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线性方法的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热棘轮效应研究
1
作者 刘亚楠 莫亚飞 +1 位作者 高付海 李晓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40,共10页
核级双层容器承担一回路压力边界和一回路冷却剂“纵深防御”包容的双重安全功能,是高温反应堆本体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然而内层容器在瞬态工况下温度变化剧烈,内外层容器之间导热性能差,内外温差大,热棘轮效应是可能的重要失效机制。... 核级双层容器承担一回路压力边界和一回路冷却剂“纵深防御”包容的双重安全功能,是高温反应堆本体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然而内层容器在瞬态工况下温度变化剧烈,内外层容器之间导热性能差,内外温差大,热棘轮效应是可能的重要失效机制。本文通过建立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使用非线性方法分析其在热-机循环载荷作用下温度、应力和应变的响应,研究棘轮效应分布的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热棘轮效应显著,是该类容器的主要失效模式;热棘轮敏感区域分布具有多点式的特点,在内外层容器不同部位均有涉及;危险区域的塑性应变累积行为主要出现在循环温度载荷的降温阶段,应变增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步稳定。结论指出热棘轮效应是核级双层容器结构设计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所建立的非线性分析方法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可为核级双层容器热棘轮分析以及一回路工况参数优化设计和应变监测测点布置提供重要方法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级双层容器及支承结构 热棘轮 线性方法 多点式分布 工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隐式非线性方法预测注水井吸水剖面 被引量:6
2
作者 隋义勇 李治平 +2 位作者 王继强 叶银珠 李彦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8,共4页
将归一化的地层系数、油水井连通状况、连通油井数、连通井距、量化的砂体类型和措施类型以及渗透级差倒数作为输入参数,相对吸水量作为目标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隐式非线性吸水剖面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的样本学... 将归一化的地层系数、油水井连通状况、连通油井数、连通井距、量化的砂体类型和措施类型以及渗透级差倒数作为输入参数,相对吸水量作为目标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隐式非线性吸水剖面预测模型,通过模型的样本学习,建立地质、开发参数和相对吸水量之间的隐式非线性关系。实例分析表明,隐式非线性方法预测吸水剖面精度高且易于扩充模型变量数,要求样本少,更适合矿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非线性方法 注水井 吸水剖面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强噪声背景下弱信号检测的非线性方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杨祥龙 汪乐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1-815,共5页
该文利用随机共振技术对工程测量中常碰到的弱信号检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就信噪比的提高、弱信号的检测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信号经随机共振系统处理和不经随机共振系统处理进行检测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机共振技术完全有可能成为信号检... 该文利用随机共振技术对工程测量中常碰到的弱信号检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就信噪比的提高、弱信号的检测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信号经随机共振系统处理和不经随机共振系统处理进行检测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随机共振技术完全有可能成为信号检测中一个强有力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噪声 弱信号检测 线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线性及非线性方法的土坝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宗源 乔蓓 +1 位作者 王振华 党发宁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0-82,79,共4页
为对比分析等效线性及非线性方法的土坝地震反应计算结果,采用有限元程序QUAKE及有限差分程序FLAC,基于Rayleigh阻尼模型对砂土地基上的均质粘性土坝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验证了两种程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加载El Centro地震... 为对比分析等效线性及非线性方法的土坝地震反应计算结果,采用有限元程序QUAKE及有限差分程序FLAC,基于Rayleigh阻尼模型对砂土地基上的均质粘性土坝进行地震反应分析,验证了两种程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并在此基础上,加载El Centro地震加速度水平分量,采用有限元法的等效线性化模型及有限差分法的完全非线性模型计算土坝坝顶的地震反应时程。结果表明,等效线性化方法计算出的地震峰值反应加速度低于完全非线性方法,而完全非线性方法计算出的地震反应加速度滞后于等效线性化方法,明确了考虑及忽略土体动力非线性在土坝动力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坝地震反应 动力非线性 等效线性方法 完全非线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方法在储层参数平面分布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乐友喜 刘雯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29,共4页
