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透光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曾芳勇 赵建青 +1 位作者 杨平身 徐志达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0-773,共4页
Un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度高,薄膜透光性比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透光性差,影响了LLDPE薄膜的应用与推广。分析认为,降低LLDPE薄膜中的灰分含量、调整LLDPE薄膜的结晶性能,有助于降低LLDPE薄... Unipol气相流化床工艺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晶度高,薄膜透光性比高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透光性差,影响了LLDPE薄膜的应用与推广。分析认为,降低LLDPE薄膜中的灰分含量、调整LLDPE薄膜的结晶性能,有助于降低LLDPE薄膜的雾度,提高LLDPE薄膜的透光性。实际生产经验表明,乙烯分压从0.85MPa降至0.60MPa时,LLDPE薄膜的雾度下降了3%~5%;使用高活性催化剂和优质添加剂,可使LLDPE薄膜中灰分的质量分数从4×10^-4降至1×10^-4;成核剂的使用及吹膜工艺参数的调整,可改善LLDPE薄膜晶核的形态及尺寸,达到了改善LLDPE薄膜透光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气相流化床 透光性 薄膜 UNIPOL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柳 左胜武 +1 位作者 尚小杰 顾学锋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50,共4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式扫描量热法和力学性能测量等手段表征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传统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构及性能,用热分级法表征了LLDPE的片晶厚度多散性,测试了mLDPE薄膜的相关性能。...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式扫描量热法和力学性能测量等手段表征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和传统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结构及性能,用热分级法表征了LLDPE的片晶厚度多散性,测试了mLDPE薄膜的相关性能。结果发现,mLLDPE的片晶厚度分布指数为1.1347,小于传统LLDPE,表明其具有更好的支化均匀性,但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mLLDPE薄膜具有较高的落镖冲击强度、撕裂强度、热封强度和突出的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热分级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氢氧化镁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朕 周晨刚 +3 位作者 周到 陈必风 杨琥 程镕时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20,共7页
以一种商业化的Mg(OH)2为阻燃剂,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高分子基材,采用两步法制备了LLDPE-Mg(OH)2复合阻燃材料(简称复合阻燃材料),考察了5种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效果,并从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出发讨论了硅烷偶联剂... 以一种商业化的Mg(OH)2为阻燃剂,以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高分子基材,采用两步法制备了LLDPE-Mg(OH)2复合阻燃材料(简称复合阻燃材料),考察了5种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的改性效果,并从硅烷偶联剂的分子结构出发讨论了硅烷偶联剂对复合阻燃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OH)2粒子经5种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粒径及其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和变宽;经KH-56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复合阻燃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较好,因为KH-560分子中长有机疏水链上的活性环氧基团有效改善了Mg(OH)2粒子与LLDPE间的相容性;SEM表征结果进一步证实,经KH-560偶联剂改性的复合阻燃材料中Mg(OH)2与LLDPE的相容性及Mg(OH)2粒子在LLDPE基体中的分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氢氧化镁 复合阻燃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穿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蔡传伦 张晓红 +3 位作者 赖金梅 高建明 王亚 宋志海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采用γ射线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辐照得到辐照LLDPE(xPE)。用xPE和茂金属LLDPE(mPE)分别与LLDPE共混改性制得抗穿刺LLDPE/xPE和LLDPE/mPE薄膜。利用DSC,GPC,SEM等方法分析了上述3种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LDPE/... 采用γ射线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辐照得到辐照LLDPE(xPE)。用xPE和茂金属LLDPE(mPE)分别与LLDPE共混改性制得抗穿刺LLDPE/xPE和LLDPE/mPE薄膜。利用DSC,GPC,SEM等方法分析了上述3种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对于LLDPE/xPE薄膜,随xPE用量的增大,抗穿刺性能增强,当m(LLDPE)∶m(xPE)=80∶20时,抗穿刺力为14.4 N,较LLDPE薄膜提高了15.2%;抗穿刺能为268.0 mJ,较LLDPE薄膜提高了24.9%。对于LLDPE/mPE薄膜,当m(LLDPE)∶m(mPE)=90∶10时,抗穿刺力为14.5 N,较LLDPE薄膜提高约16.0%;抗穿刺能为288.7 mJ,较LLDPE薄膜提高了34.5%。