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纺织娘线粒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志军 杨明茹 +1 位作者 常岩林 石福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8-418,共11页
目前关于螽斯科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分子进化的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利用L-PCR技术结合嵌套步移PCR扩增获得纺织娘Mecopoda elongata和日本纺织娘M.niponensis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同时对二者之间的碱基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了... 目前关于螽斯科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分子进化的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利用L-PCR技术结合嵌套步移PCR扩增获得纺织娘Mecopoda elongata和日本纺织娘M.niponensis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同时对二者之间的碱基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纺织娘线粒体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JQ917910)序列全长15284bp,A+T含量71.8%;日本纺织娘线粒体基因组(GenBank登录号JQ917909)序列全长15364bp,A+T含量72.4%;2种纺织娘序列长度差异主要是控制区长度不同引起(纺织娘控制区长294bp,日本纺织娘控制区长393bp)。2种纺织娘基因组基因含量、相对位置及转录方向均与其他已报道的螽斯科昆虫一致,未发现基因重排现象;基因组中均存在较长的间隔序列,在trnA/trnR之间的间隔序列长度分别为63bp与68bp,在trnQ/trnM之间的分别为55bp和26bp,在trnSUCN/nad1之间的均为21bp。而最长的基因重叠区域在2种纺织娘trnC/trnW之间均为8bp,在atp8/atp6和nad4L/nad4L之间均为7bp。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碱基组成和密码子使用均具有明显的偏倚性;除nad1和nad2以特殊的TTG作为起始密码子,cox1使用特殊的起始密码子ATGA外,其余的10种蛋白质编码基因均使用典型的ATN作为起始密码子。在tRNA基因中,除trnSAGN外,均能折叠形成典型的三叶草形二级结构。在这些tRNA基因中均存在一定数目的以G-U错配为主的碱基错配,类似现象同样存在于其他已测定的六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中,表明G-U配对在线粒体基因组中很可能是一种完全正常的碱基配对方式。基因组中控制区的A+T含量略低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其他区域,表明高A+T含量并不是该区域的必要特征。本研究结果为螽斯科系统发生关系重建积累了有价值的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螽斯科 纺织娘 日本纺织娘 线粒体基因组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纺织娘的精子超微结构(直翅目 :螽斯总科 ,纺织娘科 )(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杜喜翠 石福明 陈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7-400,共4页
对日本纺织娘Mecopodanipponensis的精子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其顶体复合体侧生于细胞核上且包裹了核顶端的部分 ;细胞核致密 ,横切面多为新月形或半月形 ;2蚕豆形副体位于 9+9+2轴丝的两侧 ;线粒体衍生体横切面为椭... 对日本纺织娘Mecopodanipponensis的精子超微结构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其顶体复合体侧生于细胞核上且包裹了核顶端的部分 ;细胞核致密 ,横切面多为新月形或半月形 ;2蚕豆形副体位于 9+9+2轴丝的两侧 ;线粒体衍生体横切面为椭圆形 ,其基质几乎完全晶状化 ;线粒体衍生体一侧的 2扁平膜池横切面近S形 ;轴丝与线粒体衍生体之间有 3条连接带 ,其中中央的一条呈环状 ;在有些尾部横切面中 ,质膜之内又有一双层膜把尾部的细胞器围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纺织娘 日本纺织娘 精子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揭示日本纺织娘(Mecopoda niponensis)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序列变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志军 尚娜 +1 位作者 常岩林 石福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136,共8页
采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对分布于我国的两种纺织娘14个个体进行了扩增与测定。结果显示,6个纺织娘Mecopoda elongata个体均可由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良好测序结果,序列长度均为658 bp,且不存在碱基插入/缺失。而8个日本纺织娘M.niponen... 采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对分布于我国的两种纺织娘14个个体进行了扩增与测定。结果显示,6个纺织娘Mecopoda elongata个体均可由PCR产物直接测序法获得良好测序结果,序列长度均为658 bp,且不存在碱基插入/缺失。而8个日本纺织娘M.niponensis个体PCR法直接测序结果峰图杂乱,软件无法识别,后经克隆法测定的85条克隆序列长度为580-662bp,其中,20条为明显的线粒体假基因(Nuclear sequences of mitochondrial origin,numts),包括4条存在终止密码子,15条存在碱基插入/缺失,1条存在读码框摆动;38条为疑似numts(含≥2个非同义替换位点)。利用Kimura 2-parameter(K2P)模型计算遗传距离发现,两种纺织娘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7,纺织娘及日本纺织娘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08及0.030-0.051,而日本纺织娘个体内克隆间的遗传距离则分别为0-0.143(含numts)及0-0.083(不含numts)。邻接法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显示,纺织娘形成一个单系分支,自举值为99,而日本纺织娘的COI和numts序列则聚类形成多个分支,提示这些numts序列可能是线粒体COI多次向核内转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娘 线粒体DNA DNA条形码 线粒体假基因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纺织娘种群的RAPD多态性研究(直翅目:螽斯总科:纺织娘科)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朝明 郑哲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采用RAPD技术,从42条引物中筛选出S5,S45,S48,S142等4条引物,对采自甘肃碧口、四川绵阳、四川竹峪、广西猫儿山、广西百色、广西北海、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个种群共38个日本纺织娘(Mecopoda.nipoensisHaan.)个体进行了RAPD PCR... 采用RAPD技术,从42条引物中筛选出S5,S45,S48,S142等4条引物,对采自甘肃碧口、四川绵阳、四川竹峪、广西猫儿山、广西百色、广西北海、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7个种群共38个日本纺织娘(Mecopoda.nipoensisHaan.)个体进行了RAPD PCR扩增,以探讨该种不同种群间的遗传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日本纺织娘的研究种群可以分为2组;广西的4个种群为一组,其中百色和弄岗种群的遗传距离较近;其余的3个种群为另一组,其中绵阳和竹峪种群的遗传距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纺织娘 种群 RAPD多态性 直翅目 螽斯总科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