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冲击老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慧峰 王士良 +1 位作者 许毓春 王礼琼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S1期27-33,共7页
本文通过探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承受大电流冲击前后其介电频谱的改变,来研究它的冲击老化机理。实验发现,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的介电频谱遵循Jonscher提出的介电行为普适规律。梯度因子m宏观上可以用来衡量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冲击老化的程度,... 本文通过探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承受大电流冲击前后其介电频谱的改变,来研究它的冲击老化机理。实验发现,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的介电频谱遵循Jonscher提出的介电行为普适规律。梯度因子m宏观上可以用来衡量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冲击老化的程度,微观上可以反映材料内部微观状态的变化情况。本文从微观上分析了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冲击老化的机理与材料介电响应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 冲击老化 介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片微观结构及特性对电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青恒 何金良 +1 位作者 谈克雄 陈水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62-66,共5页
氧化锌(ZnO)非线性电阻片是电力避雷器的核心工作元件,其微观电流分布的非均匀性导致其冲击能量吸收能力的下降。文中建立了基于二维沃罗诺网络(Voronoi Diagram)的ZnO非线型电阻片的微观结构模型,以及晶界层伏安特性(I-V特性)数学物理... 氧化锌(ZnO)非线性电阻片是电力避雷器的核心工作元件,其微观电流分布的非均匀性导致其冲击能量吸收能力的下降。文中建立了基于二维沃罗诺网络(Voronoi Diagram)的ZnO非线型电阻片的微观结构模型,以及晶界层伏安特性(I-V特性)数学物理模型,系统地仿真研究了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片中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和晶界层I-V特性的差异对电流分布的影响。 结果表明电阻片内微观电流 分布与电压梯度紧密相关,低电场区和高电场区比较均匀,而在中电场区分布很不均匀。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和晶界层I-V特性的差异都会引起电流集中现象,在中电场区(击穿区)微观结构的不均匀性的影响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片 微观结构 特性 电流分布 氧化锌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冲击老化破坏机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郴莉 张适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49,52,共3页
综述了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在短脉冲电流冲击下的老化机理、破坏模型和雷电的多重闪击现象对氧化锌非线性电阻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 老化 过电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断口磁场断路器配高能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灭磁存在问题与改进 被引量:5
4
作者 邵显钧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8-40,共3页
阐述双断口磁场断路器配高能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灭磁系统的工作原理、成功灭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以葛洲坝6号机组灭磁系统为例,分析该灭磁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 磁场断路器 灭磁 电流转移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片的性能及制造工艺 被引量:4
5
作者 孟庆喜 韩项峰 刘晓焱 《电气制造》 2009年第4期44-47,共4页
氧化锌(ZnO)避雷器的核心元件是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片(以下简称阀片),氧化锌阀片电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避雷器的质量。主要阐述了氧化锌阀片的性能,并对氧化锌阀片的微观结构、配方、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片 制造工艺 电性能 氧化锌阀片 微观结构 避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线性电阻温度系数与瓷料合成依赖性研究
6
作者 游俊玮 任鑫 +6 位作者 刘晓曼 高丽 徐祥凯 宁宇 杨莉禹 姚政 刘溧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8-1244,共7页
采用ZnO+MgO+Al_(2)O_(3)+SiO_(2)配方体系,制备了氧化锌线性电阻。通过改变氧化锌瓷料粉末的煅烧条件以及瓷体的烧结温度,详细研究氧化锌陶瓷线性电阻的温度系数和电阻率变化规律。实验数据显示,当氧化锌煅烧温度为1000℃、瓷体烧结温... 采用ZnO+MgO+Al_(2)O_(3)+SiO_(2)配方体系,制备了氧化锌线性电阻。通过改变氧化锌瓷料粉末的煅烧条件以及瓷体的烧结温度,详细研究氧化锌陶瓷线性电阻的温度系数和电阻率变化规律。实验数据显示,当氧化锌煅烧温度为1000℃、瓷体烧结温度为1240℃时,电阻片的电阻率为1165Ω·cm。同时,在不同瓷体烧结温度下得到了不同电阻率的电阻片,当测试温度为100℃时,氧化锌线性电阻的温度系数随着电阻率增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此外,瓷料粉末中主原料氧化锌经煅烧处理后,其线性电阻的温度系数较低。其中,当氧化锌煅烧温度为800℃、瓷体烧结温度为1240℃时,电阻片的温度系数最低,达到520 pp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线性电阻 温度系数 电阻率 煅烧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槽刻蚀侧壁平坦化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於广军 杨彦涛 +3 位作者 闻永祥 李志栓 方佼 马志坚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0-393,共4页
介绍了一种博世(Bosch)工艺深槽刻蚀后的侧壁平坦化技术。优化深槽刻蚀工艺参数使侧壁扇贝褶皱的尺寸降低至约52 nm,然后在1 100℃炉管中热氧化生长100 nm牺牲氧化层,再用HF酸漂洗工艺去除牺牲氧化层得到完全光滑的侧壁形貌。研究表明,... 介绍了一种博世(Bosch)工艺深槽刻蚀后的侧壁平坦化技术。优化深槽刻蚀工艺参数使侧壁扇贝褶皱的尺寸降低至约52 nm,然后在1 100℃炉管中热氧化生长100 nm牺牲氧化层,再用HF酸漂洗工艺去除牺牲氧化层得到完全光滑的侧壁形貌。研究表明,扇贝褶皱的底部沿<100>晶向氧化,而顶部沿<110>晶向氧化的矢量叠加方向。当热氧生长厚度较薄时,氧化行为倾向于线性氧化,由于线性氧化的速率常数强烈依赖晶向取向,因此氧化一定时间后,顶部的氧化深度与底部的氧化深度达到一致。基于上述氧化机制,Si/Si O2界面变得平滑陡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槽刻蚀(DRIE) 扇贝褶皱 博世工艺 线性氧化 光滑侧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串补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小鹏 何正友 廖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6,共6页
