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电能质量动态评估 被引量:6
1
作者 欧阳森 石怡理 刘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7-32,46,共7页
为实现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的有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动态评价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当前与历史数据,体现了评价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体水平.研究中,首先应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综合权重,... 为实现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的有效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动态评价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当前与历史数据,体现了评价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体水平.研究中,首先应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和序关系分析法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综合权重,其中客观权重用于突出评价对象的整体差异,主观权重用于反映专家经验;线性加权各项指标值得出评价对象在各时刻的电能质量评价值;最后利用最小方差法对区域电网各时刻的电能质量评价值加权求和,其中时间度的调整体现了对当前与历史数据的重视程度.通过对某供电局的数据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动态评价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最小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电子商务在线信誉评价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柳鑫 赵倩茹 马凯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9期117-120,共4页
在电子商务交易日益膨胀的环境下,交易双方都缺少对对方背景、经历等方面的了解,因此,在线卖家的信誉情况成为买家最关心的问题,信任问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瓶颈。在研究以往的信誉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 在电子商务交易日益膨胀的环境下,交易双方都缺少对对方背景、经历等方面的了解,因此,在线卖家的信誉情况成为买家最关心的问题,信任问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瓶颈。在研究以往的信誉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点是使指标权重的确定能尽量将被评价对象在纵横向拉开档次,能够动态体现卖家的信誉情况,使信誉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誉评价模型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我国中部六省科技创新能力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郭国峰 高一帆 张颖颖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22,83,共6页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技创新最能展现一个国家的创新实力。通过构建测度科技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基于2013—2018年的时序立体数据,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我国中部六省的科技创... 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科技创新最能展现一个国家的创新实力。通过构建测度科技创新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基于2013—2018年的时序立体数据,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我国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可以在整体上对我国中部六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而且能够透过不同指标反映中部六省之间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劣,对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正义视角下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非均衡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封铁英 胡毓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8,共14页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应然之举。通过文献回顾与内涵梳理,引入空间正义视角,从服务充分、城乡均衡、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使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应然之举。通过文献回顾与内涵梳理,引入空间正义视角,从服务充分、城乡均衡、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使用改进后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度2014—2021年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使用Dagum基尼系数对其空间非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但并无空间聚集性,即区域差距并不分明;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非均衡性,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距而非地区间差距;总体地区差距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整体上空间非均衡性有所降低。由此提出兼顾养老服务发展的数量与质量,满足老年人日益提升的需求总量与需求层次;改善区域内与区域间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非均衡性,推进空间正义;制定适应本地情形的发展规划,促进地方政府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作为等改善养老服务空间非均衡格局、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正义 养老服务 高质量发展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差异 空间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其组态提升路径
5
作者 陈毅辉 李敏杰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86-1798,共13页
【目的】全面准确把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其提升路径,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Dagum基尼系数、空间马尔科夫链对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 【目的】全面准确把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及其提升路径,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Dagum基尼系数、空间马尔科夫链对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采用汇总型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引致高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元组态路径。【结果】(1)2011—2022年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空间分布格局,要素优化组合发展水平始终高于其他3个子维度。(2)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下降态势,其中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农业新质生产力等级转移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但受到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当邻域省份为高水平时,自身向上转移概率会提升。(4)实现高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组态路径有4条,可归纳为3种模式,分别为经济—科技双轮驱动型、社会—经济—科技多元叠加型和社会—经济联合支持型,数字普惠金融发挥普适作用。【结论】农业新质生产力各维度要协同发力。各地区要不断推进跨区域农业合作,加强多重因素的协同效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时空演变 组态路径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动态评价体系研究——基于二次加权动态评价方法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旭辉 郑丽琳 程静静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9-85,共7页
文章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和要求为切入点,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评价方法,对2012-2... 文章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标和要求为切入点,从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的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二次加权的"纵横向"拉开档次动态评价方法,对2012-2016年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不平衡,彼此间差异明显,影响每个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各异。因此,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优化政策,缩小彼此间差距,推进其均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驱动发展水平 二次加权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动态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测度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7
作者 程刚 赵浩玥 李旭辉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5,共10页
