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永波 张守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3-426,共4页
该文把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LCMVB),该波束形成器是把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LCMVB)的预定约束方向导向矢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再结合线性约束用LCMVB来得到权矢量。经... 该文把线性约束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ELCMVB),该波束形成器是把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LCMVB)的预定约束方向导向矢量向信号子空间投影,再结合线性约束用LCMVB来得到权矢量。经分析表明,ELCMVB的性能优于GEIB的性能。与GEIB相比,ELCMVB不用计算修改的信号子空间,避免了因计算修改信号子空间而容易造成的计算不稳定性,且其波束形成性能基本上不受零点约束位置的影响。最后,给出了计算机仿真结果,并证实了ELCMVB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器 信号子空间 线性约束 最小方差 特征空间 矢量 计算机仿真 基于特征 向导 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FT插值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阵列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维杰 孙进才 朱思宇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文提出一种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算法。首先给出了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连续线阵的灵敏度函数与离散线列阵加权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给出了使用DFT插值法求解各子带阵列权系数的方法,最后将DFT插值法应用于... 本文提出一种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算法。首先给出了具有频率不变波束图的连续线阵的灵敏度函数与离散线列阵加权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给出了使用DFT插值法求解各子带阵列权系数的方法,最后将DFT插值法应用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阵列。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实现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的同时保持波束图基本不随频率变化,且该方法可以降低宽带自适应阵列的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FT插值法 波束图 波束形成技术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宽带自适应算法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的稳健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岩 曹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624,共8页
针对平面阵列天线波束形成过程中的波达方向(DOA)估计失配问题,提出在期望信号(SOI)方向附近增加线性约束的算法,有效提升了平面阵列波束形成的稳健性;此外,针对增加线性约束会导致波束形成算法自由度降低的问题,以均匀线阵为例,提出在... 针对平面阵列天线波束形成过程中的波达方向(DOA)估计失配问题,提出在期望信号(SOI)方向附近增加线性约束的算法,有效提升了平面阵列波束形成的稳健性;此外,针对增加线性约束会导致波束形成算法自由度降低的问题,以均匀线阵为例,提出在广义旁瓣相消(GSC)算法模型中添加阻塞矩阵预选环节的算法,有效解决了添加线性约束所致的自由度损失问题,从而使算法在提升稳健性的同时保持了原有的自由度。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健波束形成 波达方向估计失配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广义旁瓣相消 阻塞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原则的稳健快速自适应脉冲压缩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裴家正 黄勇 +2 位作者 陈宝欣 关键 陈小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621-3630,共10页
针对线性调频信号在距离单元内的回波采样点与目标点失配,即采样失配的情况下,自适应脉冲压缩性能下降的问题,对快速自适应脉冲压缩(fast adaptive pulse compression,FAPC)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inearly constra... 针对线性调频信号在距离单元内的回波采样点与目标点失配,即采样失配的情况下,自适应脉冲压缩性能下降的问题,对快速自适应脉冲压缩(fast adaptive pulse compression,FAPC)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LCMV)原则的连续分块FAPC(contiguous block FAPC,CFAPC)方法。该方法将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类比到自适应脉冲压缩滤波方法中,首先在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原则保持增益的前提下增加零点约束条件,加宽零点凹口的宽度;而后对分块的协方差矩阵设置置零条件,抑制旁瓣能量,实现在采样失配情况下保持稳健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脉内多普勒频移和采样失配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所提方法可以更好地抑制目标的距离旁瓣,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信号 采样失配 自适应脉冲压缩 距离旁瓣抑制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的全球定位系统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幸璐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54-356,共3页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在强宽带干扰下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采用自适应调零天线,利用信号和干扰的入射空间角度不同进行空域滤波,可提高其抗干扰能力。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准则的自适应滤波算法简... 