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1
作者 张二帅 刘建新 黄章峰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4,I0001,共16页
在实现e^(N)方法时,需要搜索流场中的不稳定波,并大量求解当地边界层的稳定性问题,因此为高效求解当地边界层的不稳定波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neural network-based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NNLSA)。采... 在实现e^(N)方法时,需要搜索流场中的不稳定波,并大量求解当地边界层的稳定性问题,因此为高效求解当地边界层的不稳定波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neural network-based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NNLSA)。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给出最不稳定波频率ω、展向波数β、流向波数αr和增长率σmax的初值对,再通过迭代法计算失稳扰动波的实际空间失稳波数和增长率。使用平板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平板和尖锥算例对NNLSA方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部分对不稳定波参数的预测结果与线性稳定性理论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LSA部分可根据神经网络提供的预测值,通过迭代法找到最不稳定波;NN-LSA方法的求解效率较高,求解时间比全局搜索方法约低20~50倍,大大减小了人为因素在计算过程中的影响。本文提出的NN-LSA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分析边界层流动的线性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 e^(N)方法 转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字形组合臂架空间压杆线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奇才 李文军 +1 位作者 周在磊 熊肖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323-3328,共6页
为研究人字形组合臂架结构的线性失稳载荷简易计算问题,进行了理论改进和仿真验证。首先从实体式人字形结构出发,采用柔度法推导出单柱轴向载荷算式,运用有限元和非线性拟合技术得到了法向铰约束下的等效约束系数,并结合算例检验了... 为研究人字形组合臂架结构的线性失稳载荷简易计算问题,进行了理论改进和仿真验证。首先从实体式人字形结构出发,采用柔度法推导出单柱轴向载荷算式,运用有限元和非线性拟合技术得到了法向铰约束下的等效约束系数,并结合算例检验了单柱近似失稳载荷算式的准确性;然后考虑剪力的不利影响,给出了人字形组合臂架线性失稳载荷算式;最后使用算式计算两种典型构件截面形式的28个人字形组合臂架结构,同时使用SAP2000软件对其进行线性屈曲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十字形腹杆体系的人字形组合结构,臂架长宽比在1.790-5.865大范围内修正算式的计算精度有显著提高;当长宽比大于3时,误差基本呈减小趋势,并保持在-3.2%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形组合臂架 空间压杆 线性稳定性分析 起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线性稳定性分析中切比雪夫谱配置法参数敏感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宇轩 李伟鹏 王福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46-1254,1263,共10页
针对流动线性稳定性分析中切比雪夫谱配置法对求解参数具有较高敏感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求解关于布拉修斯速度分布的二维平行流稳定性方程,研究了配置点数目、截断距离、坐标变换方式及边界条件施加方式对获得的模态特征值影响规律.结... 针对流动线性稳定性分析中切比雪夫谱配置法对求解参数具有较高敏感性的问题,利用该方法求解关于布拉修斯速度分布的二维平行流稳定性方程,研究了配置点数目、截断距离、坐标变换方式及边界条件施加方式对获得的模态特征值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减小配置点数目和截断距离分别降低特征向量拟合精度和半无界远场边界条件模拟准确性,而过大的配置点数目和截断距离则使模态特征值易受舍入误差影响而发生偏差;在所有模态特征值中,SP族及与A族相交处最易受配置点数目和截断距离影响;当截断距离较大时,指数坐标变换方式计算结果优于代数坐标变换结果,当截断距离较小时结论相反;边界条件的施加方式对模态特征值影响不大,采取返还矩阵法施加方式获得的方程算子矩阵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线性稳定性分析 切比雪夫谱配置法 二维平行流稳定性方程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平面液膜喷入可压缩气流中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建明 熊玮 +1 位作者 李雯霖 张叶娟 《新能源进展》 2018年第6期490-497,共8页
对粘性平面液膜射流喷射进入可压缩气体环境的线性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纳维–斯托克斯控制方程组,代入运动学和动力学边界条件,推导得到了线性化和量纲一化的色散关系式。编制Fortran语言数值计算程序,运用穆勒方法求得液膜射流... 对粘性平面液膜射流喷射进入可压缩气体环境的线性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纳维–斯托克斯控制方程组,代入运动学和动力学边界条件,推导得到了线性化和量纲一化的色散关系式。编制Fortran语言数值计算程序,运用穆勒方法求得液膜射流表面波增长率随表面波数变化关系的数值解。分析了气液流速比之差、韦伯数、雷诺数、欧拉数、马赫数等量纲一参数对液膜射流碎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量纲一参数均是液膜碎裂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平面液膜 可压缩气体环境 线性稳定性分析 色散关系式 表面波增长率 表面波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环状索杆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5
