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束最小二乘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解混 被引量:9
1
作者 普晗晔 王斌 夏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2-559,共8页
高光谱图像解混是高光谱数据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现有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解混算法.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丰度的非负及和为一约束以及非线性参数的有界约束,该算法将高光谱图像非线性解混问题转化为求解丰... 高光谱图像解混是高光谱数据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现有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解混算法.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引入丰度的非负及和为一约束以及非线性参数的有界约束,该算法将高光谱图像非线性解混问题转化为求解丰度矢量和非线性参数的约束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继而采用一种交替迭代优化算法求解该问题.仿真和实际高光谱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有效地克服了线性解混的不足,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可以作为一种解决高光谱遥感图像非线性解混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图像 线性解混 线性最小二乘 丰度非负约束 丰度和为一约束 有界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端元集的双线性解混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宋梅萍 张甬荣 +1 位作者 安居白 包海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6-200,共5页
光谱解混是用于定量分析高光谱图像中成分含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线性解混模型和非线性解混模型。线性解混模型构造简单,但并未考虑不同成分光子间的相互影响,导致解混结果在很多实际图像上不够精确。常用的非线性混合模型中... 光谱解混是用于定量分析高光谱图像中成分含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方法,主要包括线性解混模型和非线性解混模型。线性解混模型构造简单,但并未考虑不同成分光子间的相互影响,导致解混结果在很多实际图像上不够精确。常用的非线性混合模型中的双线性解混算法,随着图像中端元数量增加,虚拟端元的数量也随之快速增加,计算精度受到很大的影响。论文报道改进了双线性解混的模型,并提出一种有效端元子集的选择算法。首先结合欧氏距离和光谱夹角,按照与混合像元的距离,将所有端元排序;然后利用排序结果和误差变化情况选择实际参与混合的端元子集。从而降低了未参与特定混合像元混合的端元对解混结果的影响,提高了解混精度。对模拟图像的测试效果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减小光谱的重构误差,对实际航拍高光谱溢油图像的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线性解混模型 端元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图像非线性解混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斌 王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85,共13页
介绍了近年来非线性光谱解混方法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矿物沙地地区的紧密混合模型和植被覆盖区域的多层次混合模型,以及基于这些模型的非线性解混算法和利用核函数、流形学习等方法的数据驱动非线性光谱解混算法及非线性探测算法.最后... 介绍了近年来非线性光谱解混方法的发展状况,主要包括矿物沙地地区的紧密混合模型和植被覆盖区域的多层次混合模型,以及基于这些模型的非线性解混算法和利用核函数、流形学习等方法的数据驱动非线性光谱解混算法及非线性探测算法.最后分析总结了现有非线性解混模型与算法的优势与缺陷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合像元 线性光谱 Hapke模型 线性合模型 核方法 流形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协同稀疏和全变差的高光谱线性解混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允杰 葛魏东 孙乐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稀疏分解是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HSI)解混中的常用方法,为了克服传统稀疏解混方法只重视挖掘空间相关性而忽视稀疏性精确刻画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协同稀疏和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相结合的高光谱空谱联合线性... 稀疏分解是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HSI)解混中的常用方法,为了克服传统稀疏解混方法只重视挖掘空间相关性而忽视稀疏性精确刻画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协同稀疏和全变差(Total variation,TV)相结合的高光谱空谱联合线性解混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解混的精度.该方法基于已知光谱库的高光谱稀疏线性回归模型,利用TV正则项对高光谱邻域像元间的相关性进行约束;同时,协同稀疏性被用来刻画丰度系数的行稀疏性,从而表明协同稀疏先验对空谱联合解混精度的提高至关重要;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求解模型.模拟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定量地验证本文方法能够比现有同类方法获得更精确的解混结果,同时真实高光谱数据实验结果定性地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协同稀疏 TV正则项 线性光谱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光谱变异性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解混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智通祥 杨斌 王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5-124,132,共11页
