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 m大视场聚焦纹影技术
1
作者 谢爱民 邢彦昌 +1 位作者 王敏 部绍清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4,共7页
受大尺寸光学元件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限制,常规“Z”型结构纹影技术的测试视场通常小于1 m。为满足某风洞设备中大尺寸模型流场显示的需要,提出利用聚焦纹影技术实现1.2 m测试视场的流场显示,根据成像原理,以面阵光源取代了大尺寸菲涅耳... 受大尺寸光学元件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限制,常规“Z”型结构纹影技术的测试视场通常小于1 m。为满足某风洞设备中大尺寸模型流场显示的需要,提出利用聚焦纹影技术实现1.2 m测试视场的流场显示,根据成像原理,以面阵光源取代了大尺寸菲涅耳透镜。在解决大尺寸光源拼接、大口径透镜设计、高清成像屏制作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2套测试1.2 m×1.2 m视场的聚焦纹影系统,在风洞中获得了灵敏度较高的超高速流场纹影图像。通过更大尺寸的光源拼接,有望实现更大视场的流场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 流动显示 大视场 LED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纹影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春利 陈昊云 +1 位作者 王晨希 刘加朋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5,31,共6页
简述了纹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介绍了聚焦纹影关键技术的进展。讨论了聚焦纹影技术的原理、发展与应用,展示了其在实验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其在科学、技术层面上的优缺点,对将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通过... 简述了纹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介绍了聚焦纹影关键技术的进展。讨论了聚焦纹影技术的原理、发展与应用,展示了其在实验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其他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总结了其在科学、技术层面上的优缺点,对将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通过系统综述纹影技术的发展历程、原理、应用及其最新进展,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具体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聚焦 技术应用 技术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息聚焦纹影技术的三维流场测量
3
作者 李奕勤 林志明 +4 位作者 刘锴慧 薛志亮 金其文 吴迎春 吴学成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8,共10页
流场显示及测量技术是研究流体力学的关键技术手段,目前大多数测量方法需要结合多视角层析的形式来实现三维测量。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化重建图像方法的全息聚焦纹影技术,利用数字全息技术记录聚焦纹影成像系统中的波前信息,根据标... 流场显示及测量技术是研究流体力学的关键技术手段,目前大多数测量方法需要结合多视角层析的形式来实现三维测量。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化重建图像方法的全息聚焦纹影技术,利用数字全息技术记录聚焦纹影成像系统中的波前信息,根据标量衍射理论重建不同光轴位置的聚焦纹影图像,实现三维流场的可视化与测量。基于前期发展的全息聚焦纹影技术,通过不同离焦距离下的平行双射流和单射流成像实验,定量分析了该技术的三维流场成像质量。对分别离焦30和60 mm的平行双射流进行测量,由1张全息图同时获得2个射流的聚焦纹影图像,重建得到的聚焦纹影图像与相应位置同一瞬态流场下的传统聚焦纹影图像效果一致,且不需要移动成像面,验证了全息聚焦纹影技术的三维测量能力。以离焦距离量化该技术的成像能力,在0~120 mm离焦距离范围内对不同离焦位置的单射流进行测量,重建图像中流场轮廓清晰,且与相同瞬态流场下的传统聚焦纹影图像中流场流动细节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全息聚焦纹影技术还原三维流场信息的准确性。本文研究的全息聚焦纹影技术具备单视角、单图像下的三维流场测量能力,突破了传统聚焦纹影技术单次单截面成像的限制,具备瞬态三维流场测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 聚焦 三维测量 流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速微射流的密度场三维纹影测量
4
作者 谭思洋 李响 +3 位作者 范玮 陈爽 周全 雷庆春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1-757,共7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传像的高速三维纹影密度场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1台高速相机、2台氙灯、1套一分七光纤束以及一系列透镜,同时采集7个不同角度的纹影图像,结合层析重建,可以获取流场的三维密度场分布。该方法可以在43.37 mm×43.3...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传像的高速三维纹影密度场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1台高速相机、2台氙灯、1套一分七光纤束以及一系列透镜,同时采集7个不同角度的纹影图像,结合层析重建,可以获取流场的三维密度场分布。该方法可以在43.37 mm×43.37 mm×43.37 mm的视场范围内,以2 kHz的帧速进行超声速微射流的三维密度场动态测量。实验结果显示了微型喷嘴出口下游的流动规律,多个反射激波在整个微射流中呈现多面体形状,而在冲击单元处的射流直径最小。冲击单元的长度随着喷嘴压力比的增加而增加,且在相同压力比下,第2个冲击单元的长度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定量 光纤成像 超声速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散斑背景纹影的高焓等离子体流场测量
