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北春玉米氮肥推荐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包启平
韩晓日
+4 位作者
崔志刚
殷源
张慧
李雯睿
刘小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5-716,共12页
【目的】比较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对东北地区玉米施肥量和产量的拟合效果,以期找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效应函数模型,为东北春玉米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二次项模型、线性加平台模型、指数模型和球模型4种函数效应模型对东北地区...
【目的】比较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对东北地区玉米施肥量和产量的拟合效果,以期找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效应函数模型,为东北春玉米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二次项模型、线性加平台模型、指数模型和球模型4种函数效应模型对东北地区2010年以来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试验,包括棕壤、白浆土、草甸土、黑钙土、风沙土、黑土和新积土7种不同典型土壤类型,按相对产量小于80%、80%~90%和大于90%分为低、中和高肥力水平的417个田间试验进行拟合,分析比较4种函数效应模型下的推荐施肥量、目标产量和决定系数(R^2),找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结果】综合考虑肥料效应函数的拟合度、推荐施肥量、和目标产量后,在低肥力棕壤、黑钙土、风沙土、黑土和新积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二次项模型>指数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60~93、73~95和84~114 kg/hm2;在低肥力白浆土和草甸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指数模型>二次项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68~73、84~87和89~91 kg/hm2。在中等肥力棕壤、黑钙土、黑土和风沙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二次项模型>指数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72~93、75~103和89~113 kg/hm2;在中等肥力白浆土、草甸土和新积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指数模型>二次项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78~100、97~103和85~126 kg/hm2。在高等肥力白浆土和黑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二次项模型>球模型>指数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105~118、121~134和165~168 kg/hm2;在高等肥力黑钙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二次项模型>指数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154、154和155 kg/hm2。【结论】综合考虑肥料效应函数的拟合度、推荐施肥量和目标产量,发现4种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在7种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肥力水平上均表现为线性加平台的拟合效果最好,而其他3种肥料效应函数在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拟合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土壤类型
推荐施肥
线性加平台模型
二次项
模型
球
模型
指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中、低供磷能力土壤玉米最佳施磷量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海叶
黄少欣
+4 位作者
朱东宇
王瑞雪
汤利
郑毅
肖靖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9-1046,共8页
【目的】探明不同供磷能力土壤条件下玉米对磷肥用量的反应及最佳磷肥用量,为磷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玉米田间试验于2017―2019年在云南寻甸和小哨进行,土壤Olsen-P含量分别为15和4.5mg/kg,属于中、低供磷能力土壤。试验设施磷...
【目的】探明不同供磷能力土壤条件下玉米对磷肥用量的反应及最佳磷肥用量,为磷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玉米田间试验于2017―2019年在云南寻甸和小哨进行,土壤Olsen-P含量分别为15和4.5mg/kg,属于中、低供磷能力土壤。试验设施磷量P2O5 0 kg/hm^(2) (P0)、45 kg/hm^(2) (P45)、90 kg/hm^(2) (P90)、135kg/hm^(2) (P135)和270 kg/hm^(2) (P270) 5个水平处理(寻甸)和P2O5 0 kg/hm^(2) (P0)、60 kg/hm^(2) (P60)、90 kg/hm^(2)(P90)和120 kg/hm^(2) (P120) 4个水平处理(小哨),其中90 kg/hm^(2)是当地推荐磷肥用量。分析了玉米主要生育期植株生物量、产量、磷素吸收与分配,计算了磷肥利用率。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模拟了不同磷水平下玉米的籽粒产量与磷肥用量的关系。【结果】在两个试验点,施磷均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但是当施P_(2)O_(5)>90kg/hm^(2)时,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甚至两个最高磷处理P270 (寻甸)和P120 (小哨)的玉米产量显著低于P90处理。在供磷能力中等土壤上,P45和P90处理最有利于玉米磷素的吸收和累积,同时促进磷素向籽粒中转移,P45的磷肥利用率最高。在低供磷能力土壤上,玉米磷素吸收量随施磷量呈现抛物线趋势,即磷素吸收累积整体表现为P90>P120>P60>P0,P90的磷肥利用率最高。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对玉米产量与施磷量的模拟达到极显著置信水平,计算的最佳施磷量在供磷能力中等和较低的土壤上,分别为65.6和93.7 kg/hm^(2)。【结论】相比于当地的磷肥推荐量P_(2)O_(5) 90 kg/hm^(2),供磷能力中等的土壤条件下应减少磷肥用量至65.6 kg/hm^(2),在供磷能力低的土壤上磷肥用量应适当增加至93.7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磷
产量
线性加平台模型
推荐施磷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春玉米氮肥推荐施肥模型研究
被引量:
7
1
作者
包启平
韩晓日
崔志刚