非线性解混可以解释高光谱图像复杂场景中的非线性混合效应,但地物的光谱变异性是其中的一个难点。提出一种考虑光谱变异性的无监督非线性解混算法。通过核函数将原始高光谱图像数据隐式地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从而在该空间中结合光谱... 非线性解混可以解释高光谱图像复杂场景中的非线性混合效应,但地物的光谱变异性是其中的一个难点。提出一种考虑光谱变异性的无监督非线性解混算法。通过核函数将原始高光谱图像数据隐式地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中,从而在该空间中结合光谱变异性进行线性解混;与此同时,依据实际地物的分布特性,添加丰度和光谱变异系数的局部平滑约束。模拟和真实高光谱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不同非线性混合场景中存在的光谱变异性问题,提高光谱解混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线性光谱 光谱变异性 核方法 平滑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溯优化的非线性高光谱图像解混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雷 甘士忠 孙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5-232,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光谱图像的解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回溯优化的高光谱图像后非线性解混算法。在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基础上,以观测图像与重构图像之间的重构误差为目标函数,使用回溯搜索算法在解空间搜索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小值的最优解。... 为了进一步提升高光谱图像的解混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回溯优化的高光谱图像后非线性解混算法。在后非线性混合模型的基础上,以观测图像与重构图像之间的重构误差为目标函数,使用回溯搜索算法在解空间搜索使目标函数取得极小值的最优解。在搜索过程中,利用回溯搜索算法的边界控制机制有效保证了高光谱图像解混过程中的约束条件,进而有效实现了对解混丰度值和非线性参数的精确估计。针对合成高光谱图像和真实高光谱遥感图像的解混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具有优异的解混性能,所达到的解混精度显著优于现有非线性高光谱图像解混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线性解混 后非线性模型 仿生智能优化 回溯搜索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线性混合模型的高光谱图像非线性光谱解混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斌 王斌 吴宗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1-641,共11页
高光谱遥感图像的非线性光谱解混能弥补线性方法难以解释复杂场景中非线性混合效应的不足,而双线性混合模型及算法是其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混合模型几何特性的光谱解混算法.通过将模型中的非线性混合项表示为一个融合了共... 高光谱遥感图像的非线性光谱解混能弥补线性方法难以解释复杂场景中非线性混合效应的不足,而双线性混合模型及算法是其研究的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混合模型几何特性的光谱解混算法.通过将模型中的非线性混合项表示为一个融合了共同非线性效应的额外端点的线性贡献,使复杂的双线性混合模型求解转化为简单的线性解混问题.然后结合传统的线性解混算法直接迭代估计正确的丰度.模拟和真实遥感图像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相关解混方法相比,该算法能较好地克服共线性效应以及拟合优化过多参数对双线性混合模型求解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提高了解混的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线性光谱 线性合模型 丰度估计 单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线性光谱解混和SCS-CN模型的广州主城区降雨产流模拟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剑辉 赵怡 +1 位作者 钟凯文 刘旭拢 《热带地理》 2016年第6期969-975,共7页
