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东风 朱为琦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0-790,共11页
在描述实际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方面,线性参数变化(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模型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对于使用一些成熟的线性系统控制理论来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文章对LPV系统的模型结构和建模方法,模型... 在描述实际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方面,线性参数变化(Linear parameter varying,LPV)模型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对于使用一些成熟的线性系统控制理论来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文章对LPV系统的模型结构和建模方法,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控制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最后对LPV系统建模和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系统建模 模型辨识 变增益控制 鲁棒控制 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参数变化增益调度H_∞控制的谐波干扰抑制
2
作者 杜海平 嵇绍岭 +1 位作者 张亮 史习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61-864,共4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参数变化增益调度 H∞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谐波干扰信号建模 ,并将其与被控对象结合形成以谐波干扰频率为变化参数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采用基于单个二次 Lyapunov函数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线性参数变化... 给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参数变化增益调度 H∞ 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谐波干扰信号建模 ,并将其与被控对象结合形成以谐波干扰频率为变化参数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采用基于单个二次 Lyapunov函数的方法设计了相应的线性参数变化增益调度 H∞ 控制器 ,使得控制器具有可实现性及相应的性能 .由于所设计的控制器参数能够随干扰频率变化进行调度并能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 ,因此实现了对所有已知变化频率谐波干扰的有效抑制 .与传统的基于插值方法设计的增益调度控制器相比 ,该控制器的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其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性能够得到保证 .通过数值仿真并与线性二次高斯 ( LQG)和一般的 H∞ 控制结果比较 ,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 增益调度 谐波干扰抑制 振动控制 控制理论 Lyapunou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线性参数变化时滞系统的鲁棒滑模控制
3
作者 吴立刚 马广程 +1 位作者 吕雪锋 王常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39-2043,2048,共6页
研究了一类线性参数变化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状态反馈镇定和滑模控制问题.通过引入适当加权矩阵变量寻找Le ibn iz-Newton公式各项之间的关系,从而直接地处理系统中的时滞状态项,避免了常规应用Le ibn iz-Newton公式进行模型变换的... 研究了一类线性参数变化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状态反馈镇定和滑模控制问题.通过引入适当加权矩阵变量寻找Le ibn iz-Newton公式各项之间的关系,从而直接地处理系统中的时滞状态项,避免了常规应用Le ibn iz-Newton公式进行模型变换的间接方法所带来的较大保守性.基于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提出了该类系统参数二次稳定的时滞相关的新条件.基于该条件研究了该类系统的状态反馈镇定和滑模控制问题.分别提出了镇定控制器设计条件和滑动模态存在条件,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保证了闭环系统的参数二次稳定.仿真实例证明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状态时滞 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 时滞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鲁棒故障估计
4
作者 崔平 翁正新 谢剑英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6,共4页
针对仿射参数变化系统,研究了鲁棒H∞故障估计问题。基于增益调度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鲁棒H∞故障估计器设计方法,该方法所设计的故障估计器与对象具有相同的参数依赖性,而且可以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进行求解。文中通过实例展示了设计的全... 针对仿射参数变化系统,研究了鲁棒H∞故障估计问题。基于增益调度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鲁棒H∞故障估计器设计方法,该方法所设计的故障估计器与对象具有相同的参数依赖性,而且可以通过线性矩阵不等式进行求解。文中通过实例展示了设计的全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给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一类参数变化系统的故障估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估计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增益调度 鲁棒H∞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MIMO线性参数变化模型辨识及预测控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冯凯 卢建刚 陈金水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7-205,共9页
将现有的面向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变化模型辨识算法(SISO-LSSVM-LPV),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实现了面向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变化模型辨识算法(MIMO-LSSVM-LPV),进一步结合基... 将现有的面向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变化模型辨识算法(SISO-LSSVM-LPV),推广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实现了面向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参数变化模型辨识算法(MIMO-LSSVM-LPV),进一步结合基于遗传算法的预测控制算法(GA-MPC),提出并实现了MIMO-LSSVM-LPV+GA-MPC的建模控制一体化新架构。仿真结果表明,该辨识算法可逼近复杂非线性MIMO系统,辨识精度高,并且保留了线性回归低计算量的优点,结合了GA的MPC可实现最优控制量的在线实时寻优,并取得了良好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系统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多输入多输出 模型预测控制 过程控制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时滞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H_∞控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锐 刘飞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8-433,共6页