根据神经网络、非参数回归等非线性方法的基本原理 ,对储层参数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根据井点储层参数观测数据与井旁道地震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自学习功能 ,建立起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 根据神经网络、非参数回归等非线性方法的基本原理 ,对储层参数平面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方法能够根据井点储层参数观测数据与井旁道地震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自学习功能 ,建立起储层参数与地震属性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适应性很强。但该方法对井点储层参数及地震属性的质量要求较高 ;而非参数回归方法不必事先知道储层参数和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 ,可以避免由于模型假设与实际情况的偏差而产生的错误预测。该模型包罗广 ,适用面宽 ,能够有效地反映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间较为复杂的关系 ,在油气预测以及油藏描述中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方法 储层参数 平面分布 预测 应用 神经网络 地震属性 油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不等式组的简单对偶非线性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士俊 孙永广 +1 位作者 吴宗鑫 顾阿伦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1年第3期44-50,共7页
将线性不等式组问题转化为一个形式简单的对偶空间非线性极值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求解线性不等式组的方法——简单对偶非线性方法。它在理论上是多项式算法 ,并可以从任意点启动 ,可以应用共轭梯度方法有效地求解大规模线性不等式... 将线性不等式组问题转化为一个形式简单的对偶空间非线性极值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求解线性不等式组的方法——简单对偶非线性方法。它在理论上是多项式算法 ,并可以从任意点启动 ,可以应用共轭梯度方法有效地求解大规模线性不等式组问题。本文给出了不同的算法实现。数值实验结果表明 ,简单对偶非线性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不等式组 简单对偶非线性方法 多项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湿表面脉动压力预报的三维非线性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海彬 戴仰山 任慧龙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7-29,共13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预报船体湿表面脉动压力响应的三维非线性时历模拟方法。计及瞬时物面变化引起的各种非线性因素,在时域内建立船体非线性运动方程。在每一时刻,认为船体以其瞬时平均湿表面为平衡位置做简谐振荡运动,利用三维线性频域解... 本文给出了一种预报船体湿表面脉动压力响应的三维非线性时历模拟方法。计及瞬时物面变化引起的各种非线性因素,在时域内建立船体非线性运动方程。在每一时刻,认为船体以其瞬时平均湿表面为平衡位置做简谐振荡运动,利用三维线性频域解来简化运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绕射和辐射问题在静平衡位置求解,仅考虑占主导地位的入射波和静恢复力变化的非线性,作为一种兼顾工程需要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简化方法。以此方法为基础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实船进行了计算,并与模型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表明,该方法能够给出令人满意的船体湿表面脉动压力响应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压力 三维势流理论 线性方法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Hirota双线性方法构造一种(3+1)维高维孤子方程的多孤子解 被引量:3
8
作者 彭亚丽 套格图桑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5-171,共7页
通过两种方法构造了一种(3+1)维高维孤子方程的孤子解.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对数函数变换,将其化成双线性形式的方程,在用级数扰动法求解双线性方程的单孤子解、双孤子解和N-孤子解.第二种方法是用广义有理多项式与试探法相结合,构造了(3+1... 通过两种方法构造了一种(3+1)维高维孤子方程的孤子解.第一种方法是利用对数函数变换,将其化成双线性形式的方程,在用级数扰动法求解双线性方程的单孤子解、双孤子解和N-孤子解.第二种方法是用广义有理多项式与试探法相结合,构造了(3+1)维高维孤子方程的怪波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维高维孤子方程 HIROTA双线性方法 多孤子解 怪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线性方法估算叠前偏移速度
9
作者 Michael Jervis 徐焱东 《国外油气勘探》 1997年第1期69-83,共15页