城市降雨产流特征的定量研究对于城市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划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广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光谱解混方法提取遥感影像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并结合SCS-CN产流模型进行城区降雨径流... 城市降雨产流特征的定量研究对于城市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划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广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光谱解混方法提取遥感影像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并结合SCS-CN产流模型进行城区降雨径流模拟。首先利用线性光谱解混方法提取2015-10-18 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然后利用归一化建筑物指数和归一化植被指数进一步优化解混结果;最后结合优化的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计算合成的CN值,并应用SCS-CN产流模型分析研究区在不同降雨重现期的降雨产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改进的线性光谱解混方法能较好地提高不透水面、植被和土壤盖度的提取精度;不透水面盖度越高的区域,CN值越高;CN值对地表径流深模拟有显著的影响;在不同重现期降雨条件下,研究区地表径流深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总体上,降雨量越大,不透水面盖度越高,形成的地表径流深越深,内涝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NDBI 线性光谱 SCS-CN 径流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樽海鞘群体优化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解混算法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森 贾志成 +1 位作者 陈雷 郭艳菊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5-323,共9页
针对鲁棒非负矩阵分解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处理时,存在对初始值的敏感性,求解目标函数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基于樽海鞘群体优化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解混算法.该算法基于鲁棒线性混合模型,在RNMF框架下,采用樽海鞘群体算法... 针对鲁棒非负矩阵分解应用于高光谱图像处理时,存在对初始值的敏感性,求解目标函数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基于樽海鞘群体优化鲁棒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解混算法.该算法基于鲁棒线性混合模型,在RNMF框架下,采用樽海鞘群体算法取代乘法迭代策略,以增强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在约束空间内随机搜索满足目标函数的全局最优解,可有效地完成非线性高光谱图像解混.仿真数据与真实遥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处理高光谱图像时,能够有效地避免RNMF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局限性,具有更好的解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线性解混 鲁棒线性合模型 群智能优化 樽海鞘群体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解混快速算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建军 吴泽彬 +2 位作者 韦志辉 肖亮 孙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2-437,共6页
约束非负矩阵分解是高光谱图像解混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的求解通常采用投影梯度法,其收敛速度、求解精度和算法稳定性都有待提高.为此,本文针对较优的最小体积约束,提出一种基于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解混快速算法.首先优化原有... 约束非负矩阵分解是高光谱图像解混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的求解通常采用投影梯度法,其收敛速度、求解精度和算法稳定性都有待提高.为此,本文针对较优的最小体积约束,提出一种基于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的高光谱图像解混快速算法.首先优化原有的最小体积约束模型,然后设计了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非凸项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算法,最后通过奇异值分解优化迭代步骤.模拟和实际数据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负矩阵分 交替方向乘子法 线性光谱 最小体积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解混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严阳 华文深 +1 位作者 刘恂 崔子浩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2-698,共7页
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导致大量混合像元存在于高光谱图像中。混合像元的存在是使高光谱图像目标分类准确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光谱像元解混在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光谱像元解混主要分为线性和非线性... 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导致大量混合像元存在于高光谱图像中。混合像元的存在是使高光谱图像目标分类准确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高光谱像元解混在高光谱遥感图像处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光谱像元解混主要分为线性和非线性光谱解混两种方法,研究最广泛的是线性光谱解混。归纳了线性光谱解混的两个步骤:(1)提取纯净像元中地物的光谱信号,即提取端元,这是关键步骤;(2)利用端元的加权线性组合对混合像元进行光谱解混,即丰度反演。简述了端元提取及丰度反演研究的主要进展,介绍了端元提取的几种典型算法。通过归纳、对比和分析,总结了不同端元提取方法的特点,并对高光谱解混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高光谱图像 线性解混 端元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距映射和空间信息的光谱解混算法
