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0篇文章
< 1 2 2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接触非线性光机集成分析
1
作者 黄志裕 刘勇 +2 位作者 张铭起 岳春宇 关英俊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针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结构中存在的接触非线性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接触非线性分析及光机集成分析,保证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宽温域环境中正常成像。首先,采用定心车工艺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进行结构设计,利用切... 针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结构中存在的接触非线性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接触非线性分析及光机集成分析,保证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宽温域环境中正常成像。首先,采用定心车工艺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进行结构设计,利用切线接触方式降低透镜应力水平;然后,采用接触非线性分析方法对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在自重和温度载荷作用下望远镜的变形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整机在重力和温升等静力学工况以及随机振动和冲击等动力学环境下的应力水平;其次,利用Sigfit软件进行Zernike多项式拟合并导入光学软件进行光机集成分析,评估系统在静力学环境变化下的光学指标劣化程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静动力学工况中,光学元件的最大接触应力为1.83×10~7 Pa,安全裕度优于0.82,载荷作用下的光学元件变形导致光学系统参数发生变化,调制传递函数(MTF)降低约2.97%,满足光学允差要求;最后,对整机结构进行了加工装调和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系统波像差为0.123λ(λ=632.8 nm),其外场成像试验图像清晰,能够满足空间对地观测的使用要求,为后续大口径折射式空间望远镜的优化设计、研制需求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望远镜 接触非线性 有限元分析 光机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杆件初弯曲的弦支穹顶结构非线性屈曲分析
2
作者 姜正荣 邱俊明 +1 位作者 石开荣 苏昌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1-568,共8页
为揭示杆件初弯曲对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以多段直梁法模拟杆件初弯曲,采用随机缺陷模态法引入不同形状及幅值的杆件初弯曲,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引入整体缺陷与杆件初弯曲,考察2种缺陷的共同施加对结构稳定... 为揭示杆件初弯曲对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承载力的影响规律,以多段直梁法模拟杆件初弯曲,采用随机缺陷模态法引入不同形状及幅值的杆件初弯曲,对弦支穹顶结构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引入整体缺陷与杆件初弯曲,考察2种缺陷的共同施加对结构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仅考虑杆件初弯曲时,弦支穹顶结构的稳定承载力系数平均值显著降低(最大降幅为33.84%),该结构对杆件初弯曲较为敏感;相比于正弦全波,以正弦半波为初弯曲形状来引入杆件初弯曲,对结构的稳定性更为不利;相比于理想结构,同时考虑整体缺陷与杆件初弯曲时,结构的稳定承载力系数进一步降低(最大降幅为44.80%),但其降幅小于两者分别引入的降幅之和,2种缺陷的同时施加,对结构的稳定承载力存在耦合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两者单独引入时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支穹顶结构 杆件初弯曲 整体缺陷 非线性屈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锈蚀损伤软接触模型的非线性超声导波识别
3
作者 阎石 王雪南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4-743,共10页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 将软接触模型结合超声导波检测技术,可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早期识别难的问题。然而,目前缺少以层状锈蚀为基础的软接触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实验证明。该文将钢筋的锈胀问题简化为一个均匀的层状平面模型,并确立了整个锈胀过程中层表面接触压力与刚度;使用颗粒接触模型建立了锈蚀程度和超声导波非线性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数值分析时将锈蚀接触问题简化为一个软接触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到软接触中各参数和锈蚀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有限元计算及实验验证的方法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软接触模型得到的结果中,超声导波的非线性系数变化趋势和理论计算及实验结果一致。通过理论计算推导出二阶非线性系数和接触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一种基于非线性超声导波的钢筋混凝土早期锈蚀识别方法,该方法对基于软接触模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的识别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识别 非线性超声导波 层状结构 接触模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 颗粒链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的流-固弱耦合分析