针对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在强宽带干扰下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采用自适应调零天线,利用信号和干扰的入射空间角度不同进行空域滤波,可提高其抗干扰能力。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准则的自适应滤波算法简单有效,在牺牲一个干扰抑制自由度的条件下,可对高仰角卫星导航信号进行较好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调零天线 空域滤波 抗干扰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V线性约束的自适应方向图控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苏保伟 王永良 周良柱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2-285,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最小方差约束(LCMV)的自适应方向图控制方法,在约束条件中增加了对静态方向图的拟合条件,可以在自适应抗干扰的同时形成期望副瓣形状,分析了小快拍条件下自适应方向图副瓣起伏机理,并把对角加载与本方法结合,极大...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最小方差约束(LCMV)的自适应方向图控制方法,在约束条件中增加了对静态方向图的拟合条件,可以在自适应抗干扰的同时形成期望副瓣形状,分析了小快拍条件下自适应方向图副瓣起伏机理,并把对角加载与本方法结合,极大改善了副瓣收敛速度,并在小快拍时就能有较好的性能。随后的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最小方差约束波束形成器 自适应方向图控制 对角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三加氢装置鲁棒最小协方差约束控制及应用
7
作者 张江淮 赵众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6-1227,共12页
碳三加氢反应器操作条件多变,并且存在级联反应,传统的手动操作配氢容易过加氢或漏炔,导致出口甲基乙炔(MA)和丙二烯(PD)浓度波动较大,还会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和转化率。由于碳三加氢过程具有非线性、操作区域多变的特点,传统的基于线... 碳三加氢反应器操作条件多变,并且存在级联反应,传统的手动操作配氢容易过加氢或漏炔,导致出口甲基乙炔(MA)和丙二烯(PD)浓度波动较大,还会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和转化率。由于碳三加氢过程具有非线性、操作区域多变的特点,传统的基于线性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器在工业过程控制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Hammerstein模型是一种将非线性稳态环节和线性动态环节串联的非线性模型,非常适合描述非线性工业对象且方便控制器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鲁棒最小协方差约束控制方法,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稳态部分采用WaveARX神经网络逼近,并根据多操作点稳态输入输出数据进行辨识,通过机理分析辨识得到的操作点附近线性化模型作为线性动态部分,将非线性鲁棒控制问题转化为线性模型鲁棒约束控制和非线性环节求逆问题,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建模偏差,对模型输出偏差协方差上限进行约束并最小化,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出次优状态反馈控制律,再根据非线性部分的逆模型得到系统的控制输入,仿真及工业应用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 过程控制 HAMMERSTEIN模型 神经网络 最小方差约束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线性约束的自适应方向图控制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荣锋 赵士锋 丁前军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2期139-141,1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LCMV)的自适应方向图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原有线性约束基础上构造新的线性约束,然后根据新组成的线性约束进行LCMV自适应波束形成,所得到的自适应方向图在固定零点方向和干扰方向形成零陷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LCMV)的自适应方向图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原有线性约束基础上构造新的线性约束,然后根据新组成的线性约束进行LCMV自适应波束形成,所得到的自适应方向图在固定零点方向和干扰方向形成零陷的同时保留了期望静态方向图的副瓣电平特性,从而能够减小快变干扰的影响,并且计算十分简便。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方向图控制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 零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4
9
作者 潘玉平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2年第2期41-43,共3页
讨论了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的性能及实现,并对算法提出了改进措施。仿真表明,改进算法可以降低阵列接收响应图的旁瓣电平。
关键词 线性约束 最小方差 波束形成 切比雪夫 天线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降秩线性约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亚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5,共3页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法可在多项约束条件下提供较好的干扰抑制能力,然而在低快拍数、固定零点和自适应干扰零点重合的条件下,该算法性能严重下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约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基于变换的线性正交投影算法,可较好...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法可在多项约束条件下提供较好的干扰抑制能力,然而在低快拍数、固定零点和自适应干扰零点重合的条件下,该算法性能严重下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约束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基于变换的线性正交投影算法,可较好地克服上述缺点,且计算量较小。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低快拍 零点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调零阵的LCMV算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磊 胡永辉 华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8-691,共4页
