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
1
作者 田晗 崔珂瑄 高永婵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0,共11页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量线性化模型,然后利用酉矩阵变换设计协方差结构辅助的检测,并将该检测问题转化为分数优化问题,再通过白化处理并优化求解推导出最终检测统计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辅助利用协方差结构信息优化全增量线性化模型,有效改善了目标在复杂敏感环境下的检测性能,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在特定参数条件下自适应样本量减少时检测性能仍然保持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雷达 自适应目标检测 协方差结构 目标信息 全增量线性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液压阻尼器的四段线性化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一兵 徐明龙 +1 位作者 邱阳 于良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0-63,共4页
通过对现有某车用液压阻尼器的实验研究和车辆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发现这种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行为。为准确描述这类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和进行汽车悬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本文根据阻尼器的实验数据 ,提出一种... 通过对现有某车用液压阻尼器的实验研究和车辆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发现这种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存在复杂的非线性行为。为准确描述这类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和进行汽车悬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本文根据阻尼器的实验数据 ,提出一种新型四段线性化阻尼器模型 ,并建立其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汽车悬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研究表明 ,采用四段线性化阻尼器模型 ,汽车悬架系统簧载质量在不同路面不平度函数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和均方根加速度响应随频率变化不会出现大的波动。与等效线性化阻尼器模型相比 ,四段线性化阻尼器模型 ,能较好降低汽车悬架系统簧载质量的加速度响应和均方根加速度响应 ,有利于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和行驶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液压阻尼器 四段线性化模型 悬架系统 动力学仿真 等效线性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动刚度的线性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家胜 朱思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6,共5页
基于工程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系统各元部件的状态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为了简化复杂的非线性模型,根据泰勒级数理论,利用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在小振幅的条件下对各方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并推导出了带附加气... 基于工程热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系统各元部件的状态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为了简化复杂的非线性模型,根据泰勒级数理论,利用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在小振幅的条件下对各方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并推导出了带附加气室空气弹簧动刚度的线性化模型。为了验证线性化模型的精度和分析各参变量对弹簧动刚度的影响关系,以美国Firestone公司生产的1T15M-2型膜式空气弹簧作为计算对象,分别利用空气弹簧动刚度的非线性和线性化模型计算了弹簧动刚度与各因素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空气弹簧内压、节流孔有效面积、弹簧振动频率以及附加气室容积等因素均会影响弹簧动刚度;动刚度的线性化与非线性模型在各因素影响下的变化曲线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弹簧 附加气室 动刚度 线性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模型的含FACTS装置的电力系统相对增益矩阵求解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海琛 董萍 +1 位作者 刘明波 王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2,共7页
利用相对增益矩阵(RGA)方法可定量分析FACTS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影响,但随着电网密度和复杂程度的加剧,利用Phillips-Heffron模型进行RGA分析计算变得非常复杂。建立了新的含SVC和STATCOM的多机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将其与Phillips-Heffron... 利用相对增益矩阵(RGA)方法可定量分析FACTS控制器之间的交互影响,但随着电网密度和复杂程度的加剧,利用Phillips-Heffron模型进行RGA分析计算变得非常复杂。建立了新的含SVC和STATCOM的多机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将其与Phillips-Heffron模型进行对比并指出线性化模型的优点。利用此模型推导出系统的传递函数,可以简化求解RGA矩阵的过程。为验证此模型的效果,以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的线性化模型和RGA分析,找出两台SVC之间、SVC和STATCOM之间的负交互影响与电气距离的关系,并利用时域仿真法验证了此交互影响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化模型 相对增益矩阵 交互影响分析 柔性交流输电 静止无功补偿器 静止同步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线性化模型设计导弹H_∞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 被引量:7
5
作者 于剑桥 罗冠辰 文仲辉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1-454,共4页