作者 高博青 卢群鑫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14-720,共7页
研究了大型环状索杆张力结构这一新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稳定性能,为其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采用索元、梁元、杆元混合非线性有限元法,探讨了10种布索工况以及不同矢跨比下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稳定性.结果表明,适当地布索可显著地提... 研究了大型环状索杆张力结构这一新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稳定性能,为其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采用索元、梁元、杆元混合非线性有限元法,探讨了10种布索工况以及不同矢跨比下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稳定性.结果表明,适当地布索可显著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布置环索和斜索或者同时布置环索和径向索时结构的承载能力分别是无索时的8.9倍、8.75倍,其中内环索对结构稳定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此外,在矢跨比为7/30左右时,该结构有最佳的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索杆结构 几何非线性稳定性分析 布索 刚度 建筑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环缝气流作用下锥形液膜线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康忠涛 李清廉 成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了分析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雾化机理,对同轴气体作用下的锥形液膜进行时间稳定性分析,推导同轴气体作用下锥形液膜的色散方程,建立离心式喷嘴出口参数预测模型,用于数值求解色散方程。结果表明:喷嘴出口液膜厚度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 为了分析气液同轴离心式喷嘴的雾化机理,对同轴气体作用下的锥形液膜进行时间稳定性分析,推导同轴气体作用下锥形液膜的色散方程,建立离心式喷嘴出口参数预测模型,用于数值求解色散方程。结果表明:喷嘴出口液膜厚度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而减小,喷雾锥角、液膜速度和轴向速度随着喷注压降的增加而增大。同轴气体作用下液膜由正弦模式的表面波主导,因为正弦模式的表面波增长率远大于曲张模式的表面波增长率。当环缝气体喷注速度较小时,增加气体速度会减小气液相对速度,从而减弱气液相互作用,使得液膜主导表面波增长率和频率减小、破碎时间和破碎长度增加。而当环缝气体速度超过一个临界值后,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大,液膜主导表面波增长率和频率迅速增大,破碎时间和破碎长度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液膜 同轴环缝气流 线性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向磁场下球形气泡绕流的线性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晓琳 潘君华 倪明玖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7-1416,共10页
电磁冶金中氩气通常作为动力和载体将脱硫剂、脱氧剂吹入到液态金属中,因此存在磁场环境下气泡在液态金属中自由运动的问题,而绕流作为自由运动的特殊形态,是研究自由运动问题的第一步.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流向磁场作用下球形气泡绕... 电磁冶金中氩气通常作为动力和载体将脱硫剂、脱氧剂吹入到液态金属中,因此存在磁场环境下气泡在液态金属中自由运动的问题,而绕流作为自由运动的特殊形态,是研究自由运动问题的第一步.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流向磁场作用下球形气泡绕流的全局线性稳定性,讨论基本流对时间-方位角模态小扰动的响应,发现了8个不稳定的驻定模态,并绘制它们在Re-Ha参数平面的中性曲线.结果显示方位角波数m=1的驻定模态首先导致第一次常规分岔,该模态已被广泛证实为轴对称绕流中最不稳定的模态,使轴对称尾迹转变为由一对反向旋转涡组成的单平面对称尾迹.同时第一次分岔的中性曲线展示磁场对球形气泡绕流先失稳后致稳的作用.后续分岔依次由定模态导致.这些分岔为认识磁场环境下气泡绕流的尾迹结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气泡绕流 线性稳定性分析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楔面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红军 袁湘江 沈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1-675,共5页
为分析前缘钝化对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压缩面边界层转捩的影响,针对抽象出的楔面外形,在风洞来流条件下,应用线性稳定性理论(Linear Steady Theory)分析了前缘钝化半径R=0及R=0.5mm的楔面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得到各自前缘构形的边界层失稳... 为分析前缘钝化对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压缩面边界层转捩的影响,针对抽象出的楔面外形,在风洞来流条件下,应用线性稳定性理论(Linear Steady Theory)分析了前缘钝化半径R=0及R=0.5mm的楔面边界层流动稳定性,得到各自前缘构形的边界层失稳位置及最不稳定波的波数和增长率。研究发现,前缘钝化半径R=0.5mm的楔面边界层失稳位置远远大于前缘钝化半径R=0的楔面边界层失稳位置,表明前缘钝化对楔面边界层失稳特性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线性稳定性分析 钝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压气体射流在液体中剪切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贺小艳 马汉东 王强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8-83,共6页
