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MIMO线性参数变化模型辨识及预测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冯凯 卢建刚 陈金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7-205,共9页
将现有的面向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变化模型辨识算法(SISO-LSSVM-LPV),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实现了面向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变化模型辨识算法(MIMO-LSSVM-LPV),进一步结合基... 将现有的面向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变化模型辨识算法(SISO-LSSVM-LPV),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实现了面向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变化模型辨识算法(MIMO-LSSVM-LPV),进一步结合基于遗传算法的预测控制算法(GA-MPC),提出并实现了MIMO-LSSVM-LPV+GA-MPC的建模控制一体化新架构。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算法可逼近复杂非线性MIMO系统,辨识精度高,并且保留了线性回归低计算量的优点,结合了GA的MPC可实现最优控制量的在线实时寻优,并取得了良好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多输入多输出 模型预测控制 过程控制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东风 朱为琦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0-790,共11页
在描述实际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方面,线性参数变化(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模型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对于使用一些成熟的线性系统控制理论来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文章对LPV系统的模型结构和建模方法,模型... 在描述实际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方面,线性参数变化(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模型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对于使用一些成熟的线性系统控制理论来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文章对LPV系统的模型结构和建模方法,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控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最后对LPV系统建模和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系统建模 模型辨识 变增益控制 鲁棒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马赫涡轮发动机增强型机载自适应模型建模方法
3
作者 季春生 张建伟 +2 位作者 王元 王欢 俞明帅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229,共19页
机载模型是航空发动机先进控制与故障诊断的基础,为了提高机载模型建模精度及对不可测参数实时预测,提出基于线性变化参数和机理相结合的增强型高马赫涡轮发动机机载自适应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物理机理建立推力、耗油率等不可测参... 机载模型是航空发动机先进控制与故障诊断的基础,为了提高机载模型建模精度及对不可测参数实时预测,提出基于线性变化参数和机理相结合的增强型高马赫涡轮发动机机载自适应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物理机理建立推力、耗油率等不可测参数机载模型,为了提高机理模型(非线性部件级)的建模精度,基于试验数据,通过引入修正因子对发动机关键部件特性进行修正;为了提高机载模型动态过程的建模精度,基于线性变化参数模型建立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机载自适应实时模型,基于相关系数法选取最优健康参数组合,提高模型自适应能力,并构造了高斯混合模型作为残差补偿的经验模型对机载模型进行修正。模型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机载测量参数稳态精度优于1.5%、动态精度优于3%,机载不可测参数稳态精度优于2.5%,健康参数估计精度优于3%,模型任务耗时占比小于16%,模型能在线实时跟踪并准确估计发动机特征参数和健康参数,为高马赫涡轮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性能预测及寻优控制等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涡轮发动机 机载自适应模型 线性变化参数模型 机理模型 高斯混合模型 残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机着舰侧回路混合H_∞/H_2模型参考LPV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齐丹 闻子侠 +1 位作者 张智 刘志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1,共9页
针对舰载机对中着舰过程中,滚转速率与侧滑角运动之间存在固有耦合的问题,特别是在低攻角的情况下,这种耦合导致滚转速率与侧滑角符号方向相反,并有较大侧滑,严重降低了飞机的飞行品质,分散了飞行员对中着舰操控过程的精力.推导出了一... 针对舰载机对中着舰过程中,滚转速率与侧滑角运动之间存在固有耦合的问题,特别是在低攻角的情况下,这种耦合导致滚转速率与侧滑角符号方向相反,并有较大侧滑,严重降低了飞机的飞行品质,分散了飞行员对中着舰操控过程的精力.推导出了一类具有参考模型H∞/H2LFT(linear fractional transformation)的控制方法来解决这类耦合的侧向控制问题,H2控制不仅可抑制噪声干扰,还可降低通道间的耦合,实现着舰过程的解耦控制,使飞机的操纵响应满足参考模型的期望飞行品质,减少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对于着舰过程中由攻角变化而产生模型的大范围变化情况,采用线性变参数方法可解决这类具有模型不确性的参数依赖时变系统的精确控制问题.此外文中采用多Lyapunov函数的切换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闭环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切换控制 模型参考控制 混合的H∞ H2控制 参数依赖的Lyapunov函数 线性参数系统(lpv) 横侧向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线性变参数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华聪 王鑫 +1 位作者 韩小宝 孙有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8-421,共4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增益调度控制技术使用的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模型,研究了两种LPV建模方法—雅克比和基于变化率方法。建立了涡扇发动机准LPV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非线性模型相比,所建立的准LPV模... 针对航空发动机增益调度控制技术使用的线性变参数(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模型,研究了两种LPV建模方法—雅克比和基于变化率方法。