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性状态反馈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忠林 查晓明 +1 位作者 孙建军 刘飞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32,共6页
直流微电网中含有大量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这些变换器在闭环控制下表现为恒功率负载特性,可能会引起直流微电网的稳定问题。提出基于线性状态反馈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线性状态反馈支路,抵消了恒功率负载的影响,从而确保... 直流微电网中含有大量的电力电子变换器,这些变换器在闭环控制下表现为恒功率负载特性,可能会引起直流微电网的稳定问题。提出基于线性状态反馈的直流微电网稳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线性状态反馈支路,抵消了恒功率负载的影响,从而确保了整个直流微电网稳定运行。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稳定 线性状态反馈 BUCK变换器 BOOST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源逆变器的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先飞 郑建勇 胡敏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54,共4页
针对Z源逆变器具有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提高直流侧电压控制对负载变化的响应速度,提出适用于Z源逆变器独立发电系统的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方案。首先,利用功率平衡在dq坐标系下建立了Z源逆变器的6阶系统模型,分析表明该系统属于3输入3... 针对Z源逆变器具有的非线性特征,以及提高直流侧电压控制对负载变化的响应速度,提出适用于Z源逆变器独立发电系统的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控制方案。首先,利用功率平衡在dq坐标系下建立了Z源逆变器的6阶系统模型,分析表明该系统属于3输入3输出的非线性系统;继而,利用求李导数的方法进行坐标变换,获得新坐标系下的系统可观可控的线性状态方程;在Z源电容电压的控制方程中引入了电感电流的附加控制以保证系统坐标变换时产生的一阶内部动态的稳定性;电压控制采用PI控制器确保了目标电压的无误差输出;最后,通过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验证了在负载性质变化时和输入电压变化时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源逆变器 直流侧电压控制 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 负载变化 响应速度 内部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FO-KΔx的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几个设计概念 被引量:17
3
作者 韩忠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62-266,共5页
采用Hammerstein模型描述非线性系统时,可以应用增量式函数观测器IFO-K△x设计状态反馈控制系统,数学分析已证明,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Luenberger函数观测器、全维状念观测器和增量式状态观测器均为增量式函数观测器的特例。该文从基于... 采用Hammerstein模型描述非线性系统时,可以应用增量式函数观测器IFO-K△x设计状态反馈控制系统,数学分析已证明,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Luenberger函数观测器、全维状念观测器和增量式状态观测器均为增量式函数观测器的特例。该文从基于增量式函数观测器的状态反馈控制律作用下的非线性受控系统的闭环系统入手,导出几个重要概念,从而证明基于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应用增量式函数观测器设计状态反馈控制系统时,其控制器和观测 器可以独立地设计,即分离原理适用于该文所述之非线性控制系统,为IFO-K△x在热控领域的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线性状态反馈控制系统 IFO-K△x 增量式函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混沌Bao系统的线性状态反馈控制仿真试验
4
作者 赵海滨 颜世玉 于清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9-12,共4页
以超混沌Bao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的建模和控制。超混沌Bao系统的控制采用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控制效果非常好。该仿真试验非常形象... 以超混沌Bao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的建模和控制。超混沌Bao系统的控制采用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控制性能的影响。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控制效果非常好。该仿真试验非常形象和直观,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超混沌系统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加深对混沌控制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混沌Bao系统 MATLAB仿真 线性状态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状态反馈方法的Nadolschi混沌系统同步
5
作者 苗丽华 匡宝平 赵琰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9期100-101,110,共3页
研究了一类新型混沌系统——Nadolschi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首先为响应系统设计一个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而将Nadolschi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转化为误差系统零平衡点的镇定问题。然后,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出使Nadolschi混沌... 研究了一类新型混沌系统——Nadolschi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首先为响应系统设计一个多变量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而将Nadolschi系统的同步控制问题转化为误差系统零平衡点的镇定问题。然后,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得出使Nadolschi混沌系统达到渐近同步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设计的控制器具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olschi混沌系统 混沌同步 线性状态反馈 渐近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间系统线性状态反馈混沌化(英文)
6
作者 陈旭 丘水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18期5369-5372,共4页
针对给定的确定性离散时间动力学系统,提出一种新的线性状态反馈加非线性模运算的混沌化算法。给定离散时间系统可以是线性、非线性、低阶、高阶、渐近稳定、不稳定、甚至混沌的。算法的结果是受控系统所有李雅普诺夫指数均不为零而其... 针对给定的确定性离散时间动力学系统,提出一种新的线性状态反馈加非线性模运算的混沌化算法。给定离散时间系统可以是线性、非线性、低阶、高阶、渐近稳定、不稳定、甚至混沌的。算法的结果是受控系统所有李雅普诺夫指数均不为零而其中至少一个为正,符合混沌的定义。给出了证明和一个混沌化实例。仿真结果显示了算法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线性状态反馈 混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混沌系统:Liu系统的线性状态反馈控制