详细推导了基于功率倒置阵列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算法及其递推公式,避免了矩阵求逆的复杂运算。然后在Matlab环境里构建了仿真模型来模拟实际的接收环境和复现阵列接收到的信号,对均匀线阵和圆阵都做了仿真,并得到了相应的阵列波束... 详细推导了基于功率倒置阵列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算法及其递推公式,避免了矩阵求逆的复杂运算。然后在Matlab环境里构建了仿真模型来模拟实际的接收环境和复现阵列接收到的信号,对均匀线阵和圆阵都做了仿真,并得到了相应的阵列波束图,为自适应天线的实用设计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速度快、易于实现,利用LCMV算法作为自适应算法的功率倒置阵列抗干扰方案适合在强干扰的环境下工作,干扰越强,其对应的零陷越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倒置阵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算法 自适应算法 扩频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业才 陈小燕 王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46-1652,共7页
针对封闭环境中语音信号受到混响影响,提出了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含混响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阵列信号,对频域阵列信号分频处理,将分频的信号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 针对封闭环境中语音信号受到混响影响,提出了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含混响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阵列信号,对频域阵列信号分频处理,将分频的信号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滤波处理,该波束滤波根据每个频段上混响时间不同的特性对频域阵列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后,将波束形成算法分别应用到高低频中,以提高混响抑制的精度;再由频域阵列信号的组合功率谱进行维纳后置滤波以抑制混响,由麦克风阵列接收到混响信号的直达波和反射波之间不相关性及麦克风阵列接收信号的空间信息解决维纳滤波器的精确估计问题;最后由逆短时傅里叶变换恢复出时域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混响抑制具有明显的改善;且在混响时间600 ms条件下语音增强系统的PESQ值提高了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混响 维纳后置波束形成 房间冲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useholder多级维纳滤波器的全联通WSN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庆东 庞胜利 卢光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针对减少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在全联通WSN中的计算量问题,提出基于Householder多级维纳滤波器(HMSWF)的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方法.该方法通过有效引入HMSWF技术避免本地协方差矩阵估计及求逆运算,能以更少的计算量获得分布式LCMV波束... 针对减少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在全联通WSN中的计算量问题,提出基于Householder多级维纳滤波器(HMSWF)的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方法.该方法通过有效引入HMSWF技术避免本地协方差矩阵估计及求逆运算,能以更少的计算量获得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相同的输出性能.另外,还可以在递推过程中进行合理截断处理来进一步降低运算量.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布式信号估计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良MUSIC和ADL-LCMV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杨 李东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8,39,共6页
针对相控阵天线系统常用方法中存在的对相干信源估计效果不好、波束形成受信噪比(SNR)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良多信号分类(MUSIC)和可自适应对角加载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ADL-LCMV)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阵列接收数据... 针对相控阵天线系统常用方法中存在的对相干信源估计效果不好、波束形成受信噪比(SNR)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良多信号分类(MUSIC)和可自适应对角加载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ADL-LCMV)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阵列接收数据进行共轭重排、构造增广矩阵,进而构造新的特征子空间,进行波达方向的估计,然后在LCMV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对角加载,形成波束。仿真结果表明:改良MUSIC算法能有效识别来波信号的方向,对相干信号的识别效果较好,优于空间平滑算法;ADL-LCMV算法在形成波束时能有效克服高信噪比下小特征值扰动带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信号分类 波束形成 自适应对角加载 相干信源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LCMV算法在抑制干扰噪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春悦 吕英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29-32,共4页
根据波束空间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通过对输入数据矩阵进行预处理,使得协方差矩阵中不再包含信号子空间向量。为进一步抑制杂波干扰,新算法还引入对角加载,使得改进后的LCMV算法对于不同信噪比的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都能... 根据波束空间理论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通过对输入数据矩阵进行预处理,使得协方差矩阵中不再包含信号子空间向量。为进一步抑制杂波干扰,新算法还引入对角加载,使得改进后的LCMV算法对于不同信噪比的期望信号与干扰信号都能形成特性良好的方向图,提高了阵列天线的输出SINR。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波束形成 对角加载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LCMV算法的FDA平台外干扰抑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博 谢军伟 +1 位作者 张晶 葛佳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47-2256,共10页
