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永波 张守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6,共4页
该文把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LCMVB),该波束形成器是把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LCMVB)的预定约束方向导向矢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再结合线性约束用LCMVB来得到权矢量。经... 该文把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LCMVB),该波束形成器是把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LCMVB)的预定约束方向导向矢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再结合线性约束用LCMVB来得到权矢量。经分析表明,ELCMVB的性能优于GEIB的性能。与GEIB相比,ELCMVB不用计算修改的信号子空间,避免了因计算修改信号子空间而容易造成的计算不稳定性,且其波束形成性能基本上不受零点约束位置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并证实了ELCMVB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信号子空间 线性约束 最小方差 特征空间 矢量 计算机仿真 基于特征 向导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对角加载的稳健频率不变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郭业才 何川 +2 位作者 陈小燕 张铭 王丽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34-40,共7页
针对实际环境中因麦克风阵列失配误差导致宽带波束形成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对角加载的稳健频率不变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在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响应偏差函数,并对波束形成器权矢量的二范数... 针对实际环境中因麦克风阵列失配误差导致宽带波束形成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对角加载的稳健频率不变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在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响应偏差函数,并对波束形成器权矢量的二范数施加不等式约束,再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法和凸优化工具箱CVX(Con Ve X)分别在不等约束条件下求得权矢量的解析解和全局最佳解,以有效解决麦克风的增益、相位和位置等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失配误差问题,提高频率不变波束器的稳健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该算法的最优权矢量所得到的波束形成器对失配误差最不敏感,性能最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线性约束方差 凸优化 频率不变波束形成 对角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岩 曹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624,共8页
针对平面阵列天线波束形成过程中的波达方向(DOA)估计失配问题,提出在期望信号(SOI)方向附近增加线性约束的算法,有效提升了平面阵列波束形成的稳健性;此外,针对增加线性约束会导致波束形成算法自由度降低的问题,以均匀线阵为例,提出在... 针对平面阵列天线波束形成过程中的波达方向(DOA)估计失配问题,提出在期望信号(SOI)方向附近增加线性约束的算法,有效提升了平面阵列波束形成的稳健性;此外,针对增加线性约束会导致波束形成算法自由度降低的问题,以均匀线阵为例,提出在广义旁瓣相消(GSC)算法模型中添加阻塞矩阵预选环节的算法,有效解决了添加线性约束所致的自由度损失问题,从而使算法在提升稳健性的同时保持了原有的自由度。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波束形成 波达方向估计失配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广义旁瓣相消 阻塞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范数约束的改进MVDR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涛 孙心毅 成建波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针对传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难以有效均衡和同时优化干扰和噪声抑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范数解的改进算法。通过对阵列接收信号的自相关阵进行特征分解,取大特征值减去噪声功率及大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构建线... 针对传统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难以有效均衡和同时优化干扰和噪声抑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范数解的改进算法。通过对阵列接收信号的自相关阵进行特征分解,取大特征值减去噪声功率及大特征值对应特征向量,构建线性约束方程的最小范数解,代替MVDR算法中的自相关阵的逆的形式形成加权系数,其中噪声功率由小特征值的平均值估计,获得的权系数对应于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小范数解。仿真分析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在干扰位置处形成零陷,利于后续在时间维的噪声滤波处理,较之于MVDR等算法有更好的干扰和噪声抑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特征分解 最小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恩明 黎远松 +2 位作者 陈新华 余华兵 孙长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3,共6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调节波束形成的权向量设计中的增强因子来改善其方位分辨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MVDR波束形成的方位分辨力,且不... 提出一种改进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方法,通过调节波束形成的权向量设计中的增强因子来改善其方位分辨力,并且不以牺牲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为代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MVDR波束形成的方位分辨力,且不损失MVDR波束形成的信号与干扰+噪声比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 波束形成 方位分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许京伟 廖桂生 朱圣棋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4-1729,共6页
