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纵横波速度比泊松比及分辨率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薛荣俊 张维冈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4期704-708,共5页
在当前的地震勘探中,进一步加强对vp/vs、σ以及纵、横波分辨率比较的研究,对提高地震勘探精度,划分地质薄层与小地质体及小断块以及联合利用纵横波进行油气预测、岩性预测和查明小地质体储油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前人研究... 在当前的地震勘探中,进一步加强对vp/vs、σ以及纵、横波分辨率比较的研究,对提高地震勘探精度,划分地质薄层与小地质体及小断块以及联合利用纵横波进行油气预测、岩性预测和查明小地质体储油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地震波波长来表述纵横波分辨率及其关系,以求对纵横波分辨率有更清楚的认识与更充分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波速度比 泊松比σ 分辨率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地壳纵横波速度结构相关反演成像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晓 周小鹏 +2 位作者 张新彦 白志明 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53-3570,共18页
基于纵横波初至走时数据的层析成像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揭示不同构造域壳幔速度结构特征.我们从同一地质体的纵横波速度属性相关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一种相关反演成像的方法:纵横波速度反演交替进行,在迭代反演过程中每通过一次... 基于纵横波初至走时数据的层析成像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揭示不同构造域壳幔速度结构特征.我们从同一地质体的纵横波速度属性相关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一种相关反演成像的方法:纵横波速度反演交替进行,在迭代反演过程中每通过一次反演获得相应的纵波速度(或横波速度)结构后,更新相应的纵横波速度比模型以及相应的横波(或纵波)速度反演的初始模型,然后继续开展后续横波(或纵波)速度反演工作.在反演过程中依据纵横波速度的相关性信息和射线路径长度将走时残差以不同权重分配到射线路径经过的单元,依据网格节点周围平均的慢度扰动更新速度模型.正反演过程分别基于有限差分走时计算方法和反投影成像方法.两种典型模型试验表明,该技术应用于上地壳速度结构反演成像过程,可有效提高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常规单独反演纵波和横波速度过程容易带来的畸变和失真.该方法应用于重建青藏高原西部札达—泉水沟深地震测深(DSS)剖面下方的上地壳速度结构,揭示出与青藏高原西缘板块碰撞相关的上地壳速度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部地壳 纵横速度结构 相关反演 有限差分 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隙度与纵横波速度间的关系及其在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桂志先 朱广生 +1 位作者 熊新斌 雷克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6-40,55,共6页
本文用某地区46口井的实测孔隙度、纵横波速度资料,建立了该地区孔隙度与纵横波速度关系的线性公式。由此,仅用纵横波速度便可预测孔隙度而不需要任何其它参数,并且精度明显高于wyllie公式的预测精度;但此线性公式预测的孔隙度有平... 本文用某地区46口井的实测孔隙度、纵横波速度资料,建立了该地区孔隙度与纵横波速度关系的线性公式。由此,仅用纵横波速度便可预测孔隙度而不需要任何其它参数,并且精度明显高于wyllie公式的预测精度;但此线性公式预测的孔隙度有平均化现象。以46口井实测资料供神经网络学习,用神经网络作函数逼近,由此建立了该地区孔隙度与纵横波速度关系的非线性公式,非线性公式明显地更逼近于实测数据,提高了精度、并消除了孔隙度预测值的平均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速度 孔隙度 储层 预测 地震勘探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围压下孔隙度不同的干燥及水饱和岩样中的纵横波速度及衰减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斌 H.Kern T.Popp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37-546,共10页
选择具有不同孔隙度的三种岩石样品,在最高达600MPa (干燥样品)或300MPa (水饱和样品)的不同围压条件下,同时测量了在其中传播的纵、横波的速度及衰减。对于低孔隙度的花岗岩,干燥和水饱和样品的 Q 值几乎没有差别,但与干燥样品相比,水... 选择具有不同孔隙度的三种岩石样品,在最高达600MPa (干燥样品)或300MPa (水饱和样品)的不同围压条件下,同时测量了在其中传播的纵、横波的速度及衰减。对于低孔隙度的花岗岩,干燥和水饱和样品的 Q 值几乎没有差别,但与干燥样品相比,水饱和样品中的纵波速度较高而横波速度稍低。对于中等孔隙度的杂砂岩,干燥样品和水饱和样品的波速和 Q 值及其随围压的变化有明显的不同。在高孔隙度的砂岩中这种不同更加显著。综合分析同时测得的纵、横波速度和 Q 值可以发现,当围压增加时,低孔隙度的花岗岩中同体应变相关的能量损失与同剪切应变相关的能量损失之比减小,但在中等孔隙度的杂砂岩和高孔隙度的砂岩中这一比值增大;同时,水饱和样品中的这一比值要比干燥样品中的大,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别同样品的孔隙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围压 水饱和 孔隙度 岩样 纵横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莺-琼盆地纵横波速度特征与AVO响应特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付琛 廖键 +3 位作者 谢艳华 汪锐 江凡 熊剑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3,共8页
