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性分组码的GRAND算法研究
1
作者 史治平 杨娟 +1 位作者 李坤阳 王玥 《移动通信》 2024年第5期49-54,共6页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下的短包信道编译码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GRAND是一种通用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与传统译码算法不同,GRAND算法通过噪声猜测和码本查询来确定发送码字,具有高效的硬件实现结构。介绍了GR...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场景下的短包信道编译码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GRAND是一种通用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与传统译码算法不同,GRAND算法通过噪声猜测和码本查询来确定发送码字,具有高效的硬件实现结构。介绍了GRAND及其改进算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GRAND算法的误码率性能;针对5G NR的LDPC短码以及PAC短码给出了GRAND算法的设计方案,为未来移动通信的短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码 GRAND算法 线性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误码条件下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金杰 计同钟 杨俊安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9-467,共9页
针对信息截获领域中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依据分组码的线性构造、校验性质及码重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信息熵高误码条件下基于矩阵秩信息熵与码重分布盲识别线性分组码的方法.首先通过数据矩阵的秩信息熵识别出码长并由码重分布的... 针对信息截获领域中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问题,依据分组码的线性构造、校验性质及码重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在信息熵高误码条件下基于矩阵秩信息熵与码重分布盲识别线性分组码的方法.首先通过数据矩阵的秩信息熵识别出码长并由码重分布的信息熵函数准确计算出码字起始点,再根据系统与非系统线性分组码生成矩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正确求解生成矩阵,从而盲识别出线性分组码.仿真结果表明,该盲识别方法在较高的误码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盲识别 生成矩阵 信息熵 汉明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alsh-Hadamard变换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估计算法 被引量:23
3
作者 杨晓炜 甘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42-1646,共5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容误码的线性分组码的参数盲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分组码对偶码字的统计特性和Walsh-Hadamard变换解线性方程组的容错特性来实现对偶码字的判决,同时采用"3倍标准差"准则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有效... 该文提出了一种容误码的线性分组码的参数盲估计算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线性分组码对偶码字的统计特性和Walsh-Hadamard变换解线性方程组的容错特性来实现对偶码字的判决,同时采用"3倍标准差"准则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一个有效的判决门限。接着通过判断对偶空间归一化维数的最大值来实现码长和码组同步时刻的估计。最后利用对偶码字构造出相应的校验矩阵,实现了在较高误码率情况下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的盲估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比特误码率为0.03的情况下,该文所提算法仍能得到很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通信 线性分组 盲估计 对偶空间 Walsh-Hadamard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分组码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旻 吕全通 朱宇轩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8-186,共9页
针对加扰前信息序列为线性分组码情况下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分组码与随机序列游程特性的差异,得出了扰码序列正确抽取与错误抽取时输出序列的游程特性的区别;然后,通过遍历寻找抽... 针对加扰前信息序列为线性分组码情况下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线性分组码与随机序列游程特性的差异,得出了扰码序列正确抽取与错误抽取时输出序列的游程特性的区别;然后,通过遍历寻找抽取后序列的游程比值与随机序列游程比值的欧几里得距离的最大值方式实现了自同步扰码多项式的盲识别.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解决了0、1均衡情况下的线性分组码自同步扰码盲识别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同步扰码 盲识别 线性分组 游程特性 欧几里得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设计及其FPGA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淑婧 王蕾 +2 位作者 任宝祥 李哲 尚耀波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10,共4页
