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温度翘曲变形及整治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明华 《中国铁路》 2012年第4期78-81,共4页
介绍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特点,观测和分析高速铁路桥上轨道板温度梯度及温度翘曲变形,对轨道板离缝进行统计,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提出轨道板CA砂浆离缝整治可根据离缝宽窄及所处区段,采用接缝凿除释放应力、钻孔下压锚固与注浆相结合... 介绍桥上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特点,观测和分析高速铁路桥上轨道板温度梯度及温度翘曲变形,对轨道板离缝进行统计,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提出轨道板CA砂浆离缝整治可根据离缝宽窄及所处区段,采用接缝凿除释放应力、钻孔下压锚固与注浆相结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结构 温度翘曲变形 整治 温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伸缩缝变化研究
2
作者 魏绍磊 肖宏 +2 位作者 钱忠霞 陈广生 张雅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39-3351,共13页
CRT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多层复合结构中,纵向之间存在伸缩缝,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底座板伸缩缝易产生离缝问题,影响底座板及下部结构的防水性能,对轨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开展现场环境温度和位移监测,获取了年度周期范围内的伸缩缝位移... CRT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多层复合结构中,纵向之间存在伸缩缝,在温度荷载作用下底座板伸缩缝易产生离缝问题,影响底座板及下部结构的防水性能,对轨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开展现场环境温度和位移监测,获取了年度周期范围内的伸缩缝位移和温度实测数据,分析了伸缩缝及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精细化配筋设计的无砟轨道结构及伸缩缝位置嵌缝层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无砟轨道结构及嵌缝层在极端升温和降温作用下的变形情况,仿真分析了不同底座板单元长度对结构及嵌缝层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荷载作用下,伸缩缝变化和环境温度呈现负相关关系,温度降低后,伸缩缝不断增大。在整体升降温50℃荷载作用下伸缩缝本身的变形可达7.9 mm,长期运营条件下易产生嵌缝材料与底座板之间的竖向离缝,降低防水效果。随着底座板单元长度增加,轨道结构位移呈现非线性增加趋势,随着单元板长度降低,底座板伸缩缝减小。在年温差较大的高速铁路地段,可以将结构的底座板单元长度减小,以降低底座板间的伸缩缝变化及嵌缝层受力。研究结果可以为CRT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纵向长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底座 CRTSⅢ型式无轨道 底座伸缩缝 温度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轨道板扣压技术优化
3
作者 王立方 高亮 +3 位作者 姜金凤 王晓宇 吴得卿 韦合导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扣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轨道板精调效果,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针对既有扣压装置安装不便、工作性能不稳定等显著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可靠性、高施工性、高适应性的新型扣压装置,通过建立有限... 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扣压装置的工作性能将直接影响轨道板精调效果,进而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针对既有扣压装置安装不便、工作性能不稳定等显著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可靠性、高施工性、高适应性的新型扣压装置,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现场灌注试验验证模型准确性,对新型扣压装置开展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扣压装置防上浮效果优于传统限位装置,建议在底座上采用双排螺栓连接方式安装新型扣压装置;建议新型扣压装置压板宽度取100~120 mm,厚度取45 mm;增大新型扣压装置压板表面粗糙度可有效提高其工作性能;每块轨道板使用4对新型扣压装置,建议将第一位扣压装置布置于距离板端600 mm处,第二位扣压装置布置于距离第一位扣压装置1 500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式无轨道 轨道精调 自密实混凝土灌注 扣压装置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演化
4
作者 陈家璐 何越磊 路宏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55,共5页
[目的]板式无砟轨道作为典型的层状结构体系,其层间界面的黏结状态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对此,有必要采用微观宏观结合的方式研究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演化。[方法]制作混凝土-砂浆复合试件,并对部分试件进行植筋锚固。应用声发射... [目的]板式无砟轨道作为典型的层状结构体系,其层间界面的黏结状态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对此,有必要采用微观宏观结合的方式研究板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演化。[方法]制作混凝土-砂浆复合试件,并对部分试件进行植筋锚固。应用声发射技术,开展复合试件界面法向性能试验。利用声发射监测系统对复合试件破坏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分别获得层间界面离缝演化过程中宏观上的荷载-时间曲线与微观上离缝出现的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指标。[结果及结论]层间界面发生脱黏破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界面咬合阶段、离缝稳定扩展阶段及界面失稳破坏阶段;植筋后复合试件层间界面脱黏破坏位移值及脱黏破坏过程中对应的声发射振铃计数均明显增加。通过声发射技术可以对层间界面状态进行科学评价,从宏微观层面上验证了植筋能够有效地增加复合试件界面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式无轨道 层间离缝演化 声发射技术 宏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力释放关键参数研究