xPE和mPE中含有的少量长支链有利于增强分子链间的缠结,提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从而改善LLDPE薄膜的抗穿刺性能,延长薄膜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穿刺性能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改性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延亮 唐岩 +5 位作者 李丽 陈智能 侯斌 黄蜂 陈华赉 王晓蕾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39,共5页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连续自成核退火热分级和升温淋洗分级等方法表征了利用两种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产品(简称mPE-1,mPE-2)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mPE-1和mPE-2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连续自成核退火热分级和升温淋洗分级等方法表征了利用两种茂金属催化剂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产品(简称mPE-1,mPE-2)的结构及性能。结果表明:mPE-1和mPE-2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密度等性能较为接近,其中,mPE-2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优于mPE-1,但是mPE-2中支链分布的均匀性稍差,mPE-2中支链少的高相对分子质量链段含量比mPE-1高,而支链多的低相对分子质量链段含量比mPE-1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热分级 序列结构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HPR1018HA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帆 乔亮杰 +2 位作者 关莉 胡晓华 金卫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3,共4页
开发了高强度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HPR1018HA,测试了HPR1018HA的基础物性、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与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口mLLDPE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mLLDPE的冲击破损质量均大于700 g,... 开发了高强度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HPR1018HA,测试了HPR1018HA的基础物性、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与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生产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口mLLDPE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mLLDPE的冲击破损质量均大于700 g,而LLDPE的冲击破损质量仅132 g;mLLDP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小于2.30,LLDPE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大于3.03;HPR1018HA与进口mLLDPE的各项性能相当。HPR1018HA在重包装膜、三层共挤复合包装膜中的加工应用表明,HPR1018HA薄膜与进口mLLDPE薄膜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等相当,满足用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茂金属 气相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混物的相态结构 被引量:4
7
作者 苏志忠 林明穗 +3 位作者 方丽华 苏雪丽 饶强 王坚荣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36-1341,共6页
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MAG)为增容剂,制备了聚乳酸(PL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EMAG的共混物。采用SEM,DSC,WAXD等手段对PLA/LLDPE/EMAG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共混物中的EMAG起到了增容作用,使PL... 以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MAG)为增容剂,制备了聚乳酸(PLA)/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EMAG的共混物。采用SEM,DSC,WAXD等手段对PLA/LLDPE/EMAG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共混物中的EMAG起到了增容作用,使PLA/LLDPE/EMAG共混物的结晶能力减弱,分散相LLDPE在基体PLA中的粒径明显减小。Harkin’s铺展系数法计算结果表明,EMAG可在LLDPE中扩散并完全包覆LLDPE。实验结果表明,PLA/LLDPE/EMAG共混物的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均随EMAG含量的增加而提高,m(PLA)∶m(LLDPE)∶m(EMAG)=81∶9∶10时的PLA/LLDPE/EMAG共混物的伸长率可达227%,冲击强度可达32.0 kJ/m2,并能保持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乙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 扩展系数法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缆护套料用高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界面作用与流变行为 被引量:2
8
作者 龙世军 邱迪 +3 位作者 王鹏 黎勋 祁红义 李学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4,共8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光缆护套料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HDPE/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2种共混物,讨论了共混物HDPE/LLDPE和HDPE/m-LLDPE及中密度聚乙烯(MDPE)与铝塑带之间的热合强度,并研究了共混物...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光缆护套料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HDPE/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2种共混物,讨论了共混物HDPE/LLDPE和HDPE/m-LLDPE及中密度聚乙烯(MDPE)与铝塑带之间的热合强度,并研究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松弛行为及组分间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HDPE/LLDPE(7∶3)共混物与铝塑带热合强度最高(27.2N/cm);熔融状态下,低频区HDPE/LLDPE的lgG′-lgω与线性偏离,且松弛指数(λ)随HDPE含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表明分子链缠结先增强再减弱,为非均相体系;HDPE/LLDPE只表现出1个熔融峰,表明共混物组分具有良好相容性;因分子界面多重叠,HDPE/LLDPE(7∶3)具有更小分散相尺寸(2.74nm)与更高界面层厚度(1.02nm),组分相容性最好,且与热熔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的界面张力最小。