以“跑道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禀赋、产业经济、产业管理、产业潜力、产业辐射五个层面阐释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 以“跑道模型”为基础,从产业禀赋、产业经济、产业管理、产业潜力、产业辐射五个层面阐释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探究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空间集聚和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数整体呈稳健上升态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以各城市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并有进一步极化的趋势。中国省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在整体空间范围内存在正向空间相关关系,呈现出波动上升的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产业竞争力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E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人力资本的测度与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丽珍 赵昕东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3,共5页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准确把握中国省域人力资本水平发展现状及分布特征。文章从科技、教育和健康三个层面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解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准确把握中国省域人力资本水平发展现状及分布特征。文章从科技、教育和健康三个层面对人力资本的内涵进行界定并据此构建人力资本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2015—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行测算。研究发现:中国省域人力资本水平的两极分化特征较为明显;从时间上看,研究期内各省份人力资本水平有升有降,依据变动趋势将其分为平稳波动和震荡波动两类;从空间上看,呈现“东—中—西”阶梯递减趋势,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大部分省份处于中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 科技 健康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张秋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51,共5页
文章基于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系统考察了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并分析了影响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在研究期内整体呈... 文章基于2014—202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系统考察了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并分析了影响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在研究期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分布格局。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区域间差异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水平、产业结构升级、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均可有效提升高质量充分就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充分就业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自立自强视域下中国科技人才效能测度、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旭辉 严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9,共12页
科技人才是国际竞争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精准把握科技人才的提升潜力、准确辨析其失衡症结并探寻其平衡路径是夯实科技人才之基,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的内在要求。以“东西”和“南北”差异作为切入点,采用G1-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考察区域... 科技人才是国际竞争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精准把握科技人才的提升潜力、准确辨析其失衡症结并探寻其平衡路径是夯实科技人才之基,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的内在要求。以“东西”和“南北”差异作为切入点,采用G1-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考察区域科技人才效能,并借助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等多样化空间分析工具揭示我国科技人才效能的时空格局及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关系数据分析范式探寻科技人才效能地区差异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人才效能具有显著的非均衡特征,空间分布上的“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与时序增速上的“东慢西快,南快北慢”格局并存,且集聚重心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我国科技人才效能的地区差异呈现逐年上升的演变态势,且东西方向的空间差异高于南北方向;平衡技术开放和文化教育差异是缩小整体科技人才效能差异的主要途径,不同地区差异形成的原因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对于全面协同提升科技人才效能,扎实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效能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二次指派程序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山区县域绿色转型发展评价与动力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翁异静 杨月 +1 位作者 文雁兵 杜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0-485,共16页
科学量化山区26县绿色转型水平是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从“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三生空间视角构建绿色转型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重心-标准差椭圆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研究2010~2021年浙江山区26县绿... 科学量化山区26县绿色转型水平是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从“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三生空间视角构建绿色转型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重心-标准差椭圆及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研究2010~2021年浙江山区26县绿色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10~2021年山区26县绿色转型整体呈增长趋势,年均增幅为2.428%,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绿色转型的变异系数逐年减小,地区差异从“大差距低水平”特征逐渐向“小差距高水平”特征转变。②2010~2021年山区26县绿色转型逐渐呈现“永嘉—缙云—青田”为核心的空间分布格局。绿色转型重心逐渐向北扩张,研究期内山区26县北部县域的绿色转型有较大提升;山区26县绿色转型空间分布总体呈较为稳定的西北—东南方向分布格局,标准差椭圆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空间集聚性不断增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③各影响因素呈现较强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城市化、政府调控和人力资本素质始终是山区26县绿色转型的主要驱动因素,金融发展、科技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驱动力逐渐增强,产业结构的驱动作用尚不稳定,对于山区26县绿色转型的拉动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转型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标准差椭圆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时空分异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4-65,共12页
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定基功效系数法、线性加权法度量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11—2021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 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定基功效系数法、线性加权法度量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11—2021年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及各维度表现均呈上升态势;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具体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趋势。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环境、地区环境容忍度、人口集聚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投资强度、政府调控力度是影响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应协同高效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持续强化金融支持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现代化经济体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测度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政大 黄晨雨 马瑜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本文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用黄河流域5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刻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演变轨迹和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损害和生态建设...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本文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用黄河流域5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刻画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时空演变轨迹和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损害和生态建设均持续改善,生态建设指数的提高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影响更大。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相对较好,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相对较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总体差异在不断缩小,区域间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密度分布曲线中心呈小幅度右移趋势,前期生态环境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而后期则两极分化现象减弱。黄河流域核密度曲线前期存在左拖尾现象,后期消失,峰度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均印证黄河流域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差距在不断缩小。同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板块化特征,因此,应按照流域特点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李勇 蒋蕊 +1 位作者 张敏 骆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94,共5页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数字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问题,文章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据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数字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问题,文章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据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错位修正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从时间上看,样本研究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升有降,大多数省份均在上升但增速不高,从空间上看,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化 空间错位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37
