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ND跳堆功能研究
1
作者 徐良军 刘跃辛 李卓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B11期946-949,共4页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能是保护三大核安全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在发生设计基准工况DBC2~4工况下,反应堆保护系统自动启动,执行跳堆功能,使反应堆达到可控状态。目前在建的EPR反应堆跳堆功能,偏离泡... 反应堆保护系统的功能是保护三大核安全屏障(即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完整性。在发生设计基准工况DBC2~4工况下,反应堆保护系统自动启动,执行跳堆功能,使反应堆达到可控状态。目前在建的EPR反应堆跳堆功能,偏离泡核沸腾比低(LDNBR)和线功率密度高(HLPD)均是基于自给能中子通量探测器(SPND)测量的中子通量计算的结果。本文对EPR核电厂基于SPND跳堆功能进行了研究,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反应堆保护功能的要求,以分析此设计是否满足标准法规对核电厂安全运行和审评的要求。分析结果表明,现有设计能满足标准法规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保护系统 跳堆功能 偏离泡核沸腾 线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硼稀释事故PCI瞬态研究
2
作者 吴宇婷 袁昭君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1287,共7页
基于一维核热耦合程序POPLAR对硼瞬态模块开展了反应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程序对于硼稀释过程的核反馈计算准确性较好。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维核热耦合方法对硼稀释PCI瞬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中考虑了堆芯初始状态、R棒棒位及超温ΔT保护... 基于一维核热耦合程序POPLAR对硼瞬态模块开展了反应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程序对于硼稀释过程的核反馈计算准确性较好。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维核热耦合方法对硼稀释PCI瞬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中考虑了堆芯初始状态、R棒棒位及超温ΔT保护信号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保护信号的情况下,初始ΔI越负,R棒提出步越大,堆芯的功率畸变程度及线功率密度峰值愈高;若考虑保护信号,则堆芯初始状态对停堆时刻堆芯功率畸变程度及线功率密度峰值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稀释 PCI瞬态分析 堆芯功率畸变 线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