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纹层型页岩油储层裂缝扩展机理及工艺对策
被引量:
9
1
作者
周忠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9,共9页
针对纹层型页岩油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水力裂缝起裂与扩展机理不明的问题,采用离散元裂缝模拟和水力压裂物模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垂向地应力差、压裂液黏度、泵注流程以及射孔簇间距等因素对纹层型陆相页岩油储层裂缝扩展形态的影...
针对纹层型页岩油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水力裂缝起裂与扩展机理不明的问题,采用离散元裂缝模拟和水力压裂物模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垂向地应力差、压裂液黏度、泵注流程以及射孔簇间距等因素对纹层型陆相页岩油储层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层间弱结构面的脱黏滑移是造成纹层型页岩油储层缝高纵向扩展停滞的重要原因,垂向主应力差越小,层理面越易被激活,缝高增长受到抑制;采用高黏度和低黏度压裂液交替泵注有利于实现水力裂缝的纵横向均衡扩展,实现储层的三维立体开发;减小射孔簇间距、增加射孔簇数可显著提高水力裂缝面积,增大油藏泄流面积。该研究结果对于实现纹层型页岩油储层纵向上的深穿透改造,提高单井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型页岩油
储
层
水力裂缝
裂缝扩展
密切割
泵压曲线
离散格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骅坳陷纹层型页岩油富集与提产提效关键技术
被引量:
8
2
作者
金凤鸣
韩文中
+7 位作者
时战楠
许静
宋舜尧
刘学伟
王栋
官全胜
孙彪
丁娱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20,共21页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具有形成纹层型页岩油的有利条件,其古近系发育孔二段、沙三段和沙一段3套湖相纹层状页岩,叠合面积约为2400km^(2),累计最大厚度超过1200m,计算纹层型页岩油资源量是常规油资源量的1.2倍,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如何实...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具有形成纹层型页岩油的有利条件,其古近系发育孔二段、沙三段和沙一段3套湖相纹层状页岩,叠合面积约为2400km^(2),累计最大厚度超过1200m,计算纹层型页岩油资源量是常规油资源量的1.2倍,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如何实现效益开发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基于5口井701m页岩岩心开展的52项22640块次的分析联测,结合116口直井测井、录井资料,提出断陷盆地纹层型页岩油富集,平面主要分布于前(扇)三角洲—半深湖亚相,纵向主要形成于中等热演化阶段并以滞留油形式富集于基准面上升/下降(T/R)旋回转换带,建立了3类8因素的页岩油有利区与富集层的定量评价标准,有效指导了纹层型页岩油“甜点”评价优选;通过37口页岩油水平井不同开发方案、不同类型压裂方式、不同排采工艺等现场试验,提出水平井井距300m、水平段段长2000m为效益最优水平井布井方式,单点密切割缝网体积压裂可大幅提升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量(EUR),优化形成了小油嘴控压降水、大油嘴提液防堵、中油嘴稳定自喷、小泵深抽长期生产的“四步法”排采方式,实现了页岩油的高产稳产。以纹层型页岩油富集认识和关键提产提效技术为指导,实现了单井首年最高累计产油超1×104t、EUR超3.5×104t,达到了油价50美元/bbl下的效益开发,展现了我国东部断陷盆地页岩油的良好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盆地
黄骅坳陷
纹层型页岩油
页岩
油
评价
提产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_(3)页岩油地质认识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
2
3
作者
侯雨庭
杨兆钰
+4 位作者
张忠义
程党性
李继宏
刘江艳
张岩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8,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其中在长71-2亚段夹层型页岩油发现规模储量,取得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重大突破,然而在长7_(3)亚段新类型页岩油系统性研究与评价方面薄弱。通过扫描电镜、二维核磁共振、全视域荧光薄片及红外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其中在长71-2亚段夹层型页岩油发现规模储量,取得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重大突破,然而在长7_(3)亚段新类型页岩油系统性研究与评价方面薄弱。通过扫描电镜、二维核磁共振、全视域荧光薄片及红外光谱分析,应用物探、测井等识别与评价技术,从地质认识、富集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认为:(1)纹层型页岩油由富长英质纹层、富有机质纹层、富凝灰质纹层、富黏土质纹层组成,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为主,孔隙度介于2%~10%,含油饱和度介于68%~88%;(2)泥纹型页岩油由含黏土质长英质粉砂岩、黏土长英质泥岩、长英黏土质页岩组成,孔隙类型以溶蚀孔、晶间孔、层理缝为主,孔隙度介于2%~6%,含油饱和度介于65%~75%;(3)长7_(3)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中生成的原油滞留成藏,并在富长英质粉砂岩中微运移成藏,形成了烃类滞留—微运移富集模式。研究表明,长7_(3)亚段纹层型页岩油预测有利区面积为5000km^(2),泥纹型页岩油预测有利区面积为1600km^(2),预测达亿吨级储量规模,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7_(3)亚段
微运聚
纹层型页岩油
泥
纹
型
页岩
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纹层型页岩油储层裂缝扩展机理及工艺对策
被引量:
9
1
作者
周忠亚
机构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
出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149,共9页
基金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十条龙项目“复兴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水平井增产改造技术”(P21078-7)。
文摘