这里我们描述了两种基于非线性优化法的层速度估算法:甚快模拟退火法(VFSA)和遗传算法(GA)。目标函数是利用深度偏移后的叠前地震数据定义的该反演问题涉及到两相邻的偏移后的炮记录之间反射界面的横向一致性的优化问题。事实上,速度分... 这里我们描述了两种基于非线性优化法的层速度估算法:甚快模拟退火法(VFSA)和遗传算法(GA)。目标函数是利用深度偏移后的叠前地震数据定义的该反演问题涉及到两相邻的偏移后的炮记录之间反射界面的横向一致性的优化问题。事实上,速度分析中的正常时差校正被叠前深度偏移所取代。当每一对偏移后的炮记录之间的最小平方差为最小时,就求得了真速度模型。我们的模型是利用分布在一个矩形网格上的三次B样条进行参数化。利用偏移后数据的主要优点是:不需要拾取旅行时、不需要知道震源子波、不需要为了评价数据与模型之间的拟合程度而对合成波形数据进行成本昂贵的计算。利用非线性方法,可自动确定全局最小,而与目标函数的梯度估算值和起始模型无关,也不用对目标函数本身的特点进行假设。不管是对二维合成数据,还是对构造复杂的墨西哥湾实际数据,对速度估算问题用甚快模拟退火法比用遗传算法收敛要快4~5倍。尽管计算量大,但该问题所需模型参数不多,加之利用基尔霍夫偏移的快速旅行时程序,就使得该算法易于用来处理实际地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偏移 估算 退火 线性方法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系数超对称KdV方程的双线性方法
10
作者 董超 邓淑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5-960,共6页
主要利用双线性方法寻找变系数超对称KdV方程的孤子解。首先通过直接法给出了变系数KdV方程超对称化形式,其次通过适当的变量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的Hirota双线性方法和双线性Bcklund变换这两种求解方法变换推广到变系数超对称KdV方程中... 主要利用双线性方法寻找变系数超对称KdV方程的孤子解。首先通过直接法给出了变系数KdV方程超对称化形式,其次通过适当的变量变换,将非线性方程的Hirota双线性方法和双线性Bcklund变换这两种求解方法变换推广到变系数超对称KdV方程中,利用这两种方法分别求出变系数超对称KdV方程的孤子解的表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系数超对称KdV方程 HIROTA双线性方法 线性Backlund变换 孤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局部数据体中线性信号预测基本理论与方法
11
作者 王华忠 项健 +2 位作者 张力起 欧阳志远 宋家文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首先,提出了若干线性结构(可以视为局部平面波)飘在具有不同概率分布特征的、实测的局部高维数据体中是地震信号处理的核心概念模式,认为对局部高维数据体中的线性结构进行建模及最佳预测,从而解决去噪、数据规则化和解混叠(Deblending... 首先,提出了若干线性结构(可以视为局部平面波)飘在具有不同概率分布特征的、实测的局部高维数据体中是地震信号处理的核心概念模式,认为对局部高维数据体中的线性结构进行建模及最佳预测,从而解决去噪、数据规则化和解混叠(Deblending)等问题是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基本环节;认为对线性信号进行最佳的建模和预测包括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的方法。前者是由预先选定的局部平面波基函数的线性叠加表示局部高维数据体中包含的信号;后者由数据矩阵(张量)分解的方法推断局部高维数据体中包含的线性结构。然后,全面分析了频率-空间域高维Wiener滤波方法、自相关矩阵及Hankel矩阵正交分解方法(SSA方法)、高维线性Radon变换方法(高维Beamforming方法)和张量分解方法的基本理论,为进行局部高维数据体中线性信号预测及各种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指出山前带及其他复杂地表探区实际数据中的相干噪声和非相干噪声往往不符合线性信号建模及预测的理论假设条件,因而必须发展非线性去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高维数据体 线性结构 最佳预测 高维Wiener滤波方法 高维SSA方法 高维线性Radon变换方法 张量分解方法 去噪与数据规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12
作者 张二帅 刘建新 黄章峰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4,I0001,共16页
在实现e^(N)方法时,需要搜索流场中的不稳定波,并大量求解当地边界层的稳定性问题,因此为高效求解当地边界层的不稳定波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neural network-based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NNLSA)。采... 在实现e^(N)方法时,需要搜索流场中的不稳定波,并大量求解当地边界层的稳定性问题,因此为高效求解当地边界层的不稳定波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neural network-based linear stability analysis,NNLSA)。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给出最不稳定波频率ω、展向波数β、流向波数αr和增长率σmax的初值对,再通过迭代法计算失稳扰动波的实际空间失稳波数和增长率。使用平板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平板和尖锥算例对NNLSA方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部分对不稳定波参数的预测结果与线性稳定性理论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LSA部分可根据神经网络提供的预测值,通过迭代法找到最不稳定波;NN-LSA方法的求解效率较高,求解时间比全局搜索方法约低20~50倍,大大减小了人为因素在计算过程中的影响。本文提出的NN-LSA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分析边界层流动的线性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 e^(N)方法 转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线性变系数空间自回归模型的惩罚轮廓拟最大似然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体政 方可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76,共18页