7
作者 李阳 张莉 彭建奎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21期73-76,共4页
研究了新型混沌系统——Liu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和线性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通过Routh-Hurwitz准则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线性状态反馈方法在理论上证明了达到控制目标(平衡点的控制)时反馈系数的选取范围.数值仿真验证了采用该方法... 研究了新型混沌系统——Liu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和线性状态反馈控制问题.通过Routh-Hurwitz准则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线性状态反馈方法在理论上证明了达到控制目标(平衡点的控制)时反馈系数的选取范围.数值仿真验证了采用该方法可以将混沌系统控制到失稳的平衡,并通过线性反馈控制将系统控制到了稳定的周期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混沌系统 Routh—Hurwitz准则 混沌 线性状态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MMC-STATCOM非线性智能控制策略
8
作者 张天艺 王跃 +1 位作者 李润田 武鸿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38-2949,I0079-I0081,共15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onary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based o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STATCOM)是高压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关键设备,其传统线性控制器性能会因运行点的大范围变化而恶化。针对该...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onary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based on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STATCOM)是高压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关键设备,其传统线性控制器性能会因运行点的大范围变化而恶化。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非线性智能控制策略,首先通过选择合适的输出函数、坐标变换,将不做任何简化的3阶MMC-STATCOM非线性模型转化为一个可控的Brunovsky标准型线性系统,并通过数学理论证明了该模型满足精确线性化条件。然后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配置其反馈增益矩阵,利用积分滑模控制计算其平衡点。最后通过状态反馈使各个状态变量快速收敛至平衡点。将该控制策略与传统PI控制、LQR状态反馈控制通过硬件在环实时仿真平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特性、暂态稳定性、鲁棒性,尤其适用于运行环境发生大扰动时。此外,该控制策略的设计过程可以拓展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柔性交流输电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 滑模控制 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双馈异步风机最优控制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韩金龙 袁枭添 +3 位作者 江晗 戴耀辉 杨锐 杜正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08-3517,I0014,共11页
该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从状态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双馈异步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机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独立设计,通过构造微分同胚变换将其动态模型精确线性化并设计相应的非线性控制律,实现了多目标最优控制。通... 该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从状态空间的角度出发对双馈异步风机(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的机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独立设计,通过构造微分同胚变换将其动态模型精确线性化并设计相应的非线性控制律,实现了多目标最优控制。通过仿真验证表明,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双馈异步风机最优控制策略能有效抵御外界风况和电网电压的剧烈变动并快速恢复稳定,呈现优良的抗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异步风机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 线性控制 多目标最优控制 微分同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输入电流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潘月斗 陈继义 +1 位作者 徐杰 郭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97-2503,共7页
在电压不平衡和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矩阵变换器(MC)的输入电流波形不稳定,总谐波畸变率较大,严重影响负载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首先根据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的拓扑结构,... 在电压不平衡和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矩阵变换器(MC)的输入电流波形不稳定,总谐波畸变率较大,严重影响负载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首先根据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的拓扑结构,构建了矩阵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经过Park变换,得到了标准的仿射非线性系统,验证它符合反馈线性化条件后将它转化成线性系统并设计出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矩阵变换器在三相输入电压不平衡、三相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的输入电流性能,降低总谐波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状态反馈线性 非正常工况 双空间矢量调制 谐波 PARK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月斗 郭凯 +1 位作者 陈继义 徐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2,共6页
