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皮肤图像角点密度和皮沟面积判断皮肤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江正 贺向前 +2 位作者 孙露 单改仙 李玲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通过筛选人体皮肤的部分纹理参数,探索皮肤发育老化的规律。方法:用数码显微镜采集健康人群前臂内侧中间部位皮肤的放大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皮肤纹理角点密度和皮沟面积2个参数,采用相关性、差异性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 目的:通过筛选人体皮肤的部分纹理参数,探索皮肤发育老化的规律。方法:用数码显微镜采集健康人群前臂内侧中间部位皮肤的放大图像,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皮肤纹理角点密度和皮沟面积2个参数,采用相关性、差异性以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随年龄增长的发育规律。结果:实验数据表明,男女性均存在皮沟面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现象(男性:r=0.950,P=0.000,女性:r=0.960,P=0.000);而男女性的皮肤纹理角点密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男性:r=-0.958,P=0.000,女性:r=-0.969,P=0.000)。结论:通过对皮肤纹理角点密度和皮沟面积的定量分析,揭示了皮肤纹理部分参数的生理发育和老化规律,有利于美容效果的评价,为皮肤修复、皮肤美容、皮肤保养等提供定量数据支撑,同时在法医学领域提供一种新的年龄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纹理角点密度 皮沟面积 图像处理 皮肤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纹理特征指数谱粗糙面的极化散射
2
作者 刘伟 郭立新 王安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研究了具有纹理特征的二维指数谱粗糙面的极化散射特性。在两个方向上相关长度的比值足够大时指数谱粗糙面表现为条纹特征,而在比值接近为一时又表现为方格特征。这两种视觉特征又可以通过傅里叶变化旋转得到不同的纹理角效果。通过粗... 研究了具有纹理特征的二维指数谱粗糙面的极化散射特性。在两个方向上相关长度的比值足够大时指数谱粗糙面表现为条纹特征,而在比值接近为一时又表现为方格特征。这两种视觉特征又可以通过傅里叶变化旋转得到不同的纹理角效果。通过粗糙面的小面元积分,推导出椭圆极化入射时笛卡尔坐标系下的散射场,并得到了不同纹理特征指数谱粗糙面的极化散射。结果显示极化散射特性的研究对利用遥感信息提取粗糙面的纹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散射 纹理角 粗糙面散射 指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国际通用乒乓球拍底板木材的固有频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3
作者 卢晓宁 何倩 +3 位作者 姚有涛 张海洋 卢可 鞠泽辉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以白梧桐、红桧两种国际通用乒乓板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悬臂板一端固定的横向振动方法,研究木材试件的含水率、纹理角、树种、比模量与固有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试件固有频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当含水率达到20%以上时,两... 以白梧桐、红桧两种国际通用乒乓板木材为试验材料,采用悬臂板一端固定的横向振动方法,研究木材试件的含水率、纹理角、树种、比模量与固有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试件固有频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当含水率达到20%以上时,两种树种固有频率值的变化趋于缓和。在含水率变化范围内,白梧桐试件固有频率值在66~56 Hz之间变化,红桧试件固有频率值在76~60 Hz之间变化。白梧桐、红桧两种树种试件的固有频率均值分别为56.32和69.01 Hz,但白梧桐试件固有频率的稳定性高于红桧,且径切板试件的固有频率大于弦切板的固有频率。在相同尺寸、测试方法和条件下,两种树种试件的固有频率值与比模量的关系符合薄板振动理论推导出的固有频率解的形式;红桧试件的比模量大于白梧桐试件的比模量。通过计算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度,得出相应的比模量,从而可以判断出此材料的固有频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拍 底板 白梧桐 红桧 固有频率 含水率 纹理角 比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