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有噪信道的可靠通信通过信道编码来实现。文中设计的(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结合汉明码能纠正一位错误且具有编码效率较高、译码电路简单、译码延时小等优点。分析伴随式与错误图样的对应关系,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 随着通信速率的提高,有噪信道的可靠通信通过信道编码来实现。文中设计的(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器结合汉明码能纠正一位错误且具有编码效率较高、译码电路简单、译码延时小等优点。分析伴随式与错误图样的对应关系,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使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Xilinx公司的Vivado2016.1环境下编程实现。通过ModelSim仿真平台验证,降低了实现的复杂度。在工程实践中将编译码器加入某实测通信系统,实现了在Artix.7系列xc7z030fbg676.1的芯片上占用较少的硬件资源实现(25,20)线性分组编译码,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验证了该设计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编码 (25 20)线性分组 汉明码 伴随式 错误图样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程间隔特征的线性分组码码长识别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歆昊 张旻 +1 位作者 陆凯 吕全通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3,共5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的码长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游程间隔特征的线性分组码码长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统计不同游程长度下游程间隔的数量得到游程间隔的分布特征,从中提取出具有周期特性的游程间隔的周期长度,实现对线性分组码码长的识别... 针对线性分组码的码长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游程间隔特征的线性分组码码长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统计不同游程长度下游程间隔的数量得到游程间隔的分布特征,从中提取出具有周期特性的游程间隔的周期长度,实现对线性分组码码长的识别。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表明本文算法比已有算法具有更好的抗误码性能和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识别 线性分组 游程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法构造线性分组码咬尾网格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建钦 王喜凤 +1 位作者 谢振飞 上官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51-1756,共6页
给出一种新的咬尾网格构造方法——嵌入法.该方法把一个线性分组码的咬尾网格嵌入到另一个线性分组码的传统网格中,从而很多咬尾网格问题可以转化为传统网格问题.证明每个咬尾网格都可以通过反复使用嵌入法从传统BCJR网格得到.最后讨论... 给出一种新的咬尾网格构造方法——嵌入法.该方法把一个线性分组码的咬尾网格嵌入到另一个线性分组码的传统网格中,从而很多咬尾网格问题可以转化为传统网格问题.证明每个咬尾网格都可以通过反复使用嵌入法从传统BCJR网格得到.最后讨论在网格中含有1个峰值情形时,采用嵌入法如何将峰值减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传统网格 咬尾网格 嵌入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分组码标准阵列的数据分组隐藏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宝建 王薇 汪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8,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分组隐藏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性分组码(n,k,d)陪集首和伴随式的关系将(n?k)bit数据嵌入到nbit宿主信息中,以该码的一致校验矩阵H作为数据嵌入和提取的密钥,通过计算伴随式实现机密信息的盲提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任何(n,... 提出一种新的数据分组隐藏方法。该方法利用线性分组码(n,k,d)陪集首和伴随式的关系将(n?k)bit数据嵌入到nbit宿主信息中,以该码的一致校验矩阵H作为数据嵌入和提取的密钥,通过计算伴随式实现机密信息的盲提取。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任何(n,k,d)线性分组码均可构成相应的数据分组隐藏方案,其中基于最佳线性分组码的分组数据隐藏方法的性能最好,且优于逐位数据嵌入的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隐写术 线性分组 标准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三元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建峰 王育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9-133,共5页
Pless[1]证明了三元(12,6,6)Golay码具有一种双层结构,并据此给出了该码的快速硬判决译码算法。本文推广了Golay码的Pless结构,给出了由三元(n,k,d)线性分组码构造的三元(3,n+k,≥mi... Pless[1]证明了三元(12,6,6)Golay码具有一种双层结构,并据此给出了该码的快速硬判决译码算法。本文推广了Golay码的Pless结构,给出了由三元(n,k,d)线性分组码构造的三元(3,n+k,≥min(n,2d,6))线性分组码,其中包括(12,6,6)Golay码和(18,9,6)码,并以三元(18,9,6)码为例给出了这类码的最大似然软判决译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线性分组 纠错编码 译码 GOLAY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分组码的网格图复杂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慕建君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9-42,共4页