采用时间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就无限域不可压有粘液体中的可压缩、无粘气体射流流动的三维扰动稳定性分析。研究较全面分析了气体压缩性、液体粘性、表面张力效应、液气密度比以及滑移速度等重要因素对气体剪切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时间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就无限域不可压有粘液体中的可压缩、无粘气体射流流动的三维扰动稳定性分析。研究较全面分析了气体压缩性、液体粘性、表面张力效应、液气密度比以及滑移速度等重要因素对气体剪切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压缩性助长气液剪切流动的不稳定性 ;液体粘性可在小范围内抑制扰动增长 ;表面张力作用的提高使扰动最大增长率呈线性衰减。在主导波数区域内 ,液气密度比愈高扰动愈强 ,而在最大扰动波数限附近 ,规律趋于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线性稳定性分析 气液交界面 修正Bessel函数 水下射流 三维可压气体射流 剪切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的线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启生 何蒙 胡开鑫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6-480,共5页
对外壁加热的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采用Chebyshev配点法对Pr=6.8、内外径之比为0.5、深宽比A范围为0.25~1.4的数值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流动的临界状态均为振荡形式,并且随着A的增大,临界雷诺数减小,相应的临界波数与... 对外壁加热的环形液池热毛细对流进行了线性稳定性分析.采用Chebyshev配点法对Pr=6.8、内外径之比为0.5、深宽比A范围为0.25~1.4的数值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流动的临界状态均为振荡形式,并且随着A的增大,临界雷诺数减小,相应的临界波数与振荡频率也呈减小趋势.能量分析结果表明,小扰动与基本流相互作用项较小,表面张力在径向做功与周向做功对小扰动的动能变化起主导作用.观察三者与液池深宽比的关系,发现A=0.8时表面张力在径向做功项达到极小值,周向做功项以及小扰动与基本流相互作用项达到极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毛细对流 环形液池 线性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Woods-Burnett方程的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魏淑惠 包福兵 朱赠好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4,共5页
Woods-Burnett方程是Boltzmann方程的二阶近似,是Burnett方程的一种修正,能够描述轻微偏离热力学平衡时的稀薄气体流动。但是Woods-Burnett方程在小扰动下不稳定,这是限制Woods-Burnett方程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一维稳定性分... Woods-Burnett方程是Boltzmann方程的二阶近似,是Burnett方程的一种修正,能够描述轻微偏离热力学平衡时的稀薄气体流动。但是Woods-Burnett方程在小扰动下不稳定,这是限制Woods-Burnett方程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在一维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线性小扰动理论,首次得到了二维Woods-Burnett方程的稳定性特征方程,并把稳定性方程的解表示在复平面上,得到了二维稳定性特征曲线。通过扰动增长系数和扰动波数的关系,得到二维Woods-Burnett方程的临界努森数为0.130,而一维Woods-Burnett方程的临界努森数为0.184。说明在二维情况下Woods-Burnett方程更加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ods-Burnett方程 线性稳定性分析 临界努森数 稀薄气体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液池内低Pr数流体热毛细对流的线性稳定性
12
作者 李友荣 刘玉姗 石万元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03-1407,共5页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分析了低Pr数(Pr=0.011)流体在环形液池内的热毛细对流,以此了解环形液池内热毛细对流的转变特性。液池外壁被加热,内壁被冷却,底部固壁和顶部自由表面均绝热。结果表明,随着液池深宽比的增加,临界Marangoni数和临界... 利用线性稳定性理论分析了低Pr数(Pr=0.011)流体在环形液池内的热毛细对流,以此了解环形液池内热毛细对流的转变特性。液池外壁被加热,内壁被冷却,底部固壁和顶部自由表面均绝热。结果表明,随着液池深宽比的增加,临界Marangoni数和临界波数都逐渐减小,且当液池深宽比超过0.12后,临界波数基本不变;随着液池内外半径比的增加,临界Marangoni数会逐渐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而临界波数有一个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稳定性分析 热毛细对流 低Pr数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区传热传质蒸发对毛细蒸发弯月面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晓明 吴江权 +1 位作者 刘伟 郁伯铭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3-880,共8页
