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P-CAPP系统中的非线性工艺设计和工艺优化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锡天 杜娟 +2 位作者 张振明 许建新 贾晓亮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3,共6页
介绍了STEP-NC应用环境下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非线性工艺设计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如何进行工步序列的有效化。提出了基于精英选择策略遗传算法的工艺优化技术,详细研究了遗传算法在工艺优化中的应用过程。开发了一个STEP-CAPP原型系... 介绍了STEP-NC应用环境下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的非线性工艺设计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如何进行工步序列的有效化。提出了基于精英选择策略遗传算法的工艺优化技术,详细研究了遗传算法在工艺优化中的应用过程。开发了一个STEP-CAPP原型系统,并通过一个实例零件对所提技术和算法进行了演示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技术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线性工艺设计 工艺优化 精英选择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边膨胀喷管膨胀型面的非线性缩短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全志斌 徐惊雷 莫建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51-955,共5页
对单边膨胀喷管(SERN)型面进行非线性缩短设计,采用CFD技术分析了非线性缩短SERN性能。与理想喷管、线性缩短理想喷管性能对比发现:非线性缩短理想喷管的推力性能优于直接线性缩短理想喷管;NPR较大范围内,较理想喷管推力性能下降很小,... 对单边膨胀喷管(SERN)型面进行非线性缩短设计,采用CFD技术分析了非线性缩短SERN性能。与理想喷管、线性缩短理想喷管性能对比发现:非线性缩短理想喷管的推力性能优于直接线性缩短理想喷管;NPR较大范围内,较理想喷管推力性能下降很小,最好时不足0.04%。非线性缩短SERN设计方法应用于截短理想喷管并与RAO喷管推力性能对比发现:完全膨胀时推力性能较RAO喷管只低0.7%;严重过膨胀状态NPR=40时,推力性能较RAO喷管高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膨胀喷管 高超声速 线性缩短设计 推力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乘法器的温度传感器线性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小玲 施隆照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51,共3页
利用模拟乘法器独特的运算功能,分别给出热电偶、热敏电阻、铂热电阻测温电路线性化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简单,可从根本上消除非线性误差,准确度高,对电路和环境要求低,适用于高精度宽范围的仪器仪表,应用表明效果较好。
关键词 模拟乘法器 温度传感器 线性设计 电桥 热电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设计发电机的励磁控制器 第二部分 励磁控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华 张宝霖 周荣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5-41,共7页
应用第一部分所阐述的基本理论,本文对单机系统设计了非线性反馈补偿励磁控制器,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改进了所设计的励磁控制器,使之具有更好的控制特性。最后,本文还给出了对单机系统的计算机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
关键词 发电机 励磁控制器 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方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设计玉米须β-谷甾醇的提取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文竹 于志鹏 +1 位作者 于一丁 刘静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09,313,共5页
建立了玉米须β-谷甾醇测定方法及热回流提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时间、液固比及乙醇浓度对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设计了热回流提取模型。结果表明,β-谷甾醇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玉米... 建立了玉米须β-谷甾醇测定方法及热回流提取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验分别考察了提取温度、时间、液固比及乙醇浓度对β-谷甾醇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设计了热回流提取模型。结果表明,β-谷甾醇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以用于玉米须中的β-谷甾醇的测定。同时乙醇提取玉米须β-谷甾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著,不失拟。玉米须β-谷甾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45℃、时间80min、液固比25∶1、乙醇浓度75%,其中β-谷甾醇的提取率可达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β-谷甾醇 紫外检测 热回流提取 多元线性回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教学设计典型模式述评 被引量:8
6
作者 洪松舟 傅蝶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9-32,共4页