12
作者 杨磊 唐晓燕 +1 位作者 高昆 卢岩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1,共5页
由于多重反射和散射,高光谱图像中的混合像元实际上是非线性光谱混合。传统的光谱解混算法是以线性光谱混合模型为基础,因此解混精度不高。本文在光谱非线性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等距映射与空间信息结合的非线性光谱解混算法。... 由于多重反射和散射,高光谱图像中的混合像元实际上是非线性光谱混合。传统的光谱解混算法是以线性光谱混合模型为基础,因此解混精度不高。本文在光谱非线性混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将等距映射与空间信息结合的非线性光谱解混算法。该算法通过等距映射算法将原始高光谱数据非线性降维到低维空间,并结合空间信息实现端元提取。得到的端元采用全约束的最小二乘法计算相应丰度。真实高光谱遥感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得到的结果优于N-FINDR算法和基于测地线距离的最大单形体体积(GSVM)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距映射 空间信息 线性光谱 高光谱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规模多目标优化的高光谱稀疏解混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毕晓君 周泽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54-1360,共7页
针对现有多目标稀疏解混算法中存在因随机分组策略的不足和拐点选择具有单一性,进而导致高光谱数据解混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多目标优化的高光谱稀疏解混算法。引入大规模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决策变量分组策略,并提出有... 针对现有多目标稀疏解混算法中存在因随机分组策略的不足和拐点选择具有单一性,进而导致高光谱数据解混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多目标优化的高光谱稀疏解混算法。引入大规模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决策变量分组策略,并提出有约束拐点区域选择策略求取丰度最优解,进而提高解混精度。对模拟和真实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解混精度上有大幅度提升,与其他算法比较,可以看出本文算法得到的丰度图边缘细节处理得更好,抗噪性能更强,验证了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线性光谱模型 稀疏 多目标优化 大规模多目标优化算法 拐点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吸收特征勘探天然气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徐大琦 倪国强 +3 位作者 蒋丽丽 李婷 葛曙乐 舒先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50-2154,共5页
反射光谱学提供了一种高效和低成本的鉴别物质成分和结构的方法;油气微渗漏理论则建立了油气藏与其上部地表的特定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地表异常的反射光谱来勘探油气。野外实地测量和高光谱遥感均能够实现反射光谱的... 反射光谱学提供了一种高效和低成本的鉴别物质成分和结构的方法;油气微渗漏理论则建立了油气藏与其上部地表的特定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地表异常的反射光谱来勘探油气。野外实地测量和高光谱遥感均能够实现反射光谱的检测。文章通过对青海某地区野外测量的反射光谱的分析,首先提出了典型气田区测点的光谱曲线的宏观吸收特征;然后,完成了反射光谱中的吸收特征的提取,包括吸收波段深度、位置、宽度和对称度,以此分析测区采集的样品光谱,建立了该地区的特征光谱库;提出了检测地表烃类物质的方法;最后基于线性解混模型,实现了半定量地提取测区主要蚀变矿物的丰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光谱 天然气勘探 光谱吸收特征 光谱库 线性解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修正扩展形态学算子的高光谱遥感图像端元提取算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瀛 梁楠 郭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2-677,共6页
形态学算子反映了像素的空间相关性信息,将其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端元提取可以有效地提升算法性能.本文针对已经普遍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端元提取的扩展形态学算子在像元排序规则和替换准则上存在的局限性,引入了基准向量的概念并给出... 形态学算子反映了像素的空间相关性信息,将其应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端元提取可以有效地提升算法性能.本文针对已经普遍用于高光谱遥感图像端元提取的扩展形态学算子在像元排序规则和替换准则上存在的局限性,引入了基准向量的概念并给出计算方法,提出了修正扩展形态学算子.修正后的排序规则和替换准则避免了图像中不同类别交界处的交叉替换现象,保证了正确的覆盖方向,是提高端元提取效果的关键步骤.通过修正扩展形态学算子的基本膨胀和腐蚀运算,定义了相应的开-闭运算和闭-开运算,由此得出了端元判定向量,并给出端元提取算法的详细流程.基于扩展形态学的自动端元提取算法可以综合考虑光谱和空间信息,端元提取效果优于仅依靠光谱信息的算法.