针对矩阵变换器输出电流易受电网电压、负载不对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实时准确的跟踪。根据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构建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端数学模型。利用Park变换将该... 针对矩阵变换器输出电流易受电网电压、负载不对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实时准确的跟踪。根据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构建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端数学模型。利用Park变换将该数学模型变换为标准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构建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将采用所设计的控制器的矩阵变换器与传统矩阵变换器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在三相输入电压不对称、三相负载不平衡的非正常工况下的输出电流性能。将设计的控制器应用在搭建的矩阵变换器样机上,样机调试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调制 仿射非线性系统 线性系统 状态反馈线性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输入对状态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励磁控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胡兆庆 毛承雄 陆继明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5,共4页
将输入对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思想应用于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得出了一套实用的发电机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应用此方法和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推导出的非线性控制规律具有一致性,且比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更加... 将输入对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思想应用于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得出了一套实用的发电机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应用此方法和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推导出的非线性控制规律具有一致性,且比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更加简单实用。仿真证明该文提出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在系统发生大扰动时比常规的AVR+PSS更能抑制系统的振荡,对增强系统稳定性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线性励磁控制 励磁控制器 状态反馈线性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Buck型逆变器状态反馈线性化最优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江辉 谢运祥 王健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5-80,共6页
为了研究单Buck型逆变器非线性系统的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和二次型相结合的最优控制方法;建立以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单Buck型逆变器系统动态模型,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并给出状态反馈表达式,实现逆变器... 为了研究单Buck型逆变器非线性系统的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和二次型相结合的最优控制方法;建立以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单Buck型逆变器系统动态模型,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并给出状态反馈表达式,实现逆变器系统线性化;依据无源性控制思想,给出二次型最优控制控制器的分析与设计和无源性能量函数对优化Q和R取值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其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同时表明该线性化控制策略系统稳定,输出电压畸变小,具有良好稳态与动态性能和强鲁棒性;线性化使其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逆变器 最优控制 无源性控制 状态反馈线性 李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电弓状态反馈线性化主动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庄哲 施莹 +1 位作者 彭飞 林建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04-1610,共7页
在三元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通过微分同胚映射,建立弓网耦合振动系统全局输入-输出线性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弓网系统全局线性化主动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的整定参数集可以通过经典... 在三元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通过微分同胚映射,建立弓网耦合振动系统全局输入-输出线性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弓网系统全局线性化主动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的整定参数集可以通过经典零极点配置控制理论进行优化设计,克服了既有主动控制策略对关键参数经验估计和经验知识积累依赖的不足。同时,研究对比表明,相较于LQR最优控制策略,全局线性化主动控制策略作用下的弓网接触压力标准差下降了30%以上,并且对期望弓网接触压力均值的有更好的跟踪效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系统 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 状态反馈线性 全局线性化控制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交错并联VRM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朝志 刘宏 肖发远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2,共5页
以三相非隔离式交错并联VRM为研究对象,应用微分几何理论实现三相VRM的非线性解耦控制。首先在统一的开关脉冲函数下,建立三输入三输出仿射非线性模型;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得到三相VRM的状态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规律;最后给出了仿真对比实验... 以三相非隔离式交错并联VRM为研究对象,应用微分几何理论实现三相VRM的非线性解耦控制。首先在统一的开关脉冲函数下,建立三输入三输出仿射非线性模型;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得到三相VRM的状态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规律;最后给出了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的交错并联VRM有良好的动态品质和稳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调整模块 状态反馈线性 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MMC非线性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正 郝全睿 +1 位作者 王淑颖 管敏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646-3658,共13页