研究一类时滞线性参数变化(LPV)系统的H∞控制问题,采用基于仿射参数的Lyapunov函数提出了稳定性能分析和控制器设计的充分条件。同时应用投影定理,借助附加矩阵解除了参数的Lyapunov函数矩阵与系统矩阵的耦合,得到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研究一类时滞线性参数变化(LPV)系统的H∞控制问题,采用基于仿射参数的Lyapunov函数提出了稳定性能分析和控制器设计的充分条件。同时应用投影定理,借助附加矩阵解除了参数的Lyapunov函数矩阵与系统矩阵的耦合,得到以线性矩阵不等式(LMI)形式表示的条件。并且通过多凸技术把得到的无限维线性矩阵不等式转换为有限维线性矩阵不等式,从而使问题可以求解。数值仿真表明,性能得到满足同时也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多凸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状态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变换器线性参数变化模型的增益调度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旭 张淦胜 谢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8-703,共6页
针对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极易受到输入电压或者负载波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建立在Buck变换器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基础上的增益调度控制策略.首先,将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转换成以负载电阻和输入电压作为变参数的LPV模型,基于LPV的凸... 针对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极易受到输入电压或者负载波动的影响,提出一种建立在Buck变换器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基础上的增益调度控制策略.首先,将Buck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转换成以负载电阻和输入电压作为变参数的LPV模型,基于LPV的凸分解方法,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技术对凸多面体各顶点分别设计满足H∞和闭环极点配置的反馈控制器,再插值各顶点所设计的反馈控制器,综合得到具有多面体结构的LPV控制器.该方法在线计算量小,容易实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的鲁棒控制策略的控制器相比,所设计的LPV控制器受Buck变换器中输入电压和负载电阻波动影响较小,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线性参数变化 增益调度控制 H∞控制 凸分解技术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丢包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H_∞控制
8
作者 陈冬杰 姜顺 潘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7-213,共7页
主要研究了一类带有Lipschitz非线性和随机通信丢包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LPV)基于观测器的H_∞控制问题。针对信号传递中的随机丢包,使用了已知条件概率分布的Bernoulli分布序列来描述。在随机丢包存在的情况下,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 主要研究了一类带有Lipschitz非线性和随机通信丢包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LPV)基于观测器的H_∞控制问题。针对信号传递中的随机丢包,使用了已知条件概率分布的Bernoulli分布序列来描述。在随机丢包存在的情况下,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得到了基于观测器的反馈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使得闭环网络LPV系统不仅是均方指数稳定的,而且满足预定的H_∞扰动抑制性能指标;然后利用近似基函数和网格技术将无限维的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求解问题近似为有限维线性矩阵不等式组的求解问题,提出了一种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设计出了相应的H_∞控制器。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参数变化 随机丢包 H∞控制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H∞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变化率有界电磁轴承H_2/H_∞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尚安利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0-814,共5页
根据电磁轴承转子动力学与转速密切相关,转速大范围变化且其变化率有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磁轴承混合H2/H∞控制方法。建立了与转速有关的线性参数变化(LPV)电磁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根据电磁轴承控制性能目标要求建立了参数相关且... 根据电磁轴承转子动力学与转速密切相关,转速大范围变化且其变化率有界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电磁轴承混合H2/H∞控制方法。建立了与转速有关的线性参数变化(LPV)电磁轴承转子动力学模型,根据电磁轴承控制性能目标要求建立了参数相关且可微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方程组(LMIs)综合条件。基于参数有界技术,通过将这些与存在条件有关的线性矩阵不等式方程组转化为有限维凸优化问题来求解电磁轴承H2/H∞最优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始终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矩阵不等式 凸优化 电磁轴承 线性参数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马赫涡轮发动机增强型机载自适应模型建模方法
10
作者 季春生 张建伟 +2 位作者 王元 王欢 俞明帅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1-229,共19页
机载模型是航空发动机先进控制与故障诊断的基础,为了提高机载模型建模精度及对不可测参数实时预测,提出基于线性变化参数和机理相结合的增强型高马赫涡轮发动机机载自适应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物理机理建立推力、耗油率等不可测参... 机载模型是航空发动机先进控制与故障诊断的基础,为了提高机载模型建模精度及对不可测参数实时预测,提出基于线性变化参数和机理相结合的增强型高马赫涡轮发动机机载自适应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物理机理建立推力、耗油率等不可测参数机载模型,为了提高机理模型(非线性部件级)的建模精度,基于试验数据,通过引入修正因子对发动机关键部件特性进行修正;为了提高机载模型动态过程的建模精度,基于线性变化参数模型建立高马赫数涡轮发动机机载自适应实时模型,基于相关系数法选取最优健康参数组合,提高模型自适应能力,并构造了高斯混合模型作为残差补偿的经验模型对机载模型进行修正。模型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机载测量参数稳态精度优于1.5%、动态精度优于3%,机载不可测参数稳态精度优于2.5%,健康参数估计精度优于3%,模型任务耗时占比小于16%,模型能在线实时跟踪并准确估计发动机特征参数和健康参数,为高马赫涡轮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性能预测及寻优控制等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马赫涡轮发动机 机载自适应模型 线性变化参数模型 机理模型 高斯混合模型 残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V-MPC的风电机组功率-载荷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栋炀 宋子秋 刘亚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4,共7页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控制任务,如何在系统约束和风速扰动的条件下实现功率调节和载荷降低成为难题。