研究了线性分组码C[n ,k ,d]的网格图复杂度s和b及其相互关系 ,证明了有关可纠t个错的本原BCH码 [2 m - 1,2 m - 1- mt]及其扩展本原BCH码 [2 m,2 m - 1- mt]网格图的状态复杂度的若干结论 .从而避免了必须先寻找码的直和结构才可得到... 研究了线性分组码C[n ,k ,d]的网格图复杂度s和b及其相互关系 ,证明了有关可纠t个错的本原BCH码 [2 m - 1,2 m - 1- mt]及其扩展本原BCH码 [2 m,2 m - 1- mt]网格图的状态复杂度的若干结论 .从而避免了必须先寻找码的直和结构才可得到最小网格图的状态复杂度的较好上界 ,同时给出了线性分组码与其对偶码的分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网格图复杂度 最小网格图 卷积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新的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建峰 王育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94-99,共6页
本文推广了Pless由四元(6,3,4)线性分组码构造(24,12,8)Golay码和由三元(4,2,3)线性分组码构造三元(12,6,6)Golay码的投影方法,给出了由四元(n,k,d)线性分组码构造的二元(4n... 本文推广了Pless由四元(6,3,4)线性分组码构造(24,12,8)Golay码和由三元(4,2,3)线性分组码构造三元(12,6,6)Golay码的投影方法,给出了由四元(n,k,d)线性分组码构造的二元(4n,n+2k,≥min(8,n,2d))线性分组码和由三元(n,k,d)小线性分组码构造的三元(3n,n+k,≥min(n,2d,6))线性分组码,并根据所得码的结构给出了有效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ss结构 Gloay码 最大似然译码 线性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几类线性分组码网格图复杂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慕建君 王新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10,共5页
本文研究了几类线性分组码C[n,k,d]的网格图复杂度s(C)。给出并证明了码长为奇数的两类线性分组码的网格图复杂度。同时得出了有关可纠t个错的本原BCH码[2m-1,2m-1-mt]及其扩展本原BCH码的网格图复杂... 本文研究了几类线性分组码C[n,k,d]的网格图复杂度s(C)。给出并证明了码长为奇数的两类线性分组码的网格图复杂度。同时得出了有关可纠t个错的本原BCH码[2m-1,2m-1-mt]及其扩展本原BCH码的网格图复杂度的若干结论。从而避免了必须先寻找码的直和结构才可得到码的网格图复杂度的较好上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网格图复杂度 最小网格图 软判决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线性分组码参数的盲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兰勋 佟婧丽 孟祥雅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8-192,共5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的盲识别问题,根据实际序列与随机序列码重分布相似度差异最大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码重相似度识别码字长度和码字同步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种新的特征——深度分布,识别生成矩阵,利用高斯消去法产生典型生成矩...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的盲识别问题,根据实际序列与随机序列码重分布相似度差异最大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码重相似度识别码字长度和码字同步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一种新的特征——深度分布,识别生成矩阵,利用高斯消去法产生典型生成矩阵,实现了线性分组码的盲识别。码重相似度识别方法简单易行,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容错性较强,误码率为0.01条件下识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盲识别 码重相似度 深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俊霞 张天骐 强幸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02,共6页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迭代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方法。首先对截获矩阵应用迭代列消元法,将其相关列对应各个窗内的转移矩阵中的列向量作为候选校验向量,再根据截获矩阵对偶码空间归一化维数来... 针对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容错性能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迭代列消元法的线性分组码参数盲识别方法。首先对截获矩阵应用迭代列消元法,将其相关列对应各个窗内的转移矩阵中的列向量作为候选校验向量,再根据截获矩阵对偶码空间归一化维数来识别码字长度和同步时刻,最后将对偶码字进行初等行变换识别校验矩阵。仿真结果证明,与以往盲识别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容错性能好,适用于各种码率的线性分组码的码字长度、同步时刻和生成多项式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合作通信 线性分组 盲识别 迭代列消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矩阵变换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亮 张天骐 杨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7-1113,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矩阵分析方法存在的误码扩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矩阵变换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首先,将截获序列按照估计码长构造出分析矩阵,将分析矩阵分块后分别进行矩阵下三角变换;然后,以各列列重为度量,根据相关列重量的统计... 