5
作者 任西冲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3,共10页
针对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在宽窄接缝位置出现的离缝上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性垫层的温度力释放方案,建立无砟轨道精细化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设置弹性垫层前后的轨道结构受力变形特性,以确定弹性垫层关键参数指标,并开展线下工艺试验验证方... 针对纵连板式无砟轨道在宽窄接缝位置出现的离缝上拱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弹性垫层的温度力释放方案,建立无砟轨道精细化分析模型,对比分析设置弹性垫层前后的轨道结构受力变形特性,以确定弹性垫层关键参数指标,并开展线下工艺试验验证方案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宽窄接缝单双侧设置弹性垫层轨道结构均满足强度要求,两者变形相差较小。相较于单侧设置,双侧设置的宽窄接缝受力最大减小44.7%,更能改善轨道结构受力。随着弹性垫层厚度的增加,钢轨、轨道板受力变形整体呈逐渐减小趋势;当厚度由6 mm增加至8 mm时,受力变形变化幅度一定程度减小,建议弹性垫层厚度取6~8 mm。相邻两弹性垫层设置间隔越长,轨道板和宽窄接缝受力越大,建议1个节段1~2块轨道板长度设置弹性垫层。设置弹性垫层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应力最大减小50.6%,弹性垫层可有效释放部分温度力,改善轨道结构受力。线下工艺试验表明,宽窄接缝设置弹性垫层施工工艺、时间满足天窗作业要求和高速行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Ⅱ型式无轨道 宽窄接缝 纵连板式无轨道 弹性垫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离缝植筋有效性研究
6
作者 陈子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9,共6页
针对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植筋锚固措施,建立了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植筋分析模型,考虑轨道板板端初始离缝与两点植筋、三点植筋两种植筋方式,对比分析了温度荷载作用下初始离缝宽度、植筋方式对离缝控制效果以及结... 针对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植筋锚固措施,建立了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植筋分析模型,考虑轨道板板端初始离缝与两点植筋、三点植筋两种植筋方式,对比分析了温度荷载作用下初始离缝宽度、植筋方式对离缝控制效果以及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离缝宽度的增加,植筋后轨道板离缝发展宽度最大值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初始离缝宽度超过3.0 mm后其增速逐渐增大;两种植筋方式均能够控制层间离缝面积比在Ⅰ级伤损(30%)以内,在离缝宽度不超过1.0 mm时进行植筋,植筋后砂浆层离缝宽度伤损等级不会发展至Ⅱ级伤损,可有效减小后期养护维修工作量;在温度梯度作用显著的线路,两点植筋与三点植筋均能有效地限制轨道板垂向变形与离缝发展;在整体升温荷载作用显著的线路推荐采用三点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Ⅱ型式无轨道 端既有离缝 离缝面积比 植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郜永杰 秦永平 +1 位作者 刘永存 刘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板受力特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场检测,隧道内纵连式道床板贯通裂纹多位于隧道仰拱施工缝处,该类裂纹系仰拱填充层导致的反射裂纹;(2)在混凝土收缩作用下,隧道基础纵向刚度系数越大,施工缝处道床板拉应力越大;(3)隧道洞口考虑负温梯度45℃/m,道床板最大应力为2.02 MPa,洞内受基础变形影响较大,15 mm基础变形下最大应力为1.88 MPa;(4)在混凝土收缩和基础沉降变形荷载作用下,并考虑回填层裂纹发展,最大应力可达2.61 MPa,道床板易开裂;(5)为解决纵连道床板裂纹多发问题,提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化设计,建议隧道洞口道床板长度6 m、洞内道床板长度12 m,采用道床板和隧道基底植筋连接的限位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轨道 道床裂纹 受力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界面损伤演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军 卢朝辉 张玄一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2-124,共13页
为更准确模拟CRTSⅡ型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界面损伤行为,基于简化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征界面非线性拉力-位移关系,推导混合模式下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达式,并通过相关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建立... 为更准确模拟CRTSⅡ型轨道板与CA砂浆层间界面损伤行为,基于简化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征界面非线性拉力-位移关系,推导混合模式下指数型内聚力模型表达式,并通过相关试验数据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建立考虑层间和板间损伤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考虑窄接缝完全损伤病害,分析层间离缝长度、整体温升和正温度梯度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上拱变形、接缝应力和界面损伤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模式指数型内聚力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界面Ⅰ型、Ⅱ型和Ⅰ+Ⅱ混合型断裂行为;窄接缝完全损伤后,在正温度作用下轨道板间接缝处的上拱变形最大,且界面损伤以接缝为中心向两边扩展并逐渐减小;接缝压应力随整体温升和正温度梯度的增加线性增大;当离缝长度为10个扣件间距,在整体温升40℃作用下界面会产生开裂;考虑夏季高温天气,为防止轨道板上拱变形过大,层间离缝长度应控制在5个扣件间距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式无轨道结构 层间离缝 混合模指数型内聚力模型 窄接缝损伤 上拱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研究 被引量:99
9
作者 王继军 尤瑞林 +1 位作者 王梦 江成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14,共6页