可见,采用来源广、价格相对低廉的HDPE与LLDPE共混可实现替代MDPE制备光缆护套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缆护套料 密度聚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密度聚乙烯 热合强度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切芳纶对生物炭/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谷士艳 常兰兰 +2 位作者 张庆法 王茹吉 孙继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0,共8页
生物炭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性能备受关注,但较差的抗冲击性能限制了其更进一步的应用。文中以短切芳纶、生物炭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原料采用注塑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探究了短切芳纶对生物炭/LLDPE复合材料性质与性能的影响规律。... 生物炭复合材料因其良好的性能备受关注,但较差的抗冲击性能限制了其更进一步的应用。文中以短切芳纶、生物炭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原料采用注塑工艺制备复合材料,探究了短切芳纶对生物炭/LLDPE复合材料性质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短切芳纶的添加没有改变生物炭/LLDPE复合材料的晶面结构,短切芳纶、生物炭与LLDPE之间具有较好的界面相容性。短切芳纶增大了复合材料的热失重速率峰温,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耐热性与结晶度。生物炭/LLDPE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其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为14.28 MPa,0.64 GPa,12.02 MPa和0.25 GPa。短切芳纶的添加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拉伸模量、抗蠕变强度和抗应力松弛能力,但是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度、弹性尤其是韧性,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最高可达9.40 kJ/m^(2)。制备的复合材料克服了生物炭复合材料的脆性缺陷,对于进一步拓宽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芳纶 生物炭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31,共3页
研究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热性能、流变性能及薄膜样品的基本性能。热性能结果表明,在mLLDPE中添加LDPE使样品的结晶温度明显下降;毛细管流变试验结果表明,LDPE的添加使mLLDPE的剪切敏... 研究了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m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热性能、流变性能及薄膜样品的基本性能。热性能结果表明,在mLLDPE中添加LDPE使样品的结晶温度明显下降;毛细管流变试验结果表明,LDPE的添加使mLLDPE的剪切敏感性显著提高,利于其加工;薄膜样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LLDPE使得LDPE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光学性能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聚丙烯(cPP)/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体系的流变与结晶形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江雷 高俊刚 姚子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50-153,161,共5页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聚聚丙烯(cP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流变行为和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流...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共聚聚丙烯(cPP)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共混物的组成、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对熔体流变行为和熔体粘度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配比共混物熔体的非牛顿指数。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属假塑性流体,但共混体系粘度随LLDPE加入量的增加变化不大。DSC结晶曲线及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LLDPE的加入使cPP的结晶温度变化不大,但对晶体形态有一定影响。LLDPE对cPP有一定的增韧改性作用,当LLDPE质量分数为1 5%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增幅在4 0 %左右,而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共聚聚丙烯 共混体系 扫描电镜(SEM) LLDPE 共混物熔体 晶形 毛细管流变仪 流变行为 非牛顿指数 假塑性流体 强度保持率 熔体粘度 剪切速率 温度变化 晶体形态 改性作用 质量分数 冲击强度 CPP 应力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快速鉴定
12
作者 刘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4-136,共3页