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线性教学设计模式虽然受到了理论上的批判,但它的典型代表已经历了几十年的考验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目标、评价的重视是新生教学设计流派无法挣脱和颠覆的,其典型模式以极具包容性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教学中被广泛使用的线性教学设计模式虽然受到了理论上的批判,但它的典型代表已经历了几十年的考验而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学生、学习目标、评价的重视是新生教学设计流派无法挣脱和颠覆的,其典型模式以极具包容性的理论基础为当前教学设计模式的流变和创生提供了基本范式,线性教学设计模式依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线性教学设计模式 特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非线性优化方法的倒张型悬索桥非线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郑玉国 袁万城 屈本宁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8-62,共5页
提出随机优化、零阶优化和一阶优化相结合的综合非线性优化方法,并通过对ANSYS程序的二次开发编制全面优化设计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综合辅助程序,从而对倒张型悬索桥进行非线性优化设计,以更合理地确定倒张型悬索桥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提出随机优化、零阶优化和一阶优化相结合的综合非线性优化方法,并通过对ANSYS程序的二次开发编制全面优化设计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综合辅助程序,从而对倒张型悬索桥进行非线性优化设计,以更合理地确定倒张型悬索桥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最终使倒张型悬索桥的受力和变形达到均匀合理的状态,以利于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从优化设计前后的对比可以看出,本文的综合非线性优化方法和综合辅助程序简单有效,优化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张型悬索桥 线性优化设计 综合非线性优化方法 参数化建模 ANSYS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虚拟目标值和支持向量机直接设计非线性控制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益国 沈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对于复杂被控对象,通常采用间接方法设计控制系统.由于必须首先辨识对象模型,因此这类方法往往耗时较多.本文基于虚拟目标值反馈调整(VRFT)方法的思想,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给出一种非线性控制器直接设计方法.论文首先分析了VRFT方法与... 对于复杂被控对象,通常采用间接方法设计控制系统.由于必须首先辨识对象模型,因此这类方法往往耗时较多.本文基于虚拟目标值反馈调整(VRFT)方法的思想,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给出一种非线性控制器直接设计方法.论文首先分析了VRFT方法与内模控制的关系,接着给出了基于虚拟目标值(VR)和SVM的非线性控制器的结构和设计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处理非线性和噪声的能力,并且能消除稳态误差.与经典基于神经网络(NN)的间接模型参考控制方法相比,计算量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控制器设计 虚拟目标值反馈调整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基于线性遗传程序设计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董红斌 刘亦龙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6-19,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线性遗传程序设计()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该算法从个体的表示方法和种群结构入手,提出用一个知识库存放LGP描述式(),并提出多目标机制,以达到简化个体的表示,提高种群中个体的多样性,以及使用户能够引导搜索过程的目的。
关键词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算法 数据库 线性遗传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风电机组全程高效风能获取非线性控制器设计
10
作者 王冰 张一鸣 周建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针对永磁风电机组中存在的主要非线性环节(风能捕获功率的复杂非线性、发电机的典型非线性),设计风机转子角速度决策环节和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风电机组的精确控制,达到全风速范围高效风能获取的目标。首先通过非线性观测器得到风速估计... 针对永磁风电机组中存在的主要非线性环节(风能捕获功率的复杂非线性、发电机的典型非线性),设计风机转子角速度决策环节和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风电机组的精确控制,达到全风速范围高效风能获取的目标。首先通过非线性观测器得到风速估计值,然后通过风能捕获功率的复杂非线性函数分析得到角速度参考值,最后利用角速度参考值与实际角速度值的差值驱动非线性控制器得到控制电压,以实现全程高效风能获取。针对风电机组模型,基于Lyapunov定理设计非线性控制器,能使实际角速度准确跟踪理想角速度的变化。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非线性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风电机组 线性控制器设计 Lyapunov定理 高效风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变形监测网的非线性零级优化设计
11
作者 陶华学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1-2,共2页
研究了变形监测网的非线性零级设计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变形监测网 线性优化设计 零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广义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设计
12
作者 刘艳红 李春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在单输入单输出广义非仿射非线性系统满足正则性的条件下 ,将逆系统方法应用于其反馈线性化设计 。
