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纹层对页岩力学性质的影响及其对水力压裂的启示
1
作者 王小琼 钟毅 +7 位作者 万有余 温野群 吴珊 张木杨 申颍浩 葛洪魁 鲜成钢 陈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英雄岭页岩油纵向层系厚,具有高频旋回沉积特征,主要发育纹层状和层状页岩,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识别难度大。以英雄岭干柴沟组纹层状页岩和层状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试验,结合现场水力压裂微震及施工曲线分析,得到纹层对页... 英雄岭页岩油纵向层系厚,具有高频旋回沉积特征,主要发育纹层状和层状页岩,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甜点识别难度大。以英雄岭干柴沟组纹层状页岩和层状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力学试验,结合现场水力压裂微震及施工曲线分析,得到纹层对页岩力学性质及裂缝扩展的影响,并提出压裂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相较于层状页岩,纹层状页岩天然微裂隙更发育;纹层状页岩抗压强度更低,破裂后产生的裂隙体积应变要小于层状页岩,主要是纹层状页岩形成的裂缝开度小,与现场压裂施工曲线上没有明显的破裂压力降结果一致;纹层状页岩压裂裂缝易沿纹层结构扩展,形成数量更多更为复杂的裂缝网络;纹层状页岩裂缝数量多,复杂度高,裂缝比表面积大,见油速度快,是更优的工程甜点;对于纹层状页岩建议采用“冻胶+滑溜水”复合压裂工艺,先以高黏冻胶撑开纹层的小开度裂缝,携砂支撑,增加裂缝有效性,再以滑溜水促进复杂裂缝网络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储 英雄岭 岩石力学 纹层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纹层类型与测井表征方法研究——以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为例
2
作者 唐磊 廖文婷 +2 位作者 夏连军 马捷 张娟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岩相非均质性强,纹层类型复杂且测井定量表征难度大,制约了页岩油“甜点”有利区带的优选。因此,基于阜二段不同沉积阶段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结合岩心薄片、全岩衍射、元素录井、测井等...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宁组二段(以下简称阜二段)页岩岩相非均质性强,纹层类型复杂且测井定量表征难度大,制约了页岩油“甜点”有利区带的优选。因此,基于阜二段不同沉积阶段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结合岩心薄片、全岩衍射、元素录井、测井等资料,详细研究了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纹层类型及纹层发育程度的测井定量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邮凹陷阜二段页岩主要发育长英质、黏土质、方解石和白云石条带等纹层类型,受古气候演化影响,阜二段各小层不同纹层类型占比存在差异,不同纹层类型的叠置耦合造成了纵向上页岩油差异富集,且纹层越发育,页岩油的富集程度越高。针对页岩纹层差异分布的地质特征,进一步通过电成像测井图像边缘检测和页岩沉积速率计算等方法综合分析,阜二段页岩Ⅳ-3—Ⅳ-7、Ⅴ-6—Ⅴ-8小层纹层发育程度高,为纵向上页岩油地质“甜点”层。其中基于电成像测井图像边缘检测的页岩纹层识别精度高,可适用于不同区块页岩油纵向“甜点”层的精细地质评价,而通过计算页岩沉积速率变化来表征纹层发育程度适用于开展页岩纹层发育程度的空间展布预测,指导页岩油的立体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阜二段 页岩纹层类型 气候演化 电成像测井 图像边缘检测 米兰科维奇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页岩中纹层状亮晶方解石成因与储集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杜玉山 蒋龙 +4 位作者 倪良田 张云蛟 王冠民 任敏华 程紫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共15页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是胜利油田页岩油的主要分布层位,发育富灰型、混积型、富长英质型3种页岩储层类型,其中富灰型页岩最为发育。富灰型页岩中亮晶方解石纹层发育段具有良好的储集性、含油性、渗透性、...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段上亚段、沙三段下亚段是胜利油田页岩油的主要分布层位,发育富灰型、混积型、富长英质型3种页岩储层类型,其中富灰型页岩最为发育。富灰型页岩中亮晶方解石纹层发育段具有良好的储集性、含油性、渗透性、可压性特征,在牛庄、民丰、利津等洼陷多口水平井获得峰值日产油超百吨的良好效果。利用普通薄片、阴极发光、包裹体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以及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分析了纹层状亮晶方解石的成因机制及其储集意义。结果表明,纹层状亮晶方解石分为重结晶的晶粒方解石纹层和生排烃形成的纹层状亮晶方解石脉。