4
作者 王彦臻 范宏飞 +2 位作者 陈国兴 赵凯 陈炜昀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2-1366,共15页
海洋工程的抗震设计中海水对海床地表地震动特性的影响不容忽视.采用流-固弱耦合模型模拟海水-海床的相互作用,考虑海床地形效应及沉积土异质性,以广义non-Masing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滞回特性,模拟了跨琼州海峡海床场地的二维非线性... 海洋工程的抗震设计中海水对海床地表地震动特性的影响不容忽视.采用流-固弱耦合模型模拟海水-海床的相互作用,考虑海床地形效应及沉积土异质性,以广义non-Masing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滞回特性,模拟了跨琼州海峡海床场地的二维非线性地震反应特性.海床地表的地震反应特性受海水-海床的相互作用、地形效应、复杂软弱异质性沉积土和基岩输入地震动特性的综合影响.海水的影响使海床地表峰值加速度减小和地震动有效持时缩短,且对竖向地震动的抑制作用比水平向更为显著.海水抑制高频段(2.0 Hz附近)或放大了低频段(<0.5 Hz)内水平向、竖向地震动分量引起的海床类共振现象,且这种抑制或放大作用随基岩地震动的增大而增大.海床地表规准化谱加速度β(5%阻尼比)在海床场地的基本周期(0.25~1.1 s)段附近和长周期(>1.1 s)段的谱值分别减小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床场地效应 琼州海峡 流-固弱耦合分析 土的非线性 地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非线性刚度节点的可展桁架结构动力学分析
5
作者 董广盛 张静 +2 位作者 吴娟 寇子明 史创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5-745,共11页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 针对可展桁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在精度分析中难以体现节点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刚度连接的简单建模方法,以四单元结构测试件(STA)空间伸展臂为例,研究了不同非线性刚度特性对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使用增量割线刚度法线性化简化了非线性刚度特性曲线;然后,将多个模拟节点不同自由度上的非线性刚度特性Combin39弹簧单元组成了一个新的单元,并将简化后的非线性刚度特性输入到对应的弹簧单元中;最后,把组建的新单元添加到梁单元的末端,完成了对含非线性刚度节点梁单元的建模,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使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对STA伸展臂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建模方法得到的动力学分析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回滞特性分析中,激振力的增加使结构的固有频率从2.341 Hz降低到2.232 Hz;而在三次弹簧特性研究中,激振力增加使结构固有频率从2.416 Hz增加到2.464 Hz。因此,不同刚度特性下的激振力对结构固有频率的影响趋势可能不同;各种刚度特性下,不同阶段刚度的增加均会引起整体刚度的增加,最终导致结构响应频率增加。该节点建模方法能够灵活处理各种刚度特性曲线,并且在面对不同形式的连接时表现出较高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刚度特性 空间伸展臂 半刚性连接 节点建模方法 四单元结构测试件 动力学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分析的无线通信识别系统优化研究
6
作者 王永虎 乔旭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29,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通信效率及整机作业效率,以无线通信识别模块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分析控制理论展开优化研究。结合插秧机的作业环境特征和各组件协调作业特点,从通信信号的非线性处理和保证抗干扰能力角度入手,建立通信识别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通信效率及整机作业效率,以无线通信识别模块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线性分析控制理论展开优化研究。结合插秧机的作业环境特征和各组件协调作业特点,从通信信号的非线性处理和保证抗干扰能力角度入手,建立通信识别系统的非线性控制器模型,并针对系统的输入输出和接口模块完成电路控制与程序优化布局。同时,进行插秧作业通信监测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此非线性分析应用机理下,插秧机作业的智能性与精准性得到显著提高,通过非线性控制实现了细致有效的数据计算分析,通信传输效率相对提升了5.69%,插秧深度合格率可达96.78%,满足智能插秧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插秧 无线通信识别 非线性分析 电路控制 通信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爆破安全评价
7
作者 张志雄 许汝康 +2 位作者 廖承立 陈有亮 叶雪云 《工程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1-169,共9页