5
作者 石伟龙 张子俊 +1 位作者 李晓辉 甘才俊 《实验流体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高频感应等离子体风洞是一种重要的高焓流场模拟设备,因其存在高焓、极低密度和强自发光等极端流场条件,传统流场显示和测量方法无法得到有效流场结构。本文针对高频感应等离子体风洞的流场特性,研究了基于激光散斑的背景纹影技术。激... 高频感应等离子体风洞是一种重要的高焓流场模拟设备,因其存在高焓、极低密度和强自发光等极端流场条件,传统流场显示和测量方法无法得到有效流场结构。本文针对高频感应等离子体风洞的流场特性,研究了基于激光散斑的背景纹影技术。激光散斑背景相比于传统打印/喷涂散斑背景,其散斑成像质量与相机焦距无关,且具有高亮度、短脉冲时间和单色性等优点,系统灵敏度和抗杂光干扰能力显著提高。本文采用光流算法计算背景散斑位移,提高了低密度流场微小位移的计算精度;在高频感应风洞测量获得了球头模型脱体激波结构,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到的激波形状和位置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背景纹影技术在极端流场条件中的测量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焓流场 等离子体 背景 激光散斑 光流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速流场成像的聚焦纹影研究进展
6
作者 田立丰 付双旭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49,共12页
相较于传统的光学流动可视化技术,聚焦纹影技术能对非聚焦区域的流场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从而反映窄景深内的流场信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强、无需播撒示踪粒子、低成本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聚焦纹影十分适用于高速流场的流动... 相较于传统的光学流动可视化技术,聚焦纹影技术能对非聚焦区域的流场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从而反映窄景深内的流场信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强、无需播撒示踪粒子、低成本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聚焦纹影十分适用于高速流场的流动显示和流场测量。本文在对聚焦纹影系统成像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以传统聚焦纹影在格栅对准和非定常流动多平面测量方面面临的挑战为出发点,总结了聚焦纹影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并进一步展望了聚焦纹影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 流动显示 流场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影成像技术的可视化口罩密合性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管晓宁 韩佳祥 +3 位作者 林婧 任祥岭 高晓东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2,共7页
口罩佩戴不当造成的泄漏会显著降低口罩的有效性。现有的口罩密合性测试结果仅判断佩戴口罩过程中是否存在气体泄漏,但无法精确指出气流泄露部位,也不能实时调整口罩佩戴方式。为此,利用纹影成像技术设计口罩密合性检测装置。该技术利... 口罩佩戴不当造成的泄漏会显著降低口罩的有效性。现有的口罩密合性测试结果仅判断佩戴口罩过程中是否存在气体泄漏,但无法精确指出气流泄露部位,也不能实时调整口罩佩戴方式。为此,利用纹影成像技术设计口罩密合性检测装置。该技术利用气流对光波的扰动,将肉眼看不到的气流变化转化为可见的图像,从而实现气流的可视化。利用口罩密合性检测装置可观测不同口罩、不同佩戴个体下的口罩气流泄露情况,同时测量泄露气流的纹影面积。使用该装置测试头模或真人佩戴口罩时的密合性,结果显示:头模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时泄露气流的纹影最明显;不同个体佩戴同类口罩时泄露气流也存在纹影差异。采用医用外科口罩对装置有效性进行验证,数据显示正确佩戴口罩时口罩边缘气流泄漏率为3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技术 密合性测试装置 可视化 口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背景纹影法的轴对称温度场自适应重构方法研究
8
作者 吴军 王小宇 +2 位作者 唐源鸿 张震 郭润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177,共10页