针对纹层型页岩油储层纵向非均质性强,水力裂缝起裂与扩展机理不明的问题,采用离散元裂缝模拟和水力压裂物模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垂向地应力差、压裂液黏度、泵注流程以及射孔簇间距等因素对纹层型陆相页岩油储层裂缝扩展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层间弱结构面的脱黏滑移是造成纹层型页岩油储层缝高纵向扩展停滞的重要原因,垂向主应力差越小,层理面越易被激活,缝高增长受到抑制;采用高黏度和低黏度压裂液交替泵注有利于实现水力裂缝的纵横向均衡扩展,实现储层的三维立体开发;减小射孔簇间距、增加射孔簇数可显著提高水力裂缝面积,增大油藏泄流面积。该研究结果对于实现纹层型页岩油储层纵向上的深穿透改造,提高单井产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纹层型页岩油
储
层
水力裂缝
裂缝扩展
密切割
泵压曲线
离散格子算法
Keywords
grain-type shale oil reservoir
hydraulic fracture
fracture propagation
intensive cutting
pumping pressure curve
discrete lattice algorithm
分类号
TE92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骅坳陷纹层型页岩油富集与提产提效关键技术
被引量:
8
2
作者
金凤鸣
韩文中
时战楠
许静
宋舜尧
刘学伟
王栋
官全胜
孙彪
丁娱娇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120,共2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复可控冲击波技术现场适用性研究”(2020YFA0710504),“战略性资源开发区风险评估应用示范”(2022YFF0801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陆相中高成熟度页岩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E-26)。
文摘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具有形成纹层型页岩油的有利条件,其古近系发育孔二段、沙三段和沙一段3套湖相纹层状页岩,叠合面积约为2400km^(2),累计最大厚度超过1200m,计算纹层型页岩油资源量是常规油资源量的1.2倍,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如何实现效益开发仍面临一系列难题。基于5口井701m页岩岩心开展的52项22640块次的分析联测,结合116口直井测井、录井资料,提出断陷盆地纹层型页岩油富集,平面主要分布于前(扇)三角洲—半深湖亚相,纵向主要形成于中等热演化阶段并以滞留油形式富集于基准面上升/下降(T/R)旋回转换带,建立了3类8因素的页岩油有利区与富集层的定量评价标准,有效指导了纹层型页岩油“甜点”评价优选;通过37口页岩油水平井不同开发方案、不同类型压裂方式、不同排采工艺等现场试验,提出水平井井距300m、水平段段长2000m为效益最优水平井布井方式,单点密切割缝网体积压裂可大幅提升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量(EUR),优化形成了小油嘴控压降水、大油嘴提液防堵、中油嘴稳定自喷、小泵深抽长期生产的“四步法”排采方式,实现了页岩油的高产稳产。以纹层型页岩油富集认识和关键提产提效技术为指导,实现了单井首年最高累计产油超1×104t、EUR超3.5×104t,达到了油价50美元/bbl下的效益开发,展现了我国东部断陷盆地页岩油的良好发展前景。
关键词
断陷盆地
黄骅坳陷
纹层型页岩油
页岩
油
评价
提产提效
Keywords
fault basin
Huanghua Depression
laminated shale oil
shale oil evaluation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enhancement
分类号
TE1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_(3)页岩油地质认识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
2
3
作者
侯雨庭
杨兆钰
张忠义
程党性
李继宏
刘江艳
张岩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8,共1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前瞻性基础性研究重大科技项目“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21DJ1806)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攻关应用性科技专项“陆相页岩油规模增储上产与勘探开发技术研究”(2023ZZ15YJ01)。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资源丰富,其中在长71-2亚段夹层型页岩油发现规模储量,取得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重大突破,然而在长7_(3)亚段新类型页岩油系统性研究与评价方面薄弱。通过扫描电镜、二维核磁共振、全视域荧光薄片及红外光谱分析,应用物探、测井等识别与评价技术,从地质认识、富集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分析认为:(1)纹层型页岩油由富长英质纹层、富有机质纹层、富凝灰质纹层、富黏土质纹层组成,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为主,孔隙度介于2%~10%,含油饱和度介于68%~88%;(2)泥纹型页岩油由含黏土质长英质粉砂岩、黏土长英质泥岩、长英黏土质页岩组成,孔隙类型以溶蚀孔、晶间孔、层理缝为主,孔隙度介于2%~6%,含油饱和度介于65%~75%;(3)长7_(3)亚段富有机质泥页岩中生成的原油滞留成藏,并在富长英质粉砂岩中微运移成藏,形成了烃类滞留—微运移富集模式。研究表明,长7_(3)亚段纹层型页岩油预测有利区面积为5000km^(2),泥纹型页岩油预测有利区面积为1600km^(2),预测达亿吨级储量规模,勘探潜力巨大。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长7_(3)亚段
微运聚
纹层型页岩油
泥
纹
型
页岩
油
Keywords
Ordos Basin
Chang 7_(3)sub-member
micro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laminated type shale oil
mud laminar type shale oil
分类号
TE11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纹层型页岩油储层裂缝扩展机理及工艺对策
周忠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骅坳陷纹层型页岩油富集与提产提效关键技术
金凤鸣
韩文中
时战楠
许静
宋舜尧
刘学伟
王栋
官全胜
孙彪
丁娱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_(3)页岩油地质认识与勘探前景
侯雨庭
杨兆钰
张忠义
程党性
李继宏
刘江艳
张岩
《中国石油勘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