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线性连续速度模型的速度分析与动校正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洋 魏修成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4,共4页
提高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的精度,能够改善叠加成像的效果。沉积岩分布区的垂向非均质性较强,地层速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这类地区大炮检距道集采集的地震资料,用常规双曲速度分析和动校正方法处理精度降低、误差变大,必须用非双... 提高速度分析和动校正的精度,能够改善叠加成像的效果。沉积岩分布区的垂向非均质性较强,地层速度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这类地区大炮检距道集采集的地震资料,用常规双曲速度分析和动校正方法处理精度降低、误差变大,必须用非双曲方法处理。在线性连续速度模型(垂向非均质模型)基础上,研究双参数(深度为零时的速度和速度随深度的变化率)、单参数(速度随深度的变化率)速度分析方法和动校正方法。双参数速度分析方法计算量大,且有一定的多解性;在较为准确地已知近地表速度范围的条件下,可采用单参数速度分析方法来减小计算量。理论模型试算和对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连续速度模型的动校正和叠加成像处理效果优于常规双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连续速度 时距方程 速度分析 非双曲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压敏效应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流动特征(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文超 姚军 +2 位作者 李爱芬 孙致学 黄朝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0-288,共9页
基于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速度函数导数的连续性,推导了实数域内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确定了低渗透油藏视渗透率和视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表达式,并论证了渗流速度函数导数连续与渗透率变化连续是相容的;建立了考虑压敏效应的低... 基于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速度函数导数的连续性,推导了实数域内低渗透油藏的非线性运动方程,确定了低渗透油藏视渗透率和视拟启动压力梯度的数学表达式,并论证了渗流速度函数导数连续与渗透率变化连续是相容的;建立了考虑压敏效应的低渗透油藏油井定产量生产时的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鉴于数学模型的强非线性,采用高效的有限差分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求得了其数值解,并与全隐式有限差分法所求数值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解的正确性.结果分析表明:非线性运动方程和拟线性运动方程对应的瞬时无因次井底压力双对数曲线初期存在"拐点",拟线性运动方程对应双对数曲线的"拐点"更为突出;渗透率模数主要影响曲线后半段,其值越大,压力下降越剧烈;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存在动边界;拟线性流动动边界的传播速度比非线性流动的要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敏效应 有限差分Douglas-Jones预估校正 线性 边界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解非线性方程的一种线化和校正方法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吉欢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1-22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拟摄动理论———线化和校正方法· 在该理论中 ,不象传统的摄动方法假设其近似解可表示成小参数的级数形式 ,而是先把方程线性化 ,再求其线化方程的解 ,然后再校正线化方程的解· 这样得到的近似解不受方程中的“... 提出了一种拟摄动理论———线化和校正方法· 在该理论中 ,不象传统的摄动方法假设其近似解可表示成小参数的级数形式 ,而是先把方程线性化 ,再求其线化方程的解 ,然后再校正线化方程的解· 这样得到的近似解不受方程中的“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解 线性方程 校正方法 拟摄理论 线性 人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四阶半线性椭圆型方程的奇摄动 被引量:2
4
作者 莫嘉琪 程裕华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52-54,共3页
今研究四阶半线性椭圆方程奇摄动问题:其中ε为正的小参数,Ω为n维欧氏空间中半径为R的球域:ρ【R(ρ为原点为球心的矢径坐标,Ω为球面ρ=R.而L≡ε<sup>2</sup>L<sub>1</sub>-A(x),A(x)】0,
关键词 线性椭圆型方程 奇摄问题 线性椭圆方程 渐近展开式 边值问题 微分不等式 边界层校正 欧氏空间 理论讨论 矢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摄动非线性边值问题(英文) 被引量:13
5
作者 莫嘉琪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7-41,共5页
本文讨论了一类奇摄动非线性边值问题 .利用伸长变量和边界层校正法 ,得到了问题解的形式渐近展开式 .再用微分不等式理论 。
关键词 奇摄线性边值问题 边界层校正 渐近展开式 微分不等式 一致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动平衡检测中一种数值校正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虞礼贞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33-236,共4页
讨论曲轴动平衡检测数据的一种多元线性回归校正方法 .该方法已在某生产线上使用 ,校正效果显著 .
