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头哪儿去了?——《纽约客》华语小说译介中的葛浩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子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5-179,共5页
二○○五年五月九日,厄普代克曾在《纽约客》“书评”栏以《苦竹》为题,介绍了两部华语小说:《我的帝王生涯》与《丰乳肥臀》。《苦竹》是独一无二的,厄普代克一生为《纽约客》撰写过五百篇以上的书评,只此一篇与中国文学有关。
关键词 纽约客 小说 华语 《我的帝王生涯》 译介 《丰乳肥臀》 厄普代克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纽约客@上海》看中西文化差异及融合
2
作者 张丽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68-69,共2页
美籍华人夏伟编导的《纽约客@上海》似乎是围绕一场知识产权案而引起的冲突,其实所展示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本文不仅分析了语言、饮食、礼仪等表层文化差异,更是从集体主义价值观、朋友观、面子观以及行为准则等方面挖... 美籍华人夏伟编导的《纽约客@上海》似乎是围绕一场知识产权案而引起的冲突,其实所展示的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本文不仅分析了语言、饮食、礼仪等表层文化差异,更是从集体主义价值观、朋友观、面子观以及行为准则等方面挖掘出了隐藏在表层文化之下的深层文化差异。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电影《纽约客@上海》揭示了全球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客@上海》 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白先勇笔下的《纽约客》的空间叙事
3
作者 段惠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45-46,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空间理论逐渐在文学领域兴起并且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种理论与小说叙事相结合,形成了空间叙事,给小说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已经有很多作家对空间叙事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将这种全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在具... 随着时代的发展,空间理论逐渐在文学领域兴起并且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种理论与小说叙事相结合,形成了空间叙事,给小说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已经有很多作家对空间叙事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并且将这种全新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在具体的作品中。白先勇是我国现代非常著名的作家,他具有非常强的时空意识,在其作品中,不仅有对时间的腐蚀性和流逝性的描述,而且具有较为强烈的空间意识,在其一生中,完成了非常多优秀的小说,其中《纽约客》是其发展期的重要作品,其中包含了非常多的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叙事中,空间叙事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些空间叙事中,更是体现出来非常显著的反讽和隐喻,下面笔者将以地下室、摩天楼、酒吧等空间为主体,对《纽约客》中的空间叙事艺术进行具体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纽约客 空间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社会和精神:《〈纽约客〉故事集》的生态主义解读
4
作者 郭颖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02-106,共5页
近年来,美国短篇小说家安·贝蒂的作品不断被译介到国内,相关研究逐渐展开。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贝蒂的研究大多囿于极简主义和女性主义等理论视野,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均相对有限。文章从自然、社会以及精神三个维度对贝蒂的《〈纽... 近年来,美国短篇小说家安·贝蒂的作品不断被译介到国内,相关研究逐渐展开。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贝蒂的研究大多囿于极简主义和女性主义等理论视野,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均相对有限。文章从自然、社会以及精神三个维度对贝蒂的《〈纽约客〉故事集》进行生态主义解读,探析此短篇小说集所展现的“婴儿潮”历史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疏离异化的社会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贝蒂 《〈纽约客〉故事集》 自然生态 社会生态 精神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默见真谛──《纽约客》漫画的魅力
5
作者 钱欣明 《美术之友》 2002年第2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纽约客 来去匆匆 使人 文化杂志 美国政坛 色块 诵风 卷中 邮购地址 上海市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最高金属尖塔将矗立纽约世贸遗址
6
《矿产勘查》 2003年第6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世贸大厦 曼哈顿岛 设计方案 交通枢纽 地下停车场 纽约客 遗址 尖塔 世贸大楼 恐怖袭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岂容青史尽成灰:白先勇的历史叙事与时代悲情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幸谦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81,共11页
一、历史大叙事与白先勇的民族情怀 白先勇乃怀着民族创伤及其历史梦魇而写下了《台北人》和《纽约客》系列。白先勇此一充满民族悲情的历史叙事其实有迹可循。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近一百年的民族悲痛、现实感伤是无以伦比的。在那段... 一、历史大叙事与白先勇的民族情怀 白先勇乃怀着民族创伤及其历史梦魇而写下了《台北人》和《纽约客》系列。白先勇此一充满民族悲情的历史叙事其实有迹可循。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近一百年的民族悲痛、现实感伤是无以伦比的。在那段充塞着民族悲情的时代,痛苦、荒唐、幻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事 白先勇 悲情 民族情怀 中国知识分子 纽约客 《台北人》 梦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传媒趋势:AI不是潮流,是实用——中美媒体AI项目盘点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胜男 赵鸣宇 朱可也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第1期7-9,共3页