重结晶的晶粒方解石纹层是湖泊自生沉淀的泥晶方解石纹层在早成岩阶段原地重结晶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与浅埋藏期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密切相关,方解石晶体呈粒状,形态不规则,纹层厚度稳定,分布连续;纹层状亮晶方解石脉的形成则与有机质热演化成熟时期的生排烃密切相关,有机酸溶解了页岩中的泥晶方解石形成富碳酸盐流体,这些流体在生烃压力的作用下顺纹层间裂缝运移后再次结晶沉淀形成方解石脉体,纹层相对较厚,呈透镜状,平面上断续分布。2种亮晶方解石纹层中广泛发育层间缝(层理缝)、晶间缝和晶间孔、溶蚀孔,宏孔占比高,连通性好。亮晶方解石纹层与富有机质泥质纹层呈“层偶状”频互层,构成富有机质纹层状亮晶泥质灰页岩、富有机质纹层状亮晶灰质泥页岩2种岩相类型,“源储”一体,页岩品质好,是济阳页岩油富灰型页岩中最为有利的岩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亮晶方解石 纹层 储集空间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庄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细粒沉积岩成分与纹层结构的关系
4
作者 王冠民 白玉 +4 位作者 蒋龙 张云蛟 孟维新 任敏华 熊周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湖相细粒沉积岩的纹层发育,但纹层的厚度、密度、连续度等结构特征变化很大,这些变化与细粒沉积岩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利用图像分析的手段,对牛庄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细粒沉积岩纹层的厚度、密度、侧向连续性进行定量表征,并与细粒... 湖相细粒沉积岩的纹层发育,但纹层的厚度、密度、连续度等结构特征变化很大,这些变化与细粒沉积岩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利用图像分析的手段,对牛庄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细粒沉积岩纹层的厚度、密度、侧向连续性进行定量表征,并与细粒沉积岩的各种物质成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细粒沉积岩的纹层厚度、密度、侧向连续性与长英质、黏土、碳酸盐等矿物质量分数基本没有相关性,纹层密度与有机碳含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长英质矿物与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牛庄洼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细粒沉积岩的沉积速率越低,越有利于有机碳含量的提高;长英质矿物与黏土矿物主要是洪水以表层流、层间流的形式一起搬运到深湖环境沉积下来的;湖泊表层碳酸盐矿物的产生与沉淀,与水体深度、沉积速率没有关系,也不存在湖相碳酸盐补偿界面(C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细粒沉积岩 纹层结构 有机碳 矿物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纹层型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道军 陈超 +3 位作者 刘珠江 杨殊凡 刘苗苗 谢佳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9-332,共14页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发育多套富有机质页岩,多口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明确不同页岩岩相沉积储层特征及富集主控因素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心精细描述、实验分析及钻井勘探实践,开展了陆相地层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与对比、... 四川盆地复兴地区侏罗系发育多套富有机质页岩,多口井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明确不同页岩岩相沉积储层特征及富集主控因素对勘探部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心精细描述、实验分析及钻井勘探实践,开展了陆相地层细粒沉积岩岩相划分与对比、储层精细表征、油气藏类型及富集高产主控因素解剖,形成了以下几点认识:(1)复兴地区侏罗系发育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一亚段、凉高山组二段下亚段两套半深湖相优质页岩,具有多层叠置、中等有机碳含量、纹层发育、源储一体及高气油比特征;两套目的层页岩岩性复杂,为此,建立了基于“颜色—有机碳含量—沉积结构—矿物成分”四元岩相划分方案,明确了灰黑色高碳粉砂纹层型黏土页岩为凉二段下亚段有利岩相,灰黑色高碳介屑纹层、粉砂介屑纹层型黏土页岩为东一亚段有利岩相,3种有利岩相在研究区横向分布稳定。(2)灰黑色高碳粉砂纹层、介屑纹层、粉砂介屑纹层型黏土页岩具有“多孔共生、大孔大喉、孔缝一体”的储集特征,储集物性好、渗透率高,利于页岩油气在孔—缝储集体系中高效储集流动。(3)东一亚段为凝析气藏,凉二段下亚段为挥发性油藏。(4)明确了陆相页岩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中高生烃潜力、强滞留率为纹层型页岩油气富集提供物质基础;良好的成烃—成岩—成储—成藏配置关系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微裂缝发育及合适的热演化程度利于烃类富集及流动;大型宽缓向斜及高压—超压条件利于烃类持续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型页岩 岩相划分 特征 富集主控因素 侏罗系 复兴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鹿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细粒碳酸盐纹层特征与储集意义 被引量:17