阵列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单脉冲测角面临信号对消、训练样本有限、波束保形及零点约束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对主瓣临近角度的幅相线性约束条件,有效的克服和波束信... 阵列雷达自适应和差波束单脉冲测角面临信号对消、训练样本有限、波束保形及零点约束困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幅相线性约束的自适应和差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对主瓣临近角度的幅相线性约束条件,有效的克服和波束信号对消的现象;通过引入相位约束条件,使得差波束的在主瓣方向逼近静态差波束,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同时通过合理的设计幅相约束条件实现了单脉冲和差波束测角二维解耦合.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和差波束 幅相线性约束 稳健波束形成 二维解耦合 单脉冲测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方差波束形成与基于最小方差相干系数融合的超声成像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平 许琴 +3 位作者 范文政 高阳 何为 陈民铀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5,共5页
在医学超声成像中,最小方差波束形成(MV)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但不能提高成像的对比度。针对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低对比度,提出一种最小方差波束形成与基于最小方差相干系数融合的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输出取... 在医学超声成像中,最小方差波束形成(MV)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但不能提高成像的对比度。针对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低对比度,提出一种最小方差波束形成与基于最小方差相干系数融合的成像方法。该方法利用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输出取代相干系数中相干部分的能量和,得到加权系数,然后利用该系数加权最小波束形成的结果。仿真成像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辨率、对比度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延时叠加波束形成法,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法以及最小方差波束形成与相干系数融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成像 最小方差 波束形成 相干系数 延时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约束稳定性最小均方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会芝 杨育捷 王鲜芳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7,共5页
针对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步长调整精度不高的问题,将约束稳定性最小均方(CS-LMS)算法应用于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问题。通过引入后验误差的稳定性约束条件,构建适合波束形成问题的优化目标,并给出了其解的计算复杂度、收敛速度和稳... 针对归一化最小均方(NLMS)算法步长调整精度不高的问题,将约束稳定性最小均方(CS-LMS)算法应用于智能天线的波束形成问题。通过引入后验误差的稳定性约束条件,构建适合波束形成问题的优化目标,并给出了其解的计算复杂度、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的理论分析。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CS-LMS波束形成算法比NLMS算法具有更加优良的抗干扰性能,较快的收敛速度,良好的系统跟踪能力和较小的稳态误差,尤其是当输入信号发生中断或突变时,算法依然工作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稳定性 最小均方算法 拉格朗日乘子法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则化约束最小二乘的稳健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静 陈华伟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Frequency invariant beamformer,FIB)在无畸变宽带声信号采集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经典的FIB设计方法通常是在理想的模型条件下提出的,当存在由麦克风的幅度和相位响应不一致性所引起的阵列通道失配误差时,其性能... 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Frequency invariant beamformer,FIB)在无畸变宽带声信号采集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经典的FIB设计方法通常是在理想的模型条件下提出的,当存在由麦克风的幅度和相位响应不一致性所引起的阵列通道失配误差时,其性能会变差,无法满足实际的设计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则化约束最小二乘的稳健FIB设计方法,有效克服了麦克风阵列通道失配误差对FIB设计性能的影响。该方法适用于任意结构的阵列,并且具有闭式解,无需迭代步骤,计算复杂度较低。仿真实例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稳健性 约束最小二乘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码分多址的近似最小方差法波束形成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文杰 蒋伯峰 殷勤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6-40,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码分多址的波束形成方法 ,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在干扰数趋于无穷大时 ,可获得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解 .仿真实验表明 ,在用户数大于阵元数时 ,该方法近似于最小方差法波束形成器 ,并且不需计算阵列响应协方差矩阵及...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码分多址的波束形成方法 ,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在干扰数趋于无穷大时 ,可获得最小方差意义下的最优解 .仿真实验表明 ,在用户数大于阵元数时 ,该方法近似于最小方差法波束形成器 ,并且不需计算阵列响应协方差矩阵及其逆矩阵 .该方法具有运算量小、无相干源问题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多址干扰的消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天线 波束形成 码分多址 最小方差 C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T插值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阵列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维杰 孙进才 朱思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算法。