串联电容及其非线性保护装置给串联补偿线路的故障测距带来了困难。在考虑串联电容及其保护装置对频率提取及边界条件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串补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单端电流频率信息判断故障发生在... 串联电容及其非线性保护装置给串联补偿线路的故障测距带来了困难。在考虑串联电容及其保护装置对频率提取及边界条件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串补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单端电流频率信息判断故障发生在串联电容前或串联电容后,对于发生在串联电容后的故障,需要考虑串联电容处的折反射对测距算法的影响,然后依据故障距离与固有频率、边界条件间的数学关系进行精确测距。大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受故障距离、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测距精度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补线路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 固有频率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补高压输电线路故障位置识别新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子华 王艳松 王敬海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3期1-6,11,共7页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串补高压输电线路相对于串补电容的故障点位置识别方法。通过仿真采集输电线路不同位置故障时的双端故障电流,应用小波分析对故障电流的奇异性进行分析,对比各频段小波分解系数的奇异性变化规律,寻找出一种...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串补高压输电线路相对于串补电容的故障点位置识别方法。通过仿真采集输电线路不同位置故障时的双端故障电流,应用小波分析对故障电流的奇异性进行分析,对比各频段小波分解系数的奇异性变化规律,寻找出一种可以用于识别相对于串补电容位置的故障点特征量。该方法仅利用MOV导通前的一段时间的电流信号,避开了MOV导通后串补电容上电压难以获得的问题。大量PSCAD/EMTDC仿真表明,该方法简单,运行速度快,准确率高,不受电压等级、串补度、故障类型、故障距离、过渡电阻、故障起始时刻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串联补偿 小波分析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 故障位置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防雷保护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毅 陆继明 +1 位作者 王丹 毛承雄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6-78,97,共4页
为满足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控制技术发展需要,设计了一种实用的防雷保护装置,由氧化锌避雷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和电感等组成,能有效地防止雷电波的入侵和保护电力电子器件。文中分析了保护装置的运行原理,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 为满足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及其控制技术发展需要,设计了一种实用的防雷保护装置,由氧化锌避雷器、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和电感等组成,能有效地防止雷电波的入侵和保护电力电子器件。文中分析了保护装置的运行原理,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雷保护 氧化锌避雷器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 高压大功率 电力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补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笛 谭建成 韩立楠 《现代电力》 2009年第2期27-31,共5页
串联补偿电容的使用使得线路的阻抗不再均匀,在具有串联补偿电容的输电线路中,由于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导致常规的故障测距方法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模型,不考... 串联补偿电容的使用使得线路的阻抗不再均匀,在具有串联补偿电容的输电线路中,由于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的非线性特性,导致常规的故障测距方法不再适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串补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参数模型,不考虑故障时串补及其保护装置的状态,利用故障后到MOV导通前线路两端的数据,并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线路两端采样数据进行同步。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故障测距 串补线路 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 分布参数线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串补MOV的故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勇 薛蓉 +2 位作者 谢天喜 陈光 李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108,共5页
对一起串补MOV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对串补MOV进行外观检查、电气试验,分析了MOV的设计要求,分析了故障录波,开展了故障仿真分析,发现某支MOV在区外故障时发生故障,导致了电容器组对故障MOV放电,MOV过电流保护动作,而... 对一起串补MOV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进行了分析。对串补MOV进行外观检查、电气试验,分析了MOV的设计要求,分析了故障录波,开展了故障仿真分析,发现某支MOV在区外故障时发生故障,导致了电容器组对故障MOV放电,MOV过电流保护动作,而GAP拒触发保护动作。针对此次故障提出不可随意更换单支MOV,及早整组更换运行年限久、性能裂化的MOV设备,以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装置 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器 间隙 故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yttrium oxide and yttrium nitric acid doping in ZnO varistor ceramics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东 唐冬梅 +3 位作者 焦雷 袁宏明 赵国平 程晓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094-2100,共7页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lar ratios of Y2O3 and Y(NO3)3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response of ZnO-Bi203-based varistor ceramics sintered at 1 000 ℃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is dopi...