为解决港口实例中水下爆破安全评价问题,探究更优的评价方法,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底层研究算法,专家打分法作为评分和检验方法,引入非线性算子。研究了AHP-FAHP算法权重数据、线性-非线性FAHP算法评价结果数据、不同方法组间数据关... 为解决港口实例中水下爆破安全评价问题,探究更优的评价方法,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作为底层研究算法,专家打分法作为评分和检验方法,引入非线性算子。研究了AHP-FAHP算法权重数据、线性-非线性FAHP算法评价结果数据、不同方法组间数据关系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AHP算法在重要因素分析过程中与专家判断存在差异,而FAHP算法结果与专家判断结果一致,证明FAHP方法具有更高适配性;非线性FAHP方法通过确定危险因素指数,突出事件危险等级及高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可以有效突出高影响因素重要性,避免传统算法中隶属度相近问题,更适合用于水下爆破安全评价。进而为非线性FAHP算法在港口水下爆破评价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非线性模糊层次分析 安全评价 爆破过程 水下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Baker准则的深埋硐室拱顶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覃长兵 李跃阳 +2 位作者 戴辰宇 石雨沙 仉文岗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04,共9页
针对Hoek-Brown和Mohr-Coulomb准则主要分别适用于岩体和土体的情形,采用更具适用性的广义非线性Baker准则,并结合极限分析上限方法,旨在研究深埋硐室拱顶岩土体的动力稳定性。通过构建满足Baker准则下拱顶塌落的曲线型破坏机构,考虑竖... 针对Hoek-Brown和Mohr-Coulomb准则主要分别适用于岩体和土体的情形,采用更具适用性的广义非线性Baker准则,并结合极限分析上限方法,旨在研究深埋硐室拱顶岩土体的动力稳定性。通过构建满足Baker准则下拱顶塌落的曲线型破坏机构,考虑竖向地震荷载的影响,计算内外力功率并建立功率平衡方程,基于变分原理推导在有无竖向地震力作用时拱顶破坏机制的上限表达式,从而求解得到破坏面形状、塌落拱高度和宽度的解析解。同时采用ABAQUS数值模拟验证解析解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研究分析不同参数下拱顶破坏机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岩土体特性参数外,尤其是向上的竖向地震力对拱顶破坏范围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硐室 拱顶稳定性 非线性Baker准则 竖向地震力 上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尺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模态转换非线性特征分析
9
作者 杨凯淇 姚亚东 +3 位作者 郭康康 仝毅恒 林伟 聂万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52,共14页
为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非线性特征,探究不稳定燃烧模态转换过程,针对单喷嘴气氧和气甲烷缩尺火箭发动机开展了热试车试验,采用相空间重构、最大Lyapunov指数和递归图等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法对试验脉动压力信号进行分析。试验... 为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非线性特征,探究不稳定燃烧模态转换过程,针对单喷嘴气氧和气甲烷缩尺火箭发动机开展了热试车试验,采用相空间重构、最大Lyapunov指数和递归图等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法对试验脉动压力信号进行分析。试验捕捉到中频不稳定燃烧向一阶纵向高频不稳定燃烧转变过程。脉动压力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显示出明显的双峰现象。全时间序列最大Lyapunov指数表明不稳定燃烧从中频到高频的转换过程中有明显奇异点,热声极限环阶段的最大Lyapunov指数是整个时间序列中最小值。递归图与递归量化对比分析显示了不同不稳定燃烧阶段对角线特征的差异性。对热试车试验脉动压力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表明:随机压力峰是诱发缩尺发动机发生中频不稳定燃烧向一阶纵向高频不稳定燃烧转变现象的关键。系统发生一阶纵向高频燃烧不稳定与亚临界分岔有关,随机压力峰是触发亚临界分岔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不稳定燃烧 非线性动力学 最大LYAPUNOV指数 递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扣件刚度非线性对波磨区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井芒 梁新缘 +2 位作者 王凯 赵思琪 王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7-255,共9页
WJ-8型扣件橡胶垫板刚度在长期服役过程中表现出非线性特征,静刚度随荷载增加而降低,为提高三维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精确性,本文以LMA踏面车轮及CHN60型钢轨为基础,基于显式积分算法,将以往研究中线弹性扣件转化为非线性扣件,建... WJ-8型扣件橡胶垫板刚度在长期服役过程中表现出非线性特征,静刚度随荷载增加而降低,为提高三维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精确性,本文以LMA踏面车轮及CHN60型钢轨为基础,基于显式积分算法,将以往研究中线弹性扣件转化为非线性扣件,建立考虑扣件刚度非线性特征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研究刚度非线性对车轮与钢轨波磨间高频动态响应及瞬态接触行为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波磨工况下时频域内轮轨接触力、轴箱加速度的变化信息.结果表明:扣件非线性对轮轨接触力变化影响明显,主要表现为车轮行驶至扣件前端时强振动导致橡胶垫板表现为柔软特性使轮轨接触力减小,车轮行驶至扣件上方时在轴重作用下振动减弱表现为刚硬特性使轮轨接触力增大,轮轨力变化差异最大达到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度非线性 瞬态滚动接触 波磨 显式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花岗岩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及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春萍 刘建锋 +3 位作者 陈亮 刘健 赵星光 马洪素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9,共9页