主要研究了部分线性变系数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结合拟最大似然方法、局部线性光滑方法以及一类非凸罚函数,提出了一个变量选择方法用于同时选择该模型的参数部分中重要解释变量和估计相应的非零参数。大量模拟研究表明,所提... 主要研究了部分线性变系数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问题。结合拟最大似然方法、局部线性光滑方法以及一类非凸罚函数,提出了一个变量选择方法用于同时选择该模型的参数部分中重要解释变量和估计相应的非零参数。大量模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变量选择方法具有满意的有限样本性质,并且关于空间权矩阵的稀疏度、空间相关强度、系数函数的复杂度以及误差分布的非正态性非常稳健。特别地,当样本容量较大且罚函数选择合适时,即使解释变量的相关性较强或者模型中含有较多不重要解释变量,所提出的变量选择方法仍然具有比较满意的有限样本性质。通过分析波士顿房屋价格数据考察了所提出的变量选择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关 部分线性变系数空间自回归模型 拟最大似然方法 局部线性光滑方法 惩罚似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浅析曾肯成先生的密码分析思想
14
作者 冯登国 《密码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5-262,共8页
曾肯成先生于1986年洞察到了密码体制中的熵漏现象,后来在此基础上提出著名的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本文全面剖析了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由此深刻揭示了曾先生的密码分析思想的精髓.首先,介绍曾先生通过观察Geffe序列生成器的熵... 曾肯成先生于1986年洞察到了密码体制中的熵漏现象,后来在此基础上提出著名的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本文全面剖析了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的发展历程,由此深刻揭示了曾先生的密码分析思想的精髓.首先,介绍曾先生通过观察Geffe序列生成器的熵漏现象,提出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的朴素思想的过程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其次,介绍曾先生通过在Geffe序列生成器基础上凝练出的一般问题,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方法—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的过程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再次,介绍曾先生通过分析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的过程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最后,通过分析从相关分析方法到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的进阶之路,阐述了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这把利剑的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密码 密码分析 线性校验子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方法 择多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te-IJformer:面向长序列Transformer的轻量化方法
15
作者 连家诚 郝一帆 +2 位作者 张曦珊 支天 孙广中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针对面向长序列的Transformer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Trans-former轻量化方法Lite-IJformer。其核心思路分为2步:(1)对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进行线性化,将Transformer的计算复杂度从输入序列的平方降至线性;(2)基于低秩... 针对面向长序列的Transformer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Trans-former轻量化方法Lite-IJformer。其核心思路分为2步:(1)对自注意力(self-attention)进行线性化,将Transformer的计算复杂度从输入序列的平方降至线性;(2)基于低秩矩阵分解理论对KV矩阵乘法进行降维,进一步减少计算规模。在长序列竞技基准测试上的实验表明,当输入长度为1000~2000时,线性化可以将self-attention计算量降低13~26倍,将Transformer的推理速度提升4.75~5.72倍而无精度损失;在经过降维后,self-attention的计算量进一步减少了17.0%,模型推理速度提升了1.17倍,精度损失在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 自注意力 线性方法 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产量双曲递减方程线性求解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金庆 李珂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51,68,共3页
双曲线递减是J.J.Arps三类产量递减曲线中最普遍的形式。针对现有各种分析产量递减规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双曲递减方程线性求解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有限数据点的情况下通过线性分析判定双曲线递减类型以及进行相关参数计算。实... 双曲线递减是J.J.Arps三类产量递减曲线中最普遍的形式。针对现有各种分析产量递减规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的双曲递减方程线性求解方法。该方法能够在有限数据点的情况下通过线性分析判定双曲线递减类型以及进行相关参数计算。实例分析表明,这种双曲递减分析方法简便、准确,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油田的开发规律分析和生产动态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双曲递减 线性方法 递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核函数的函数型数据非参数回归方法