根据单元板式无砟轨道不同施工工艺和结构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用实体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接触单元处理;砂浆填充层采用模筑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 根据单元板式无砟轨道不同施工工艺和结构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用实体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接触单元处理;砂浆填充层采用模筑法施工时,轨道板和砂浆填充层之间按黏结方法处理;建立相应有限元模型,进行轨道板温度翘曲变形研究。结果表明:砂浆填充层采用灌注砂浆袋法施工时,轨道板在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翘曲变形大于模筑法施工;采用模筑法施工砂浆填充层时,轨道板的翘曲变形随上下表面温差幅值的变化呈线性关系;而采用灌注砂浆袋法施工砂浆填充层时,轨道板的翘曲变形随上下表面温差幅值的变化呈非线性关系,温差越大,轨道板翘曲变形的变化幅度越大。有限元模型计算的结果与环形铁道轨道板的翘曲变形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式无轨道 轨道 温度荷载 翘曲变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安祥 姚国文 +2 位作者 张高峰 刘佳伟 王月瑞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3,138,共6页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 为探明低温环境下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效应,制作了1∶4无砟轨道-简支箱梁结构缩尺模型,通过开展低温环境下温度荷载试验,分析了轨道结构的温度分布、结构应力以及纵向位移时程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A砂浆层对温度的竖向传递具有阻滞效应,最不利温度结构出现于轨道板-CA砂浆层间界面,整体温度分布呈“锄形”;纵向方向中间应力值均大于两侧的应力值;轨道结构竖向位移及纵向位移与温度均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最后指出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低温适应性较差,严寒地区应尽量减少该结构类型的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式无轨道 多层混凝土结构 低温环境 缩尺模型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粘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浩 周双喜 +1 位作者 张浩东 曾晓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28-137,共10页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是高速铁路CRTSⅠ型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关键工程材料之一,起着调整、支承、传载、减振和吸振的功能。由于CA砂浆中含有乳化沥青,其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粘弹性特征。本文综述了CA砂浆在粘弹性试验、粘弹性...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CA砂浆)是高速铁路CRTSⅠ型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关键工程材料之一,起着调整、支承、传载、减振和吸振的功能。由于CA砂浆中含有乳化沥青,其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粘弹性特征。本文综述了CA砂浆在粘弹性试验、粘弹性本构模型和粘弹性数值仿真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CA砂浆在粘弹性研究方面的不足。结合CA砂浆的服役环境,从不同配合比及不同影响因素下CA砂浆的粘弹性试验、粘弹性损伤试验及机理、CA砂浆的粘弹性损伤模型及其仿真等方面探讨CA砂浆今后粘弹性研究的主要方向,以期为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的设计优化、服役寿命预测及养护维修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式无轨道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粘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砟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对高速铁路地基振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冯青松 成功 +1 位作者 雷晓燕 练松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53-159,共7页
将既有的车辆-有砟轨道-路基-层状地基耦合系统垂向振动解析模型进行修改,使模型适应于板式无砟轨道的状况。针对我国客运专线线路情况,利用模型比较分析了有砟与板式无砟两种轨道结构下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基振动,得到地基表面垂向振... 将既有的车辆-有砟轨道-路基-层状地基耦合系统垂向振动解析模型进行修改,使模型适应于板式无砟轨道的状况。针对我国客运专线线路情况,利用模型比较分析了有砟与板式无砟两种轨道结构下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基振动,得到地基表面垂向振动加速度的振级、时程曲线和Z振级,动应力的功率谱与时程曲线;并讨论了轨道随机不平顺对地基振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板式无砟轨道具有更好的隔振能力,板式无砟轨道情况下的地基振动加速度和动应力都明显小于有砟轨道的情况,其中Z振级减小约10~20 d B,且减小振动的主要频率分布在10~40 Hz的中频范围内;移动轴荷载对地基的低频振动贡献较大,而轨道随机不平顺主要对中高频振动产生作用,且板式无砟轨道情况下轨道随机不平顺对地基振动的影响远大于有砟轨道的情况,因此板式无砟轨道需更严格控制轨道的平顺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 式无轨道 轨道随机不平顺 地基振动 客运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温度荷载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东昇 董亮 +2 位作者 姜子清 胡所亭 江成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6-110,共5页