2015年,《中国传媒科技》一直在聚焦和探讨"智能+传媒"的话题,3、4月刊的"‘机器人记者’来了",7月刊"智能语音邂逅传媒业",9月刊"智能化浪潮与传媒转型",10、11月合刊"迎接机器人的时代",以及12月举办"感知未来——首届‘... 2015年,《中国传媒科技》一直在聚焦和探讨"智能+传媒"的话题,3、4月刊的"‘机器人记者’来了",7月刊"智能语音邂逅传媒业",9月刊"智能化浪潮与传媒转型",10、11月合刊"迎接机器人的时代",以及12月举办"感知未来——首届‘智能+’传媒超脑论坛"并做专题报道。我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力量向传媒界传递AI思想,为传媒界与AI圈牵线搭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识别系统 纽约时报 纽约客 复制粘贴 新闻评论 媒介素养 新华网 人工智能系统 上海东方卫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说到电影──《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对白日梦与现实的叙述
9
作者 李仕芬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4期5-9,共5页
一、男性英雄的白日梦──从《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小说原著说起1939年,詹姆士·瑟伯(James Thurber)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发表短篇小说《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1],内... 一、男性英雄的白日梦──从《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小说原著说起1939年,詹姆士·瑟伯(James Thurber)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发表短篇小说《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1],内容讲述男主角沃尔特·米蒂(Walter Mitty)是一个冒失,能力备受怀疑的人,现实生活上,亦由妻子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蒂 男主角 纽约客 瑟伯 沃尔特 WALTER 故事内容 喜剧风格 成长故事 詹姆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课堂瘫痪”现象剖析
10
作者 尹贞姬 《日语知识》 2011年第12期42-42,45,共2页
不少热衷于日本文化的人都爱读约翰?内森的《无约束的日本》。约翰·内森1961年起即赴日本学习日语与研究日本文化,多年下来可谓是成绩斐然,现在已经是著名杂志《纽约客》的撰稿人,并且成功地将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的小说翻译... 不少热衷于日本文化的人都爱读约翰?内森的《无约束的日本》。约翰·内森1961年起即赴日本学习日语与研究日本文化,多年下来可谓是成绩斐然,现在已经是著名杂志《纽约客》的撰稿人,并且成功地将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的小说翻译成英文。约翰·内森为了写这本书,在2001到2002年间,先后八次到东京访问,接触了从中学教师到东京都知事等各式各样的人,可以说,此书非常有助于读者了解当代的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文化 现象剖析 瘫痪 课堂 纽约客 大江健三郎 三岛由纪夫 小说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为网络诚信打几分?
11
作者 谭畅 《小康》 2013年第8期60-61,共2页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纽约客》杂志在1993年7月5日刊登的一幅漫画的标题。漫画中有两只狗:一只坐在计算机前的一张椅子上,与坐在地板上的另一只狗说这则漫画的标题。这个标题,直指互联网环境的虚拟性与复杂性...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纽约客》杂志在1993年7月5日刊登的一幅漫画的标题。漫画中有两只狗:一只坐在计算机前的一张椅子上,与坐在地板上的另一只狗说这则漫画的标题。这个标题,直指互联网环境的虚拟性与复杂性,后来成为网民津津乐道的经典流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诚信 互联网环境 纽约客 标题 漫画 计算机 复杂性 虚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一流期刊融合转型的新探索与新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秋秋 张聪 崔玉可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3-28,共6页
本文梳理了国际一流期刊《时代周刊》《国家地理》《纽约客》数字化融合转型的新探索,分析期刊转型所面临的挑战,并从最新技术利用、融合形式改进、编辑观念转变、编辑流程变革等方面为期刊的融合转型创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期刊 转型 时代 国家地理 纽约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版人周刊》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基于AntConc语料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艳秋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9-195,共7页
美国大众书评杂志众多,很多报纸也自带书评栏目,较有影响力的书评报刊包括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周刊》)、Kirkus Reviews(《柯克斯书评》)、The New Yorker(《纽约客》)、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时报书评》)、Libr... 美国大众书评杂志众多,很多报纸也自带书评栏目,较有影响力的书评报刊包括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周刊》)、Kirkus Reviews(《柯克斯书评》)、The New Yorker(《纽约客》)、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纽约时报书评》)、Library Journal(《图书馆杂志》)、Booklist(《书单》)等。上述书评报刊在美国出版界占据权威地位,影响着书店以及图书馆的购书决策、媒体的宣传、读者的购书倾向、电影界人士的拍片选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杂志》 书评 中国当代文学 纽约客 柯克斯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记与小说——《项美丽在上海》文体浅析
14
作者 张静娴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8,共4页