实现针对系统快变量攻角的自适应参数调节是导弹鲁棒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设计的一个难点.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采用由状态替换方法建立的导弹准线性化模型作为设计模型,基于线性参数时变(LPV)/μ控制技术构造自动驾驶仪设计结构,并通过D-K-... 实现针对系统快变量攻角的自适应参数调节是导弹鲁棒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设计的一个难点.为解决此问题,提出采用由状态替换方法建立的导弹准线性化模型作为设计模型,基于线性参数时变(LPV)/μ控制技术构造自动驾驶仪设计结构,并通过D-K-D迭代算法设计导弹H∞增益调度自动驾驶仪.所设计的自动驾驶仪不仅能够实现对马赫数和高度两个系统慢变量的自适应参数调节,还能实现对系统快变量攻角的自适应参数调节.非线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增益调度控制 线性化模型 LPV/μ控制方法 自动驾驶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观线性化模型的同步发电机电磁力矩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宪林 柳焯 娄和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共6页
含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电磁力矩系数的传统算式忽略直轴阻尼绕组与励磁绕组的互感,且不考虑自动励磁调节(AVR)的作用。为提高电磁力矩系数计算的准确性,细化关于AVR和阻尼绕组对机组稳定性影响的认识,基于计及阻尼绕组作用的c1-c12模型,... 含阻尼绕组同步发电机电磁力矩系数的传统算式忽略直轴阻尼绕组与励磁绕组的互感,且不考虑自动励磁调节(AVR)的作用。为提高电磁力矩系数计算的准确性,细化关于AVR和阻尼绕组对机组稳定性影响的认识,基于计及阻尼绕组作用的c1-c12模型,采用微振荡法建立了计及AVR以及直轴阻尼绕组与励磁绕组互感的同步发电机电磁力矩系数表达式。基于这些表达式,按是否与AVR有关,将电磁力矩划分为固有分量和受控分量,对交、直轴阻尼绕组,励磁调节主通道等对机组同步能力特别是阻尼能力的影响以及低频振荡的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表明,AVR总是削弱机组阻尼;在AVR作用下,交轴阻尼绕组的阻尼作用得到增强,而直轴阻尼绕组反而可能提供负阻尼;外部电抗和有功负载的增大导致固有阻尼能力下降;AVR削弱阻尼的强度不仅与其增益有关,而且随着固有阻尼能力的下降而增强。根据c1-c12模型与Phillips-Heffronk1-k6模型下阻尼力矩系数之差,给出了k1-k6模型等效阻尼系数算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电磁力矩 线性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化模型在压水堆堆芯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海鹏 黄晓津 张良驹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1-346,共6页
对压水堆堆芯系统动力学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微小摄动下的线性化处理,得到了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在小扰动情况下能够很好地近似非线性系统。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压水堆堆芯系统进... 对压水堆堆芯系统动力学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微小摄动下的线性化处理,得到了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在小扰动情况下能够很好地近似非线性系统。基于李雅普诺夫第一方法,利用该模型对压水堆堆芯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化模型 压水堆 稳定性分析 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化模型下二阶逆变器的混沌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志强 陈翰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160,共9页
针对线性化模型下二阶逆变器发生的非线性分岔与混沌行为,加入控制手段增加稳定域与抗扰性。首先构建了二阶逆变器的系数线性化迭代模型,运用分岔图、折叠图再现了其产生的混沌行为,并寻求系统的Jacobian矩阵和平衡点。然后加入延时反... 针对线性化模型下二阶逆变器发生的非线性分岔与混沌行为,加入控制手段增加稳定域与抗扰性。首先构建了二阶逆变器的系数线性化迭代模型,运用分岔图、折叠图再现了其产生的混沌行为,并寻求系统的Jacobian矩阵和平衡点。然后加入延时反馈控制,并基于朱里判据给出了控制参数的限定条件。最后为说明所加入混沌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开展了数值仿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延时反馈控制使系统比例参数K的分岔值从0.573后移至0.973,且当直流源输入侧电压突变时,系统仍保持在稳定运行状态。表明施加延时反馈控制后,二阶逆变器运行的稳定域增加且整体的抗扰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逆变器 系数线性化模型 线性动力学行为 混沌控制 延时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液压振动系统的线性化模型与瞬态力解耦
9
作者 杨志东 李洪人 韩俊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1,共3页
导出了三轴液压振动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基于此模型,分析了由于被试件具有高度和偏心所造成的瞬态力耦合。为消除这种耦合作用,设计了一种反馈解耦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有效消除系统存在的瞬态力耦合。
关键词 三轴液压振动系统 线性化模型 瞬态力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载调压变压器线性化模型的配电网无功优化二阶锥松弛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陆秋瑜 夏天 +1 位作者 朱誉 杨银国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96,共6页
针对配电网络的无功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无功补偿设备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同时作为调节手段,以减少网损和电压偏差的无功优化模型,其中的控制变量选为静态和离散无功补偿设备、分布式电源以及变压器分接头档位,并通过二阶锥松弛和有载调... 针对配电网络的无功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无功补偿设备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同时作为调节手段,以减少网损和电压偏差的无功优化模型,其中的控制变量选为静态和离散无功补偿设备、分布式电源以及变压器分接头档位,并通过二阶锥松弛和有载调压变压器的精确线性化建模将非凸NP-hard优化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凸优化问题求解。采用IEEE33节点算例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无功优化模型,所提模型可以显著降低网损和电压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无功优化 有载调压变压器 线性化模型 二阶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补线性化模型的含串补线路距离保护整定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宗超 王帆 +2 位作者 刘一民 雷淇 李银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在含串联补偿装置(简称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整定中,往往忽略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MOV)动作时串补对外呈现的非线性阻抗特性,这使得距离保护整定存在不准确、灵敏度低的不足。