裂隙花岗岩的蠕变特性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裂隙花岗岩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试验结果,结合蠕变过程中应力产生的损伤累积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损伤的弹黏塑性体。通过将经典Burgers模型的黏性... 裂隙花岗岩的蠕变特性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裂隙花岗岩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试验结果,结合蠕变过程中应力产生的损伤累积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损伤的弹黏塑性体。通过将经典Burgers模型的黏性元件替换为分数阶黏弹性元件,将黏弹性体替换为考虑损伤的弹黏塑性体的方法,构建了裂隙花岗岩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并推导出模型在3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方程。通过对倾角30°及45°单裂隙花岗岩在不同应力条件下蠕变试验数据的拟合分析,确定了模型参数,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获得了各模型参数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通过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揭示了分数阶导数、损伤参数,以及应力水平对裂隙花岗岩蠕变应变的影响规律,并验证了裂隙花岗岩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在特殊条件下可退化为经典Burgers模型。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裂隙花岗岩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裂隙花岗岩蠕变破坏全过程的3个阶段,尤其是加速蠕变阶段应变随时间非线性增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花岗岩 蠕变 非线性模型 分数阶导数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水力效应的裂缝边坡稳定性非线性能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伟 卢茜 +2 位作者 徐长节 陈静瑜 陶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53,共10页
现有考虑水力效应的裂缝边坡稳定性分析大多基于线性破坏准则,而岩土体破坏往往呈现非线性特征,因此开展水力效应影响下的裂缝边坡稳定性非线性极限上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及强度折减技术,结合“外切线法”非线性... 现有考虑水力效应的裂缝边坡稳定性分析大多基于线性破坏准则,而岩土体破坏往往呈现非线性特征,因此开展水力效应影响下的裂缝边坡稳定性非线性极限上限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及强度折减技术,结合“外切线法”非线性破坏准则,构建坡顶含竖直裂缝的边坡对数螺旋线破坏模式,根据虚功原理推导出裂缝边坡安全系数解析式,通过MATLAB优化计算,结合边坡工程实例探讨了典型因素对裂缝边坡稳定性、临界裂缝及滑动面位置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h的持续上升,边坡安全系数不断降低,临界裂缝深度逐渐增大且临界裂缝位置逐渐向坡顶缘偏移;非线性系数m明显影响边坡的稳定性,边坡安全系数随着非线性系数的增大显著减小,采用线性破坏准则会高估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随着非线性系数的增大,临界裂缝深度随之增大,临界裂缝位置距离坡顶缘越来越远,滑坡体体积逐渐增大;裂缝与坡顶缘距离l m随着非线性系数m的增大而增大(当m增大0.2时,l m增大约1 m),且随着裂缝与坡顶缘距离的增大,边坡安全系数无明显变化,临界裂缝深度先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稳定性分析 极限分析上限定理 安全系数 非线性破坏准则 强度折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节点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路殿成 樊明驰 +3 位作者 陈诗颖 吴成龙 袁维振 张纪刚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8-185,共8页
通过ABAQUS平台对新型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试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了节点盖板厚度和方钢管宽厚比对节点滞回性能、能量耗散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新型节点具有良好的整体... 