首先给出了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连续线阵的灵敏度函数与离散线列阵加权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给出了使用DFT插值法求解各子带阵列权系数的方法,最后将DFT插值法应用于... 本文提出一种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算法。首先给出了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连续线阵的灵敏度函数与离散线列阵加权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给出了使用DFT插值法求解各子带阵列权系数的方法,最后将DFT插值法应用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阵列。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实现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同时保持波束图基本不随频率变化,且该方法可以降低宽带自适应阵列的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插值法 波束 波束形成技术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算法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阳 惠俊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99-1204,共6页
为了克服声压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方位估计的左右模糊问题,提出了声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指出了矢量阵导向矩阵与声压阵导向矩阵之间的关系.通过声压阵导向矩阵与单位矩阵的Kronecker积得到矢量阵的导向矩阵,从而使... 为了克服声压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方位估计的左右模糊问题,提出了声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指出了矢量阵导向矩阵与声压阵导向矩阵之间的关系.通过声压阵导向矩阵与单位矩阵的Kronecker积得到矢量阵的导向矩阵,从而使不同频率的矢量阵互谱密度矩阵聚焦.计算机仿真和海试实验证明与声压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相比,矢量阵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具有更好的方位分辨力且无左右模糊,并可以空间欠采样而不出现栅瓣.针对带宽内信噪比随频率变化的情况,用各频率的信噪比对导向协方差矩阵进行加权,改进了空间谱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矢量阵 导向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空间谱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敏感度的广义线性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霍立平 毛兴鹏 +2 位作者 石运梅 贾绍文 李广岩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1-475,共5页
常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波束形成器对于非圆信号是次优的,且当训练样本数有限时,其性能有所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敏感度的广义线性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算法以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非圆特性为基础,利用最小敏感度准则求得... 常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波束形成器对于非圆信号是次优的,且当训练样本数有限时,其性能有所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敏感度的广义线性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算法以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非圆特性为基础,利用最小敏感度准则求得最优权矢量,提高了波束形成器的稳健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低信噪比和小快拍数的情况下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非圆信号 自适应波束形成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换的线性约束降秩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丁前军 王永良 张永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10-2013,共4页
在分析直接形式的线性约束降秩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换的线性约束降秩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解决了直接形式的线性约束降秩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特定干扰角度上数值稳定性下降和约束零点损失问题。提出了线性... 在分析直接形式的线性约束降秩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换的线性约束降秩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解决了直接形式的线性约束降秩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在特定干扰角度上数值稳定性下降和约束零点损失问题。提出了线性约束正交投影算法,基于变换的线性约束正交投影算法可得到和其它降秩方法相同的性能,但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线性约束 降秩处理 正交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干扰参数约束的稳健LSMI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聪锋 廖桂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6-1392,共7页
针对稳健的加载样本矩阵求逆(LSMI)波束形成算法,给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获得了加载电平的准确计算公式,而且得出最优加载量为负值,且与约束参数的选取无关.为了改善LSMI波束形成算法的抗干扰性能,提出利用线性干扰参数约束(LJC)来实现... 针对稳健的加载样本矩阵求逆(LSMI)波束形成算法,给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获得了加载电平的准确计算公式,而且得出最优加载量为负值,且与约束参数的选取无关.为了改善LSMI波束形成算法的抗干扰性能,提出利用线性干扰参数约束(LJC)来实现,其中对LJC-LSMI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建模和求解,得到了最优加权矢量的表达式,并给出了具体的求解方法.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LJC-LSMI相对于LSMI具有较强的干扰抑制能力,相对于线性约束最小功率(LCMP)波束形成算法具有稳健的波束指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加载样本矩阵求逆 导向矢量失配 线性干扰参数约束 负对角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意阵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聚焦波束形成的被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鑫 章新华 +1 位作者 卢海杰 兰英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1-474,共4页