6
作者 孔祥鑫 姜在兴 +3 位作者 韩超 郑丽婧 杨叶芃 刘雅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6,共8页
纹层状泥灰岩是束鹿凹陷源储一体式致密油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却笼统地概括了岩心上单层厚度小于1 cm的细粒碳酸盐岩,忽视了纹层的显微几何特征和成分上的不同。基于对岩心和薄片的观测,利用矿物X衍射、电子探针和同位素测试等方法,对纹... 纹层状泥灰岩是束鹿凹陷源储一体式致密油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却笼统地概括了岩心上单层厚度小于1 cm的细粒碳酸盐岩,忽视了纹层的显微几何特征和成分上的不同。基于对岩心和薄片的观测,利用矿物X衍射、电子探针和同位素测试等方法,对纹层沉积特征和储集意义进行研究。研究区富碳酸盐细粒纹层分为季节型韵律纹层组合和浊流型粒序纹层组合2类。前者是水文季节变化控制下的物理、化学、生物共同作用的湖相沉积物,组成季节型纹层状泥灰岩;后者是事件性的浊流沉积物,组成浊流型纹层状泥灰岩和纹层状粉砂岩。不同纹层组合对储层储集性能具有控制作用,其中季节型韵律纹层组合层间缝发育,所含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可以改善储集性能,所以季节型纹层状泥灰岩储集性能优于浊流型纹层状泥灰岩和纹层状粉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状泥灰岩 季节型韵律纹层 浊流型粒序纹层 碳同位素 束鹿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2油层组陆相页岩纹层及裂缝分布特征的量化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何宗杭 陆子杰 +1 位作者 李玉 段永婷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4年第1期21-34,共14页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页岩纹层及裂缝分布特征,运用高清摄像、超景深显微镜、IPP软件、分形几何学、蒙特卡罗模拟等多种手段对长72油层组陆相页岩试样纹层及裂缝进行了观测和表征。划分了亮色和暗色纹层两种类型,并通过XRD实验...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页岩纹层及裂缝分布特征,运用高清摄像、超景深显微镜、IPP软件、分形几何学、蒙特卡罗模拟等多种手段对长72油层组陆相页岩试样纹层及裂缝进行了观测和表征。划分了亮色和暗色纹层两种类型,并通过XRD实验对亮色和暗色纹层矿物组分进行了比较。分别统计了亮色和暗色纹层在宏观、放大20倍和50倍三种观测尺度下的纹层厚度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厚度级(1 mm以下、1~10 mm和10 mm以上)纹层平均厚度的分布规律。表征了裂缝宽度、间距和倾角的分布特征,并结合不同类型纹层分布规律,建立了陆相页岩二维细观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亮色纹层中矿物类型以石英、长石等脆性矿物(80%)为主,暗色纹层主要由40%的脆性矿物和40%的黏土矿物组成。(2)陆相页岩总纹层厚度与数量拟合满足指数函数关系,亮色纹层厚度与数量拟合满足幂函数关系,暗色纹层厚度与数量拟合满足对数函数关系。(3)随着观测尺度增大,薄纹层(1 mm以下)出现频率增高,中等纹层(1~10 mm)和厚纹层(10 mm以上)出现频率均降低,且不同类型纹层厚度级与相应纹层平均厚度的对数值间呈现出线性关系,纹层厚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4)裂缝宽度分布在细观尺度范围内,宽度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271 mm和0.114 mm,分布较集中,裂缝间距的均值和标准差为8.115 mm和8.448 mm,分布较均匀,裂缝倾角的绝对值与数量拟合满足对数函数。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纹层状陆相页岩的地质结构模型建立提供基础数据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 纹层类型 多尺度 分形维数 细观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页岩油纹层型、夹层型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约束下的流体可动性差异——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为例
8
作者 鲍李银 孙盼科 +6 位作者 陈永辉 朱思成 李玢 甘春玲 王江 崔新璇 赵振丞 《石油科学通报》 2024年第6期866-884,共19页