在莺-琼盆地,气层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AVO特征,有的为“Ⅲ”类,有的为“Ⅳ”类或“Ⅱ”类,有的偏离背景,有的与背景一致,这些复杂多样的AVO特征为应用AVO技术进行流体检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对近百口已钻井储层的AVO特征与纵、... 在莺-琼盆地,气层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AVO特征,有的为“Ⅲ”类,有的为“Ⅳ”类或“Ⅱ”类,有的偏离背景,有的与背景一致,这些复杂多样的AVO特征为应用AVO技术进行流体检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此,本文对近百口已钻井储层的AVO特征与纵、横波速度特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对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的纵横波速度的曲线形态和交会特征分别与储层AVO类型、截距与梯度交会特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根据这种关系不仅在钻前可根据邻井的速度资料快速对目标区进行AVO流体检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而且能在钻探失利后分析失利原因。最后利用该规律对莺-琼盆地某井钻后失利的原因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琼盆地 纵横速度 AVO类型 AVO异常 流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区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VTI速度建模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哲 王小卫 +3 位作者 苏勤 边冬辉 刘威 杨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3-40,5,共9页
多参数分析方法是进行VTI介质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建模的有效手段,然而对于构造复杂、强各向异性地区的转换波资料,多参数谱精度低、多解性强,直接进行多参数谱分析难度很大。为此,简化了转换波VTI多参数速度建模流程:首先通过VSP约... 多参数分析方法是进行VTI介质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建模的有效手段,然而对于构造复杂、强各向异性地区的转换波资料,多参数谱精度低、多解性强,直接进行多参数谱分析难度很大。为此,简化了转换波VTI多参数速度建模流程:首先通过VSP约束的转换波和纵波层位匹配方法计算纵横波平均速度比(γ0),进行各向同性叠前时间偏移,然后利用成像道集对转换波偏移速度(vC2)进行迭代优化,对γ0进行微调,拉平道集中小炮检距同相轴;在此基础上,开展VTI各向异性四参数分析,保持vC2和γ0不变,依次优化纵横波等效速度比以及转换波各向异性参数,拉平大炮检距同相轴。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成像质量,降低转换波多参数建模的多解性,为利用多波开展岩溶缝洞预测奠定了良好资料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速度建模 VTI介质 多参数分析 纵横波速度比 纵横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图像变形的纵横波自动时间匹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兰锋 魏修成 +2 位作者 黄中玉 王鲁 李丽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632,2-3,共7页
基于全局最优化理论研究了动态图像变形算法,将其应用于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提出了"三步"法逐步求取纵横波时移量的实用流程。首先对纵横波剖面进行旅行时和能量预处理,使之满足动态图像变形算法的计算条件;然后应用图像变... 基于全局最优化理论研究了动态图像变形算法,将其应用于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中,提出了"三步"法逐步求取纵横波时移量的实用流程。首先对纵横波剖面进行旅行时和能量预处理,使之满足动态图像变形算法的计算条件;然后应用图像变形算法求取时移量的低频趋势并对转换横波剖面进行变形;最后应用多维的图像变形算法求取时移量的高频成份并变形。实际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匹配结果表明,该方法思路可行,效果较好。由匹配后的时移场可得到纵横波速度比,为转换波的偏移速度建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图像变形 时间匹配 全局最优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波联合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玉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47,51,共4页
目前油气勘探中单纯依靠纵波数据反演的结果存在多解性。利用纵波和转换横波地震数据进行联合反演,可以有效提高对横波阻抗的计算精度以及储层预测的可靠性。针对罗家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岩性横向变化较大,常规纵波叠前反演难以准确... 目前油气勘探中单纯依靠纵波数据反演的结果存在多解性。利用纵波和转换横波地震数据进行联合反演,可以有效提高对横波阻抗的计算精度以及储层预测的可靠性。针对罗家地区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岩性横向变化较大,常规纵波叠前反演难以准确预测储层及油水分布的问题,利用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开展纵横波联合反演研究,通过纵横波联合标定、转换横波压缩匹配,构造精细解释等方法建立联合反演初始模型,进而求取对岩性和流体敏感的纵横波速度比、密度等适用于储层预测与油藏描述的弹性参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纵横波联合反演得到的弹性参数能够识别沙一段生物灰岩储层变化,同时也能够反映储层流体分布,与研究区该层段56口井实钻资料的吻合率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联合反演 纵横波速度比 储层预测 生物灰岩 罗家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头砂岩纵横波衰减的各向异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亚林 贺振华 +2 位作者 黄德济 刘树根 谢贤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8-664,共7页