建立了涡扇发动机准LPV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非线性模型相比,所建立的准LPV模型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为航空发动机LPV增益控制研究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增益调度 线性参数模型^+ 雅克比方法 基于变化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V模型的磷酸铁锂电池SOC实时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郑燕萍 杜政平 +1 位作者 吴松松 陈宁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0-603,共4页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值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章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线性变参数(LPV)模型的电池SOC实时估算方法。该方法在电池特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将... 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值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策略和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文章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线性变参数(LPV)模型的电池SOC实时估算方法。该方法在电池特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将电池非线性系统转换为LPV系统,将其状态空间系数矩阵作为电池可测量的函数,设计滤波器算法,实现磷酸铁锂动力电池SOC的实时估算。利用Matlab软件建立该算法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SOC实时估算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荷电状态(SOC)估算 等效电路模型 线性参数(lp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机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纯明 姚兴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8-622,628,共6页
为了减少大型风电机组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耦合影响和独立变桨带来的附加控制载荷,根据线性参数变化理论(LPV)对风电机组风能转换系统进行局部线性化,建立统一化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M... 为了减少大型风电机组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耦合影响和独立变桨带来的附加控制载荷,根据线性参数变化理论(LPV)对风电机组风能转换系统进行局部线性化,建立统一化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MRAC),以线性化后的LPV控制系统为被控对象建立参考模型,设计出高性能的独立变桨距自适应控制系统.采取波波夫(Popov)超稳定性分析法给出风电机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律,并对所设计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独立变桨距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能够适应机组参数在较大范围内的变化,能够实现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系统的整机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独立变桨距 线性参数变化理论 风能转换 线性 lpv模型 自适应控制 波波夫超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叠参数区域的变体飞行器切换LPV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青 杨汇川 董朝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8-703,共6页
针对变体飞行器参数变化范围大,模型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问题,以后掠角为调参变量建立变体飞行器线性参数时变系统(LPV)模型.将时变参数范围划分为若干参数区域,利用权值系数和参数重叠区域的概念,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组构造一组... 针对变体飞行器参数变化范围大,模型具有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的问题,以后掠角为调参变量建立变体飞行器线性参数时变系统(LPV)模型.将时变参数范围划分为若干参数区域,利用权值系数和参数重叠区域的概念,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组构造一组LPV控制器.以变形量为决策变量设计切换策略,并针对Firebee纵向通道设计了切换LPV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参数重叠区域构造的LPV模型之间能够平稳、快速切换,该方法使变体飞行器在变形过程中有较好的迎角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体飞行器 lpv控制 切换系统 重叠参数区域 权值系数 线性矩阵不等式 后掠角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特性及其选择
9
作者 黄运成 《预测》 1986年第2期48-55,共8页
回归模型可分为两大类:线性模型和非线模型。由于许多具体问题比较复杂,用线性模型常常难以妥善处理,必须应用非线性模型来解决,然而,非线性模型的形式是很多的,针对具体问题,如何在多种模型形式中进行选择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 回归模型可分为两大类:线性模型和非线模型。由于许多具体问题比较复杂,用线性模型常常难以妥善处理,必须应用非线性模型来解决,然而,非线性模型的形式是很多的,针对具体问题,如何在多种模型形式中进行选择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首先了解各种模型的特性,模型的特性决定了其应用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模型 抛物线模型 指数模型 幂函数模型 变化 模型形式 具体问题 变化速度 曲线模型 参数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V-MPC的风电机组功率-载荷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栋炀 宋子秋 刘亚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控制任务,如何在系统约束和风速扰动的条件下实现功率调节和载荷降低成为难题。针对该问题,文章采用机理与参数辨识方法构建了一个面向控制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LPV模型引入间隙度量理论来降...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控制任务,如何在系统约束和风速扰动的条件下实现功率调节和载荷降低成为难题。针对该问题,文章采用机理与参数辨识方法构建了一个面向控制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LPV模型引入间隙度量理论来降低模型复杂度,为控制设计提供了更加精确的线性模型。设计了时变卡尔曼滤波器,实现了风机的最优状态估计,基于获得的最优状态,提出了自适应模型预测(MPC)变桨控制器,MPC控制器能够根据实时风速变化调整预测模型,在满足系统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大型风电机组功率-载荷的协调控制。OpenFAST对比仿真实例表明了模型与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桨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功率-载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V动态补偿的风能转换系统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沈艳霞 朱芸 纪志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2-1288,共7页