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截止至2022年底,中国陆相页岩油预测储量达到29.74亿t,但在如此规模的储量下只有可采页岩油才具有经济价值。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根据矿物组分及源储比可分为夹层型、纹层型及混积型3种类型。但由于三类... 中国页岩油资源丰富,截止至2022年底,中国陆相页岩油预测储量达到29.74亿t,但在如此规模的储量下只有可采页岩油才具有经济价值。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根据矿物组分及源储比可分为夹层型、纹层型及混积型3种类型。但由于三类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赋存状态差异较大,导致在相同的压裂手段下产能差异甚远。为明确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夹层型、纹层型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约束下的流体可动性差异,本文通过XRD、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氮气吸附等方法对孔隙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利用核磁共振离心技术对纹层型、夹层型储层样品页岩油可动性进行定量评价,采用T1-T2谱方法明确不同储层类型页岩油赋存状态,最终结合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对页岩油储层流体可动性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纹层型储层碳酸盐岩类矿物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以碳酸盐岩晶间孔、黏土矿物层间缝及有机质孔为主,干酪根含量较高,游离油组分含量极低,可动流体饱和度均值仅为7.97%;夹层型型长英质含量较高,储集空间以晶间孔、长石粒内溶孔为主,流体组分以可动油为主,其次为束缚油、干酪根,不含可动水,可动流体饱和度均值为29.26%。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中最大孔喉半径大小是控制页岩油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要因素,两者呈指数正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9521。通过本次研究,明确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夹层型、纹层型页岩油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为粒间孔、粒内孔。从单峰夹层型储层到双峰纹层型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逐渐减小,但均随着最大孔喉半径的增大而呈指数增加,表明最大孔喉半径对页岩油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纹层 孔隙结构 流体可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纹层状细粒岩特征、成因模式及其页岩油意义——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 被引量:78
9
作者 柳波 吕延防 +4 位作者 孟元林 李新宁 郭小波 马强 赵万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8-607,共10页
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通过高分辨率岩心图像扫描、常规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岩石学研究方法,结合微量元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对湖相富有机质纹层状细粒岩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分... 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例,通过高分辨率岩心图像扫描、常规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岩石学研究方法,结合微量元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指标,对湖相富有机质纹层状细粒岩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成因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勘探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纹层具有硅质碎屑富集层、碳酸盐富集层、凝灰质富集层及有机质富集层4种类型,通过组合可以形成3种层偶类型。有机质呈纹层状富集或分散状分布于碳酸盐纹层及凝灰质纹层中。缺少陆源碎屑供给的封闭盐湖沉积体系,形成了分层的古湖泊水体,加之湖底的热水活动和季风性气候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保存及湖相多元纹层状细粒岩的形成。由于该类细粒岩有机质丰度高,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碳酸盐纹层微孔及纹层间微裂缝发育,使其具有丰富的储集空间类型,且脆性矿物含量高而易于后期压裂改造,具备形成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的有利条件,勘探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状细粒岩 纹层组合 有机质富集方式 岩石学特征 成因模式 页岩油气 致密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页岩纹层发育特征及类型划分 被引量:4
10