采用串补线性化模型描述串补MOV的影响,分析了含串补线路距... 在含串联补偿装置(简称串补)线路的距离保护整定中,往往忽略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MOV)动作时串补对外呈现的非线性阻抗特性,这使得距离保护整定存在不准确、灵敏度低的不足。采用串补线性化模型描述串补MOV的影响,分析了含串补线路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串补线性化模型的距离保护整定方法,实现了含串补线路距离保护的精细化整定。采用某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保护定值较传统整定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装置 线性化模型 距离保护整定 继电保护 灵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合运行电力系统动态稳定分析中直流准稳态线性化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波 陈陈 《广东电力》 2008年第3期1-3,19,共4页
建立了小干扰动态稳定分析的直流系统准稳态模型线性化方程,并比较分析了直流系统分别采用准稳态线性化模型与直流恒定功率模型对交直流混合运行电网动态稳定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直流系统准稳态线性化模型可以用于交直流系统低频振荡... 建立了小干扰动态稳定分析的直流系统准稳态模型线性化方程,并比较分析了直流系统分别采用准稳态线性化模型与直流恒定功率模型对交直流混合运行电网动态稳定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直流系统准稳态线性化模型可以用于交直流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中,而且,在不考虑直流附加控制的情况下,直流系统分别采用准稳态线性化模型和恒定功率模型计算得到的低频振荡特征值差别较小,为简化计算,工程应用时可以采用恒定功率模型来简化直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电力系统 动态稳定 线性化模型 准稳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阻尼绕组多机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
13
作者 刘宪林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84-92,共9页
本文采用线性化方法建立了包含同步发电机阻尼绕组作用的多机电力系统动态稳定分析模型。
关键词 多机电力系统 线性化模型 动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启动环境下含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线性化最优潮流模型 被引量:11
14
作者 臧海祥 何天雨 +3 位作者 刘建坤 陈静 卫志农 孙国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17-3523,共7页
统一潮流控制器能够快速、灵活地改变线路的电气量,从而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但是该装置的引入给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优化调度分析增加了难度。直流最优潮流模型的提出,简化了大系统分析的复杂性,因其计算速度快而具有... 统一潮流控制器能够快速、灵活地改变线路的电气量,从而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但是该装置的引入给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和优化调度分析增加了难度。直流最优潮流模型的提出,简化了大系统分析的复杂性,因其计算速度快而具有较好的实时性,但计算结果精度低,且缺失节点电压幅值和线路无功功率2个重要电气量。为此,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线性化最优潮流模型,并提出了线性化的统一潮流控制器嵌入式稳态模型,然后在热启动环境下使用简化原-对偶内点法对含统一潮流控制器的线性化最优潮流模型进行求解。对江苏南京78节点等值系统的实际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保留了线性化模型的高效性,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且能够求解出比直流最优潮流模型更加完备的潮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潮流 线性化模型 统一潮流控制器 热启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参数模型的三轴磁场传感器校准方法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琦 潘孟春 +1 位作者 陈棣湘 庞鸿峰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5-219,共5页
针对三轴磁场传感器零偏误差、刻度因子不一致性误差和非正交误差等,建立了磁场传感器的三个敏感轴与参考正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基于标量校准思想,推导了传感器三轴测量值与磁场标量值之间的线性化参数模型;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进行传感... 针对三轴磁场传感器零偏误差、刻度因子不一致性误差和非正交误差等,建立了磁场传感器的三个敏感轴与参考正交坐标系的转换矩阵;基于标量校准思想,推导了传感器三轴测量值与磁场标量值之间的线性化参数模型;根据最小二乘原理,进行传感器模型参数辨识。选取两款三轴磁通门磁力仪进行了误差校准实验研究,校准后,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可以降低一个数量级。在实验过程中,不需要高精度的实验设备,在稳定地磁场环境下即可进行。实验研究表明,此方法是一种方便易行、精度较高的传感器校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磁场传感器 误差校准 线性化参数模型 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线性化动态模型及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晶 王伟胜 宋家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3-17,共5页
对建立在定子旋转磁场坐标系中,以转子绕组励磁电压为控制变量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的3阶动态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得到了适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状态方程和相应的传递函数。进而利用开环传递函数和根轨迹方法分析了发电机... 对建立在定子旋转磁场坐标系中,以转子绕组励磁电压为控制变量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的3阶动态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得到了适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状态方程和相应的传递函数。进而利用开环传递函数和根轨迹方法分析了发电机运行点与发电机动态品质的关系,并利用MATLAB软件对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控制变量在发生幅值不同的扰动变化时的动态响应做了对比仿真。该仿真分析将有利于了解双馈感应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及掌握它的控制特性。文中提出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线性化模 型适用于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线性化动态模型 运行特性 状态方程 励磁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型线性化和最小二乘估计的导引头指向精度标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辉 刘慧 +4 位作者 罗安治 马伍元 董文辉 赵明 贾宏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60-2068,共9页