17
作者 柳心阳 李秀英 耿发展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函数型数据分析因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统计学习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函数型数据回归方法大多集中在线性模型上,非线性函数型数据回归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再生核函数提出一种新的函数型数据非参数回归方法,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 函数型数据分析因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统计学习的广泛关注,现有的函数型数据回归方法大多集中在线性模型上,非线性函数型数据回归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再生核函数提出一种新的函数型数据非参数回归方法,并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型数据分析 线性回归方法 方法 非参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重量预测的非线性统计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和平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飞机重量预测中常用的由线性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的重量公式,由于模型本身的限制,存在着精度低和变量变化范围窄的问题,不利于对飞机设计变号作大范围的分析和优化.因此,本文提出飞机重量预测的非线性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利用已有... 飞机重量预测中常用的由线性统计分析方法得到的重量公式,由于模型本身的限制,存在着精度低和变量变化范围窄的问题,不利于对飞机设计变号作大范围的分析和优化.因此,本文提出飞机重量预测的非线性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可利用已有飞机的重量数据和相关参数推导出满意的重量估算公式,从而可快速准确地预测新设计飞机的结构重量.与常用的线性方法相比,可提高预测精度,并可使重量影响参数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作为算例,用二十个机型的机翼数据求得了一个非线性的机翼重量估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方法 统计分析 飞机重量 机翼重量 置信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19
作者 陈海 郭肖旺 +2 位作者 刘琛 封成玉 陈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6-1052,共7页
为了提高具有未知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性能和运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IOCM).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型逼近器来捕捉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并利用干扰观测器来描述系统的未... 为了提高具有未知干扰的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性能和运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复杂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IOCM).该方法设计了一个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型逼近器来捕捉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并利用干扰观测器来描述系统的未知干扰,以获得更准确的系统预测模型.然后,在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具有协同成本函数和多梯度算法的优化控制结构,以综合求解设定点和控制律.采用城市污水处理过程基准仿真平台(BSM1)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暴雨天气条件下平均出水水质(EQ)为6711 mg/L、平均运行能耗(EC)为3805 kW·h;对比其他分步实现的优化控制方法,IOCM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够提高非线性系统的优化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模型逼近器 干扰观测器 复杂非线性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器温度非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研究
20
作者 秦文钊 沈宇凯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9-223,共5页
由于激光器的温度特性具有显著的时变性、非线性和强耦合性,传统控制方法很难满足精确的控制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激光器温度非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器内部封装的热敏电阻采集激光器实时温度,计算与理想温度之间... 由于激光器的温度特性具有显著的时变性、非线性和强耦合性,传统控制方法很难满足精确的控制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激光器温度非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该方法利用激光器内部封装的热敏电阻采集激光器实时温度,计算与理想温度之间的实时误差。以误差为输入,利用非线性自抗扰控制器计算得到激光器温度实时控制信号,完成精确控制。结果表明:所研究方法控制下,变异系数相对更小,这表明方法在控制效果上表现更好,能够更好地控制激光器温度更接近理想温度,使温度更加稳定和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温度 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