作者 安成 柳广弟 +3 位作者 孙明亮 游富粮 王子昕 曹玉顺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2期125-140,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沉积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频繁发育的纹层导致页岩层系非均质性强,进而对泥页岩的储集特征及含油性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典型的纹层页岩样品,利用游标卡尺对岩心上的纹层进行定量测量,结合显微镜下薄...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沉积的富有机质泥页岩中,频繁发育的纹层导致页岩层系非均质性强,进而对泥页岩的储集特征及含油性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典型的纹层页岩样品,利用游标卡尺对岩心上的纹层进行定量测量,结合显微镜下薄片鉴定、总有机碳测定、X射线衍射矿物分析及岩石热解实验,对长7_(3)亚段页岩纹层的发育特征、纹层类型划分及纹层在单井上的纵向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岩心上发育的纹层单层厚度一般分布在0.4~5.0 mm,纹地比(纹层总厚度/统计段岩心长度)介于5.7%~16.8%,纹层发育频率非均质性强。显微镜下依据纹层沉积构造的形态划分为6类,分别为3种具有连续形态沉积特征的平直型纹层、波纹型纹层、粒序型纹层及3种非连续形态沉积特征的透镜状纹层、斑状纹层、弱纹层,不同形态纹层页岩的矿物组成及有机质丰度差异明显。依据纹层内部的微观物质组成将其类型主要划分为有机质纹层、长英质纹层及凝灰质纹层;按照不同纹层垂向的叠置规律,将纹层组合划分为均质泥岩、长英质纹层型页岩与凝灰质纹层型页岩。单井上,纹层分布具有非均质性,不同纹层的发育频率与黏土矿物含量、TOC及OSI的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 纹层组合 泥页岩 长7_(3)亚段 纹层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纹层发育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管全中 董大忠 +2 位作者 孙莎莎 张素荣 吕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41-3651,共11页
为了精细研究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质意义,选取四川盆地威远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页岩纹层发育特征,定量表征页岩纹层形成的古环境等参数。首先,通过钻井岩心、大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X... 为了精细研究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组成、结构、构造及地质意义,选取四川盆地威远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页岩纹层发育特征,定量表征页岩纹层形成的古环境等参数。首先,通过钻井岩心、大薄片鉴定和X射线衍射(XRD),阐述研究区页岩纹层发育的类别;其次,结合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SEM),直接观察不同矿物特征;最后,利用高分辨率二维原位X射线荧光光谱(2DXRF)等实验技术,定量分析页岩纹层差异性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威远页岩气田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纹层按组分划分为硅质纹层、钙质纹层、黏土质纹层和有机质纹层4类,主要识别出硅质I+有机质纹层组、钙质+黏土质纹层组和硅质Ⅱ+黏土质纹层组3类纹层组;威远地区页岩纹层和纹层组在纵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分段性,揭示纹层尺度下水体动力条件和氧化还原特征等古环境演化。通过多种技术联用进行页岩纹层发育特征的精细研究,将为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 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 纹层 纹层 2D-XRF 发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湖相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特征和储集性能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陈扬 胡钦红 +5 位作者 赵建华 蒙冕模 尹娜 张晓贝 许格非 刘惠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7-324,共18页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质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压氮气吸附等技术,明确页岩纹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沙四上亚段页岩按照...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质分析、薄片观察、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和低压氮气吸附等技术,明确页岩纹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沙四上亚段页岩按照成分可划分出4种在孔隙发育特征上具有差异性的纹层单元,总结出7种纹层组合类型。粒状方解石纹层+混合纹层+有机质纹层组合是沙四上亚段储集能力最好的纹层组合类型,同时发育较多的纳米孔和微米孔,纳米孔主要由混合纹层的粘土矿物晶间孔和粒状方解石纹层中的有机质收缩缝构成,微米孔主要由混合纹层内微裂缝和粒状方解石纹层边界处的微裂缝提供。泥晶方解石纹层+有机质纹层组合储集能力次之,纳米孔主要由泥晶方解石纹层中的脆性矿物粒间孔构成,微米孔主要由纹层间薄弱面形成的微裂缝提供。页岩的储层物性受到埋藏压实作用、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方解石重结晶作用和有机酸溶蚀作用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纹层组合的页岩储层物性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组合类型 纹层单元 有机质 物性 湖相页岩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巫溪2井龙马溪组含气页岩细粒沉积纹层特征 被引量:48
