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绣纹样题材及其与羌文化映射关系 被引量:16
1
作者 赵敏 李梓君 +3 位作者 贾志艳 左玲 吕永义 赵琴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74,共5页
羌绣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羌绣文化技艺,尤其是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文化的联系,通过对四川省茂县、北川、平武、理县、汶川等各羌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搜集整理了上百幅羌族地区... 羌绣是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深入地研究羌绣文化技艺,尤其是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文化的联系,通过对四川省茂县、北川、平武、理县、汶川等各羌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搜集整理了上百幅羌族地区羌绣服饰作品和资料,对羌绣的经典纹样进行了系统分类,探讨和解析了羌绣常用纹样题材的特点,阐述了典型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族宗教文化及民俗文化的映射关系。以期有助于多视角研究羌族历史文化,对羌族刺绣的艺术形式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羌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绣 羌族文化 图案 纹样题材 文化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暗花丝织物的类型及纹样题材 被引量:9
2
作者 苏淼 王淑娟 +2 位作者 鲁佳亮 徐铮 丁圆圆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90,共10页
基于近年来明清暗花丝织物实物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物调查、织物分析、纹样复原等手段,对明清暗花丝织物的品种类型与纹样题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明清暗花丝织物的主要类型有平纹地的暗花织物、斜纹地的暗花绫、缎纹地的暗花缎,以及... 基于近年来明清暗花丝织物实物的研究成果,通过文物调查、织物分析、纹样复原等手段,对明清暗花丝织物的品种类型与纹样题材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明清暗花丝织物的主要类型有平纹地的暗花织物、斜纹地的暗花绫、缎纹地的暗花缎,以及绞经类的暗花纱罗等。明清暗花丝织物的纹样主题围绕吉祥寓意展开,题材从植物到动物、从具象到抽象,精彩纷呈。明清暗花丝织物实物的品种类型及纹样艺术反映出明清时期丝绸技艺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艺术 暗花丝织物 组织结构 纹样题材 明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题材及布局特征的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馨翌 杨小明 《服饰导刊》 2019年第5期64-76,共13页
[研究意义]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纹样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色彩鲜艳,别具一格,是畲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研究方法]通过文物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题材分类及其布局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 [研究意义]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纹样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色彩鲜艳,别具一格,是畲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研究方法]通过文物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题材分类及其布局特征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认为: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纹样题材内容丰富,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同时又保持本民族质朴特色,植物、动物、人物、几何字符四大分类纹样多围绕女性祥瑞之兆的寓意展开,严谨的纹样布局具有讲究凤凰崇拜的意向、突出人物纹样的视觉中心、达到纹样组合方式的平衡相称等特征,是霞浦畲族女装服斗的重要标识,体现了畲族人追求和谐安逸的心理诉求与审美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霞浦畲族 服斗 纹样题材 布局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七房桥明墓出土纺织品纹样题材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崔艺 牛犁 崔荣荣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5-110,共6页
无锡七房桥地区钱樟夫妇明墓出土的纺织品纹样涵盖了明代中后期常见图案题材,艺术形式多样,文化内涵深厚。针对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服饰风尚与士大夫文化,文章整理出墓葬出土纺织品纹样的题材选用、构图形式加以分类,并从社会背景、文化... 无锡七房桥地区钱樟夫妇明墓出土的纺织品纹样涵盖了明代中后期常见图案题材,艺术形式多样,文化内涵深厚。针对明中后期江南地区的服饰风尚与士大夫文化,文章整理出墓葬出土纺织品纹样的题材选用、构图形式加以分类,并从社会背景、文化思想和审美意识三个角度展开深入分析。研究表明:钱樟夫妇墓内纺织品纹样“雅”“俗”相容的审美个性,印证了明代中后期经济繁荣背景下华美精细的纹样艺术与江南一带士大夫风尚,并反映出墓主人钱氏家族的身份地位与生活习惯,同时也较为完整地体现出明代纹样形神兼备、装饰美与寓意性结合的整体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墓葬 无锡钱氏 纺织品 纹样题材 士大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团窠丝绸纹样动物题材与唐文化的映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罡 刘春晓 张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104,共10页
唐代团窠形式动物纹样是唐代受众审美意象的反映。文章以唐代丝织品中团窠形式动物组合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图像资料的收集探索此类丝织品纹样中的动物主题图案的题材分类与图案特点,将其与唐文化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总结。受众对... 唐代团窠形式动物纹样是唐代受众审美意象的反映。文章以唐代丝织品中团窠形式动物组合纹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图像资料的收集探索此类丝织品纹样中的动物主题图案的题材分类与图案特点,将其与唐文化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总结。受众对于动物纹样的审美感受与时代特点密不可分,随着现代文明的提升,应找寻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使得传统纹样与现代社会更好地相容。经过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唐代团窠形式动物纹样演化,与唐代审美偏好密不可分,可以从纹样的演变脉络折射出唐代的文化现象。