温度场测量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纹影法作为一种流场可视化技术,可实现温度场的非接触式测量。然而,传统背景纹影法解算光线偏折角时需精确测量流场的中心坐标,这就极大限制了在某些工业测试领域中的应用。针对这种... 温度场测量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纹影法作为一种流场可视化技术,可实现温度场的非接触式测量。然而,传统背景纹影法解算光线偏折角时需精确测量流场的中心坐标,这就极大限制了在某些工业测试领域中的应用。针对这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目背景纹影法的轴对称温度场自适应重构方法。首先通过双目背景纹影成像系统从两个方向采集温度场纹影成像,然后利用PnP算法通过单目视觉成像技术解算背景散斑板相对于双目相机的位置参数,进而解算温度场中心坐标,最后通过纹影法重构温度场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在对未知中心坐标的温度场进行精确重构,极大地拓展了纹影法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背景 双目视觉 Pn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面放电的纹影图像处理及折射率场重建方法
9
作者 孟维 胡建林 +5 位作者 王子甲 邓鸿飞 王文淞 张翕 叶明镜 蒋兴良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30,共7页
相比于电流、电压等传统测量方法,利用纹影技术拍摄得到的冰面局部电弧等放电的图像更加直观,其图像处理和折射率场重建是定量分析放电的几何尺寸、密度、粒子分布等物理特性的基础。从放电通道的光偏折特性出发,介绍了利用纹影成像技... 相比于电流、电压等传统测量方法,利用纹影技术拍摄得到的冰面局部电弧等放电的图像更加直观,其图像处理和折射率场重建是定量分析放电的几何尺寸、密度、粒子分布等物理特性的基础。从放电通道的光偏折特性出发,介绍了利用纹影成像技术测量放电通道的原理;提出了一套覆冰表面放电通道的图像处理和折射率场数值重建方法,通过数值实验验证了算法准确性。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纹影系统空间分辨率为10~100μm/像素可调、时间分辨率为1~38.45μs可调;提出的折射率场重建方法具有较高精度,能够有效得到冰面局部电弧形成过程中各个放电阶段的折射率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通道成像 折射率场重建 冰面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介质预击穿过程液相温度纹影诊断技术研究
10
作者 王亦君 张赫 +2 位作者 刘毅 林福昌 徐尤来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为研究水中亚毫秒脉冲放电过程液相温度的变化,构建了适用于水中脉冲放电的纹影观测系统,提出了水中脉冲放电过程温度诊断系统的影响因素及标定方法,获得了水中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的径向分布。与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表明,当径向距离小于0... 为研究水中亚毫秒脉冲放电过程液相温度的变化,构建了适用于水中脉冲放电的纹影观测系统,提出了水中脉冲放电过程温度诊断系统的影响因素及标定方法,获得了水中脉冲放电过程温度场的径向分布。与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表明,当径向距离小于0.9 mm时,纹影诊断温度相对于仿真结果的偏差小于8%,为水中脉冲放电机理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诊断 瞬态温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反馈的双光程纹影部件位置控制研究
11
作者 方必红 李明 黄丹平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试验中,采用传统机械方法调试双光程纹影系统,无法确保球面镜机构工作位置的精细定位,光路两次穿过流场后无法完全重合。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基于视觉反馈的双光程纹影部件位置控制系统。采用绝对式编码器指令控制... 在高超声速低密度风洞试验中,采用传统机械方法调试双光程纹影系统,无法确保球面镜机构工作位置的精细定位,光路两次穿过流场后无法完全重合。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基于视觉反馈的双光程纹影部件位置控制系统。采用绝对式编码器指令控制交流伺服电机,对球面镜机构的工作位置进行定位控制;引入机器视觉系统,结合视觉信息反馈技术,对纹影图像质量进行研判,根据研判结果确定是否对球面镜的俯仰、左右偏转进行调节。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视觉反馈的双光程纹影部件位置控制系统,实现了双光程纹影球面镜机构的自动定位闭环控制,确保光路两次穿过流场后尽量重合,消除了模型流场成像时的重影;与传统方法相比,流场图像的清晰度提高了约2.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双光程 定位控制 视觉反馈 图像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景纹影的气液界面行为特性可视化
12
作者 任政钢 祝昊杰 +2 位作者 苏芮 申英男 胡亮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4,共7页
气密封技术是维持浸没流场稳定性的主要机制。气体射流冲击晶圆表面,防止浸没液体泄漏造成套刻误差和曝光缺陷。因此,浸没流场和密封气体的相互作用、气-液界面的行为特性亟需研究。采用背景纹影技术观测气体射流,介绍了该可视化技术的... 气密封技术是维持浸没流场稳定性的主要机制。气体射流冲击晶圆表面,防止浸没液体泄漏造成套刻误差和曝光缺陷。因此,浸没流场和密封气体的相互作用、气-液界面的行为特性亟需研究。采用背景纹影技术观测气体射流,介绍了该可视化技术的测量原理和硬件搭建。通过光路设计实现气-液、内-外流场同步观测,以及界面行为特性研究。对背景纹影技术等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在超洁净流控中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 气液界面 流动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角度背景纹影层析测量综述
13