算法由IDL7.0实现,并在AVIRIS于Cuprite地区的高光谱遥感图像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从光谱曲线相似性、端元平均相似度和相应地物分布图等方面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端元提取 形态学 合像元 线性解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化N维立体光谱角的高光谱端元提取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春晖 田明华 齐滨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化N维立体光谱角(Maximum N-dimensional Solid Spectral Angle,MNSSA)的端元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N个光谱向量在高维欧几里得空间的光谱夹角,定量衡量该N个光谱向量的独立性.在线性混合模型假设下,端元光谱向量...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化N维立体光谱角(Maximum N-dimensional Solid Spectral Angle,MNSSA)的端元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N个光谱向量在高维欧几里得空间的光谱夹角,定量衡量该N个光谱向量的独立性.在线性混合模型假设下,端元光谱向量的欧几里得空间夹角大于混合像素构成的夹角.MNSSA法不受待提取端元数目及波段数目的限制,对光谱向量幅值变化不敏感,能够克服阴影及光照因素对端元幅值的影响.使用模拟数据及AVIRIS(Airborne Visible/Infrared Imaging Spectrometer)获取的真实高光谱数据对MNSSA端元提取法及现有基于几何的端元提取法进行了对比评价.仿真结果表明,MNSSA法能够克服阴影影响因子对端元幅值的影响,端元提取准确率优于现有端元提取法,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能显著降低高光谱数据的重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端元提取 N维立体光谱角 高光谱数据 幅值变化 线性解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和无机国画颜料漫反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特征研究
17
作者 许照锦 李栋梁 沈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15-3921,共7页
国画颜料解混一直是古画颜料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光纤反射光谱(FORS)是无损化探测颜料类别的常用手段。通过CCD光纤光谱系统,从光谱线型对国画颜料进行了分类,分别探测了两种有机植物颜料藤黄和胭脂在不同比例混合下的漫反射光谱与吸收... 国画颜料解混一直是古画颜料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光纤反射光谱(FORS)是无损化探测颜料类别的常用手段。通过CCD光纤光谱系统,从光谱线型对国画颜料进行了分类,分别探测了两种有机植物颜料藤黄和胭脂在不同比例混合下的漫反射光谱与吸收光谱,并获取了不同色系无机矿物质颜料混合后的漫反射光谱。分析了单一颜料和混合颜料的光谱特征峰值,运用多元线性回归(MLR)以及一阶导数光谱法(FDS),通过全波段线性解混获得了各组分颜料的比例。经过实验与理论分析,藤黄与胭脂的漫反射光谱为S型,混合颜料一阶导数光谱中两特征峰的位置分别为536和649 nm,在漫反射光谱中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适用于该混合颜料的解混并显示出一定的线性规律,但无法精确地解混。而混合颜料的吸收光谱与单色光谱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解混误差在5%左右。无机矿物质颜料中的漫反射光谱有S型(石黄和赭石)和钟型(石青和石绿)两种。首先,对于S型(石黄)与S型(赭石)混合颜料漫反射光谱,赭石的一阶导数光谱出现明显的“三峰”现象,并且混合颜料一阶导数光谱在534 nm处出现新的特征峰。多元线性回归理论虽适用于该混合颜料的解混,但由于不同颜料解混的权重因子不同,无法形成较为精准的线性模型。其次,对于S型(赭石)与钟型(石绿)混合颜料的反射光谱需要多元线性回归与导数光谱法共同判断混合比例的基本趋势,该光谱在400~800 nm范围内仅有一个交叉点。最后,利用钟型(石青)与钟型(石绿)混合颜料反射光谱的特征峰位置,即可判断出颜料混合比例的特征,随着混合比例的变化,反射光谱特征峰在457~524 nm出现了明显的横向移动,并且混合颜料光谱的峰值强度有明显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反射光谱 国画颜料 光谱特征 线性解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城市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伍健恒 孙彩歌 樊风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100,共9页
拉萨市作为高原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地表温度变化对脆弱地区的生态影响非常显著,因此,选取该市城区及周边郊区作为实验区,利用线性光谱解混和大气校正算法获得该地区2009—2018年城市不透水面盖度(Im... 拉萨市作为高原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地表温度变化对脆弱地区的生态影响非常显著,因此,选取该市城区及周边郊区作为实验区,利用线性光谱解混和大气校正算法获得该地区2009—2018年城市不透水面盖度(Impervious Surface Coverage,ISC)和地表温度数据,同时结合温度贡献指数(Contribution Index,CI)讨论了高原地区城市不透水面与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的关系,拟为长期监控高原地区的基础生态变化提供帮助.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城市热环境对ISC的响应存在2种不同的模式:①冬季,ISC<0.1的区域对城市热环境的贡献为正;ISC≥0.1的区域的贡献为负.②夏季,ISC<0.1的区域对城市热环境的贡献为负;ISC≥0.1的区域的贡献为正.(2)冬季,CI与ISC呈现负相关关系.夏季,当ISC<0.5时,CI呈现下降的趋势;当ISC≥0.5时,CI呈现上升的趋势.(3)冬季,地表温度随着ISC的增加而缓慢下降;夏季,ISC对地表温度的影响表现为“V”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地表温度 时空变化 线性光谱 拉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