当风速超过额定值时,风能转换系统需要控制节距角来实现额定恒功率控制,同时控制电机电磁转矩使转速维持在其额定值以减少系统振荡.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机理模型并得到其线性参数变化(LPV)系统模型;在多变量(MV)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 当风速超过额定值时,风能转换系统需要控制节距角来实现额定恒功率控制,同时控制电机电磁转矩使转速维持在其额定值以减少系统振荡.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机理模型并得到其线性参数变化(LPV)系统模型;在多变量(MV)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PV模型的增益调度控制器,对节距角和电磁转矩进行动态补偿;基于dSPACE的风能转换系统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偿后系统的功率误差更小,电机转速及转矩的波动明显减小,体现了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转换系统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模型 增益调度控制 动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LPV系统基于观测器的L_2-L_2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俊玲 曾庆双 +1 位作者 王常虹 高会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针对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系统,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L_2-L_2控制问题。利用依赖于参数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推导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L_2-L_2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所设计的控制器... 针对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系统,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L_2-L_2控制问题。利用依赖于参数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推导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L_2-L_2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保证相对于所有能量有界的外界扰动信号,闭环系统的L_2-L_2性能指标小于一定值。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lpv系统 观测器 L2-L2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鲁棒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时滞LPV系统的鲁棒H_∞滤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俊玲 王常虹 高会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鲁棒H∞滤波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时间系统的鲁棒全阶H∞滤波问题.该系统的状态空间矩阵和时滞是实时可测且在闭集上变化的时变参数的确定函数.通过引入一个附加矩阵解除了系统矩阵与依... 在鲁棒H∞滤波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时间系统的鲁棒全阶H∞滤波问题.该系统的状态空间矩阵和时滞是实时可测且在闭集上变化的时变参数的确定函数.通过引入一个附加矩阵解除了系统矩阵与依赖于参数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之间的耦合,从而提出了更易于系统分析与综合的依赖于参数的H∞性能新准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推导了此类系统鲁棒全阶H∞滤波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滤波器的设计转化为一个凸优化的求解问题.所设计的滤波器能够保证相对于所有能量有界的外界扰动信号,滤波误差系统的H∞性能指标小于一定值.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文中所得结果可以推广到具有多重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lpv系统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 凸优化 鲁棒滤波 状态时滞 H∞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非线性和不确定性对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根辈 臧朝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5-372,共8页
局部连接引起的弱非线性和加工制造公差引起的参数变化不确定性是许多工程结构的常见现象。针对弱非线性和参数变化不确定性对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通过恒位移和恒速度响应的振动试验进行非线性建模,并用统计分析... 局部连接引起的弱非线性和加工制造公差引起的参数变化不确定性是许多工程结构的常见现象。针对弱非线性和参数变化不确定性对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种通过恒位移和恒速度响应的振动试验进行非线性建模,并用统计分析来处理不确定性,建立尽可能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结构动力学分析的处理方法。仿真实例是在对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2006年提出的"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模型确认挑战"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非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以及参数变化不确定性的三自由度集中质量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振动 参数变化 不确定性 结构动力学 模型确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的风能转换系统LPV增益调度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进军 纪志成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31-636,共6页
额定风速以下时,风能转换系统需要通过控制发电机转速使风能的捕获率最大。根据风速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建立风能转换系统的非线性机理模型并得到其归一化误差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模型;在采用PI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PV模型的增益... 额定风速以下时,风能转换系统需要通过控制发电机转速使风能的捕获率最大。根据风速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建立风能转换系统的非线性机理模型并得到其归一化误差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模型;在采用PI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PV模型的增益调度控制器,对风能转换系统的电磁转矩进行动态补偿。基于dSPACE的风能转换系统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补偿后系统的功率系数和叶尖速比追踪其最优值的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体现了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转换系统 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PI控制 增益调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数据下基于EM算法的非线性过程建模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幼琴 赵忠盖 刘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31-939,共9页