岩石物理性质在不同方向的差异即各向异性必然导致地震波速度和衰减的各向异性。本文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的埋藏深度,用超声波沿三个方向即垂直地层层面方向(V方向)和平行地层层面的方向(h1、h2方向,相互正交)测量了露头砂岩(取自... 岩石物理性质在不同方向的差异即各向异性必然导致地震波速度和衰减的各向异性。本文在实验室模拟不同的埋藏深度,用超声波沿三个方向即垂直地层层面方向(V方向)和平行地层层面的方向(h1、h2方向,相互正交)测量了露头砂岩(取自云南楚雄盆地T3)的纵横渡速度vp、vs和品质因子Qp、Qs,并计算了速度和衰减各向异性系数γv、γQ。实验结果表明:①速度vp、vs和品质因子Qp、Qs均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②速度v和品质因子Q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垂直岩层层面方向的速度对和品质因子Q小于平行岩层层面方向的速度V和品质因子Q;③横渡衰减大于纵波衰减,即Qs>Qp;④衰减各向异性系数大于速度各向异性系数(约1个数量级),并且衰减各向异性系数随埋藏深度增加的减小率比速度各向异性系数随埋藏深度增加的减小率大,因此衰减可能是一个比速度对岩石各向异性更为敏感的地震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头砂岩 纵横速度 各向异性 地震勘探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深部纵横波结构成像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皓原 王志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3-483,共11页
使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的1197126条P波震相和1217821条S波震相,首次同时得到了该地区从地表到100km的纵横波速度结构。成像结果揭示了沿着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的欧亚板块从中国台湾西南部到吕宋岛南端构造... 使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的1197126条P波震相和1217821条S波震相,首次同时得到了该地区从地表到100km的纵横波速度结构。成像结果揭示了沿着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的欧亚板块从中国台湾西南部到吕宋岛南端构造形态上的变化;中国台湾中央山脉由于受到造山运动的影响,地壳厚度可达55~60km,而山脉两侧的地壳厚度多为20~35km;此外,成像结果还提供了菲律宾海板块在中国台湾东北部及琉球海沟下方北向俯冲的地球物理学证据;研究区域南部的菲律宾群岛由于同时受到两侧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双向俯冲,使得岛内的岩石圈变形严重,岛弧岩浆和地震活动十分发育;群岛东侧的菲律宾海板块在东吕宋海槽的活动性较弱,很可能是本哈姆海台的碰撞和俯冲所造成的,而菲律宾海板块在菲律宾海沟的俯冲活动则十分强烈,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向南发展。研究表明,板块俯冲造成了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的地壳及上地幔具有较强的不均一性,这不仅孕育了大量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同时也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台湾地区-菲律宾群岛 地震层析成像 纵横速度结构 岛弧岩浆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三轴压缩条件下的纵横波速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礼军 潘林华 +2 位作者 张烨 邓智 陆朝晖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469,共5页
针对页岩层理发育和各向异性强的特点,利用钻井取心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压缩条件下的超声波速度测试,获得了不同层理倾角、轴向载荷条件下的纵横波速度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层理倾角增大,页岩的抗压强度和残余强度呈U型变化趋势,弹性... 针对页岩层理发育和各向异性强的特点,利用钻井取心进行了一系列三轴压缩条件下的超声波速度测试,获得了不同层理倾角、轴向载荷条件下的纵横波速度变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层理倾角增大,页岩的抗压强度和残余强度呈U型变化趋势,弹性模量逐步增加,泊松比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层理倾角增大,页岩的初始纵横波速度增大;3)随着轴向载荷对页岩内部结构的影响,三轴压缩条件的纵横波速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4)页岩水化能增加纵横波速度,大幅度降低页岩的抗压强度;5)页岩动态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比值与静态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比值比较接近,相关性较好;6)在围压条件下,页岩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各向异性系数差别较小。实验结果对于认识和了解页岩的力学、超声波特性,以及声波测井的校正,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水平层理 岩石力学 三轴压缩实验 轴向应力 纵横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前反演技术的须家河组孔隙甜点储层预测 被引量:2
12
作者 师修琳 黎平 +2 位作者 李剑波 王淳 任海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9,共20页
致密砂岩的储层预测一直是业界难题,常规叠后波阻抗不能有效区分致密围岩和高孔隙砂岩,这一点在川西大邑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研究中尤为典型。针对此难题,通过叠前技术手段开展攻关研究,岩石物理分析表明,纵横波速度比针对孔... 致密砂岩的储层预测一直是业界难题,常规叠后波阻抗不能有效区分致密围岩和高孔隙砂岩,这一点在川西大邑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研究中尤为典型。针对此难题,通过叠前技术手段开展攻关研究,岩石物理分析表明,纵横波速度比针对孔隙砂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从而表明叠前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预测难题。通过叠前反演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纵横波速度比等属性体,借助岩相分析技术生成孔隙砂岩储层概率体,预测了孔隙砂岩储层的平面展布。结果表明,该技术效果显著,与实钻吻合度较高,对致密砂岩领域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叠前预测的关键技术环节,从叠前道集优化处理、部分叠加、岩石物理分析、概率模型建立及反演计算,到效果分析与实钻对比,每一个关键环节对结果的可靠性均至关重要,该方法可对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川西陆相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隙储层 叠前反演 纵横波速度比 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地震技术在中国部分气田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振武 撒利明 +2 位作者 张明 董世泰 甘利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8-672,608+742,共7页