在我国华东地区一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线路上建立温度场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温度、轨道板温度(横向及竖向)、底座板温度(横向及竖向)等进行测试。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获得环境温度与板... 在我国华东地区一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线路上建立温度场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温度、轨道板温度(横向及竖向)、底座板温度(横向及竖向)等进行测试。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混凝土结构使用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获得环境温度与板温间的关系、无砟轨道结构竖向和横向温度场(整体温度和温度梯度)特征。基于测试分析结果讨论了现有规范中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荷载取值的合理性及轨道板温度荷载取值原则,为完善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 Ⅱ型式无轨道 温度荷载 轨道 底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孙璐 段雨芬 +1 位作者 赵磊 张永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6-412,共7页
为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通过建立无砟轨道结构-下部基础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结构前10阶模态和不同列车速度下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自振... 为了分析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通过建立无砟轨道结构-下部基础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到了结构前10阶模态和不同列车速度下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自振频率都比规范的限值大,说明桥梁有足够的刚度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桥梁上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前10阶振型中大部分振型表现为横向扭转,桥梁结构横向刚度相对较小,在实际的高速铁路桥梁结构中应注意桥梁的横向稳定性;无砟轨道结构各个构件的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板底水平拉应力及CA砂浆层竖向压应力均随列车速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线下基础结构顶面竖向压应力存在转折变化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CRTS Ⅱ型式无轨道结构 模态分析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竖向荷载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吴斌 陈文荣 +1 位作者 刘参 曾志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2,共6页
采用1∶1足尺模型对列车竖向静荷载作用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性进行试验,并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梁板和梁体理论分析模型进行验证。按实际工艺在实验室内建造一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通过试验机和分配梁模拟同一转向架... 采用1∶1足尺模型对列车竖向静荷载作用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性进行试验,并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梁板和梁体理论分析模型进行验证。按实际工艺在实验室内建造一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通过试验机和分配梁模拟同一转向架2个轮对的竖向荷载,利用应变片、应变计、压力盒和位移计等测试元件,对钢轨、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和底座的受力与变形进行测试。根据无砟轨道梁板和梁体理论,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轨道结构在相同荷载工况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理论分析。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梁板和梁体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Ⅱ型式无轨道 试验 模型 梁体模型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路基上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动力学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石现峰 宣言 王澜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20,共6页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建立机车车辆和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力学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实现滚动接触过程的轮轨接触的模拟,对铁路客运专线土质路基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动力学性... 依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理论,建立机车车辆和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力学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实现滚动接触过程的轮轨接触的模拟,对铁路客运专线土质路基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高速行车条件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很好;动车组轮轨垂向力、轮重减载率、轮轨垂向力动载系数和各轮脱轨系数的最大值及其离散性均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整个动车组所有车轮的轮轨横向力最大值以及各轴的轮轴横向力均远小于安全控制值;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各部分的振动加速度和主要振动频带范围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振动衰减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无轨道 动力学性能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台后锚固体系端刺结构受力变形特性 被引量:13
17
