,共8页
In the current work, to predict and improve the formability of deep drawing process for steel plate cold rolled commercial grade (SPCC) sheets, thre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blanking force, the die and punch comer ... In the current work, to predict and improve the formability of deep drawing process for steel plate cold rolled commercial grade (SPCC) sheets, thre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blanking force, the die and punch comer radius were considered. The experimental plan according to Taguchi's orthogonal array was coupled with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simulations. Firstly, the data from the test of stress-strain and forming limit curves were used as input into ABAQUS/Explicit finite element code to predict the failure occurrence of deep drawing process. The three parameters were then validated to establish their effects on the press formability. The optimum case found via simulation was finally confirmed through an experimen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complex curve profile of cup shape after deep drawing, the anisotropic behavior of earring phenomenon was modeled and implemented into FEM. After such phenomenon was correctly predicted, an error metric compared with design curve was then mea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te element method SPCC DEEP-DRAWING forming limit diagram criterion Taguchi's method earring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