针对该问题,文章采用机理与参数辨识方法构建了一个面向控制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LPV模型引入间隙度量理论来降... 大型风电机组变桨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控制任务,如何在系统约束和风速扰动的条件下实现功率调节和载荷降低成为难题。针对该问题,文章采用机理与参数辨识方法构建了一个面向控制的线性变参数(LPV)模型,LPV模型引入间隙度量理论来降低模型复杂度,为控制设计提供了更加精确的线性模型。设计了时变卡尔曼滤波器,实现了风机的最优状态估计,基于获得的最优状态,提出了自适应模型预测(MPC)变桨控制器,MPC控制器能够根据实时风速变化调整预测模型,在满足系统约束的条件下实现大型风电机组功率-载荷的协调控制。OpenFAST对比仿真实例表明了模型与控制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变桨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功率-载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V动态补偿的风能转换系统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沈艳霞 朱芸 纪志成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82-1288,共7页
当风速超过额定值时,风能转换系统需要控制节距角来实现额定恒功率控制,同时控制电机电磁转矩使转速维持在其额定值以减少系统振荡.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机理模型并得到其线性参数变化(LPV)系统模型;在多变量(MV)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 当风速超过额定值时,风能转换系统需要控制节距角来实现额定恒功率控制,同时控制电机电磁转矩使转速维持在其额定值以减少系统振荡.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机理模型并得到其线性参数变化(LPV)系统模型;在多变量(MV)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PV模型的增益调度控制器,对节距角和电磁转矩进行动态补偿;基于dSPACE的风能转换系统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偿后系统的功率误差更小,电机转速及转矩的波动明显减小,体现了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转换系统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模型 增益调度控制 动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LPV系统的H_∞控制新方法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俊玲 王常虹 高会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研究了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H∞控制问题,该系统的状态空间矩阵和时滞是实时可测且在闭集内变化的参数的确定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依赖于参数的H∞性能准则,该准则通过引入附加矩阵解除了系统矩阵与依赖于参数的Ly... 研究了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的H∞控制问题,该系统的状态空间矩阵和时滞是实时可测且在闭集内变化的参数的确定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依赖于参数的H∞性能准则,该准则通过引入附加矩阵解除了系统矩阵与依赖于参数的Lyapunov函数之间的耦合而更易于数值实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H∞状态反馈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保证相对于所有能量有界的输入信号闭环系统满足给定的性能指标.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将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H∞性能 线性矩阵不等式 状态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忠强 谢建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95-99,110,共6页
针对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系统对于风能利用率、动态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给出了设计一个具有自适应机制的鲁棒保性能控制器的充分条件,进而设计出一种新的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器。首先,运... 针对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系统对于风能利用率、动态稳定性要求高的特点,建立了风能转换系统的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给出了设计一个具有自适应机制的鲁棒保性能控制器的充分条件,进而设计出一种新的自适应鲁棒保性能控制器。首先,运用自适应方法估计出系统的不确定参数,然后利用参数估计和鲁棒保性能控制方法设计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其反馈增益阵是通过求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约束而得到,并且满足某二次型性能指标。仿真表明,无论在低风速下还是在高风速下,控制器不仅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鲁棒性,而且使系统具有抑制外界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线性参数变化模型(LPV) 自适应控制 鲁棒性 保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电机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独立变桨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纯明 姚兴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8-622,628,共6页
为了减少大型风电机组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耦合影响和独立变桨带来的附加控制载荷,根据线性参数变化理论(LPV)对风电机组风能转换系统进行局部线性化,建立统一化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M... 为了减少大型风电机组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耦合影响和独立变桨带来的附加控制载荷,根据线性参数变化理论(LPV)对风电机组风能转换系统进行局部线性化,建立统一化的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线性参数变化LPV模型.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理论(MRAC),以线性化后的LPV控制系统为被控对象建立参考模型,设计出高性能的独立变桨距自适应控制系统.采取波波夫(Popov)超稳定性分析法给出风电机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律,并对所设计的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独立变桨距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LPV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能够适应机组参数在较大范围内的变化,能够实现风电机组独立变桨系统的整机控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独立变桨距 线性参数变化理论 风能转换 线性 LPV模型 自适应控制 波波夫超稳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LPV系统基于观测器的L_2-L_2控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俊玲 曾庆双 +1 位作者 王常虹 高会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7-321,共5页
