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震数据线性正演表达的波形成像(一):地震数据的线性正演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生昌 鲁方正 +1 位作者 刘亚楠 周华敏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2-145,共14页
地震数据的正演表达是构建地震波反演成像方法的基础。给定满足地震波运动学的准确的地下介质光滑模型,基于地震数据线性正演表达提出波形成像方法理论,不仅可修正当前以构造为主要目标的地震数据偏移成像方法理论的不足,还可实现对地... 地震数据的正演表达是构建地震波反演成像方法的基础。给定满足地震波运动学的准确的地下介质光滑模型,基于地震数据线性正演表达提出波形成像方法理论,不仅可修正当前以构造为主要目标的地震数据偏移成像方法理论的不足,还可实现对地下地层的岩性成像。在满足地震波运动学的准确的光滑模型下,地震波不发生散射、反射和波型转换,将扰动法应用于波动方程,得到描述地下非均匀体产生的扰动波场的波动方程。依据地震波长与非均匀体大小或非均匀体物理性质空间变化特征尺度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将非均匀体划分为在空间上具有有限延续度的产生散射波的局部散射体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延续度的产生反射波的反射体,相应的描述扰动波场的波动方程转化为描述散射波场的波动方程或描述反射波场的波动方程。对于散射波,利用小扰动假定、Born近似,可得到基于散射体物性参数相对扰动的散射数据线性正演表达;对于反射波,利用波阻抗相对扰动的小值假定、一次波近似和高频近似,可得到基于反射体波阻抗相对扰动的反射数据线性正演表达。为了描述反射体边界对反射波的作用,在高频近似条件下定义反射体波阻抗相对扰动沿入射波传播方向的方向导数为反射体边界的局部反射系数,得到基于反射体边界局部反射系数的反射数据线性正演表达。最后给出具体的标量波、声波和各向同性弹性波方程下散射数据和反射数据的具体线性正演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数据 反射数据 地震波长 Born近似 一次波近似 高频近似 线性正演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数据线性正演表达的波形成像(二):地震数据的波形成像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生昌 鲁方正 +1 位作者 刘亚楠 周华敏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3-309,共17页
将第一部分论述中提出的地震数据线性正演表达公式作为地震数据线性反演的正演方程,利用线性反演理论提出包括散射数据波形成像和反射数据波形成像的地震数据波形成像方法理论,给出了标量波散射数据、声波反射数据和弹性波反射数据波形... 将第一部分论述中提出的地震数据线性正演表达公式作为地震数据线性反演的正演方程,利用线性反演理论提出包括散射数据波形成像和反射数据波形成像的地震数据波形成像方法理论,给出了标量波散射数据、声波反射数据和弹性波反射数据波形成像的具体计算公式。散射数据波形成像是对散射体物性参数相对扰动的线性反演,反射数据波形成像是对反射体波阻抗相对扰动或反射体边界局部反射系数的线性反演。在波形成像中,如果将波场传播算子的伴随算子作为波场传播算子的逆,则波形成像可转化为波形偏移;如果将波场传播算子的最小二乘逆作为波场传播算子的逆,则波形成像可以转化为最小二乘波形偏移。散射数据波形偏移可以实现对散射体空间位置的成像,反射数据波形偏移不仅可以实现对反射体构造的准确成像,还可以实现对反射体波阻抗相对扰动的成像。受角度域反偏移计算复杂度的限制,反射数据最小二乘波形偏移仅可实现反射体近法向波阻抗相对扰动的最小二乘反演和反射体边界局部近法向反射系数的最小二乘反演。相较于逆时偏移,波形偏移结果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更加准确的相位和更高的分辨率,而且还不增加偏移计算量。地震数据波形成像不仅弥补了当前构造成像的不足,还可以用于地下的岩性成像。合成地震数据的数值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数据 反射数据 线性正演表达 线性 波形偏移 最小二乘波形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