作者 胡炜 李敬轩 +2 位作者 杨立军 张玥 梁炫烨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共26页
实现对非定常流动的三维测量一直是航空航天、能源环境、燃烧诊断等领域的研究重点。背景纹影法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流场测量技术,仅需相机和背景就能动态测量非定常流场,具有大视野、高频动态、低成本、好测量的优势。受空间、成... 实现对非定常流动的三维测量一直是航空航天、能源环境、燃烧诊断等领域的研究重点。背景纹影法是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流场测量技术,仅需相机和背景就能动态测量非定常流场,具有大视野、高频动态、低成本、好测量的优势。受空间、成本限制可用的测量光路并不多,背景纹影只能在有限角度内稀疏采集。对不完全角度背景纹影层析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背景纹影成像及层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系统,分析当前背景层析测量中面临的不完全角度问题;其次回顾近年来所发展的不完全角度背景纹影层析重建算法;最后对背景纹影层析测量技术的发展提出展望,认为利用压缩感知和其他非端到端式深度学习等理论,结合丰富的先验信息和其他层析技术,可以为不完全角度背景纹影层析重建问题的解决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 层析技术 三维重构 不完全角度 欠定病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烷割嘴切割氧孔道结构对切割氧流流动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14
作者 于浩楠 刘欣 +4 位作者 韩岳泽 王智新 王尊策 熊斌 赵松柏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40,共9页
氧-丙烷火焰切割割嘴的切割质量和能力主要取决于切割氧射流的特性.针对直筒型、直锥型和弧线形切割氧孔道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和试验研究,深入揭示切割氧孔道结构对切割氧流的马赫数分布、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密... 氧-丙烷火焰切割割嘴的切割质量和能力主要取决于切割氧射流的特性.针对直筒型、直锥型和弧线形切割氧孔道结构进行研究,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分析和试验研究,深入揭示切割氧孔道结构对切割氧流的马赫数分布、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密度分布等流动特性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直筒型为亚音速孔道,射流最大马赫数为1;收缩-扩散型(convergentdivergent,CD)即拉瓦尔型为跨音速孔道,可实现射流从亚音速到超音速的跨越.与直锥型孔道相比,弧线形孔道拥有更好的射流稳定性,更长的超音速段长度,出口处的径向射流波动更小,有利于切割过程中熔渣的吹除,以获得较好的切割表面质量.最后,采用3D打印技术和纹影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瓦尔割嘴 切割氧射流 射流流动特性 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纹影显示技术在激波风洞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徐翔 谢爱民 +2 位作者 吕治国 宋强 黄洁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9,共5页
为了在激波风洞试验中满足流场的密度场定量测量、三维流场显示和大视场观测,发展了聚焦纹影显示技术。该技术具有对流场区域进行聚焦显示的特点,获得的流场信息主要反映某个测试区域的特性。笔者对该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调试情况以... 为了在激波风洞试验中满足流场的密度场定量测量、三维流场显示和大视场观测,发展了聚焦纹影显示技术。该技术具有对流场区域进行聚焦显示的特点,获得的流场信息主要反映某个测试区域的特性。笔者对该技术的原理、系统组成、调试情况以及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调试和试验结果表明:(1)该系统灵敏度高,获得的照片清晰,使用激光光源时不受衍射和干涉噪声的干扰;(2)该系统可以获得急剧聚焦深度小于5mm、测试视场(100mm的聚焦纹影图像,通过改变成像平面位置可以获得不同区域的聚焦纹影图像;(3)静态和动态聚焦纹影图像灰度变化数据将为某聚焦区域密度定量值计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 流动显示 激波风洞 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影法测量远场焦斑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程娟 秦兴武 +5 位作者 陈波 刘华 赵军普 卢宗贵 徐隆波 孙志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2-614,共3页
报导了用纹影法测量远场焦斑的实验结果。远场焦斑经成像透镜放大成像后,由12bit,1 024×1 024面阵科学级CCD相机采集。将一定大小的小球放置在焦斑位置,用以遮挡光斑中心,控制CCD前的衰减可得旁瓣信息,将其与无遮挡光斑拼接,得到... 报导了用纹影法测量远场焦斑的实验结果。远场焦斑经成像透镜放大成像后,由12bit,1 024×1 024面阵科学级CCD相机采集。将一定大小的小球放置在焦斑位置,用以遮挡光斑中心,控制CCD前的衰减可得旁瓣信息,将其与无遮挡光斑拼接,得到焦斑相对强度的完整分布。该方法扩展了焦斑光强测试的动态范围,可探测焦斑约4个量级的光能密度分布,提高了焦斑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 焦斑 主瓣 旁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影系统中物平面的选择与刀口的设置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华 杨臧健 +2 位作者 吴敏 高增梁 钟英杰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96,共6页