针对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系统,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L_2-L_2控制问题。利用依赖于参数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推导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L_2-L_2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所设计的控制器... 针对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系统,研究了基于观测器的L_2-L_2控制问题。利用依赖于参数的Lyapunov-Krasovskii函数,推导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L_2-L_2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凸优化问题。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保证相对于所有能量有界的外界扰动信号,闭环系统的L_2-L_2性能指标小于一定值。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LPV系统 观测器 L2-L2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鲁棒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最小最大优化动态输出反馈鲁棒MPC 被引量:1
17
作者 平续斌 刘思伟 +2 位作者 吴宗原 刘鼎 李志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4-176,共13页
针对包含有界干扰的约束线性参数变化系统中未知系统状态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准最小最大鲁棒优化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优化控制问题中,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采取参数依赖形式,从而可以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将优化控... 针对包含有界干扰的约束线性参数变化系统中未知系统状态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准最小最大鲁棒优化的动态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优化控制问题中,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采取参数依赖形式,从而可以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将优化控制问题转化为凸优化。在准最小最大鲁棒优化控制问题中,通过约束当前和预测的闭环系统状态在不同的鲁棒正不变集合之内,并且考虑当前采样时刻模型参数精确已知情况,降低了动态输出反馈控制器参数设计保守性。此外,实时估计误差集合更新采用预测的闭环系统状态在鲁棒正不变集合内的不变性进行,从而避免了通常输出反馈鲁棒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辅助优化更新估计误差集合的要求。所提出的算法不仅提升了控制性能和确保优化控制问题递归可行性,而且可降低优化控制问题求解在线计算量。当标称闭环系统收敛到平衡点时,包含有界干扰的不确定性系统稳定在平衡点附近有界集合之内,从而确保了被控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输出反馈 鲁棒控制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时滞LPV系统的鲁棒H_∞滤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玲 王常虹 高会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鲁棒H∞滤波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时间系统的鲁棒全阶H∞滤波问题.该系统的状态空间矩阵和时滞是实时可测且在闭集上变化的时变参数的确定函数.通过引入一个附加矩阵解除了系统矩阵与依... 在鲁棒H∞滤波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类具有随参数变化状态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连续时间系统的鲁棒全阶H∞滤波问题.该系统的状态空间矩阵和时滞是实时可测且在闭集上变化的时变参数的确定函数.通过引入一个附加矩阵解除了系统矩阵与依赖于参数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之间的耦合,从而提出了更易于系统分析与综合的依赖于参数的H∞性能新准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推导了此类系统鲁棒全阶H∞滤波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滤波器的设计转化为一个凸优化的求解问题.所设计的滤波器能够保证相对于所有能量有界的外界扰动信号,滤波误差系统的H∞性能指标小于一定值.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文中所得结果可以推广到具有多重时滞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LPV系统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 凸优化 鲁棒滤波 状态时滞 H∞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LPV重复过程的鲁棒H_∞状态反馈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艳辉 刘雅喆 +1 位作者 姜寅令 黄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8期1737-1739,1745,共4页
研究离散线性参数变化(LPV)重复过程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引入一个附加矩阵解除了系统矩阵与依赖于参数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之间的耦合,从而提出依赖于参数的解耦的鲁棒H∞性能判据。进一步,根据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 研究离散线性参数变化(LPV)重复过程的鲁棒H∞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问题。通过引入一个附加矩阵解除了系统矩阵与依赖于参数的李雅普诺夫函数之间的耦合,从而提出依赖于参数的解耦的鲁棒H∞性能判据。进一步,根据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技术导出鲁棒H∞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通过利用近似基函数和网格技术把相应的控制器设计问题转换成求解一个有限维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凸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参数变化系统 重复过程 H∞状态反馈控制器 参数线性矩阵不等式 参数依赖李雅普诺夫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的风能转换系统LPV增益调度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进军 纪志成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631-636,共6页
额定风速以下时,风能转换系统需要通过控制发电机转速使风能的捕获率最大。根据风速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建立风能转换系统的非线性机理模型并得到其归一化误差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模型;在采用PI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PV模型的增益... 额定风速以下时,风能转换系统需要通过控制发电机转速使风能的捕获率最大。根据风速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建立风能转换系统的非线性机理模型并得到其归一化误差的线性参数变化系统模型;在采用PI控制策略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LPV模型的增益调度控制器,对风能转换系统的电磁转矩进行动态补偿。基于dSPACE的风能转换系统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补偿后系统的功率系数和叶尖速比追踪其最优值的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体现了更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转换系统 线性参数变化模型 PI控制 增益调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