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论教育评价的发展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启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5,共5页
"发展性"是教育评价的应有之义。教育评价的"发展性"概念引起了各种分歧,其根源在于人们所依据的发展观存在分歧。线性发展观主张人的发展是潜能的展开,发展具有确定的序列和结果。互动发展观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与...
"发展性"是教育评价的应有之义。教育评价的"发展性"概念引起了各种分歧,其根源在于人们所依据的发展观存在分歧。线性发展观主张人的发展是潜能的展开,发展具有确定的序列和结果。互动发展观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发展具有不确定的序列和结果。在教育评价的特定背景下,两种发展观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确定"与"不确定"、"正价值"与"负价值"三对范畴之间的矛盾关系上。以辩证的视角来审视它们在教育评价领域造成的影响,是避免片面理解教育评价"发展性"概念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发展
性
线性发展观
互动
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兰的发展经济学评析
2
作者
孙乐强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6,共6页
巴兰在《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中认为马克思的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发展观"。巴兰立足于全球视角,以经济剩余为核心,创立了自己的发展经济学,这在依附理论和不发达国家理论的发展史上都是有其独创性的。但是,他的这种发展经...
巴兰在《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中认为马克思的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发展观"。巴兰立足于全球视角,以经济剩余为核心,创立了自己的发展经济学,这在依附理论和不发达国家理论的发展史上都是有其独创性的。但是,他的这种发展经济学也存在重大的缺陷,首先,他严重误解了马克思发展观的真实内涵;其次,他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完全忽视了不发达国家自身的内在因素;再次,他只是一味地从道德立场上谴责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没有对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意义做出科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兰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线性发展观
不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村庄环境“问题”的基层建构与实践困境
被引量:
7
3
作者
卢春天
王辰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5,105,共9页
改善村容村貌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清“三堆”是主要手段。本文以陕西Z镇清“三堆”现象为个案,基于环境建构主义视角,反映农村环境“问题”的双重建构过程:镇政府及其干部既有对国家政策目标合法性权威的认同,也有对自身清理...
改善村容村貌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清“三堆”是主要手段。本文以陕西Z镇清“三堆”现象为个案,基于环境建构主义视角,反映农村环境“问题”的双重建构过程:镇政府及其干部既有对国家政策目标合法性权威的认同,也有对自身清理行为合法性的长期内化。这一建构背后存在两种互相抵牾的观念力量,即基层政府及其干部的线性发展观和村民基于生活实践的地方性知识。在此张力下,尽管双方一定程度上理解彼此的逻辑,但镇政府在动员村民的过程中仍产生了治理范围扩大化等问题,而村民则以消极配合的策略待之。因此,未来乡村环境治理须尊重地方性知识和农村主体性作用,将农村的人居环境格局与生产、生活和生计方式有机统一,回归乡村生活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环境整治
村容村貌
清“三堆”
环境建构主义
线性发展观
地方性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论教育评价的发展观
被引量:
1
1
作者
苏启敏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5,共5页
基金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改进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的校本评价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880089)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发展性"是教育评价的应有之义。教育评价的"发展性"概念引起了各种分歧,其根源在于人们所依据的发展观存在分歧。线性发展观主张人的发展是潜能的展开,发展具有确定的序列和结果。互动发展观主张人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发展具有不确定的序列和结果。在教育评价的特定背景下,两种发展观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发展的"共性"与"个性""、确定"与"不确定"、"正价值"与"负价值"三对范畴之间的矛盾关系上。以辩证的视角来审视它们在教育评价领域造成的影响,是避免片面理解教育评价"发展性"概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教育评价
发展
性
线性发展观
互动
发展观
Keywor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development-oriented
linear development conception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conception
分类号
G40-058.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兰的发展经济学评析
2
作者
孙乐强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6,共6页
基金
财政部、教育部“985工程”二期国家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批号:2007CW06)
文摘
巴兰在《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中认为马克思的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发展观"。巴兰立足于全球视角,以经济剩余为核心,创立了自己的发展经济学,这在依附理论和不发达国家理论的发展史上都是有其独创性的。但是,他的这种发展经济学也存在重大的缺陷,首先,他严重误解了马克思发展观的真实内涵;其次,他将不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仅仅归咎于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完全忽视了不发达国家自身的内在因素;再次,他只是一味地从道德立场上谴责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没有对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意义做出科学的评价。
关键词
巴兰
《增长的政治经济学》
线性发展观
不发达国家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112.1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村庄环境“问题”的基层建构与实践困境
被引量:
7
3
作者
卢春天
王辰光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5,105,共9页
文摘
改善村容村貌是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目标之一,清“三堆”是主要手段。本文以陕西Z镇清“三堆”现象为个案,基于环境建构主义视角,反映农村环境“问题”的双重建构过程:镇政府及其干部既有对国家政策目标合法性权威的认同,也有对自身清理行为合法性的长期内化。这一建构背后存在两种互相抵牾的观念力量,即基层政府及其干部的线性发展观和村民基于生活实践的地方性知识。在此张力下,尽管双方一定程度上理解彼此的逻辑,但镇政府在动员村民的过程中仍产生了治理范围扩大化等问题,而村民则以消极配合的策略待之。因此,未来乡村环境治理须尊重地方性知识和农村主体性作用,将农村的人居环境格局与生产、生活和生计方式有机统一,回归乡村生活主体。
关键词
农村环境整治
村容村貌
清“三堆”
环境建构主义
线性发展观
地方性知识
Keywords
rur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village appearance
eliminating“Three Heaps”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vism
liner development concept
local knowledge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D42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论教育评价的发展观
苏启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巴兰的发展经济学评析
孙乐强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村庄环境“问题”的基层建构与实践困境
卢春天
王辰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