15
作者 屈小娥 马黄龙 王晓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98-103,共6页
文章从经济发展基本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两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综合评价1997—2019年省域和四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系统聚类算法和马尔科夫链矩阵对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进... 文章从经济发展基本面和五大发展理念两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综合评价1997—2019年省域和四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系统聚类算法和马尔科夫链矩阵对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国及四大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和五大发展理念指数呈现阶梯状攀升态势,而经济发展基本面指数呈现波折中向上爬升的态势;聚类结果表明浙江等东部地区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宁夏等西部地区省份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各省份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马尔科夫链 系统聚类 俱乐部趋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学义 熊升银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0-228,共9页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包含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稳定开放、人口发展的五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及各省域1987~2017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综...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包含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绿色发展、稳定开放、人口发展的五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中国及各省域1987~2017年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利用ESDA法对其时空特征进行探索,研究表明:①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2年后很多省域增速明显,但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②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5个维度中,人口发展较好;经济结构优化稳步推进;绿色发展呈现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但正成为主导转变的核心动力之一;经济稳定开放能力平稳上升;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较差,但在呈波动中略上升。③空间分异明显,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总体呈现出以东部地区为核心、逐步向内陆腹地区域梯度递减的趋势。④呈现出较明显的全局空间正相关性,局部空间上主要形成高高和低低集聚类型,存在较明显的交互影响关系。据此提出几点促进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空间相关性 时空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绩效——基于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卢方元 海婷婷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1,共7页
本文基于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选取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数、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专利申请数四个指标,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本文基于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选取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新产品销售收入、人均R&D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数、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每万元R&D内部支出经费的专利申请数四个指标,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四大地区和31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投入绩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四大地区R&D投入绩效由高到低分别是东部、中部、西部、东北;31省市R&D投入绩效较高的有安徽等地、较低的有吉林等地,其余省市居中。2004—2013年,北京等地的R&D投入绩效总体增长较快,广东等地总体下降较快,其余省市总体变化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R&D投入绩效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等十城市经济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任兆璋 范闽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2,共5页
该文首先界定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内涵 ,建立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广州等 10个城市从 1990年至 2 0 0 1年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以及发挥城市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 该文首先界定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内涵 ,建立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广州等 10个城市从 1990年至 2 0 0 1年的经济竞争力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对于认识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以及发挥城市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竞争力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志远 崔玮 苗建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1,共7页
文章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通过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 文章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通过城市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5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Moran’s I指数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中国省域尺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在2009年之后集聚程度减弱;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资源禀赋、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研发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则明显促进了全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升。另外,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正相关,但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空间效应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量:38
20
作者 卢小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6-120,共5页
文章依据PRED框架,建立资源环境压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2006~2011年间省域资源环境承载情况,基于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资源环境压力、承载力和承栽率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省域资源环境压力... 文章依据PRED框架,建立资源环境压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评价2006~2011年间省域资源环境承载情况,基于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资源环境压力、承载力和承栽率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省域资源环境压力由西向东、由北到南依次递减,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承载率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西北部梯状下降模式。资源环境压力、承载力和承载率均存在较强的全局正相关,呈现出“中心一外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压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Moran’s I指数 空间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