通过ABAQUS平台对新型装配式钢混组合节点试件进行有限元建模,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并分析了节点盖板厚度和方钢管宽厚比对节点滞回性能、能量耗散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新型节点具有良好的整体承载力及耗能能力;当增大节点盖板厚度时,试件的承载力、耗能及初始刚度均逐步增大,其峰值弯矩增幅约为17.6%,延性系数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方钢管宽度一定时,节点承载力随着方钢管厚度的增大而增加,最大增幅约15.6%,但方钢管厚度对节点延性影响较小;当方钢管厚度一定时,节点的承载力变化较小,但其延性随着方钢管宽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增幅约为24.2%;同时,方钢管宽厚比对新型节点强度和刚度退化性能的影响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梁柱节点 组合结构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三体船非线性横摇运动辨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跃 朱仁传 +1 位作者 李传庆 吴铖毓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目的]针对三体船横摇的非线性,提出CFD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相结合的船体运动辨识建模方法,[方法]基于STAR-CCM+平台,对不同侧体横向位置三体船的强迫横摇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并应用SVR方法对力矩时历曲线进行参数辨识,计算不同频率下船... [目的]针对三体船横摇的非线性,提出CFD与支持向量回归(SVR)相结合的船体运动辨识建模方法,[方法]基于STAR-CCM+平台,对不同侧体横向位置三体船的强迫横摇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并应用SVR方法对力矩时历曲线进行参数辨识,计算不同频率下船体的附加质量与阻尼系数。[结果]结果表明,三体船阻尼系数呈现出较强的频率相关性;低频时阻尼非线性特征明显,舭龙骨阻尼成分占比较大。[结论]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捕捉三体船横摇运动的非线性特征,相比于势流理论能够更好地考虑片体间流场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船 非线性横摇阻尼 计算流体力学 支持向量回归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EL的水电机组导轴承支架非线性连接模态特性分析
15
作者 何信林 雷旭乐 +3 位作者 马晨原 寇林 牛利涛 张钢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6,共8页
模态分析是水电机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但其传统方法缺少对接触部分非线性接触的模拟手段,直接影响模态分析的准确性,也无法对链接部位的失效过程及趋势进行分析。该文基于用户自定义单元子程序接口(user-defined element subroutine i... 模态分析是水电机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但其传统方法缺少对接触部分非线性接触的模拟手段,直接影响模态分析的准确性,也无法对链接部位的失效过程及趋势进行分析。该文基于用户自定义单元子程序接口(user-defined element subroutine interface,UEL),建立了结合部三维非线性专用分析单元模型。推导所提模型有限元格式的基本方程,获得表征材料非线性特性的本构关系;给出螺栓连接的固定结合部的静态分析,以及立式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支架的模态分析算例;给出导轴承支架的支臂末端螺栓连接变刚度计算的工程应用实例。实验与仿真对比结果表明了建立的UEL三维非线性接触分析专用单元模型的正确性;连接失效分析表明了随着导轴承支架接触刚度的下降,会在整机模态频率计算中引入新的频率段这一结果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非线性 接触分析 UEL 参数化有限元 导轴承支架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饱和沉积盆地地震动响应非线性分析
16
作者 张彦 程鹏 +3 位作者 赵瑞斌 孟庆领 黄磊 刘中宪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利用ABAQUS软件及二次开发平台,编写了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VUMAT子程序,对饱和沉积盆地进行了非线性反应模拟。建立不同基岩面坡度的二维T型沉积盆地,输入4条不同频谱特性及幅值的近断层地震... 沉积盆地对地震动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利用ABAQUS软件及二次开发平台,编写了基于Davidenkov骨架曲线的VUMAT子程序,对饱和沉积盆地进行了非线性反应模拟。建立不同基岩面坡度的二维T型沉积盆地,输入4条不同频谱特性及幅值的近断层地震波,研究不同盆地基岩面坡度、饱和介质特性、地震波强度等因素对沉积盆地非线性反应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震波作用可造成饱和沉积盆地发生局部液化,地震波强度越大,液化区分布范围越广,地表处出现了永久塑性变形;地震波强度的增大导致地表土层发生液化的时间提前,且下层土的液化会减弱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导致上层地表土发生液化的时间延后;盆地内地表最不利位置随着基岩面坡度的增大逐渐向中心处移动,不同工况下速度峰值放大系数为1.18~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videnkov本构模型 VUMAT 二维非线性分析 近断层沉积盆地 场地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模型的压电双晶片执行器非线性建模及验证
17
作者 彭洪涛 凌杰 +1 位作者 李成刚 朱玉川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7,共6页