关键词 曲轴 平衡 数值校正 多元线性回归 不平衡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球型摄像机瞬时视场的单点校正水位连续测量方法
7
作者 刘科利 赵雪莹 +2 位作者 辛成章 刘昌军 姚吉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0-124,173,共6页
基于网络球型摄像机进行洪水监测成为当今水利建设的热点之一,摄像机需进行旋转、焦距的放大与缩小等操作,才能在多视场进行流速、水位、流量一体化监测。由于摄像机传动装置制造的缺陷,在多视场切换时会出现预置点不能准确复位的问题... 基于网络球型摄像机进行洪水监测成为当今水利建设的热点之一,摄像机需进行旋转、焦距的放大与缩小等操作,才能在多视场进行流速、水位、流量一体化监测。由于摄像机传动装置制造的缺陷,在多视场切换时会出现预置点不能准确复位的问题而产生隙动差,这给从单张影像上解析水位、流速造成较大偏差,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水位测量的隙动差校正方法。首先对预置点的水位尺进行精确标定,得到预置点水位方程参数,并在影像上选取两个特征明显的校正点;然后在连续监测中,将瞬时视场内校正点影像坐标按线性方法校正到预置点视场校正点;最后用预置点水位方程参数计算瞬时视场水位。经现场试验测试,不同瞬时视场校正点的影像坐标最大有8像素隙动差,产生水位误差达5 cm,而经本文方法计算的水位误差约为5 mm,说明本文方法对消减隙动差的影响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监测 线性校正 水位方程 水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波动系统的冲击层解
8
作者 陈怀军 徐建中 莫嘉琪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93-499,共7页
考虑非线性奇异摄动波动方程第三边值问题,先利用奇异摄动法构造外部解,再引入伸长变量依次得到解的冲击波尖层、初始层及边界层的校正项,最后给出问题解的渐近展开式,并证明渐近解的一致有效性.
关键词 线性 第三边值问题 外部解 校正 奇摄 渐近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航线双基调频连续波SAR改进距离徙动算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梁毅 王虹现 +1 位作者 邢孟道 保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9,84,共10页
考虑到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具有较长的扫频周期,要达到频率的线性化非常困难,针对现有非线性校正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频率非线性校正方法.另外,分析了平台连续运动带来的多普勒频移的影响.对于频率非线性校正后的信号,利用瞬时... 考虑到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具有较长的扫频周期,要达到频率的线性化非常困难,针对现有非线性校正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频率非线性校正方法.另外,分析了平台连续运动带来的多普勒频移的影响.对于频率非线性校正后的信号,利用瞬时频率的概念,通过引入双基角,推导出基于调频连续波的同航线双基合成孔径雷达回波信号的二维波数域表达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包含频率非线性校正的同航线双基调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的改进距离徙动成像算法.仿真数据的处理验证了频率非线性校正方法以及成像处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同航线双基合成孔径雷达 频率非线性校正 多普勒频移 瞬时频率 改进距离徙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点空间位置差异校正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民 朱伟强 王明星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54,共5页
当在地震勘探野外采集中遇到障碍物时,炮点位置通常会偏离设计位置。线性动校正是检查炮点位置偏离情况的常用方法,但其无法准确判断炮点位置偏离的方向及距离。为此,研究提出了炮点空间位置差异校正技术,该技术首先采用线性动校正分象... 当在地震勘探野外采集中遇到障碍物时,炮点位置通常会偏离设计位置。线性动校正是检查炮点位置偏离情况的常用方法,但其无法准确判断炮点位置偏离的方向及距离。为此,研究提出了炮点空间位置差异校正技术,该技术首先采用线性动校正分象限叠加方法判断出位置不准的炮点及偏离方向,然后,采用分排列校正时差分析方法确定炮点的偏离量。理论和实践证明,该技术突破了常规线性动校正和叠加线性动校正技术的局限,不但能对炮点的偏离方向做出判断,还能对偏移距离有一个较准确的定量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炮点位置 线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扩展的线性调频变标算法进行机载SAR数据的精处理
11
作者 卢永革 周平 +1 位作者 陈军文 姚京萍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41-1444,共4页
针对扩展的线性调频变标(extended chirp scaling,ECS)算法能精确校正距离单元徙动和具有精确的二次距离压缩的特点,提出了用ECS算法来精确处理机载SAR数据。具体方法是在原始CS函数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新的方位尺度函数和一个子孔径方... 针对扩展的线性调频变标(extended chirp scaling,ECS)算法能精确校正距离单元徙动和具有精确的二次距离压缩的特点,提出了用ECS算法来精确处理机载SAR数据。具体方法是在原始CS函数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新的方位尺度函数和一个子孔径方法,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并用点目标对此方法进行了仿真,最后针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精处理,得到了高清晰、高分辨率的SAR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扩展的线性调频变标算法 距离单元徙校正 二次距离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初至自动拾取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存军 毛锐强 +3 位作者 彭志文 万应明 王龙 马永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7-529,共13页