作者 董亮 姜子清 +1 位作者 王继军 李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通过在高速铁路正线上开展长期温度荷载下的原位监测和列车制动荷载下的实车试验,以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计算,进行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倒T型和Π型台后锚固体系的端刺结构在温度力和制动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 通过在高速铁路正线上开展长期温度荷载下的原位监测和列车制动荷载下的实车试验,以及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数值计算,进行高速铁路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倒T型和Π型台后锚固体系的端刺结构在温度力和制动力作用下的受力变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端刺结构周围土体压应力较大值主要出现在主端刺摩擦板的下部和桥台方向首个小端刺的位置,端刺结构变形主要以顶部弯拉为主,整体纵向变形较小;在紧急制动荷载的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力、端刺纵向位移均随着轴重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但端刺纵向位移绝对值较小,与温度荷载作用相比,紧急制动荷载作用对端刺结构的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式无轨道 台后锚固体系 端刺 受力 变形 温度荷载 紧急制动荷载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孙璐 段雨芬 杨薪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9,共8页
研究目的:当前的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方法,对于控制指标、最不利位置和临界荷位的概念并未明确提出。本文选取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结构静力特性分析;同时计算分析车辆荷载在不同位置处的无砟轨道结构产生的应力大小,以及... 研究目的:当前的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方法,对于控制指标、最不利位置和临界荷位的概念并未明确提出。本文选取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结构静力特性分析;同时计算分析车辆荷载在不同位置处的无砟轨道结构产生的应力大小,以及无砟轨道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临界荷位和最不利位置。研究结论:(1)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的临界荷位为板端位置;(2)轨道板板底的横向最大拉应力比纵向最大拉应力大,最不利位置在轨道板的板角处;(3)填充层的最大压应力发生在荷载的下方;(4)路基上的无砟轨道结构的支撑层纵向最大拉应力比横向最大拉应力大,最不利位置在荷载位置处,桥梁上的无砟轨道结构底座板的纵向未出现拉应力,横向拉应力发生位置在支撑层的纵向边缘;(5)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提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进的无砟轨道设计理论与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 Ⅲ型式无轨道结构 静力特征指标 临界荷位 最不利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离缝机理研究 被引量:52
19
作者 赵国堂 刘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126,共10页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界面为力学薄弱面,在温度和外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离缝。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多层薄板体系全过程三维渐进损伤力学模型,分析服役前界面损伤发生、发展过程和离缝机理,以及服役后考虑历史损伤和损伤累积效应下... 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层间界面为力学薄弱面,在温度和外荷载作用下,容易发生离缝。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多层薄板体系全过程三维渐进损伤力学模型,分析服役前界面损伤发生、发展过程和离缝机理,以及服役后考虑历史损伤和损伤累积效应下离缝的动态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单元→纵连(未服役)→服役"全过程中,轨道结构在正、负温度梯度,以及整体温升和列车"拍打"作用下,层间界面不同区域发生主拉伸型、混合型和主剪切型损伤。损伤累积导致层间离缝,离缝主要从主剪切型损伤区域开始,损伤和离缝发展存在继承性。单元状态下,温度梯度较小时界面即出现一定程度损伤,且损伤随温度梯度值的逐渐增大而不断发展,但实测温度梯度多在-40~90℃/m"安全温度梯度"范围内,此时离缝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纵连(未服役)状态下,"整体温升+正温度梯度"为最不利荷载组合。在整体温升条件下,层间界面离缝产生对应的正温度梯度值显著降低。服役状态下,受列车循环冲击荷载作用,若承轨台下存在既有离缝,轨道板将"拍打"CA砂浆层,离缝发展成"花生壳状"。随着冲击次数的不断增加,离缝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式无轨道 层间界面 内聚力模型 离缝 渐进损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0
20
作者 石现峰 李建斌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32,45,共4页
研究目的:基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利用大型商业软件ABAQUS对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温度作用下的影响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基础支撑形式及不同轨道板宽度和厚度对无砟轨道结构温度效应的影响,探讨温度变化对板式无砟轨道... 研究目的:基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利用大型商业软件ABAQUS对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在温度作用下的影响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不同基础支撑形式及不同轨道板宽度和厚度对无砟轨道结构温度效应的影响,探讨温度变化对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规律,为无砟轨道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温差变化和结构变形并非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温度越高,变形的变化幅度越大。(2)刚性基础支撑下由于温差而引起的轨道板的温度应力远大于弹性支撑下轨道板的温度应力,但是刚性基础支撑下由于温差而引起的轨道板的最大竖向位移差则小于弹性支撑下轨道板中的情况。(3)在相同的板厚温度梯度条件下,轨道板的变形量随板厚的增加而增大,随板宽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式无轨道 仿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