采用对样品进行液氮淬火及溴化处理的制样方法,以期达到消除分子晶体场及分子链烯类端基对分析谱带的影响和干扰,结果表明:(1)1 378 cm-1甲基对称变形振动谱带强而尖锐,和1 368 cm-1亚甲基面外摇摆振动谱带清晰分开,表明分子链上只存在... 采用对样品进行液氮淬火及溴化处理的制样方法,以期达到消除分子晶体场及分子链烯类端基对分析谱带的影响和干扰,结果表明:(1)1 378 cm-1甲基对称变形振动谱带强而尖锐,和1 368 cm-1亚甲基面外摇摆振动谱带清晰分开,表明分子链上只存在一种单一的支链;(2)890 cm-1附近不存在表征长支链的甲基面内摇摆振动峰,只有772 cm-1附近存在表征乙基支链的亚甲基面内摇摆振动峰。成功地鉴定了以1-丁烯为共聚单体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方法简便、快速,为鉴定其他类的以α-烯烃为共聚单体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提供了重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快速鉴定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液氮淬火 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开孔泡沫的制备及吸油性能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舒生 王坤 +3 位作者 庞永艳 吴飞 郑文革 王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3-138,共6页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通过连续挤出发泡法制备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共混物开孔泡沫,并用于吸油性能研究。文中系统研究了发泡温度、原料配比和口模直径对PP/LLDPE泡沫开孔结构和吸油倍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泡沫的亲油疏... 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发泡剂,通过连续挤出发泡法制备聚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PP/LLDPE)共混物开孔泡沫,并用于吸油性能研究。文中系统研究了发泡温度、原料配比和口模直径对PP/LLDPE泡沫开孔结构和吸油倍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泡沫的亲油疏水性和吸油的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当发泡温度为170℃,LLDPE的含量为10%,口模直径为0.5 mm时,发泡样品的密度低、开孔率高、吸油倍率高;PP/LLDPE泡沫对水的接触角为137.8°,疏水性能好;对机油10次重复使用后仍具有很高的吸油倍率。因此,该复合开孔泡沫在污水处理、溢油事故和环境保护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泡沫 开孔 吸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透明棚膜专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DFDA-9047的开发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家靖 于水涛 董佩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44,共3页
通过研究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透明改性技术及机理,调整生产工艺条件,在LLDPE粉料挤出造粒过程中,添加透明复合助剂,开发生产了高透明棚膜专用LLDPE DFDA-9047。生产DFDA-9047时,装置运行平稳,生产过程中的熔体流动速率、密度变... 通过研究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透明改性技术及机理,调整生产工艺条件,在LLDPE粉料挤出造粒过程中,添加透明复合助剂,开发生产了高透明棚膜专用LLDPE DFDA-9047。生产DFDA-9047时,装置运行平稳,生产过程中的熔体流动速率、密度变化不大,拉伸性能远好于未添加透明复合助剂的LLDPE DFDA-7047;用其吹塑的薄膜透光率、雾度(10.2%)、落镖冲击破损质量均好于用DFDA-7047吹塑的薄膜,其棚膜性能与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同类产品DFDA-9085吹塑的棚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高透明 棚膜 透明复合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分级制备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宁 侯斌 +1 位作者 张博 苏旭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2,共3页
采用制备型升温淋洗分级仪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分级和收集,得到6个不同结晶度的级分,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分别对原样和级分的结晶熔融行为、短链支化度、相对分子质... 采用制备型升温淋洗分级仪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分级和收集,得到6个不同结晶度的级分,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分别对原样和级分的结晶熔融行为、短链支化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淋洗温度的升高,级分的结晶度增大、支化度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且LLDPE试样中存在支化不均匀性,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聚乙烯的共聚单体含量较高,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聚乙烯的共聚单体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升温淋洗分级 结晶度 支化度 不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老化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复合纤维的微观形态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龙飞 公维光 +3 位作者 孟鑫 林珩 郑柏存 李青圃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1-147,共7页
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了含不同种类光稳定剂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复合纤维,研究了在紫外光加速老化下LLDPE纤维的力学性能与微观形态的关系。通过测试老化时间对LLDPE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了含不同种类光稳定剂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复合纤维,研究了在紫外光加速老化下LLDPE纤维的力学性能与微观形态的关系。通过测试老化时间对LLDPE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配方,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全反射红外光谱(ATR)等方法表征了紫外光老化对LLDPE纤维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空白LLDPE的力学性能下降明显,而添加了光稳定剂的复合纤维则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特别是复配了光稳定剂944和326的纤维,800 h时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仅分别下降了13.70%和11.38%,结晶行为、分子量和羰基指数测试结果也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复配光稳定剂通过对游离态自由基的捕捉作用和特定波长紫外光的吸收作用可以减少O2对LLDPE内部晶体结构的破坏,并延缓LLDPE大分子链的降解,使纤维在老化后仍保留较好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退火和二次结晶的作用,这些纤维的力学性能均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紫外光老化 光稳定剂 微观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国海峰 李艳 姜进宪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3,共3页
