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TTI 型页岩气储层脆性指数和裂缝参数分级反演方法
1
作者
谭媛媛
张广智
+2 位作者
马正乾
郝洪鉴
韩钊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2,共13页
含倾斜裂缝的地层在地下广泛分布,可等效为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TTI型富有机质页岩气储层即使具有较高的脆性程度,但其杨氏模量可能依旧较低,从而降低了杨氏模量作为储层脆性指数的适用性。为此,将杨氏模量与拉梅第一常数的组合...
含倾斜裂缝的地层在地下广泛分布,可等效为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TTI型富有机质页岩气储层即使具有较高的脆性程度,但其杨氏模量可能依旧较低,从而降低了杨氏模量作为储层脆性指数的适用性。为此,将杨氏模量与拉梅第一常数的组合作为脆性指数,推导了由脆性指数、裂缝密度和倾角直接表达的TTI介质线性化纵波反射系数方程及其傅里叶级数形式,有效分离了裂缝信息和背景基质信息。然后,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结合离散傅里叶级数,提出了一种直接预测TTI型富有机质页岩气储层脆性特征和裂缝参数的分级地震反演方法,该方法分别利用地震数据的二阶分量和零阶分量直接预测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以解决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对地震数据贡献度不同而导致的裂缝参数预测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裂缝方位估计误差对裂缝密度和裂缝倾角预测精度的影响。模型测试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的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合理地圈定了优质脆性储层,提高了裂缝参数的预测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指数
裂缝密度和倾角
TTI介质
纵波反射系数
傅里叶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五维数据直接提取裂缝型储层参数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洪学
印兴耀
+1 位作者
李坤
许孝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现有裂缝型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在构建流体敏感参数过程中没有考虑岩石骨架、裂缝、孔隙及油气水耦合影响,对五维数据中丰富的方位信息蕴含的流体信息挖掘不够,并且针对裂缝型储层油气识别以间接计算参数为主。宽方位地震五维数据反演本身...
现有裂缝型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在构建流体敏感参数过程中没有考虑岩石骨架、裂缝、孔隙及油气水耦合影响,对五维数据中丰富的方位信息蕴含的流体信息挖掘不够,并且针对裂缝型储层油气识别以间接计算参数为主。宽方位地震五维数据反演本身存在“病态解”及“不确定性”等问题,多裂缝参数同时反演更易导致储层参数反演精度下降。因此,基于间接代数组合的流体因子在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累积计算误差,影响油气识别效果。为此,结合各向异性Gassmann孔隙弹性理论和线性滑动理论,以“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为基础,推导了由“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直接表征的新的纵波反射系数方程,分析、讨论了新纵波反射系数方程的适用条件及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贝叶斯框架的地震反演目标函数,并基于时频资料研究五维数据流体识别方法,可直接获得裂缝型储层“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消除了累计误差的影响,提高了预测精度。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可靠地预测裂缝型储层油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储层
Gassmann孔隙弹性理论
“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
五维数据反演
纵波反射系数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TI 型页岩气储层脆性指数和裂缝参数分级反演方法
1
作者
谭媛媛
张广智
马正乾
郝洪鉴
韩钊
机构
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0-35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4136,U23B60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复杂气藏岩石物理机理及模型构建研究”(2022A-080)共同资助
文摘
含倾斜裂缝的地层在地下广泛分布,可等效为倾斜横向各向同性(TTI)介质。TTI型富有机质页岩气储层即使具有较高的脆性程度,但其杨氏模量可能依旧较低,从而降低了杨氏模量作为储层脆性指数的适用性。为此,将杨氏模量与拉梅第一常数的组合作为脆性指数,推导了由脆性指数、裂缝密度和倾角直接表达的TTI介质线性化纵波反射系数方程及其傅里叶级数形式,有效分离了裂缝信息和背景基质信息。然后,在贝叶斯反演框架下,结合离散傅里叶级数,提出了一种直接预测TTI型富有机质页岩气储层脆性特征和裂缝参数的分级地震反演方法,该方法分别利用地震数据的二阶分量和零阶分量直接预测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以解决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对地震数据贡献度不同而导致的裂缝参数预测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裂缝方位估计误差对裂缝密度和裂缝倾角预测精度的影响。模型测试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估计的裂缝参数和脆性指数合理地圈定了优质脆性储层,提高了裂缝参数的预测稳定性。
关键词
脆性指数
裂缝密度和倾角
TTI介质
纵波反射系数
傅里叶级数
Keywords
brittleness indicator
fracture density and fracture dip
TTI medium
PP-wave reflectivity
Fourier series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五维数据直接提取裂缝型储层参数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洪学
印兴耀
李坤
许孝凯
机构
中石化经纬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9-380,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裂缝型五维地震解释理论与方法研究”(42030103)资助。
文摘
现有裂缝型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在构建流体敏感参数过程中没有考虑岩石骨架、裂缝、孔隙及油气水耦合影响,对五维数据中丰富的方位信息蕴含的流体信息挖掘不够,并且针对裂缝型储层油气识别以间接计算参数为主。宽方位地震五维数据反演本身存在“病态解”及“不确定性”等问题,多裂缝参数同时反演更易导致储层参数反演精度下降。因此,基于间接代数组合的流体因子在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累积计算误差,影响油气识别效果。为此,结合各向异性Gassmann孔隙弹性理论和线性滑动理论,以“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为基础,推导了由“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直接表征的新的纵波反射系数方程,分析、讨论了新纵波反射系数方程的适用条件及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贝叶斯框架的地震反演目标函数,并基于时频资料研究五维数据流体识别方法,可直接获得裂缝型储层“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消除了累计误差的影响,提高了预测精度。模型试算及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合理、可靠地预测裂缝型储层油气分布。
关键词
裂缝型储层
Gassmann孔隙弹性理论
“固液缝”解耦流体因子
五维数据反演
纵波反射系数
方程
Keywords
fractured reservoirs
Gassmann theory of pore elasticity
fluid factor decoupled by solid-fluid-fractures
5D data inversion
P-wave reflection coefficient equa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TTI 型页岩气储层脆性指数和裂缝参数分级反演方法
谭媛媛
张广智
马正乾
郝洪鉴
韩钊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五维数据直接提取裂缝型储层参数
张洪学
印兴耀
李坤
许孝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