多波地震技术可同时采集地下地质体反射的纵、横波信息,通过处理提取反射纵、横波各项物性参数,并利用其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反射特征差异,进行综合对比和解释,以预测储层的横向变化和含油气性。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 多波地震技术可同时采集地下地质体反射的纵、横波信息,通过处理提取反射纵、横波各项物性参数,并利用其在不同地质体中的反射特征差异,进行综合对比和解释,以预测储层的横向变化和含油气性。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鄂尔多斯苏里格气田、四川广安气田、柴达木三湖地区、松辽徐深气田开展了二维、三维多波地震勘探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外多波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当前国内多波地震勘探应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推进国内多波地震技术应用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转换 含气层识别 纵横波速度比 转换各向异性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页理缝岩石物理建模方法及应用
14
作者 邹嘉齐 陈双全 +2 位作者 杨志芳 卢明辉 晏信飞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9-751,共13页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储层特征表现为页理缝发育、孔隙度低、水平与垂直渗透率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因此,厘清页岩储层的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页岩油储层预测十分重要。目前针对页岩的页... 陆相页岩油已成为中国主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其储层特征表现为页理缝发育、孔隙度低、水平与垂直渗透率差异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因此,厘清页岩储层的弹性参数与物性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页岩油储层预测十分重要。目前针对页岩的页理缝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文中基于各向异性背景介质,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富含有机质的裂缝—孔隙型页岩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通过岩石物理建模,对比分析了基质孔隙度、纵横比、连通系数和页理缝长度、宽度及数量对页岩弹性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纵波速度受连通系数影响较大,横波速度不受连通系数的影响;长度大于100μm的页理缝对各向异性参数影响较大,不应将其归纳为本征各向异性;纵横波速度比(VP/VS)与页理缝的长度成正相关性,而与页理缝的数量关系是先降低后增加。所提方法对某实际工区的测井数据进行了应用测试,获得的纵、横波速度与实测的纵、横波速度变化一致性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适用性,可以将该方法作为中国陆相页岩油储层表征的重要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岩石物理建模 页理缝 弹性参数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处理关键技术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维 王小卫 +3 位作者 冯会元 边冬辉 杨哲 刘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7-13,共7页
GeoEast处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多波资料处理技术,针对实际转换波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纵横波匹配、转换波速度建模、快慢横波时差提取的难点,应用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大幅改善了转换波成像效果,利用井控纵波和转换波精细层位匹配技术... GeoEast处理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多波资料处理技术,针对实际转换波资料处理过程中静校正、纵横波匹配、转换波速度建模、快慢横波时差提取的难点,应用转换波综合静校正技术大幅改善了转换波成像效果,利用井控纵波和转换波精细层位匹配技术获取了纵横波速度比,实现了纵横波层位的精确匹配,并通过转换波四参数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建模技术得到合理、准确的转换波偏移参数场,最后使用横波分裂分析与校正技术进一步增强了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应用结果表明,GeoEast多波处理技术能够满足转换波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需求,通过纵横波资料相结合得到更丰富的转换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多处理 转换静校正 纵横波速度比 转换叠前时间偏移 分裂分析与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匹配转换波剩余静校正实用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树林 李晨光 +3 位作者 吴波 王荐 唐建明 刘奇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8-246,204,共9页