通过对传统纹样“以古鉴今”的研究,可结合现代社会热点汲取古代装饰纹样的图形构成形式,对动物及动物题材纹样的演化过程与应用形式进行反思,从而对传统纹样的现代创新设计起到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窠 动物题材 形式特点 题材演变 映射关系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民间服饰中祈寿纹样造型及文化意蕴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邢乐 付雅雯 梁惠娥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祈寿纹样是指传达祈求长寿愿望的纹样,构成题材与造型表现多样。文章基于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的93件带有祈寿纹样传世服饰品,从装饰题材和形式美的角度,对祈寿纹样的造型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比较出祈寿纹样在... 祈寿纹样是指传达祈求长寿愿望的纹样,构成题材与造型表现多样。文章基于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的93件带有祈寿纹样传世服饰品,从装饰题材和形式美的角度,对祈寿纹样的造型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比较出祈寿纹样在近代男装、女装、童装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并进一步结合实例探析祈寿纹样的文化意蕴。研究认为,祈寿纹样造型包括艺术化变形与具象写实两种,纹样组合自由多变,在不同着装人群服饰中造型差异明显;祈寿纹样作为一种装饰载体,是民间百姓“护子佑子”的精神寄托,婚庆佳节和谐合好、生日诞辰长寿不老的美好祝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民间服饰 祈寿 纹样题材 造型表现 吉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宁强羌绣纹样艺术分析及其创新设计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尔雅 柴娟 《服装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为探析宁强羌绣独特的艺术内涵及传承现状,以陕西宁强羌博园羌绣实物为研究素材,采用田野考察等方法,对其进行历史溯源与艺术分析。同时剖析当地羌绣企业绣品纹样的应用范围及设计特点,找出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采用转译与形状文法对... 为探析宁强羌绣独特的艺术内涵及传承现状,以陕西宁强羌博园羌绣实物为研究素材,采用田野考察等方法,对其进行历史溯源与艺术分析。同时剖析当地羌绣企业绣品纹样的应用范围及设计特点,找出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采用转译与形状文法对羌绣纹样进行创新设计。研究表明:宁强羌绣已于明清时期在当地羌人中盛行,其题材包含羌、藏、汉多民族文化;构图中的素绣常以规则的格律体出现,而彩绣则依据其载体尺寸、用途差异产生不同变化;色彩源于自然且常选用饱和度较高的明艳色彩。在非遗活态传承的趋势下,将宁强羌绣纹样的艺术形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并对其设计方法进行探索实践,以期为传统羌绣纹样的创新设计寻找更多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强羌族刺绣 纹样题材 构图 色彩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明代服饰中缠枝纹的艺术形式及文化寓意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中华 王宏付 《服饰导刊》 2014年第3期66-69,共4页
基于对明代服饰中缠枝纹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从图像学与符号学、历史文化、构图形式、纹样题材等方面,对明代服饰中缠枝纹进行分析与研究,文章一方面研究得出明代缠枝纹在遵循传统审美造物观的基础上,体现出技艺性的内涵,以及其独特的审... 基于对明代服饰中缠枝纹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从图像学与符号学、历史文化、构图形式、纹样题材等方面,对明代服饰中缠枝纹进行分析与研究,文章一方面研究得出明代缠枝纹在遵循传统审美造物观的基础上,体现出技艺性的内涵,以及其独特的审美理念、装饰技艺与人文价值;文章另一方面通过探析明代服饰中缠枝纹构图形式,丰富多样的纹样题材,深层潜在的文化寓意,充分展现了明代缠枝纹极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包容性,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热爱生活、祈福保平安的情感及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枝 构图形式 纹样题材 文化内涵 审美理念 装饰技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
9
作者 范金金 吴志明 《针织工业》 2015年第3期20-23,共4页
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搜索等研究方法,结合美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指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等具象纹样与几何纹样、佩斯利纹等... 采用设计实践、实物分析、文献搜索等研究方法,结合美学、设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对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为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研究指出,动物纹样、人物纹样等具象纹样与几何纹样、佩斯利纹等抽象纹样适用于牡丹纹花边的题材创新设计,而花边原料的创新包括花式纱线、变形纱线与新型合成纤维等新颖纱线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舍尔花边 牡丹 纹样题材 新颖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雕既琢 质胜于文——海州黑陶装饰艺术
10
作者 吴冬梅 黄建军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0年第1期98-99,共2页
本文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对海州黑陶的造型艺术、纹样题材及表现手法进行了美学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对海州黑陶的关注度,激励人们更加热爱海州黑陶这一走进现代的远古艺术。
关键词 历史 人文 美学起源 海州黑陶 造型艺术 纹样题材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学的凉山彝绣图形设计与创新实践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杨蓓 钟玮 张婉玉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5,共8页
以符号学与设计学为研究背景,针对凉山彝绣的创新设计过程进行符号学思维推演,通过彝绣图形的设计创新及在服装中的应用,探索与现代服饰设计共融的发展空间。采取文献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通过彝绣的图案结... 以符号学与设计学为研究背景,针对凉山彝绣的创新设计过程进行符号学思维推演,通过彝绣图形的设计创新及在服装中的应用,探索与现代服饰设计共融的发展空间。采取文献与实物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并行的方法,通过彝绣的图案结构、纹样题材与构图格局等方面元素挖掘,对彝绣的符号构成进行梳理,建立解读模型与设计流程,经设计论证凉山彝绣自身具备符号象征的特性和设计产物的本质。研究表明,彝绣符号"能指与所指"架构具备成为彝绣设计创新的理论支持及服饰产品设计应用的条件,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与方法可以为凉山彝绣的资源开发及设计创新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绣 图案结构 纹样题材 符号学 少数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