纹影方法是重要的流场可视化手段,实验前需要对纹影系统进行细致调节,物平面的选择与刀口的设置是影响纹影图像信息的关键环节。以穿过火焰的光线偏折特性和成像记录为例,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物平面下所获图像特征,说明了在撤掉刀口的情况... 纹影方法是重要的流场可视化手段,实验前需要对纹影系统进行细致调节,物平面的选择与刀口的设置是影响纹影图像信息的关键环节。以穿过火焰的光线偏折特性和成像记录为例,分析并比较了不同物平面下所获图像特征,说明了在撤掉刀口的情况下消除图像的阴影效果是确定纹影物平面的有效方法。基于纹影法的工作原理和刀口进给量与纹影图像的对应关系,分别讨论了刀口方向选择、焦点位置确定和刀口切入量设置。为合理使用纹影系统进行流场可视化测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 物平面 刀口 流场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流注茎温度场测量的定量纹影系统及其图片处理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贤根 岳一石 +4 位作者 杨永超 肖佩 何俊佳 贺恒鑫 陈维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7047-7057,共11页
流注茎的热特性是研究先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适用于流注茎温度场测量的系统对深入研究先导放电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合理地设计光路、选择光源与透镜的参数,建立了一套空间分辨率为70?m、时间分辨率为5?s、灵敏度较高,... 流注茎的热特性是研究先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适用于流注茎温度场测量的系统对深入研究先导放电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合理地设计光路、选择光源与透镜的参数,建立了一套空间分辨率为70?m、时间分辨率为5?s、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测量流注茎温度的定量纹影系统,同时根据纹影图片的特点以及流注茎的特性,提出了纹影图片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实现了对流注茎温度场的测量。通过开展长空气间隙先导放电试验,获得了流注茎的注入电流和纹影图片,基于提出的流注茎温度场的计算流程,获得了流注茎的径向温度分布,结果表明,流注茎的温度在25?s内从300K上升至720K,而且前期的上升速率要高于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图片处理 Abel逆变换 流注茎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影技术中光源的选择与设计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叶继飞 金燕 +1 位作者 吴文堂 蒋冠雷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98,共5页
在纹影技术应用过程中,纹影光源的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拍摄结果的优劣。不同种类的光源,得到的拍摄效果不同,对于某种特定拍摄需求,光源的选择和设计也不同。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纹影光源,对于最终拍摄结果的好坏至关重要。结合纹影... 在纹影技术应用过程中,纹影光源的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拍摄结果的优劣。不同种类的光源,得到的拍摄效果不同,对于某种特定拍摄需求,光源的选择和设计也不同。如何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纹影光源,对于最终拍摄结果的好坏至关重要。结合纹影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被测对象对光源的需求,总结了几种常见光源的应用情况及其特点,提供了一种光源参数设计的方法。在实验室典型超声速自由射流流场测量中,对卤钨灯、氙灯和激光3种纹影光源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所提出的纹影光源的选择与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源 曝光量 高速相机 自由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波风洞流场密度测量的聚焦纹影技术 被引量:12
20
作者 谢爱民 黄洁 +4 位作者 徐翔 吕治国 宋强 郑蕾 柳森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86,共5页
在激波风洞试验中发展了聚焦纹影显示技术,对流场的密度进行了定量测量。聚焦纹影显示具有对流场区域聚焦显示的特点,可获得流场某个聚焦测试区域的密度变化信息。依据聚焦纹影成像原理建立了密度计算数学模型,对试验中获得的带窗口模... 在激波风洞试验中发展了聚焦纹影显示技术,对流场的密度进行了定量测量。聚焦纹影显示具有对流场区域聚焦显示的特点,可获得流场某个聚焦测试区域的密度变化信息。依据聚焦纹影成像原理建立了密度计算数学模型,对试验中获得的带窗口模型流场聚焦纹影图像与试验前获得的流场图像灰度变化处理后,得到了流场聚焦区域的密度定量值。试验测量密度值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试验获得的密度值变化规律与数值模拟吻合较好,证实了利用聚焦纹影技术开展流场密度测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 流动显示 密度测量 激波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