基于纵横波共检波点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是利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信息,解决转换波资料较大时移剩余静校正量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时,出现了纵横波速度比值求解不准确和资料呈现浅、中深层静校正量不一致的情... 基于纵横波共检波点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是利用纵波和转换波资料信息,解决转换波资料较大时移剩余静校正量的一种特殊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实际资料处理时,出现了纵横波速度比值求解不准确和资料呈现浅、中深层静校正量不一致的情况。详细分析了该方法出现以上情况的具体原因,针对该方法的工业化实施缺点,提出了改进措施;利用纵波构造控制解决转换波长波长剩余静校正量;采用常规剩余静校正进一步求解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应用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再次进行速度分析和动校正,得到更精确的速度;进行动校正之后,采用基于纵横波CRP叠加道相关的剩余静校正方法和常规剩余静校正方法求解最终转换波检波点剩余静校正量。实际资料应用表明,改进措施后,结合文中工业化实施流程能够进一步提高方法在处理多波资料时的适应能力和静校正量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叠加道相关 剩余静校正 层位控制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浅层反射地震资料中的面波与初至波研究剖面浅部结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小娟 酆少英 +2 位作者 左莹 何银娟 季通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431,共7页
利用浅层反射地震数据的面波与初至波信息,采用多道面波分析法(MASW)得到浅部横波速度结构,再利用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纵波速度结构,进而得到纵横波速度比与泊松比数据。结合反射波叠加剖面与跨断层钻孔联合剖面对浅部地层进行综合解... 利用浅层反射地震数据的面波与初至波信息,采用多道面波分析法(MASW)得到浅部横波速度结构,再利用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纵波速度结构,进而得到纵横波速度比与泊松比数据。结合反射波叠加剖面与跨断层钻孔联合剖面对浅部地层进行综合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浅部反射资料的缺失,对确定浅部断层的位置及性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面分析方法 初至走时层析成像 浅层反射地震 浅部纵横波速度比 浅部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极横波测井在川东北地区气水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丽兵 李瑞 梁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1期68-72,84,共5页
偶极横波成像测井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很小,在高阻(淡)水层、低阻(高矿化度)油气层评价中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偶极横波成像测井气水识别方法的研究,总结了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气水层定性识别的标准,并得到了相... 偶极横波成像测井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很小,在高阻(淡)水层、低阻(高矿化度)油气层评价中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偶极横波成像测井气水识别方法的研究,总结了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气水层定性识别的标准,并得到了相关参数、气水识别的判别值和交会图图版。对该地区的两口井,在常规测井解释与测试结果不相吻合的情况下,特别进行了偶极横波成像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得到的解释结论与试油结果吻合,说明在该地区偶极横波成像测井在气水识别方面与其他测井资料相比优势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横成像测井 气水识别 纵横波速度比 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淑荣 冯刚 +1 位作者 苏燕 吴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46-149,178+1,共6页
本文在简单介绍转换波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胜利油田永新地区实际采集的转换波资料为对象,开展了转换波叠前数据净化、转换波静校正、纵横波速度比扫描等处理方法的研究,较好地压制了该区转换波资料的面波干扰,求出了较精确的转换波静校... 本文在简单介绍转换波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胜利油田永新地区实际采集的转换波资料为对象,开展了转换波叠前数据净化、转换波静校正、纵横波速度比扫描等处理方法的研究,较好地压制了该区转换波资料的面波干扰,求出了较精确的转换波静校正量和速度,并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实现了真正的共转换点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 共转换点 纵横波速度比 转换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波匹配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镭 丁蔚楠 李珊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7-370,407,共5页
纵、横波匹配在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之间承担着桥梁作用,纵、横波全面匹配涉及到时间、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方面的匹配,而每个参数对匹配的影响是不同的。为更好地定量分析匹配的影响因素,从理论模型着手,设计了简单的地震模型... 纵、横波匹配在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之间承担着桥梁作用,纵、横波全面匹配涉及到时间、振幅、频率和相位等方面的匹配,而每个参数对匹配的影响是不同的。为更好地定量分析匹配的影响因素,从理论模型着手,设计了简单的地震模型,分别从纵横波速度比,纵、横波振幅差异,频率差异和相位差异4个方面分析了各参数对纵、横波匹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纵横波速度比对纵、横波匹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相位差异和频率差异,而纵、横波振幅差异不影响匹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匹配 影响因素 地震模拟 纵横波速度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