13
作者 施振生 邱振 +3 位作者 董大忠 卢斌 梁萍萍 张梦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9-348,共10页
基于多种分析测试资料,以四川盆地巫溪2井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例,确定其含气页岩纹层组成、结构、构造及纹层类型。巫溪2井志留系龙马溪组共发育富有机质、含有机质、黏土质和粉砂质4类纹层,形成2类纹层组和5类层。随深度变浅,4类纹层TOC... 基于多种分析测试资料,以四川盆地巫溪2井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例,确定其含气页岩纹层组成、结构、构造及纹层类型。巫溪2井志留系龙马溪组共发育富有机质、含有机质、黏土质和粉砂质4类纹层,形成2类纹层组和5类层。随深度变浅,4类纹层TOC值依次降低、黏土矿物含量增加、脆性矿物含量轻微降低,这与沉积时期陆源碎屑供给逐渐增加、古水动力增强、水体含氧量增加有关。志留系龙马溪组一段1—3小层以富有机质纹层、富有机质+含有机质纹层组及富有机质层为主,沉积期水体缺氧,古水动力弱,龙马溪组一段4小层富有机质纹层、含有机质纹层和黏土质纹层均发育,水体含氧量增加,古水动力增强,龙马溪组一段1—3小层为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甜点"井段及最佳钻井目标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细粒沉积 含气页岩 纹层 巫溪2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气页岩不同纹层及组合储集层特征差异性及其成因——以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典型井为例 被引量:46
14
作者 施振生 董大忠 +2 位作者 王红岩 孙莎莎 武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9-840,共12页
基于薄片、氩离子抛光大片成像和纳米CT扫描等实验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典型井含气页岩不同纹层及组合储集层特征差异性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套页岩发育泥纹层和粉砂纹层,二者的单层厚度、物质组成、孔隙... 基于薄片、氩离子抛光大片成像和纳米CT扫描等实验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典型井含气页岩不同纹层及组合储集层特征差异性及其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套页岩发育泥纹层和粉砂纹层,二者的单层厚度、物质组成、孔隙类型及结构、面孔率和孔径分布均存在差异性。泥纹层单层厚约100μm,有机质含量大于15%,石英含量大于70%,有机孔占比和面孔率高,顺层缝发育,有机质和有机孔均相互连通构成网状。粉砂纹层单层厚约50μm,有机质含量为5%~15%,碳酸盐含量大于50%,无机孔占比高,顺层缝不发育,有机质和孔隙均相互不连通。泥纹层和粉砂纹层的形成可能与富硅生物的勃发有关,间歇期形成泥纹层,勃发期形成粉砂纹层。泥纹层和粉砂纹层可构成条带状粉砂、砂泥递变和砂泥薄互层3类纹层组合。条带状粉砂纹层组合的孔隙度和水平与垂直渗透率比值均最大,砂泥递变纹层组合次之,砂泥薄互层纹层组合最低,泥纹层与粉砂纹层含量比值造成水平与垂直渗透率比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页岩 纹层 储集特征 成因机制 下志留统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组合与页岩油富集模式 被引量:60
15
作者 葸克来 李克 +7 位作者 操应长 林敉若 牛小兵 朱如凯 魏心卓 尤源 梁晓伟 冯胜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44-1255,共12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为例,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高分辨率激光拉曼光谱、显微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纹层类型与组合、储集空间特征及页岩油富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3亚段为例,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射线荧光元素分析、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高分辨率激光拉曼光谱、显微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纹层类型与组合、储集空间特征及页岩油富集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纹层的矿物组成、厚度等,富有机质页岩中主要发育富凝灰质纹层、富有机质纹层、粉砂级长英质纹层和黏土纹层4种纹层类型。长73亚段可划分出“富有机质+粉砂级长英质”纹层组合页岩和“富有机质+富凝灰质”纹层组合页岩两类主要的页岩油发育层系。“富有机质+粉砂级长英质”组合页岩层系的原油成熟度较高,主要富集于富有机质页岩内粉砂级长英质纹层的钾长石溶孔中,形成了页岩内部纹层之间的“生-运-聚”过程。“富有机质+富凝灰质”纹层组合页岩层系中,富有机质页岩本身储集性能差,原油成熟度较低,充注时间早,主要富集于砂岩薄夹层内保留的原生粒间孔隙中,形成了富有机质页岩到砂岩薄夹层的“生-运-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纹层组合 富集模式 页岩油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纹层结构对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52