为提高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初至自动拾取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联合应用曲波变换与希尔伯特变换进行初至拾取的方法。首先采用基于Wrapping的快速离散曲波变换算法对检波点静校正和线性动校正后的炮域数据进行曲波变换,然后根据随机噪声和有效... 为提高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初至自动拾取的精度,提出了一种联合应用曲波变换与希尔伯特变换进行初至拾取的方法。首先采用基于Wrapping的快速离散曲波变换算法对检波点静校正和线性动校正后的炮域数据进行曲波变换,然后根据随机噪声和有效初至信号的曲波系数在不同尺度不同方向上的分布差异,设置合适的阈值对曲波系数进行“去噪”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曲波系数进行反变换,获得压制随机噪声后的地震记录。利用希尔伯特变换计算各地震道的瞬时振幅,然后利用改进的瞬时强度比公式逐道计算给定的时窗内各采样点的瞬时强度比,最后根据瞬时强度比极大值确定单炮的初至时间。理论数据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对于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利用曲波变换法进行去噪后,数据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结合具有一定抗噪能力的改进型瞬时强度比初至拾取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动拾取初至的精度,减少人工修改错误初至的工作量,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信噪比 曲波变换 曲波系数 线性校正 希尔伯特变换 瞬时振幅 瞬时强度比特征值 初至自拾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初至波二次定位新方法——搜索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倪成洲 全海燕 +1 位作者 陈刚 牛宏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3,157+121+246,共6页
目前,检波点的二次定位成果已成为衡量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检波点的二次定位方法分为声纳系统定位和初至波定位两种。传统的初至波定位法——"圆圆相交定位方法"要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就必须在算... 目前,检波点的二次定位成果已成为衡量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检波点的二次定位方法分为声纳系统定位和初至波定位两种。传统的初至波定位法——"圆圆相交定位方法"要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就必须在算法的实现过程中充分考虑由于圆的位置关系而产生的定位误差而且必须对要参加圆圆相交运算的圆进行精细的筛选,这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运行效率,另一方面由于算法缺陷而产生的定位误差不能完全消除,影响了二次定位的定位精度。文中围绕如何提高初至波二次定位的精度和数据处理速度,提出了"搜索法"初至波二次定位方法,该方法的实现思路是:在检波点的一次定位点附近区域的网络中找到初至拉平效果最好的网格节点,这个点就是要求取的检波点的二次定位点。文中对"搜索法"的定位精度和运算效率进行了理论测试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搜索法"具有很好的各向同性效果,定位结果与声纳定位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运算速度提高了5倍,定位精度也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浅海地区 地震勘探采集 检波点 初至波 声纳 线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连接界面地层地震反射波场的正演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成禹 万学娟 倪长宽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5期425-432,共8页
当介质中存在按照一定方向排列的裂隙时,会形成弱连接界面。地震波传播时,界面两侧的质点不再满足位移的连续性条件,位移差与该点的应力呈线性关系。界面的这种弱连接特性可以用法向柔量和切向柔量来表示,柔量值越大,界面的接触程度和... 当介质中存在按照一定方向排列的裂隙时,会形成弱连接界面。地震波传播时,界面两侧的质点不再满足位移的连续性条件,位移差与该点的应力呈线性关系。界面的这种弱连接特性可以用法向柔量和切向柔量来表示,柔量值越大,界面的接触程度和质点位移的连续性就越差。讨论了界面柔量对PP反射波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法向柔量对反射系数的影响大于切向柔量;建立了基于反射率法的弱连接界面地层地震反射波场正演方法;通过用正演方法合成的(τ,p)域地震记录,讨论了含有弱连接界面模型的波场特征,给出了(τ,p)域波场的动校正方法。模拟试验和动校正结果说明方法正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连接界面 线性界面 柔量 反射率法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面波插值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聪 刘江平 +2 位作者 曾祥芝 范承余 曹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95-4403,共9页