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应用到平面任意结构阵列上,可以很好地解决线列阵由于阵长较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布放困难、部分阵元失效影响定位性能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平面任意结构阵列的近场接收信号模... 将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应用到平面任意结构阵列上,可以很好地解决线列阵由于阵长较长,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布放困难、部分阵元失效影响定位性能等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平面任意结构阵列的近场接收信号模型,推导出阵列流型,然后将MVDR聚焦波束形成技术应用到该模型中,得到了基于任意阵的MVDR聚焦波束形成近场被动定位方法。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意阵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 聚焦 波束形成 定位方法 array minimum variance 任意结构阵列 近场 MVDR 阵列流型 信号模型 平面 技术应用 仿真验证 定位性能 有效性 线列阵 部分阵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矢量失配条件下多约束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巩朋成 陈伟 +2 位作者 柯航 程旭 吴云韬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55-1865,共11页
自适应波束形成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广泛应用于雷达、语音、医疗等领域。然而,当阵列发生扰动时,将会导致干扰偏离零陷位置,甚至会导致算法完全失效。为了解决现有波束形成算法在发生导向矢量失配和干扰位置扰动时波束形... 自适应波束形成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已广泛应用于雷达、语音、医疗等领域。然而,当阵列发生扰动时,将会导致干扰偏离零陷位置,甚至会导致算法完全失效。为了解决现有波束形成算法在发生导向矢量失配和干扰位置扰动时波束形成器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导向矢量失配条件下多约束鲁棒波束形成算法。本文参照实际情况引入更多约束,增加了双边范数扰动约束以及二次相似性约束,允许了误差产生的范围。此外,本文确保感兴趣信号(Signal Of Interest,SOI)的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远离干扰导向矢量的所有线性组合的DOA区域,保证了最优导向矢量的DOA位于SOI的角扇形区域。首先,以波束形成器输出最大功率为目标,并结合实际环境下的约束条件,建立了最优导向矢量的数学模型。其次,利用定义的干扰范围重构协方差矩阵,以此来展宽零陷,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最后,先用内点法求得替代变量的解,以此求解针对导向矢量的二次不等式约束问题;随后在约束模型中代入替代变量,用交替方向乘子法迭代求解导向矢量,在每一次的迭代中都会得到显示解。同时,本文还对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的波束形成算法,所提方法加宽了干扰处零陷,使得波束形成器的抗干扰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且能够很好地校正失配导向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方向乘子法 二次约束 波束形成 零陷展宽 方差矩阵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时龙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88,共5页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中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弱目标检测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MVDR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按搜索角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相移、相加处理,得到一组新数据;最... 针对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中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弱目标检测影响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子阵预处理的MVDR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分组处理;然后按搜索角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相移、相加处理,得到一组新数据;最后按MVDR波束形成思想对该组新数据进行处理,可得到低背景噪声和旁瓣级波束。理论推导分析、数值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线列阵接收数据进行了分子阵预处理,相比MVDR波束形成,有效提高了线列阵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中信号含有量和信噪比,输出背景噪声级和旁瓣级得到了10dB以上的改善,降低了背景噪声和旁瓣级对MVDR波束形成检测弱目标的影响,提高了MVDR波束形成对弱目标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波束形成 分子阵预处理 旁瓣级 弱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玉平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2年第2期41-43,共3页
讨论了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及实现,并对算法提出了改进措施。仿真表明,改进算法可以降低阵列接收响应图的旁瓣电平。
关键词 线性约束 最小方差 波束形成 切比雪夫 天线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待定多线性约束最大信噪比波束形成器
20
作者 徐振海 王雪松 +1 位作者 肖顺平 庄钊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21-1523,共3页
在多线性约束(MLC)最小方差准则和最大信噪比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待定多线性约束(MLCD)最大信噪比波束形成器,确定了最优增益向量,导出了最优权矢量和最大输出信号干扰噪声比的解析表达式,与多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相比,待定多线... 在多线性约束(MLC)最小方差准则和最大信噪比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待定多线性约束(MLCD)最大信噪比波束形成器,确定了最优增益向量,导出了最优权矢量和最大输出信号干扰噪声比的解析表达式,与多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相比,待定多线性约束最大信噪比波束形成器具有更优越的滤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波束形成 线性约束 信号干扰噪声比 最优权 增益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