关键词 线性系统 逆系统方法 反馈线性设计 广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里南江”:基于“诗意栖居”人居思想的乡村线性景观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敏丽 江晓薇 程秋怡 《园林》 2022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义乌市美丽乡村“画里南江”山水休闲精品线是将“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观融入乡村线性景观中的实践探索。以南江流域的乡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调研沿岸现状,发现生态、生产、生活、人文等方面的问题,以“诗意栖居”的人居思想为理论基... 义乌市美丽乡村“画里南江”山水休闲精品线是将“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观融入乡村线性景观中的实践探索。以南江流域的乡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调研沿岸现状,发现生态、生产、生活、人文等方面的问题,以“诗意栖居”的人居思想为理论基础,追溯南江历史文化,提炼传统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从生态、生产、生活、人文4个层面营建主题场景,提出乡村线性景观的“诗意栖居”营建策略和方法,最终对沿线山水生态修复保育、乡村生活场景优化营造、特色产业带动发展、人文古韵传承彰显,以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诗意栖居 人居环境观 义乌南江 线性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非线性刚度设计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吕兆平 杨晓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81-585,共5页
以某一微型车动力总成3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28种载荷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和各悬置点的位移与反力进行了计算,并论述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非线性刚度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
关键词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线性刚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缸举升机构伺服性能的亚全局并行优化设计
15
作者 万子平 谢馨 +2 位作者 任广安 郑杰基 范大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8,共14页
针对电动缸举升伺服机构的非线性环节对武器站伺服性能的影响,基于应用背景开展了伺服性能优化方法的研究。针对可设计非线性环节中的增益波动、间隙宽度、不平衡力矩和摩擦力矩进行了作用机理分析;基于机构布局和控制器参数建立了运动... 针对电动缸举升伺服机构的非线性环节对武器站伺服性能的影响,基于应用背景开展了伺服性能优化方法的研究。针对可设计非线性环节中的增益波动、间隙宽度、不平衡力矩和摩擦力矩进行了作用机理分析;基于机构布局和控制器参数建立了运动学、动力学和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设计约束和目标优化函数;提出了亚全局并行优化方法,对可设计非线性环节进行了基于内点法的多目标优化,解决了局部串行优化的局部最优问题;对基于PI控制器+DOB观测器的复合控制策略进行了单独设计,解决了机械惯量参数、控制器参数和观测器名义模型不匹配的问题。经验证,亚全局并行优化方法的优化结果在整体上更佳,且更加贴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线性环节 机构布局 复合控制策略 亚全局并行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设计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宝宝 肖斌 +1 位作者 郭一鸣 尹立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5期73-77,86,共6页
以某企业电机和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动力学模型,分别用ADAMS建模和MATLAB编程2种方式分析系统模态;针对电机模态分析中解耦率存在耦合振动问题,利用MATLAB联合Isight软件对解耦率进行优化分析;对优化后的悬置系统进... 以某企业电机和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动汽车动力总成动力学模型,分别用ADAMS建模和MATLAB编程2种方式分析系统模态;针对电机模态分析中解耦率存在耦合振动问题,利用MATLAB联合Isight软件对解耦率进行优化分析;对优化后的悬置系统进行非线性刚度设计,基于通用汽车28工况,利用多体动力学分析28工况中的典型和极限2个工况,得到动力总成质心转角和位移、悬置弹性中心点位移、悬置所受载荷;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悬置支架进行静、动态分析,校核悬置非线性刚度设计和支架设计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 线性刚度设计 28工况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阶线性函数观测器设计的最好理论结果(英文)
17
作者 崔家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3-608,共6页
最小阶线性函数观测器直接估测Kx(t)信号,其中K是任意给定的.这个观测器的极点在设计时也是任意给定的.1986年发表的一个设计程序所要解的公式是将这一设计问题简化成的一组线性方程组,保证设计出来的观测器阶数的上下限也是至今为止最... 最小阶线性函数观测器直接估测Kx(t)信号,其中K是任意给定的.这个观测器的极点在设计时也是任意给定的.1986年发表的一个设计程序所要解的公式是将这一设计问题简化成的一组线性方程组,保证设计出来的观测器阶数的上下限也是至今为止最低的.自1986年以来,上述的这一线性方程组已被宣称定性为这一设计问题的最可能简单的公式,上述的观测器阶数的上下限也已被宣称定性为最可能低的上下限.本文进一步证明和宣称定性这一1986年的结果是这一设计问题的最可能好的理论结果.这一宣称定性的重大意义可由以下两个事实来说明.首先这一明确而决定性的宣称定性是该结果发表26年后才作出的.其次相比最近发表的一篇相关论文,该文只是将整个设计问题推导成复杂得多的公式,没能提出真正系统地计算该复杂公式的解的计算程序,却宣称只有该文才得到了整个设计问题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阶 线性函数观测器设计 矩阵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纵坡小半径螺旋公路隧道几何参数探讨