蒸发毛细弯液面的稳定性对两相传热装置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弯液面的蒸发50%以上发生在一个微小区域,即延展薄膜区,可以预期不稳定性将最先产生于这一区域。为对蒸发弯月面的稳定特性进行机理性研究,首次提出一种将线性稳定性分析... 蒸发毛细弯液面的稳定性对两相传热装置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弯液面的蒸发50%以上发生在一个微小区域,即延展薄膜区,可以预期不稳定性将最先产生于这一区域。为对蒸发弯月面的稳定特性进行机理性研究,首次提出一种将线性稳定性分析与薄膜区传热传质数值分析巧妙结合的研究方法。该方法通过传热传质数值分析获得能够反映弯月面稳定特性的特征膜厚和长度,并将其应用于线性稳定性判据以获得弯月面的临界过热度。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有效揭示蒸发弯月面的稳定机制,特别是毛细管半径、弯液面温度和工质的热物性对弯月面稳定性的影响。与相关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比较,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蒸发弯液面 线性稳定性分析 传热传质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阶效应下与扰动频率相关的调制不稳定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先琼 向安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547,共3页
为了探讨光纤中高阶效应下与扰动频率相关的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条件和增益谱特点,从包含5阶非线性和4阶色散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计算分析了两光波扰动频率不等时的不稳定性条件和增益谱。结果表明,当2阶、... 为了探讨光纤中高阶效应下与扰动频率相关的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条件和增益谱特点,从包含5阶非线性和4阶色散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采用线性稳定性分析,计算分析了两光波扰动频率不等时的不稳定性条件和增益谱。结果表明,当2阶、4阶色散同号时,增益谱有两种可能的形式,其中一种的谱范围包含了另一种的。被包含谱的不稳定条件与通常情况不同,且谱特性受色散和5阶非线性的影响小。随着某一扰动频率增大,增益谱的谱区数及变化规律将随两光波所处的光纤色散区的不同而不同。而正(负)5阶非线性可使谱峰增加(减小)、谱宽变宽(窄)。该研究对高重复率脉冲串产生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光学 交叉相位调制不稳定性 线性稳定性分析 5阶非线性 高阶色散 扰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边界层对平面液膜的稳定性影响
15
作者 衣然 覃粒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97-200,共4页
利用线性化方程处理,分别以线性型、二次函数型以及修正的Stokes型3种不同的气体速度型对自由平面液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与无黏气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修正的Stokes速度型与已有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最好,且液膜的稳定性随边界层的... 利用线性化方程处理,分别以线性型、二次函数型以及修正的Stokes型3种不同的气体速度型对自由平面液膜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与无黏气体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修正的Stokes速度型与已有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最好,且液膜的稳定性随边界层的厚度增大而提高。考虑气体黏性能够提高对平面液膜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液膜 黏性气体 边界层速度型模型 线性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力学预解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昊 寇家庆 张伟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799-2814,共16页
线性稳定性分析长期以来是揭示复杂流动机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求解流动线性化算子的特征值问题获得流动的直接模态及其频率、增长率等信息.然而其仅能描述系统微幅扰动随时间的指数发展,无法捕捉系统受迫和响应特征.预解分析从线性输入/... 线性稳定性分析长期以来是揭示复杂流动机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求解流动线性化算子的特征值问题获得流动的直接模态及其频率、增长率等信息.然而其仅能描述系统微幅扰动随时间的指数发展,无法捕捉系统受迫和响应特征.预解分析从线性输入/输出动力学系统出发,通过提取流动系统受谐波激励的强迫/响应模态及其增益,捕捉系统关于不同频率扰动的受迫模式和能量放大效应.该方法建立了流动对外激励的空间敏感性和对应响应的空间模式分析的统一框架,对复杂流体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建模和控制有很强的应用潜力.文章针对预解分析方法展开了全面综述:首先介绍了预解分析理论框架、实现难点与改进方法,讨论了预解增益和模态的物理意义;同时,从基础假设、数学理论、算法流程以及物理含义等方面对比了线性稳定性分析和预解分析算法,并给出了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进一步展示了预解分析在揭示流动机理、建立低维模型以及指导流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通过Ginzburg-Landau方程和方柱绕流问题,展示了预解分析在动力学系统特征提取上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困难,讨论了预解分析方法在改进算法、非线性系统分析、流动控制等方面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解分析 线性稳定性分析 敏感性 感受性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罐体的有限元分析及加强圈结构改进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里平 钱才富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1年第2期1-4,共4页
