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液-血管耦合特性与脉搏波传播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缪馥星
王晖
+9 位作者
王礼立
何文明
陈霞波
龚文波
丁圆圆
浣石
徐冲
谢燕青
卢意成
沈利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脉搏波既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可压缩血液流体中的压力纵波,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沿固体血管传播的涨缩位移横波,而是超乎普通想象的流-固耦合和纵波-横波耦合的复杂波。从分析耦合本构关系的新途径出发,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纵波-横波...
脉搏波既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可压缩血液流体中的压力纵波,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沿固体血管传播的涨缩位移横波,而是超乎普通想象的流-固耦合和纵波-横波耦合的复杂波。从分析耦合本构关系的新途径出发,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纵波-横波耦合的串联模型,可为解读"位数形势"中医脉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结果表明,脉搏波耦合系统的等效体积压缩模量Ks以及相应的耦合系统脉搏波传播速度cs主要依赖于两个无量纲参数:血液-血管模量比Kb(p)/E(p)和薄壁血管径厚比D(p)/h0,它们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脉搏位置而异。文中定量分析了它们对cs的影响,显示人体的Kb/E值在103数量级,从而cs值在100~101m/s数量级,以适应人体生理生化反应。由临床有创测量,证实脉搏体积横波与脉搏压力纵波是相耦合地以相同速度传播;还显示脉搏波是在其波阵面上具有氧合生化反应的"生物波"。此外,还讨论了"脉压放大"现象与非线性本构关系和与血管分叉处加载增强反射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Lewis关于重搏波形成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中医
流固耦合
纵波-横波
耦合
有创动脉压监测
生物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在川西须家河组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跃
徐天吉
+1 位作者
程冰洁
甘其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140,共4页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机理不清、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与主频低等不利因素,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常规纵波反演技术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横波信息,无法提供与储层预测、含气性识别...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机理不清、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与主频低等不利因素,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常规纵波反演技术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横波信息,无法提供与储层预测、含气性识别等相关的精确参数,难以有效地解决致密气藏的勘探难题。而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同时利用全波测井、地震、地质等综合信息,反演出泊松比、纵横波速度比、纵横波阻抗、密度等与岩性和物性相关的重要参数,为致密油气藏的描述提供了更准确、有效的依据。进行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之前,还需要对PP波与PS波进行匹配处理,消除反射波组的频率、相位、波形等差异,以建立准确的反演初始模型。将该技术应用到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描述,获得了良好的储层预测、岩性识别及含气性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气藏
纵波
-
纵波
纵波-横波
叠加(地震)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液-血管耦合特性与脉搏波传播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缪馥星
王晖
王礼立
何文明
陈霞波
龚文波
丁圆圆
浣石
徐冲
谢燕青
卢意成
沈利君
机构
宁波大学冲击与安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波市中医医院王晖工作室
季华实验室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72218,11572161)
浙江省“近海结构冲击安全防护与健康监测”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013TD21)
+2 种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20H020002)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2018KY712)
宁波市首批医疗卫生品牌学科基金(PPXK2018-07)。
文摘
脉搏波既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可压缩血液流体中的压力纵波,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沿固体血管传播的涨缩位移横波,而是超乎普通想象的流-固耦合和纵波-横波耦合的复杂波。从分析耦合本构关系的新途径出发,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纵波-横波耦合的串联模型,可为解读"位数形势"中医脉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结果表明,脉搏波耦合系统的等效体积压缩模量Ks以及相应的耦合系统脉搏波传播速度cs主要依赖于两个无量纲参数:血液-血管模量比Kb(p)/E(p)和薄壁血管径厚比D(p)/h0,它们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脉搏位置而异。文中定量分析了它们对cs的影响,显示人体的Kb/E值在103数量级,从而cs值在100~101m/s数量级,以适应人体生理生化反应。由临床有创测量,证实脉搏体积横波与脉搏压力纵波是相耦合地以相同速度传播;还显示脉搏波是在其波阵面上具有氧合生化反应的"生物波"。此外,还讨论了"脉压放大"现象与非线性本构关系和与血管分叉处加载增强反射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Lewis关于重搏波形成的假设。
关键词
脉搏波
中医
流固耦合
纵波-横波
耦合
有创动脉压监测
生物波
Keywords
pulse wav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fluid
-
solid coupling
longitudinal wave
-
transverse wave coupling
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monitoring
biological wave
分类号
O347.4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在川西须家河组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黄跃
徐天吉
程冰洁
甘其刚
机构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德阳分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140,共4页
基金
中国石化重点科技研目"3D多波多分量属性提取及综合应用技术研究"(编号:P06028)
文摘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机理不清、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与主频低等不利因素,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常规纵波反演技术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横波信息,无法提供与储层预测、含气性识别等相关的精确参数,难以有效地解决致密气藏的勘探难题。而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同时利用全波测井、地震、地质等综合信息,反演出泊松比、纵横波速度比、纵横波阻抗、密度等与岩性和物性相关的重要参数,为致密油气藏的描述提供了更准确、有效的依据。进行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之前,还需要对PP波与PS波进行匹配处理,消除反射波组的频率、相位、波形等差异,以建立准确的反演初始模型。将该技术应用到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描述,获得了良好的储层预测、岩性识别及含气性检测效果。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气藏
纵波
-
纵波
纵波-横波
叠加(地震)
反演
Keywords
Sichuan Basin,west,Late Triassic,gas reservoir,PP
-
wave,PS
-
wave,stack(seismic),inversio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液-血管耦合特性与脉搏波传播特性的关系
缪馥星
王晖
王礼立
何文明
陈霞波
龚文波
丁圆圆
浣石
徐冲
谢燕青
卢意成
沈利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在川西须家河组气藏的应用
黄跃
徐天吉
程冰洁
甘其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