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olar ratios of Y2O3 and Y(NO3)3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response of ZnO-Bi203-based varistor ceramics sintered at 1 000 ℃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is doping improves the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nO-Bi203-based varistor ceramics was discussed. With increasing amounts of Y(NO3)3 or Y2O3 in the starting composition, Y2O3, Sb204 and Y-containing Bi-rich phase form, and the average grain size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average grain size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as the contents of rare earth compounds of Y(NO3)3 or Y2O3 increase.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nonlinear coefficient is found at 0.16% Y(NO3)3 or 0.02% YaO3 (molar fraction) doped varistor ceramics, and there is an increase of 122% or 35% compared with the varistor ceramics without Y(NO3)3 or Y2O3. The threshold voltage VT of Y(NO3)3 and Y2O3 reaches at 1 460 V/mm and 1 035 V/ra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varistor sample doped with Y(NO3)3 has a remarkably more homogeneous and denser microstructure in comparison to the sample doped with Y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S VARISTOR rare earth microstructure electr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oriented dynamic fuzzy model and predictive control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tack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曦 邓忠华 +2 位作者 曹广益 朱新坚 卫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722-725,共4页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stack temperature and cathode stoichiometric oxygen are very important control parameters. The performance and lifespan of PEMFC stack are greatly dependent on the parameter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stack temperature and cathode stoichiometric oxygen are very important control parameters. The performance and lifespan of PEMFC stack are greatly dependent on the parameters. S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index, tight control of two parameters within a given range and reducing their fluctuation are indispensable. However, control-oriented model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re very weak junctures in the PEMFC development. A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based on their model established by input-output data and operating experiences. It adjusts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to 80 ℃. At the same time, the optimized region of stoichiometric oxygen is kept between 1.8?2.2. Furthermore, the control algorithm adjusts the variants quickly to the destination value and makes the fluctuation of the variants the least.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fuzzy and PID controllers,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shows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nonlinear predictive control TEMPERATURE stoichiometric oxy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ta-driven nonlinear control of a solid oxide fuel cell system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益国 沈炯 +2 位作者 K.Y.Lee 刘西陲 费文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7期1892-1901,共10页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 are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lean,distributed resources. However,SOFCs present a challenging control problem owing to their slow dynamics,nonlinearity and tight operat...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 are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lean,distributed resources. However,SOFCs present a challenging control problem owing to their slow dynamics,nonlinearity and tight operating constraints. A novel data-driven nonlinear control strategy was proposed to solve the SOFC control problem by combining a virtual reference feedback tuning (VRFT) method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for fuel utilization and control constraints,a dynamic constraints unit and an anti-windup scheme were adopted. In addition,a feedforward loop was designed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disturbance. Detailed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fast response of fuel flow for the current demand disturbance and zero steady error of the output voltage are both achieved. Meanwhile,fuel utilization is kept almost within the saf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data-driven method virtual reference feedback tuning (VRFT) 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 ANTI-WINDU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