线性时变参数系统(LPV)将多阶段、非线性的过程建模转化为线性多模型的辨识问题,近年来得到了极大关注。考虑缺失数据下LPV系统的离线建模问题,首先引入一个二进制变量表征输出样本缺失状态,选取过程关键变量作为调度变量,确定主要工况... 线性时变参数系统(LPV)将多阶段、非线性的过程建模转化为线性多模型的辨识问题,近年来得到了极大关注。考虑缺失数据下LPV系统的离线建模问题,首先引入一个二进制变量表征输出样本缺失状态,选取过程关键变量作为调度变量,确定主要工况点;然后围绕不同工况点建立局部子模型,将输出缺失部分和采样数据的模型归属当作隐藏变量,利用EM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再采用高斯权重函数融合各子模型。最后分别针对典型二阶过程和连续搅拌反应釜(CSTR),运用提出的多模型和算法进行仿真实验,表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过程 lpv系统 模型 缺失数据 EM算法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忠强 谢建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5-99,110,共6页
针对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系统对于风能利用率、动态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给出了设计一个具有自适应机制的鲁棒保性能控制器的充分条件,进而设计出一种新的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器。首先,运... 针对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系统对于风能利用率、动态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给出了设计一个具有自适应机制的鲁棒保性能控制器的充分条件,进而设计出一种新的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器。首先,运用自适应方法估计出系统的不确定参数,然后利用参数估计和鲁棒保性能控制方法设计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其反馈增益阵是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约束而得到,并且满足某二次型性能指标。仿真表明,无论在低风速下还是在高风速下,控制器不仅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而且使系统具有抑制外界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线性参数变化模型(lpv) 自适应控制 鲁棒性 保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并联电流反馈型DC-DC升压变换器中的分岔与混沌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明亮 马伟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0,共4页
该文利用二维非线性映射的分岔理论分析了多级并联电流反馈型 DC-DC 升压变换器中的分岔与混沌现象,并得出其在相同参数配置下随着级联数增加的变化规律。该文采用离散时间模型法建立了系统在连续电流工作状态下的离散时间映射关系式,... 该文利用二维非线性映射的分岔理论分析了多级并联电流反馈型 DC-DC 升压变换器中的分岔与混沌现象,并得出其在相同参数配置下随着级联数增加的变化规律。该文采用离散时间模型法建立了系统在连续电流工作状态下的离散时间映射关系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变换器 电流反馈型 DC-DC 并联 多级 线性映射 计算机仿真 混沌现象 分岔理论 变化规律 参数配置 时间映射 工作状态 连续电流 离散时间 级联数 关系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最小最大优化动态输出反馈鲁棒MPC 被引量:1
19
作者 平续斌 刘思伟 +2 位作者 吴宗原 刘鼎 李志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176,共13页
针对包含有界干扰的约束线性参数变化系统中未知系统状态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准最小最大鲁棒优化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优化控制问题中,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采取参数依赖形式,从而可以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将优化控... 针对包含有界干扰的约束线性参数变化系统中未知系统状态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准最小最大鲁棒优化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优化控制问题中,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采取参数依赖形式,从而可以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将优化控制问题转化为凸优化。在准最小最大鲁棒优化控制问题中,通过约束当前和预测的闭环系统状态在不同的鲁棒正不变集合之内,并且考虑当前采样时刻模型参数精确已知情况,降低了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参数设计保守性。此外,实时估计误差集合更新采用预测的闭环系统状态在鲁棒正不变集合内的不变性进行,从而避免了通常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辅助优化更新估计误差集合的要求。所提出的算法不仅提升了控制性能和确保优化控制问题递归可行性,而且可降低优化控制问题求解在线计算量。当标称闭环系统收敛到平衡点时,包含有界干扰的不确定性系统稳定在平衡点附近有界集合之内,从而确保了被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输出反馈 鲁棒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封隔器及其零件工作行为仿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清友 黄云 +1 位作者 湛精华 王海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3-26,i003,共5页
采用有限元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封隔器系统线性及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和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块化编程的思想开发了封隔器工作行为仿真分析软件,利用这种软件可对不同工况下封隔器零件的工作... 采用有限元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封隔器系统线性及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和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块化编程的思想开发了封隔器工作行为仿真分析软件,利用这种软件可对不同工况下封隔器零件的工作行为进行仿真分析。以Y341—148型封隔器为例,采用分析软件对封隔器零件应力和位移等参数进行仿真分析,经验证,仿真计算的封隔器各零件应力等参数变化规律与实测结果基本相同,符合仿真计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行为 封隔器 零件 仿真研究 有限元分析模型 井下 仿真分析软件 仿真计算 计算机仿真 线性接触 模块化编程 仿真模型 实测结果 变化规律 精度要求 参数 应力和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