柔性直流输电中,传统闭环比例积分(proportion integral,PI)控制策略基于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模型进行设计,对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并未考虑其桥臂环流和子模块电容电压动态特性的影响,以致MMC的有... 柔性直流输电中,传统闭环比例积分(proportion integral,PI)控制策略基于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模型进行设计,对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并未考虑其桥臂环流和子模块电容电压动态特性的影响,以致MMC的有功、无功和环流间并未实现真正的完全解耦控制,且难以兼顾暂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之间的平衡。鉴于以上不足,该文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理论,提出一种MMC非线性解耦控制策略,给出其非线性状态反馈律的设计方法和完整控制框图,对其进行零动态稳定性分析并给出PI控制器参数的具体整定方法。该文以两端MMC-HVDC为例对分别应用传统闭环PI控制和非线性解耦控制的MMC暂态性能和抗扰动性能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闭环PI控制,非线性解耦控制实现有功和无功间完全解耦控制,且暂态响应迅速,控制参数易于整定,具有更强的抗交直流电压扰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 线性解耦控制 零动态稳定性 暂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状态反馈非线性TCR无功补偿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淑芳 王汝琳 姜建国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9-562,共4页
建立了带有TCR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状态方程,用以简化和模拟实际电力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将上述系统精确线性化,并得出了TCR的非线性控制规律。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借助ARENE数字仿真软件予以实现。... 建立了带有TCR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状态方程,用以简化和模拟实际电力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将上述系统精确线性化,并得出了TCR的非线性控制规律。为了验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借助ARENE数字仿真软件予以实现。结果分析表明由于该方法考虑了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可以动态补偿输电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并同时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并且在负载发生变化时仍能保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 无功功率补偿 TCR 单机无穷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的解耦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佩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2,229,共3页
从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的基本思想出发,给出了NLSEF解耦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对控制量的变化率、控制量的正确实现等工程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 解耦控制 控制器 NLSEF NLPID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Buck变换器的微分平坦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皇金锋 李慧慧 谢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8-257,共10页
针对传统PI控制的Buck变换器暂态性能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微分平坦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推... 针对传统PI控制的Buck变换器暂态性能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微分平坦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Buck变换器的仿射非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应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推导出状态反馈控制率,实现了系统的能控线性化。其次,针对此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模型,设计了系统前馈控制器;并且将扰动观测器嵌入前馈控制器中,实现对输出电流的补偿;同时,为了消除实际系统由于未建模部分及外部干扰而导致系统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存在的偏差,设计了误差反馈补偿器。结合前馈控制器与反馈补偿器可得到本文提出的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微分平坦控制,其中,前馈控制器中的微分项保证了变换器系统的快速性,反馈补偿器中的误差项保证了变换器系统的准确性。基于闭环系统的雅可比矩阵,采用特征值灵敏度理论,研究了变换器电路参数变化时对系统特征值的影响程度及趋势,指出减小电感量、增大电容值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后,搭建了Buck变换器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方法相比较,本文提出的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微分平坦控制方法能更好地抑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扰动,具有更小的调节时间和超调电压,表现出更优越的暂态性能,该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状态反馈精确线性 扰动观测器 微分平坦控制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IGBT外部热管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林 孙鹏菊 +2 位作者 罗全明 王绪龙 周雒维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36-1645,共10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热管理技术能降低其运行时的结温波动,提高器件的可靠性。针对IGBT外部热管理系统中的非线性成分,建立系统的仿射非线性模型。通过引入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对其进行线性化,弥补目前IGBT热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中...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热管理技术能降低其运行时的结温波动,提高器件的可靠性。针对IGBT外部热管理系统中的非线性成分,建立系统的仿射非线性模型。通过引入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对其进行线性化,弥补目前IGBT热管理控制系统设计中缺乏精确数学模型的缺陷。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设计一种闭环控制方法,通过调节外部散热条件以平滑IGBT运行时由于负载波动导致的低频结温波动。基于Buck电路进行实验,实验证明,所提算法对负载电流在额定值的60%~100%范围内波动时,能够降低约60%的结温波动,提高IGBT约69倍的寿命。最后,基于小电流注入法在线测量结温,验证了基于模型计算结温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外部热管理 线性系统 状态反馈线性 IGBT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