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陈斌艺 王向东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共7页
综述了原料性能、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对于聚丙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重要影响。原料性能方面,当前的研究表明,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参数、黏土性能、相容剂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相对... 综述了原料性能、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对于聚丙烯/黏土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重要影响。原料性能方面,当前的研究表明,聚丙烯的分子结构参数、黏土性能、相容剂性能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越有利于得到"插层结构"的复合材料;而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不利于高分子链进入黏土层间,但一旦进入层间却有利于片层分离,得到"剥离结构"的复合材料。黏土的有机化处理和处理后黏土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大越有利于"插层"和"剥离"的进行。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接枝率对于"插层结构"和"剥离结构"的获得均有影响,低相对分子质量、高接枝率的 PP-g-MAH 有利于"插层结构"的获得,而高相对分子质量、低接枝率的 PP-g-MAH 有利于部分"剥离结构"的获得;加工设备方面,当前的研究表明,双螺杆挤出机依然是制备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重要选择,而且高剪切速率的螺杆有利于得到"剥离结构"的复合材料,但是过高的剪切速率和物料在螺杆内的较长停留时间却不利于"剥离结构"的稳定。此外,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增加电熔融管,通过其产生的电场可以得到"剥离结构"的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方面,物料混合方法(直接混合法和母料法)、螺杆转速、机筒温度、物料停留时间等均会对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和"剥离结构"产生一定影响,高的螺杆转速和低的机筒温度有利于"剥离结构"的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黏土 纳米复合材料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处理和纳米黏土对竹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2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4-254,共1页
研究人员使用高碘酸钠改性的竹纤维用于改进竹纤维-黏土-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未经处理的竹纤维改性的PP复合材料相比,使用改性的竹纤维的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均大幅提高。随竹纤维添... 研究人员使用高碘酸钠改性的竹纤维用于改进竹纤维-黏土-聚丙烯(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使用未经处理的竹纤维改性的PP复合材料相比,使用改性的竹纤维的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均大幅提高。随竹纤维添加量的增加,未处理过的竹纤维/PP、未处理过的竹纤维-黏土/PP和处理过的竹纤维-黏土/PP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均呈下降趋势。但以任何的混合比进行化学改性的竹纤维-黏土-P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均高于原始PP。SEM表征结果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复合材料 材料力学性能 纳米黏土 竹纤维 热性能 聚丙烯 纤维改性 高碘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梁玉蓉 谭英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71-1577,共7页
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聚丙烯(PP)/有机黏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的PP/OMMT复合材料是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提高了PP与OMMT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各项力学性能... 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聚丙烯(PP)/有机黏土(OMMT)纳米复合材料。XRD和TEM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熔体插层法制备的PP/OMMT复合材料是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容剂的加入提高了PP与OMMT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各项力学性能都得到了提高;PP/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在有机黏土含量较小的情况下,就可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纯PP相比,相容剂含量为10phr、有机黏土用量为1phr的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各项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插层 聚丙烯 有机黏土 纳米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A6/oMMT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振动力场下发泡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响方 胡志钢 +2 位作者 米皓阳 夏华新 经鑫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53,共5页
利用复合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自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作为相容剂,制备了聚丙烯/聚酰胺6/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纳米有机黏土(PP/PA6/PP-g-MAH/OMMT)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剂和纳米OMMT含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 利用复合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自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作为相容剂,制备了聚丙烯/聚酰胺6/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纳米有机黏土(PP/PA6/PP-g-MAH/OMMT)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剂和纳米OMMT含量对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自制超临界CO2塑料动态发泡实验装置,研究了发泡温度、转子转速、振动力场对复合材料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配比为PP/PA6/PP-g-MAH/OMMT=100/30/15/3时,与纯PP相比,复合材料的熔体强度提高了163%,冲击强度提高了41%,拉伸强度提高了8.4%;在剪切力场上叠加振动力场,有助于改善泡孔形状,均化泡孔分布,提高泡孔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酰胺6 纳米有机黏土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熔体强度 振动力场 发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聚丙烯发泡体系的挤出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向东 刘本刚 +3 位作者 陈士宏 张玉霞 杜中杰 励杭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81,共6页
通过热失重行为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吸热型发泡剂(HP40P)和放热型发泡剂(AC)分解行为的影响;考察了线形聚丙烯(LPP)和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共混体系(LPP/LCBPP)的挤出发泡行为;制备了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挤出发泡研... 通过热失重行为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吸热型发泡剂(HP40P)和放热型发泡剂(AC)分解行为的影响;考察了线形聚丙烯(LPP)和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共混体系(LPP/LCBPP)的挤出发泡行为;制备了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挤出发泡研究。结果表明,吸热型发泡剂的分解区间较宽,分解过程平稳,可以作为聚丙烯挤出发泡很好的发泡剂,但需要通过提高螺杆转速来抑制分解过程中的气体损失;LPP/LCBPP/HP40P是良好的聚丙烯挤出发泡体系,可以得到泡孔直径100μm左右、泡孔密度接近10~6个/cm^3的聚丙烯挤出发泡材料;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挤出发泡中并未发生严重的气泡破裂和塌陷现象。动态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表现出很好的熔体弹性,可以作为聚丙烯挤出发泡的良好发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体系 线形聚丙烯/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物 线形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 挤出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插层改性黏土在PP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戈明亮 贾德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22,32,共4页
采用固相法对黏土进行有机化插层改性制备有机黏土,再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丙烯(PP)/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有机黏土在PP中的层间距由原来的4.07 nm扩大到5.84 nm,PP分子链成功插入到固相法改性的黏土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PP/有机黏... 采用固相法对黏土进行有机化插层改性制备有机黏土,再通过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丙烯(PP)/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有机黏土在PP中的层间距由原来的4.07 nm扩大到5.84 nm,PP分子链成功插入到固相法改性的黏土中,形成纳米复合材料。PP/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由112.9℃提高119.6℃,熔融过程、熔点及结晶度没有明显变化。PP/有机黏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PP/钠基黏土复合材料,有机黏土的质量分数在3%-5%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复合材料 固相法 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