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罐体进行应力分析,发现局部位置应力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单纯增加加强圈厚度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加强圈的结构形式和运输中的载荷工况不相适应。为此,提出了新的加强结构,并进行了罐体强度和稳... 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罐体进行应力分析,发现局部位置应力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单纯增加加强圈厚度效果不明显,原因在于加强圈的结构形式和运输中的载荷工况不相适应。为此,提出了新的加强结构,并进行了罐体强度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罐体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同时,采用新的加强结构还可以节省材料,降低设备整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加强圈 线性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超表面抑制高速边界层内宽频不稳定模态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蔚彰 孔维萱 +1 位作者 严昊 赵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8-396,共9页
以声学超表面为研究对象,使用线性稳定性理论(LST),研究了声学超表面导纳相位与幅值对超声速平板边界层内宽频不稳定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导纳相位θ接近0.5π时,第1模态被抑制的同时第2模态会被激发,且在较低频率范围内导纳幅... 以声学超表面为研究对象,使用线性稳定性理论(LST),研究了声学超表面导纳相位与幅值对超声速平板边界层内宽频不稳定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导纳相位θ接近0.5π时,第1模态被抑制的同时第2模态会被激发,且在较低频率范围内导纳幅值的增大能够使第1模态更加稳定;当导纳相位θ接近π时,可抑制第2模态但同时激发第1模态;整体上,导纳幅值越大,对不稳定模态的抑制或激发效果越明显。在此基础上,结合缝隙几何参数对导纳的影响,提出一种可实现性宽频抑制方案,通过分段设计声学超表面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实现了同时抑制第1模态和高频第2模态的目标,并使用eN方法验证了转捩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超表面 稳定模态 线性稳定性分析 边界层转捩 超声速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增压管路反拱形破裂膜片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丛飞 邢力超 +1 位作者 许光 满满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9-183,共5页
破裂膜片(其他行业又称“爆破片”)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液体形号中的自生增压管路。反拱带槽形破裂膜片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打开方式为结构失稳,在失稳的过程材料破坏打开。针对不锈钢反拱带槽形破裂膜片,采用ABAQUS软件的非线性稳定性... 破裂膜片(其他行业又称“爆破片”)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液体形号中的自生增压管路。反拱带槽形破裂膜片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打开方式为结构失稳,在失稳的过程材料破坏打开。针对不锈钢反拱带槽形破裂膜片,采用ABAQUS软件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破裂膜片仿真分析;同时,开展了实物产品的加工及试验工作。结果显示,非线性稳定性仿真的方法得到的打开压力与试验结果误差在5%以内,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拱形 不锈钢 破裂膜片 线性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向列表面力化耦合的动力学理论
20
作者 梁栋 徐光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7-257,共1页
活性向列面理论将生物活性和取向性与表面变形结合,能够解释许多生物形态形成的现象,但是由于生物系统中复杂的力-化学耦合作用,目前仍然缺乏在真实的生化信号和力学反馈的配合下表征活性向列面的理论框架。本文研究目的就是建立力化耦... 活性向列面理论将生物活性和取向性与表面变形结合,能够解释许多生物形态形成的现象,但是由于生物系统中复杂的力-化学耦合作用,目前仍然缺乏在真实的生化信号和力学反馈的配合下表征活性向列面的理论框架。本文研究目的就是建立力化耦合的活性向列面理论,探究生物表面的动力学过程。本文首先基于向列动力学方程和生化分子的反应-扩散-对流方程,通过格子Boltzmann数值计算方法,发现在二维平面内由于主动应力引起的自发流动阻碍了生化分子形成条带状或斑点状的有序图案。然后,利用微分几何将上述方程扩展到任意曲面,基于活性面理论,构建了面张力和面弯矩与速度和曲率之间的本构关系。通过线性稳定性分析,确定了主动应力大小和分子扩散速率影响形态稳定性的临界参数。再利用数值模拟,探究了不稳定情况下表面形态的动力学演化过程,计算结果能够对应许多生物现象,比如细胞分裂、胚胎折叠、水螅生长等等。进一步的定量研究发现,表面分子浓度分布和取向场的耦合作用对表面形态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体现在浓度梯度促进了取向场拓扑缺陷的形成,而缺陷引起表面产生突起,从而形成不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 线性稳定性分析 斑点状 表面分子 形态稳定性 生物形态 拓扑缺陷 微分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