殷源
张慧
李雯睿
刘小虎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5-716,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20010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5-02)。
文摘
【目的】比较不同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对东北地区玉米施肥量和产量的拟合效果,以期找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效应函数模型,为东北春玉米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二次项模型、线性加平台模型、指数模型和球模型4种函数效应模型对东北地区2010年以来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田间试验,包括棕壤、白浆土、草甸土、黑钙土、风沙土、黑土和新积土7种不同典型土壤类型,按相对产量小于80%、80%~90%和大于90%分为低、中和高肥力水平的417个田间试验进行拟合,分析比较4种函数效应模型下的推荐施肥量、目标产量和决定系数(R^2),找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结果】综合考虑肥料效应函数的拟合度、推荐施肥量、和目标产量后,在低肥力棕壤、黑钙土、风沙土、黑土和新积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二次项模型>指数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60~93、73~95和84~114 kg/hm2;在低肥力白浆土和草甸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指数模型>二次项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68~73、84~87和89~91 kg/hm2。在中等肥力棕壤、黑钙土、黑土和风沙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二次项模型>指数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72~93、75~103和89~113 kg/hm2;在中等肥力白浆土、草甸土和新积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指数模型>二次项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78~100、97~103和85~126 kg/hm2。在高等肥力白浆土和黑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二次项模型>球模型>指数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105~118、121~134和165~168 kg/hm2;在高等肥力黑钙土上,拟合效果为线性加平台模型>球模型>二次项模型>指数模型,选用线性加平台模型较球模型、二次项模型和指数模型分别节省N 154、154和155 kg/hm2。【结论】综合考虑肥料效应函数的拟合度、推荐施肥量和目标产量,发现4种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在7种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肥力水平上均表现为线性加平台的拟合效果最好,而其他3种肥料效应函数在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肥力水平土壤上拟合效果不同。
关键词
春玉米
土壤类型
推荐施肥
线性加平台模型
二次项
模型
球
模型
指数
模型
Keywords
spring maize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soil type
linear plus platform model
spherical model
exponential model
quadratic term model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中、低供磷能力土壤玉米最佳施磷量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海叶
黄少欣
朱东宇
王瑞雪
汤利
郑毅
肖靖秀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云南开放大学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39-1046,共8页
基金
云南省农业联合基础专项(2018FG001-071)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7YFD0200200,2017YFD0200207)。
文摘
【目的】探明不同供磷能力土壤条件下玉米对磷肥用量的反应及最佳磷肥用量,为磷肥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玉米田间试验于2017―2019年在云南寻甸和小哨进行,土壤Olsen-P含量分别为15和4.5mg/kg,属于中、低供磷能力土壤。试验设施磷量P2O5 0 kg/hm^(2) (P0)、45 kg/hm^(2) (P45)、90 kg/hm^(2) (P90)、135kg/hm^(2) (P135)和270 kg/hm^(2) (P270) 5个水平处理(寻甸)和P2O5 0 kg/hm^(2) (P0)、60 kg/hm^(2) (P60)、90 kg/hm^(2)(P90)和120 kg/hm^(2) (P120) 4个水平处理(小哨),其中90 kg/hm^(2)是当地推荐磷肥用量。分析了玉米主要生育期植株生物量、产量、磷素吸收与分配,计算了磷肥利用率。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模拟了不同磷水平下玉米的籽粒产量与磷肥用量的关系。【结果】在两个试验点,施磷均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但是当施P_(2)O_(5)>90kg/hm^(2)时,不能进一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甚至两个最高磷处理P270 (寻甸)和P120 (小哨)的玉米产量显著低于P90处理。在供磷能力中等土壤上,P45和P90处理最有利于玉米磷素的吸收和累积,同时促进磷素向籽粒中转移,P45的磷肥利用率最高。在低供磷能力土壤上,玉米磷素吸收量随施磷量呈现抛物线趋势,即磷素吸收累积整体表现为P90>P120>P60>P0,P90的磷肥利用率最高。利用线性加平台模型对玉米产量与施磷量的模拟达到极显著置信水平,计算的最佳施磷量在供磷能力中等和较低的土壤上,分别为65.6和93.7 kg/hm^(2)。【结论】相比于当地的磷肥推荐量P_(2)O_(5) 90 kg/hm^(2),供磷能力中等的土壤条件下应减少磷肥用量至65.6 kg/hm^(2),在供磷能力低的土壤上磷肥用量应适当增加至93.7 kg/hm^(2)。
关键词
玉米
磷
产量
线性加平台模型
推荐施磷量
Keywords
maize
phosphorus
yield
lineal-plateau model
optimum phosphorus applicatio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北春玉米氮肥推荐施肥模型研究
包启平
韩晓日
崔志刚
殷源
张慧
李雯睿
刘小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中、低供磷能力土壤玉米最佳施磷量研究
李海叶
黄少欣
朱东宇
王瑞雪
汤利
郑毅
肖靖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