为了减小和消除平台框架的加工、装配误差,传感器误差等对双摆框架导引头指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应用模型线性化方法和分步最小二乘估计的指向误差标定方法。根据双摆框导引头的运动学特性,同时考虑影响指向精度的各误差项,建立了系统运... 为了减小和消除平台框架的加工、装配误差,传感器误差等对双摆框架导引头指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应用模型线性化方法和分步最小二乘估计的指向误差标定方法。根据双摆框导引头的运动学特性,同时考虑影响指向精度的各误差项,建立了系统运动学方程。然后,重新构造运动学方程,建立了由表示控制输入指向的矢量到实际指向矢量的线性化模型。最后,根据分步求解的思路,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由表示控制输入指向的矢量到实测指向矢量的映射矩阵,实现了指向误差的标定。实验结果显示:标定后偏航角与俯仰角误差均值分别由原来的92.63″和75.94″减小至2.86″和2.85″,标准差也分别由原来的95.01″和77.44″减小至11.11″和11.15″。结果表明:该标定算法在视轴工作空间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稳定性,且方便易行,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光电设备的指向误差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指向精度 最小二乘估计 指向误差标定 模型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水工程明渠水力控制线性化数学模型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涛 杨开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2-55,共4页
分析了调水工程水力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把圣维南方程线性化,并给出了明渠水力控制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实例,把线性化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同传统非线性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小波动瞬变流条件下,新的线性化数... 分析了调水工程水力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把圣维南方程线性化,并给出了明渠水力控制的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实例,把线性化数学模型计算结果,同传统非线性算法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小波动瞬变流条件下,新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明渠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水力控制 圣维南方程 线性化数学模型 状态空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19
作者 贾立 陶鹏业 邱铭森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3,共5页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首先为非线性过程建立一个由ARX模型与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线性化误差模型组成的合成模型,然后引入单神经元控制器,利用线性ARX模型输出和...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非线性、时变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首先为非线性过程建立一个由ARX模型与基于神经模糊系统的线性化误差模型组成的合成模型,然后引入单神经元控制器,利用线性ARX模型输出和系统输出值之间的误差,以及被控制过程合成模型的梯度信息,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节,从而获得较好的控制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PID控制器相比,基于线性化误差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模糊系统 自适应控制 线性化误差模型 单神经元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直流潮流算法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及其线性化方法 被引量:43
20
作者 范志成 朱俊澎 +1 位作者 袁越 吴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04-513,共10页
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运营商净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多场景多时段耦合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首先针对传统分布式电源规划求解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计及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改进型直流潮流模型,实现支路潮... 以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运营商净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多场景多时段耦合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首先针对传统分布式电源规划求解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计及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改进型直流潮流模型,实现支路潮流方程中电压幅值与相角的解耦,并基于此建立了考虑储能系统和多种主动管理(activemanagement,AM)措施协调优化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模型。其次,在保证模型精度和系统运行物理意义的前提下,引入网损因子法、圆形约束线性化法、McCormick凸包络线法、辅助变量等方法,将原始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启动(warm start)的迭代求解流程以保证模型精度。以江苏省某市经济开发区的15节点系统为测试算例,调用GAMS-MOSEK求解器对规划模型进行求解,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规划 改进型直流潮流 模型线性化 主动管理 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