利用瑞雷面波的频散信息可有效反演浅层横波速度结构。但在大时空采样地震记录中,由于瑞雷面波的速度很低,其记录中的高频成分容易出现严重假频,甚至出现超周期现象,这会降低其频率速度谱的信噪比,影响频散曲线的提取精度,在高频段更加... 利用瑞雷面波的频散信息可有效反演浅层横波速度结构。但在大时空采样地震记录中,由于瑞雷面波的速度很低,其记录中的高频成分容易出现严重假频,甚至出现超周期现象,这会降低其频率速度谱的信噪比,影响频散曲线的提取精度,在高频段更加如此。基于小波变换原理,实现对瑞雷面波的时空插值;根据瑞雷面波同相轴线性的特点,将线性动校正引入到插值中,改善高频信息的插值效果;进行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记录的试算与频率速度谱的提取以及插值前后频率速度谱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原理的插值方法是正确的;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频率速度谱的信噪比和频散曲线的提取精度,为大时空采样地震记录瑞雷面波频散曲线的提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地震道插值 瑞雷面波 频散能量 线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环境下OBS的二次定位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丽青 陈玺 +2 位作者 伍宗良 王伟国 刘玉萍 《海洋地质前沿》 2013年第11期54-61,共8页
在海洋环境下,OBS(海底地震仪)投放后,由于潮汐、涌浪以及海流等因素的影响而漂移,OBS资料处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OBS的二次定位。深水环境下一般使用直达波二次定位技术,直达波定位的传统方法是采用网格节点法计算直达波线性动校正,计... 在海洋环境下,OBS(海底地震仪)投放后,由于潮汐、涌浪以及海流等因素的影响而漂移,OBS资料处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OBS的二次定位。深水环境下一般使用直达波二次定位技术,直达波定位的传统方法是采用网格节点法计算直达波线性动校正,计算工作量非常大。列举了OBS落点漂移的多种情形,模拟了不同情况下直达波的线性动校正曲线,分析了影响线性动校正曲线变化的各个因素,建立了判断落点方向的标准,提出了十字交叉法反演OBS落点位置,对实测资料进行落点位置反演,获得了准确的定位结果。此方法明显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可以快速获得准确的OBS落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 漂移 线性校正 十字交叉定位法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叠加初至波定位方法及精度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海申 徐丽军 +2 位作者 马洁 侯昆鹏 肖永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6,I0009,共9页
海上勘探的海底电缆或节点检波器沉放过程中,因受洋流、潮汐、缆绳等因素影响,沉放位置会发生漂移现象,故有必要对检波点进行二次定位以确定其在海底的准确位置。为此,文中提出矢量叠加初至波定位方法。通过构建每个炮检对的位置矢量,... 海上勘探的海底电缆或节点检波器沉放过程中,因受洋流、潮汐、缆绳等因素影响,沉放位置会发生漂移现象,故有必要对检波点进行二次定位以确定其在海底的准确位置。为此,文中提出矢量叠加初至波定位方法。通过构建每个炮检对的位置矢量,进行矢量叠加,得到检波点的准确坐标位置,并给出定位精度的量化评价指标,形成了一套从初至拾取、定位计算到定位精度评价的完整定位方法。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得到海底电缆或节点检波器准确的二次定位结果,还可对定位精度做出定量评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勘探 初至波定位 矢量叠加 定位精度评价 线性校正(l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文件恢复与地震资料重处理
18
作者 马强 李东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6-311,共6页
尼日利亚某工区原始地震资料缺失SPS文件中的炮检关系文件。正确恢复炮检关系是该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基础。在详细分析和筛选有限的野外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采集设计专业软件建立理论观测系统,重复模拟关系文件,并与处理软件结合... 尼日利亚某工区原始地震资料缺失SPS文件中的炮检关系文件。正确恢复炮检关系是该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基础。在详细分析和筛选有限的野外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地震采集设计专业软件建立理论观测系统,重复模拟关系文件,并与处理软件结合,通过线性动校正、相邻炮点相似性鉴别、叠加剖面监控等手段,调整和验证炮点、检波点位置,最终准确恢复炮检关系。根据得到的炮检关系文件,重新处理了该工区地震资料,并将得到的偏移剖面与以前的处理剖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此次处理效果较好,准确的炮检关系保证了同相叠加,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改善了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S文件 线性校正 观测系统 炮检关系 接收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