16
作者 许丹 胡瑞林 +1 位作者 高玮 夏加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3-528,共6页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延科1井陆相页岩岩心特征,制备了岩性相似的混凝土样品。利用正交实验法四因素三水平设计原理,并采用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系统进行实验,以模拟水平主应力差、射孔套管与纹层的夹角、纹层厚度和间距对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延科1井陆相页岩岩心特征,制备了岩性相似的混凝土样品。利用正交实验法四因素三水平设计原理,并采用真三轴水力压裂实验系统进行实验,以模拟水平主应力差、射孔套管与纹层的夹角、纹层厚度和间距对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当水平主应力差较小时,试样的主破裂面为平行于纹层走向的面,一级裂缝走向的模式为:穿过纹层—在纹层层面处发生较大偏转—沿着纹层层面扩展—发生较大偏转—穿过纹层;当水平主应力差较大时,试样的主破裂面为垂直于纹层走向的面,一级裂缝走向的模式为:穿过纹层—发生较大偏转—穿过纹层。水平主应力差越小,裂缝偏转的角度越大,压裂效果越好;射孔套管与纹层的夹角越小,致裂性越好;页岩纹层的厚度适中时,分支裂缝多,压裂效果较好;凝灰岩纹层的厚度较小时,压裂效果好。水力压裂效果对水平主应力差最敏感,射孔套管与纹层的夹角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纹层结构 水力压裂 裂缝扩展规律 水平主应力差 裂缝走向 压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西拗陷下白垩统藻纹层发育环境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波 程克明 +2 位作者 樊太亮 涂建琪 熊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8,共5页
酒西拗陷下白垩统纹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中藻纹层十分发育,主要由浮游藻类及其降解产物组成。藻纹层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下白垩统烃源岩生烃能力的大小,这也是烃源岩呈现出较强非均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对酒西拗陷下... 酒西拗陷下白垩统纹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中藻纹层十分发育,主要由浮游藻类及其降解产物组成。藻纹层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区下白垩统烃源岩生烃能力的大小,这也是烃源岩呈现出较强非均质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对酒西拗陷下白垩统藻纹层的发育条件及保存环境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早白垩世,酒西拗陷断陷湖盆水体广泛,适宜的温度、盐度等介质条件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而水体分层的强还原环境对有机质的保存较为有利。湖泊水体的季节性更替及其引起的水体分层是该区藻纹层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纹层 发育条件 形成机制 酒西拗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细粒沉积岩纹层特征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李婷婷 朱如凯 +2 位作者 白斌 王崇孝 李铁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7,共10页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半深湖亚相细粒沉积岩主要由厚层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组成,纹层结构十分发育。通过光学显微镜、阴极发光仪、荧光分析仪观察纹层的颜色、形态、分布,以及矿物成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纹层中储集空间类型... 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半深湖亚相细粒沉积岩主要由厚层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组成,纹层结构十分发育。通过光学显微镜、阴极发光仪、荧光分析仪观察纹层的颜色、形态、分布,以及矿物成分;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纹层中储集空间类型、大小、形态及分布;借助氮气吸附方法及纳米CT方法,分析各类纹层中的孔喉结构特征。