18
作者 王建 陈炜韬 +6 位作者 黄鹏 张立祥 于丽 王雪 刘媛 李俊麒 王松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93-207,共15页
合理的螺旋隧道几何设计参数选取对保证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等方法,明确隧道线形与事故率关系,研究隧道坡度、坡长和曲率半径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隧道坡度、坡长阈值,并给出大纵坡小半径螺旋隧道的几... 合理的螺旋隧道几何设计参数选取对保证行车安全至关重要。采用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等方法,明确隧道线形与事故率关系,研究隧道坡度、坡长和曲率半径的影响因素,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的隧道坡度、坡长阈值,并给出大纵坡小半径螺旋隧道的几何设计建议值。结果表明:1)在纵坡相同情况下,下坡路段比上坡路段更危险,事故率更高;在同一坡度下,货车受到坡长的影响更大,当隧道曲率半径小于400~600 m时,事故率急速上升。2)隧道坡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机车爬坡性能、爬坡平衡速度、车辆容许爬坡速度和运营通风,坡长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制动装置温度,曲率半径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汽车灯光散射角、视距、横坡、驾驶安全和运营通风。3)基于机车爬坡性能、爬坡平衡速度、车辆容许爬坡速度、运营通风因素,明确大纵坡小半径螺旋隧道的纵坡坡度阈值;以刹车轮毂温度200℃作为控制基准,同时结合安全评价准则,给出不同坡度和设计速度下的隧道坡长阈值;基于汽车灯光散射角、隧道内的行车视距、隧道内横坡等影响因素,得到大纵坡小半径螺旋隧道的半径阈值。4)根据隧道坡度、坡长、曲线半径阈值,给出隧道可采用的最大纵坡和不同纵坡下的设计速度以及大纵坡小半径螺旋隧道的几何设计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公路隧道 线性设计 坡度 坡长 曲线半径 几何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机组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 被引量:7
19
作者 顾红艳 李东海 +2 位作者 宁喜荣 薛亚丽 杨献勇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1-544,568,共5页
火电单元机组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多变量控制系统,其控制品质的改善是提高热工过程自动化水平的关键。首先介绍受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双输入双输出非线性PID控制器(NPID)和自抗扰PID控制器(APID)的设计方... 火电单元机组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多变量控制系统,其控制品质的改善是提高热工过程自动化水平的关键。首先介绍受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双输入双输出非线性PID控制器(NPID)和自抗扰PID控制器(APID)的设计方法,设计火电单元机组的机炉协调控制,并利用Simulink工具箱中的非线性设计模块(NCD模块)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一系列的仿真试验,分析了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抗干扰性能以及鲁棒性,并与线性分散PID控制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单元机组协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发电厂 线性PID控制器 线性设计模块(NCD) 机炉协调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振动能量俘获技术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杨涛 周生喜 +2 位作者 曹庆杰 张文明 陈立群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94-2909,共16页
随着工程中低功耗电子设备和自供能无线传感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振动能量俘获在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可持续能源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振动能量俘获不仅可以将振动能转化为可用的电能为微电子设备供电,还能减... 随着工程中低功耗电子设备和自供能无线传感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振动能量俘获在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可持续能源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振动能量俘获不仅可以将振动能转化为可用的电能为微电子设备供电,还能减少有害振动保护仪器设备.根据振动能量不同转换机制,可以将振动能量俘获系统分为静电式、电磁式、压电式、磁致伸缩式、摩擦起电式以及它们的混合式.其中压电和电磁振动能量转化机制由于结构简单、容易组装、能量转换性能高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中.受极端环境干扰,工程中容易出现宽带、低频等振动,迫使振动能量俘获技术向非线性方向迅猛发展,进一步吸引了诸多学者对振动能量俘获系统的结构和电路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本文首先综述了非线性振动能量俘获技术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设计技术基础、非线性结构设计、动力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其次,重点阐述了振动能量俘获与振动抑制一体化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非线性准零刚度和非线性能量汇在振动能量俘获领域的应用.最后,总结了振动能量俘获外接电路和主动控制策略的优化设计,分析了进一步提升非线性振动能量俘获效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俘获 线性设计 动力学特征 一体化 性能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