针对频率分集阵列(FDA)接收机在抑制与目标位置接近的平台外干扰过程中,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波束形成器在阵元数较大、导向矢量失配情况下出现的主瓣畸变问题展开分析。在采用重叠正弦频率分集阵列接收结构代替一维均匀线性频率分... 针对频率分集阵列(FDA)接收机在抑制与目标位置接近的平台外干扰过程中,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波束形成器在阵元数较大、导向矢量失配情况下出现的主瓣畸变问题展开分析。在采用重叠正弦频率分集阵列接收结构代替一维均匀线性频率分集阵列(ULA-FDA)接收的基础上,通过可变加载约束的最速下降线性约束最小方差(SD-LCMV)准则求解导向矢量失配时的权矢量,实现对阵列方向图主瓣的有效纠偏和保形。仿真验证了采用正弦频控函数的重叠子阵FDA阵列具有最佳的主瓣宽度和低旁瓣特性。当存在2°的指向误差时,正弦频控函数的重叠子阵FDA阵列经导向矢量修正得到的阵列方向图在有效抑制干扰的同时能够实现主瓣的纠偏和保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分集阵列(FDA) 重叠子阵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VDR)波束形成器 最速下降线性约束最小方差(SD-lcmv)波束形成器 干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树型WSN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庆东 卢光跃 +1 位作者 庞胜利 包志强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44-1848,共5页
针对减少树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中分布式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LCMV)波束形成器计算量问题,提出基于Householder多级维纳滤波器(Householder multistage Wiener filter,HM... 针对减少树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中分布式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LCMV)波束形成器计算量问题,提出基于Householder多级维纳滤波器(Householder multistage Wiener filter,HMSWF)的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方法。该方法通过有效引入HMSWF技术避免本地协方差矩阵估计及求逆运算,能以更少的计算量获得分布式LCMV波束形成器相同的输出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器 分布式信号估计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瓣电平软约束下干扰功率搜索的波束形成
18
作者 曾操 周争光 廖桂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27-2831,共5页
实际中,期望信号或干扰的先验方向信息往往不能精确已知(即存在阵列流形误差),当信噪比超过一定门限时,线性约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对阵列流形误差有高敏感性从而导致输出信干噪比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旁瓣电平软约束条件下... 实际中,期望信号或干扰的先验方向信息往往不能精确已知(即存在阵列流形误差),当信噪比超过一定门限时,线性约束自适应波束形成器对阵列流形误差有高敏感性从而导致输出信干噪比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旁瓣电平软约束条件下搜索人工干扰功率值的波束形成方法。在粗估干扰来波方向的基础上,约束旁瓣最大峰值起伏在一定范围内,采用子空间投影和加宽干扰零陷区的技术提高波束形成器的鲁棒性,通过粗、精两种模式的搜索获得干扰零陷区的注入功率值估计,具有良好的干扰抑制效果和对阵列流形误差不敏感的特性。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响应软约束的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
19
作者 陈明建 罗景青 +1 位作者 阮怀林 吴世龙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3-86,共4页
针对常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波束形成中输出信干噪比(SINR)较低问题,提出了基于频率响应软约束的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在LCMV波束器的约束条件基础上,增加对期望方向阵列频率响应软约束,可以得到近似无失真信号输出,同时... 针对常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波束形成中输出信干噪比(SINR)较低问题,提出了基于频率响应软约束的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在LCMV波束器的约束条件基础上,增加对期望方向阵列频率响应软约束,可以得到近似无失真信号输出,同时增加波束抑制干扰噪声能力,提高输出SINR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 频率响应约束 输出信干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带SDL的LCMV宽带波束形成性能分析
20
作者 赵拥军 陈晖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4-785,共12页
对子带阵元延迟线(SDL)波束形成器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了子带LCMV算法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的解析表达式,对比了子带LCMV算法和全带LCMV算法的阵列响应性能,以及阵元数量、输入信噪比(S... 对子带阵元延迟线(SDL)波束形成器的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了子带LCMV算法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的解析表达式,对比了子带LCMV算法和全带LCMV算法的阵列响应性能,以及阵元数量、输入信噪比(SNR)和阵元间距对输出SINR的影响,并分析了子带滤波器组的参数对子带LCMV输出SINR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子带LCMV算法可有效提高性能,并可在不降低性能的条件下降低阵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波束形成 阵元延迟线 子带滤波器组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