为了解决传统矩阵分析方法存在的误码扩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矩阵变换的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首先,将截获序列按照估计码长构造出分析矩阵,将分析矩阵分块后分别进行矩阵下三角变换;然后,以各列列重为度量,根据相关列重量的统计分布特性设置相关列阈值,并统计出符合阈值的相关列的个数,当相关列的个数最大时即为真实码长的情况。该方法还可以识别码字同步点,识别方法简单。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的容错性能较好,在误码为5%的条件下,对(15,7)线性分组码的正确识别率依然能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盲识别 分块矩阵变换 相关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码率线性分组码的分组交织长度识别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鹏鹏 张玉 杨晓静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2年第4期9-12,35,共5页
交织长度的识别是交织器识别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关系到纠错码识别和信息的获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中简要介绍矩阵分析法,针对矩阵分析法容错能力不强的缺点,借助码重分布的概念,提出利用块重分布识别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序列交... 交织长度的识别是交织器识别过程中重要的步骤,关系到纠错码识别和信息的获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中简要介绍矩阵分析法,针对矩阵分析法容错能力不强的缺点,借助码重分布的概念,提出利用块重分布识别低码率二进制线性分组码序列交织长度的方法。最后,对两种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各自的适用范围和容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交织器 交织长度 线性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线性分组码的不可检错误概率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大专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3年第4期425-430,共6页
本文给出了检错好码的定义,证明了GF(2)上的(n,k)线性分组码为检错好码的充要条件是其对偶码也为检错好码。文中还得到了关于检错好码的一系列新的结果。对二元(n,k)线性分组码,我们给出了不可检错误概率新的下限。这些限只与n和k有关,... 本文给出了检错好码的定义,证明了GF(2)上的(n,k)线性分组码为检错好码的充要条件是其对偶码也为检错好码。文中还得到了关于检错好码的一系列新的结果。对二元(n,k)线性分组码,我们给出了不可检错误概率新的下限。这些限只与n和k有关,而与码的重量结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线性分组 错误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线性分组码的最大似然软判决译码
18
作者 马建峰 喻建平 王育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3-188,共6页
文中提出了一个三元线性分组码的最大似然软判决译码算法,该算法有效地应用分支限界技术考查所有列图样,而不只是考查错误图样以求得一个码字.最后给出了该算法对(40,36,3)三元线性汉明码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关键词 三元 线性分组 软判决译码 分支限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二元线性分组码的快速译码
19
作者 马建峰 王育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2-47,共6页
Pless提出了由GF(4)上的(6,3,4)线性分组码构造二元(24,12,8)Golay码的投影方法,并据此给出了二元Golay码的快速译码算法,Vardy和Be'ery又利用四元(6,3,4)码的码字与二元(2... Pless提出了由GF(4)上的(6,3,4)线性分组码构造二元(24,12,8)Golay码的投影方法,并据此给出了二元Golay码的快速译码算法,Vardy和Be'ery又利用四元(6,3,4)码的码字与二元(24,12,8)Golay码的码字间的投影关系提出了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Golsy码的最大似然软判决译码算法.下文进一步推广了Pless提出的投影方法,给出了由四元(n,k,d)线性分组码构造的二元(4n,n+2k≥min(n,2d,8)线性分组码,并以(28,15,6)码的译码为例说明这类码的译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译码 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线性分组码汉明距离的遗传算法
20
作者 陈军 王新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7-540,557,共5页
给出了计算线性分组码最小距离的遗传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高速并行的运算速度和较强的启发式搜索能力,能较快地计算出分组码的最小距离.模拟计算表明,与模拟退火算法相比,遗传算法的计算性能更好.给出了计算线性分组码最小距离的... 给出了计算线性分组码最小距离的遗传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高速并行的运算速度和较强的启发式搜索能力,能较快地计算出分组码的最小距离.模拟计算表明,与模拟退火算法相比,遗传算法的计算性能更好.给出了计算线性分组码最小距离的遗传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高速并行的运算速度和较强的启发式搜索能力,能较快地计算出分组码的最小距离.模拟计算表明,与模拟退火算法相比,遗传算法的计算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组 最小距离 遗传算法 纠错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