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多巴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涛 芦林龙 +1 位作者 李伟 王拥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对复方多巴的反应性以及多巴反应性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VP的患者共61例(VP组)进行急性阶梯性左旋多巴治疗试验,计算服用左旋多巴-苄丝肼后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评分最... 目的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对复方多巴的反应性以及多巴反应性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方法临床诊断VP的患者共61例(VP组)进行急性阶梯性左旋多巴治疗试验,计算服用左旋多巴-苄丝肼后统一帕金森病(PD)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评分最大改善率。同期146例PD患者(PD组)作为对照。根据头颅MRI所示缺血性病灶部位,将VP组再分组,第1种分组:基底节区病变组(25例);白质病变组(21例);黑质病变组(3例);混合病变组(12例)。第2种分组: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组(28例);白质病变组(21例)。经t检验比较各组间UPDRS运动部分最大改善率。结果VP组和PD组的UPDRS运动部分平均最大改善率依次为(10.4±7.4)%和(40.1±14.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VP各分组:基底节区病变组UPDRS改善率(23.2±11.3)%,高于白质病变组的(6.5±4.3)%,低于PD组(P<0.01)。黑质病变组UPDRS改善率为(35.4±8.7)%,但例数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组UPDRS改善率(26.3±10.6)%,高于白质病变组,但低于PD组(P<0.01)。结论VP组由于不同的病变部位,对复方多巴有不同的反应性;以累及黑质、基底节等黑质纹状体通路病变为主的VP对复方多巴有一定的反应性,而以白质病变为主的对复方多巴反应较差。可根据MRI提示的病变部位决定是否应用复方多巴治疗V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纹状体黑质变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易体痴呆的神经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姗姗 贾建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006-1008,共3页
路易体痴呆(dementiawithLewybody,DLB)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Okazaki1961年首先描述,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波动性的认知障碍及帕金森综合征和以视幻觉为突出表现的精神症状;... 路易体痴呆(dementiawithLewybody,DLB)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Okazaki1961年首先描述,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波动性的认知障碍及帕金森综合征和以视幻觉为突出表现的精神症状;病理特征为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灰质核团弥散分布的路易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LEWY体病 认知障碍 帕金森障碍 幻觉 纹状体黑质变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辉 薛慎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177-180,共4页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纹状体黑质变性 小脑症状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变性 小脑共济失调 胶质细胞 黑质 帕金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通过调控内质网应激途径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娄展 彭涛 +3 位作者 刘星亮 岳秉宏 李燃 智永怡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探讨芹菜素(AP)通过瞬时受体离子通道4(TRPV4)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内质网应激途径,改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50只大鼠通过6-羟基多巴胺建立PD模型。将大... 目的 探讨芹菜素(AP)通过瞬时受体离子通道4(TRPV4)调控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内质网应激途径,改善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50只大鼠通过6-羟基多巴胺建立P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PD组、AP低剂量(AP-L,20 mg/kg AP)组、AP中剂量(AP-M,40 mg/kg AP)组、AP高剂量(AP-H,80 mg/kg AP)组、TRPV4激活剂(AP-H+4α-PDD,80 mg/kg AP+0.2 mg/kg 4α-PDD)组,每组10只,同时以生理盐水灌胃的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药物治疗结束后,进行大鼠行为学检测,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凋亡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及TRPV4、PERK、CHOP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D组TH阳性表达率、GSH、SOD含量显著降低,旋转圈数、细胞凋亡率、MDA含量、TRPV4、PERK、CHOP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PD组比较,AP-L组、AP-M组、AP-H组TH阳性表达率、GSH、SOD含量显著增加,治疗后旋转圈数、细胞凋亡率、MDA含量、TRPV4、PERK、CHO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AP-H组比较,AP-H+4α-PDD组TH阳性表达率[(15.34±1.54)%vs(30.35±3.04)%]、SOD[(125.84±12.59 vs 185.34±18.55)U/mg]、GSH[(38.46±3.85 vs 75.19±7.52)U/mg]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26.37±2.64)%vs(11.04±1.11)%]、TRPV4(0.58±0.06 vs 0.23±0.03)、PERK(0.76±0.08 vs 0.38±0.04)、CHOP(0.82±0.09 vs 0.35±0.04)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AP可以保护PD大鼠神经功能,可能与抑制TRPV4调控PERK-CHOP内质网应激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纹状体黑质变性 芹菜素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5
作者 汤晓红 崔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5期45-46,53,共3页
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后起病的散发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亚型:MSA-P型和MSA-C型,前者是黑质纹状体变性,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后者是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以小脑性共济... 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后起病的散发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亚型:MSA-P型和MSA-C型,前者是黑质纹状体变性,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后者是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系统萎缩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黑质纹状体变性 小脑性共济失调 护理 患者 帕金森样症状 橄榄体脑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