关键词 美丽 上海 文体 小说 传记 纽约客 三四十年代 邵洵美 青年作家 传奇经历 犹太人 女作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行业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袁冰 《中国新通信》 2014年第24期75-76,共2页
很多网民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是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New Yorker)上一幅漫画的标题,作者是彼得·斯坦纳,他于1993年创作了一幅漫画--一条狗坐在电脑前通过敲击键盘与另外一条坐... 很多网民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是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New Yorker)上一幅漫画的标题,作者是彼得·斯坦纳,他于1993年创作了一幅漫画--一条狗坐在电脑前通过敲击键盘与另外一条坐在电脑前的狗交谈,漫画的标题就是上面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别人无法知道你是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这句话也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到了网络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时过境迁,基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出于商业或管制等各种目的而想方设法了解“你到底是谁”的个人和组织与日俱增。可以毫不危言耸听地讲,眼下,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知道你是一条狗。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世界真正成为了现实世界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应用 发展趋势 网络世界 纽约客 互联网 网络技术 现实世界 漫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鲁门·卡波蒂与《圣诞忆旧集》
16
作者 周宇芬 韦清琦 《教育视界》 2020年第15期75-76,共2页
一、作者简介杜鲁门·卡波蒂(Truman Capote)是美国二十世纪备受瞩目的天才式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评价说:“第一次读到英文版的卡波蒂作品时,它让我深叹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所以我在二十九岁之前都没有试图写小说。”就连尖酸刻薄的... 一、作者简介杜鲁门·卡波蒂(Truman Capote)是美国二十世纪备受瞩目的天才式作家。村上春树曾经评价说:“第一次读到英文版的卡波蒂作品时,它让我深叹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所以我在二十九岁之前都没有试图写小说。”就连尖酸刻薄的毛姆也称他为“第一流的文体家”。卡波蒂自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写作才华,17岁起开始在《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崭露头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月刊》 作者简介 杜鲁门 纽约客 村上春树 卡波 英文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行路中,观察变化的中国——何伟与他的中国“三部曲”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浩 《国际人才交流》 2014年第8期20-23,共4页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人,牛津大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华记者。这个精通汉语的美国记者却有一个普通的中文名字:何伟。这似乎体现出他的一种平民取向:在他的中国故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什么名人。
关键词 中国故事 “三部曲” 何伟 美国记者 纽约客 牛津大学 美国人 中文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花狂热症——《改编剧本》精彩对白欣赏 被引量:1
18
《海外英语》 2009年第9期14-15,共2页
一个是生活平淡稳定、却缺乏激情的《纽约客》专栏女作家苏珊,一个是所谓的“兰花窃贼”、对兰花有着狂热追求的孤独男人约翰,构成了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一个是人到中年愤世嫉俗、自我仇视的编剧查理,一个是其孪生兄弟、富有才华的... 一个是生活平淡稳定、却缺乏激情的《纽约客》专栏女作家苏珊,一个是所谓的“兰花窃贼”、对兰花有着狂热追求的孤独男人约翰,构成了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一个是人到中年愤世嫉俗、自我仇视的编剧查理,一个是其孪生兄弟、富有才华的唐纳德,构成了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剧本》 兰花 欣赏 对白 孪生兄弟 纽约客 愤世嫉俗 女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牌云集大都会歌剧院再版《尼伯龙根的指环》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朝宗 《歌剧》 2019年第6期31-33,共3页
在歌剧的世界里,每个《尼伯龙根的指环》制土作都是大事,有的是名留青史,有的是“臭名昭著”。而很不幸的是,大都会歌剧院的《指环》,恰巧属于后者。对于这个制作最直截了当的评价,是《纽约客》所说的,“按斤论两计,这是最大的浪费”。... 在歌剧的世界里,每个《尼伯龙根的指环》制土作都是大事,有的是名留青史,有的是“臭名昭著”。而很不幸的是,大都会歌剧院的《指环》,恰巧属于后者。对于这个制作最直截了当的评价,是《纽约客》所说的,“按斤论两计,这是最大的浪费”。在首轮演出结束后,纽约音乐界都在揣测,这个制作会不会再出现?重新体验观众会不会改变原来的看法?再次上演观众会不会捧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伯龙根的指环》 大都会歌剧院 纽约客 再版 《指环》 制作 观众 演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与摆渡
20
作者 谢友鄞 《艺术广角》 2011年第6期82-83,共2页
我注意到,欧美作家描写死亡时,不但富于想象力,也充满亲情。美国著名的《纽约客》杂志,有一篇小说《久远的昨日》,讲一名过五十岁生日的男子,走进一个距他儿时家不远的酒吧。他看见从伦敦办公室回家的父亲,站在吧台前。父亲没认... 我注意到,欧美作家描写死亡时,不但富于想象力,也充满亲情。美国著名的《纽约客》杂志,有一篇小说《久远的昨日》,讲一名过五十岁生日的男子,走进一个距他儿时家不远的酒吧。他看见从伦敦办公室回家的父亲,站在吧台前。父亲没认出他来。他非常高兴看见了父亲,特别是父亲已经死去十年,母亲过世也五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纽约客 父亲 想象力 办公室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