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水样中铅镉铜锌 被引量:12
1
作者 习霞 明亮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4,41,共4页
通过多壁碳纳米管-Nafion复合膜修饰电极,建立水样中痕量铅、镉、铜、锌同时测定的线性扫描溶出伏安分析法,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 4.0的NaAc-HAc缓冲液中,-1.20V富集5min后,... 通过多壁碳纳米管-Nafion复合膜修饰电极,建立水样中痕量铅、镉、铜、锌同时测定的线性扫描溶出伏安分析法,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 4.0的NaAc-HAc缓冲液中,-1.20V富集5min后,在电位-1.04V、-0.72V、-0.45V及-0.16V附近分别产生锌、镉、铅、铜的灵敏溶出峰,测定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4%。该法已成功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铅、镉、铜、锌的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3.3%~106.7%之间,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 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豆瓣酱中镉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习霞 杨威 明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7-79,共3页
利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通过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建立了测定豆瓣酱中镉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在pH 4.2的NaAc-HAc缓冲液中,-1.10V富集5min后,溶出峰电流与Cd2+浓度在1.0×10-8~... 利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通过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建立了测定豆瓣酱中镉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在pH 4.2的NaAc-HAc缓冲液中,-1.10V富集5min后,溶出峰电流与Cd2+浓度在1.0×10-8~5.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9 mol/L。对5.0×10-6 mol/L Cd2+溶液平行测定10次的RSD为2.8%。将该方法用于豆瓣酱中镉的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6.7%~105.0%之间,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 石墨烯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铋膜修饰玻碳电极用于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测定铝箔中痕量镓 被引量:1
3
作者 匡云飞 邹建陵 +6 位作者 冯泳兰 邓培红 凌爱华 李薇 杨颖群 刘梦琴 屈景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7,20,共4页
用电化学沉积法将铋离子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应用此铋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镓时,将试液在pH 5.4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中在-1.30 V处预还原40 s,然后在-1.30^-0.50 V范围内扫描,使镓离子从修饰电极上溶出,实现了镓离子的溶出伏安法测... 用电化学沉积法将铋离子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应用此铋膜修饰玻碳电极测定镓时,将试液在pH 5.4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中在-1.30 V处预还原40 s,然后在-1.30^-0.50 V范围内扫描,使镓离子从修饰电极上溶出,实现了镓离子的溶出伏安法测定,在-1.01 V处可得镓离子的氧化峰电位,镓的质量浓度在0.002 8~0.21μg.L-1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值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7 ng.L-1。方法用于测定铝箔中镓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8.2%~103.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膜修饰玻碳电极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 铝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电极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丹参中锌和镉
4
作者 李松 黎国兰 +1 位作者 龙彧茵 陈娅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746-2749,共4页
目的:用自制碳纤维电极,采用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实现锌、镉同时在碳纤维电极上的检测。方法:考察了电解质底液、富集电位、富集时间及扫描速度对Zn2+、Cd2+溶出伏安行为的影响。结果:在1 mol·L-1硫酸介质中,Zn2+、Cd2+分别在-0.97 ... 目的:用自制碳纤维电极,采用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实现锌、镉同时在碳纤维电极上的检测。方法:考察了电解质底液、富集电位、富集时间及扫描速度对Zn2+、Cd2+溶出伏安行为的影响。结果:在1 mol·L-1硫酸介质中,Zn2+、Cd2+分别在-0.97 V和-0.77 V附近产生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6 5和0.995 4。锌、镉的检出限(S/N=3)分别为1.5×10-9 mol·L-1和1.0×10-10 mol·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98.1%,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2.72%和2.45%。结论:用碳纤维电极同时检测Zn2+和Cd2+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和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 碳纤维电极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还原石墨烯修饰电极测定酱油中铅含量 被引量:7
5
作者 赵群 习霞 明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83,共3页
在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板,通过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建立了基于该电极测定酱油中铅含量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在pH4.5的NaAc-HAc缓冲液中,-1.10V富... 在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板,通过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建立了基于该电极测定酱油中铅含量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在pH4.5的NaAc-HAc缓冲液中,-1.10V富集5min后,Pb件的浓度在1.0×10^-8-4.0×10^-5mol/L区间内与溶出峰电流呈线性,检出限为3.0×10^-9mol/L。对5.0×10^-5mol/L Pb^2+溶液平行测定10次的RSD为2.6%。将该方法用于酱油中铅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5.8%~104.6%之间,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 石墨烯 化学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重金属自动监测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学亮 史云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402-406,共5页
基于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研制了一套水质重金属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水中铅、锌、砷、锑重金属元素的自动监测。详细介绍了基于MSP430FE427为核心处理器的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数据采集中虚假点识别和纠正算法、I-V数据拟合方法和定量... 基于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研制了一套水质重金属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水中铅、锌、砷、锑重金属元素的自动监测。详细介绍了基于MSP430FE427为核心处理器的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对数据采集中虚假点识别和纠正算法、I-V数据拟合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实验表明该仪器具有检出限低、响应快、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检测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 虚假点识别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纳米管修饰电极测定食醋中镍含量
7
作者 明亮 习霞 +1 位作者 赵群 刘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pH 8.0的NH4Cl-NH3·H2O缓冲液中,-1.10V富集3min后,Ni^2+在阳极溶出扫描过程中会产生灵敏度高的特征溶出峰,据此建立了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修饰电极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食醋中镍含量的新方法。优化了分析底液、富集电位... 在pH 8.0的NH4Cl-NH3·H2O缓冲液中,-1.10V富集3min后,Ni^2+在阳极溶出扫描过程中会产生灵敏度高的特征溶出峰,据此建立了基于二氧化钛纳米管修饰电极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食醋中镍含量的新方法。优化了分析底液、富集电位与时间以及修饰剂用量等测定参数。在优化条件下,溶出峰电流与Ni 2+在3.0×10^-7-5.0×10^-5 mol/L浓度区间有较好的线性规律,检出限为1.0×10^-7 mol/L(S/N=3)。运用本方法测定了食醋中的镍含量,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线性扫描溶出伏安法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孔金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在砷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6,共6页
以PB为模板,在玻碳电极上层层电沉积普鲁士蓝(PB)-金复合物,制备了多孔金膜(AuPB)修饰电极.用电化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多孔金膜修饰的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高表面积和粗糙度.并将其应用于高灵敏三价砷的电化学检测.在... 以PB为模板,在玻碳电极上层层电沉积普鲁士蓝(PB)-金复合物,制备了多孔金膜(AuPB)修饰电极.用电化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多孔金膜修饰的电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高表面积和粗糙度.并将其应用于高灵敏三价砷的电化学检测.在最优条件下,电化学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LSASV)响应峰电流与样品中的砷(Ⅲ)在0.075~5μmol/L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灵敏度为1.4 k A/mol,检测限(S/N=3)为8.5 nmol/L.该修饰电极对As(Ⅲ)分析具有响应范围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以及良好稳定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多孔金膜 三价砷 线性扫描阳极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