以自主研发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 LLDPE)产品m LLDPE-1为目标产品,选择典型的同类进口产品m LLDPE-2,对2种产品的微观结构及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 LLDPE-1与m LLDPE-2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相当,共聚单体在分子链上基... 以自主研发的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 LLDPE)产品m LLDPE-1为目标产品,选择典型的同类进口产品m LLDPE-2,对2种产品的微观结构及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 LLDPE-1与m LLDPE-2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相当,共聚单体在分子链上基本都是孤立存在的,均显示出交替共聚倾向;但m LLDPE-1的共聚单体在分子链上的分布与m LLDPE-2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m LLDPE-1产品冲击性能优于m LLDPE-2,拉伸性能及撕裂性能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序列分布 分子链结构 结晶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浆液催化剂的对比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光敏 杨启山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48,共5页
对比分析了3种浆液进料钛系催化剂(分别记作催化剂A、催化剂B、催化剂C)在Unipol聚乙烯装置上生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DFDA-7042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的组成基本相同,氢调性能和共聚合性能相当,使用期间反应器均运行平稳,生... 对比分析了3种浆液进料钛系催化剂(分别记作催化剂A、催化剂B、催化剂C)在Unipol聚乙烯装置上生产线型低密度聚乙烯DFDA-7042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的组成基本相同,氢调性能和共聚合性能相当,使用期间反应器均运行平稳,生产的DFDA-7042产品质量满足优等品要求;催化剂A质量稳定,制备的粉料下料能力好,但催化剂消耗成本比催化剂B高16.59元/t;催化剂B质量稳定,活性最高,达24 882 g/g,制备的粉料的细粉含量最少,粒径分布更有利于反应器长周期运行,但响应时间较长;催化剂C质量不稳定,制备的粉料堆积密度最高,但下料能力不稳定,无法满足装置高负荷平稳运行要求,并且催化剂消耗成本较催化剂B高4.58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液催化剂 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气相法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流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汉学 史绽春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Unipol气相法工艺聚乙烯装置上,通过合理控制反应系统的表观气速、反应温度、乙烯分压、反应器床层料位等工艺参数,有效控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粉料的细粉含量,解决了因循环压缩机干气密封堵塞引起的装置无法长周期运行的问题... 在Unipol气相法工艺聚乙烯装置上,通过合理控制反应系统的表观气速、反应温度、乙烯分压、反应器床层料位等工艺参数,有效控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粉料的细粉含量,解决了因循环压缩机干气密封堵塞引起的装置无法长周期运行的问题,实现了稳定生产高熔体流动速率(21.0 g/10 min)、密度为0.924 g/cm3的LLDPE产品。所产LLDPE的拉伸屈服应力达9.61 MPa,常温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67 kJ/m2。产品各项性能均达到用户要求,可替代进口同类产品,得到用户认可并在多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气相法工艺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溶液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20
作者 王迪 韩义 +1 位作者 吴广峰 张会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用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接枝聚合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LLDPE-g-PMM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单体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接枝率增加,当引发剂质... 用溶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接枝聚合极性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制备LLDPE-g-PMM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和单体量的增加,聚合物的接枝率增加,当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48%,单体比率为150%时,接枝率将达到26.1%。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波谱仪(13C-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证明PMMA分子链被接枝聚合到LLDPE上。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接枝聚合物的结晶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接枝聚合没有改变晶型,但结晶焓由61.39 J/g降低到47.18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接枝聚合 接枝率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