纹层主要有碳酸盐纹层(白云石为主)、硅质纹层(长石、石英为主)、黏土纹层及有机质纹层4种类型,厚度一般为0.03~0.5mm。碳酸盐纹层与硅质纹层中微裂缝发育,多充填有机质,硅质纹层中矿物颗粒相对较粗,纹层多变形或错断;黏土纹层色暗,发育黏土矿物层间孔,也被有机质充填,有机质富集程度高;有机质纹层呈连续、断续或零散分布状态,为重要的烃源岩,在其边缘及内部可见少量微裂缝。自半深湖亚相向边缘的扇三角洲亚相,纹层组合由碳酸盐组分为主的二元纹层组合渐变为以硅质组分为主的二元纹层组合,纹层有变形,矿物颗粒粒度变粗。纹层的形成与气候、水体性质、陆源碎屑注入量及生物作用有关,根据纹层类型、形态及厚度可以推断古沉积环境及纹层形成机制。纹层组合常构成不同的源储共生关系,碳酸盐纹层与硅质纹层储集能力相对较好,黏土纹层与有机质纹层相伴生,生烃潜力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 青西凹陷 下沟组 湖相 细粒沉积岩 纹层 沉积环境 源储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页岩纹层结构及其储集空间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俊莉 张金川 +1 位作者 刘通 丁江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20,共8页
几乎所有的富有机质页岩均不同程度地包含了纹层结构,对应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相产物、页岩有机质丰度、生烃能力、储集空间及含气性等特点。按照陆相断陷盆地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特点并依据有机质分布的连续性差异,将辽河西部凹陷黑色页岩... 几乎所有的富有机质页岩均不同程度地包含了纹层结构,对应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相产物、页岩有机质丰度、生烃能力、储集空间及含气性等特点。按照陆相断陷盆地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特点并依据有机质分布的连续性差异,将辽河西部凹陷黑色页岩结构划分为连续型、断续型和分散型3种纹层结构。借助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结合统计学研究,对辽河西部凹陷黑色页岩纹层结构进行了研究。沙四段黑色页岩主要形成于半咸水的半深湖相,发育了灰云质型弯曲状连续型纹层和黏土型平直状连续型纹层;沙三段黑色页岩主要为深湖—半深湖相长英质断续型纹层和分散状纹层。连续型碳酸盐混合纹层页岩既可以与化学作用有关,也可以与藻类勃发产生的生物化学作用有关,或者是二者的共同作用。富有机质黏土连续型页岩,主要为气候变化所形成的季节性纹层(生物作用)。断续型纹层通常由黏土纹层有韵律组合,粉砂、黏土则是以平流或层间流的方式季节性输入(机械作用)。页岩纹层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页岩的生烃能力和生烃特点,进而可能影响储集能力。连续型纹层结构(白云质泥岩)碳酸盐含量高,易发生溶蚀作用,有机质丰度高、生烃能力强,有机孔发育,有机孔—微缝储集空间系统造成含油气性好,且碳酸盐含量与含油气性正相关。断续纹层除发育各种无机孔外,还发育有机孔、沿层理裂缝和矿物解理裂缝,从而导致页岩储集空间发育,页岩含气性条件优越。分散型(块状泥岩)储集空间相对不发育,含气性条件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层结构 储集空间 黑色页岩 辽河西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喉微观润湿性对页岩油赋存的控制作用——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纹层状页岩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葸克来 张媛媛 +3 位作者 操应长 宫剑飞 李克 林敉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7-308,共12页
针对页岩不同类型储集空间中孔喉微观润湿性对其控制作用仍不明确的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集层为例,综合运用扫描电镜、多阶热解、储集层定量荧光、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开展纹层状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孔... 针对页岩不同类型储集空间中孔喉微观润湿性对其控制作用仍不明确的问题,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集层为例,综合运用扫描电镜、多阶热解、储集层定量荧光、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开展纹层状页岩储集空间特征及孔喉微观润湿性对页岩油赋存控制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主要发育“富火山物质+陆源长英质”纹层状页岩和“富火山物质+碳酸盐”纹层状页岩,其中“富火山物质+陆源长英质”纹层状页岩发育长石溶蚀孔隙和粒间孔隙,孔喉周缘矿物组分主要为长英质矿物组分,呈亲水性特征,主要控制游离态页岩油。“富火山物质+碳酸盐”纹层状页岩发育碳酸盐晶间孔和有机质孔隙,孔喉周缘矿物组分主要呈亲油性特征,控制吸附态页岩油。孔喉周缘主要为油润湿碳酸盐组分时,利于原油的聚集,但使得游离态的油含量比例下降。芦草沟组页岩游离油主要赋存于“富火山物质+陆源长英质”纹层组合的陆源长英质纹层中,成熟度较高、油质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纹层 孔喉润湿性 原油赋存状态 页岩油储集 二叠系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