针对压电双晶片执行器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根据Hammerstein结构原理,将执行器系统线性动态模块与非线性静态模块串联,提出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的压电双晶片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模型的准确性。... 针对压电双晶片执行器的非线性建模问题,根据Hammerstein结构原理,将执行器系统线性动态模块与非线性静态模块串联,提出了基于Jiles-Atherton模型的压电双晶片建模及参数辨识方法,并结合有限元数值仿真和试验测试对比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静/动态对比结果显示,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及试验测试迟滞非线性分别为18.1%,17.9%,19.3%,理论模型、有限元仿真与试验测试的阶跃响应相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5.2%和4.1%,表明建模方法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双晶片 迟滞非线性 Hammerstein结构 物理模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外场匹配法的20000TEU集装箱船非线性波浪载荷研究
18
作者 蒙经淼 杨鹏 +1 位作者 李金成 刘敬喜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26,共13页
[目的]旨在研究波高对船舶非线性波浪载荷的影响。[方法]以一艘200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在不同波高下的波浪载荷进行数值研究。基于刚体理论,采用三维边界元和内外场匹配法计算流体场速度势和波浪激振力,并对自由面的范围... [目的]旨在研究波高对船舶非线性波浪载荷的影响。[方法]以一艘20000TEU集装箱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在不同波高下的波浪载荷进行数值研究。基于刚体理论,采用三维边界元和内外场匹配法计算流体场速度势和波浪激振力,并对自由面的范围和网格划分进行收敛性分析。进一步地,分别考虑湿表面引起的波浪激励力与静水恢复力这2种非线性因素,采用三维非线性时域方法研究不同波高的非线性因素对船舶运动和波浪载荷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船体剖面波浪外载荷的非线性现象比船体运动更为显著,且随着波高的增加,船舶的倍频响应也增大。[结论]船舶非线性波浪载荷的倍频现象由船体湿表面变化引起的非线性波浪激励力和静水恢复力共同作用所致,其对波浪载荷量值和循环次数以及结构疲劳损伤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船体载荷的倍频响应成分,以提高船舶安全性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船 动态响应 运动响应 波浪载荷 非线性 水弹性 时域分析 内外场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和非线性映射改进的MFCC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符恬恬 郑斌琪 +1 位作者 李成娟 夏利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3-99,共7页
使用传统的梅尔倒谱系数(MFCC)作为特征进行野外目标识别时,由于MFCC对环境干扰较敏感,所以会导致识别率的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代替MFCC提取过程中使用的离散余弦变换,并且使用非线性函数对梅尔滤波后所获... 使用传统的梅尔倒谱系数(MFCC)作为特征进行野外目标识别时,由于MFCC对环境干扰较敏感,所以会导致识别率的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CA)代替MFCC提取过程中使用的离散余弦变换,并且使用非线性函数对梅尔滤波后所获得的对数能量进行映射。改进后的MFCC更贴合实际数据、可以增强目标信号所在频段的权重、有着良好的可分性和鲁棒性。经过实验验证,使用PCA和非线性映射改进后的MFCC作为分类特征时,准确率为93.36%,优于传统的MF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梅尔倒谱系数 主成分分析 非线性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产业升级的非线性动态关系研究
20
作者 郭嘉禹 苏治 兰明慧 《求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7-101,共15页
为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变化、熨平外部风险冲击,一方面需要保持经济政策适时调整的动态化,另一方面更需要由“产业基础再造”转向“产业链韧性重构”,通过产业升级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深入探讨不确定性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为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变化、熨平外部风险冲击,一方面需要保持经济政策适时调整的动态化,另一方面更需要由“产业基础再造”转向“产业链韧性重构”,通过产业升级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此,深入探讨不确定性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文章聚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基准回归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倒U”关系。通过异质性检验,发现在我国中部地区上述关系更为明显。在机制检验中,从供给侧的技术创新效应、生产率提升效应、需求侧的消费需求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产业升级“倒U”关系的中间渠道影响机理。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文章就如何形成政策动态演进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良性循环提出如下政策思考:管控好不确定性的预期走向,实现从“被动适应”向“主动驾驭”转变;统筹好增量政策与存量政策的协同,形成政策的组合效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到政策顶层设计与地方执行差异性的有机统一;建立动态响应监测机制,有效降低政策动态变化对产业升级的抑制风险;以产业韧性提升为重点,建立产业升级立体化支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产业升级 机制分析 非线性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