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动提钩的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设计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红亮 杨俊杰 +2 位作者 邱星 莫斯贤 张雨晴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2,共8页
相比人工提钩,自动提钩技术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精确的控制能力,能够适应更高的推峰速度,可以提升驼峰的解体作业效率。而更高的推峰速度意味着更大的车组初始动能、更短的车组溜放间隔时间,同时也对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提出了新的要... 相比人工提钩,自动提钩技术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更精确的控制能力,能够适应更高的推峰速度,可以提升驼峰的解体作业效率。而更高的推峰速度意味着更大的车组初始动能、更短的车组溜放间隔时间,同时也对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研究自动提钩技术对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的影响,本文以推峰速度最大、累计加权溜放时间最小、优化区域高度最低为优化目标,以坡段数量、坡度、变坡点坐标为决策变量,以变坡点位置、分路道岔最大允许入口速度、优化区域末端最小速度等为约束条件,构建基于自动提钩的驼峰溜放部分纵断面设计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求解算法。仿真计算结果显示,与既有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优化模型中的纵断面方案,推峰速度提高9.5%,累计加权溜放时间减少6.0%,优化区域高度降低4.6%,驼峰总体作业效率提升7.6%,平均制动能耗降低约151 kJ/辆。研究内容可为自动提钩技术的驼峰纵断面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 自动提钩 纵断面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货车应用下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红亮 杨浩 +2 位作者 夏胜利 王俊峰 李荣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19,共6页
分析重载货车走行特性及其对调车场连挂区设计的影响,在进一步分析调车场连挂区各区段重要程度、不同车辆溜放距离需求、调车场纵断面设计车型及质量选定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中行车不利条件和难行车有利条件下的溜放距离为优化目标,... 分析重载货车走行特性及其对调车场连挂区设计的影响,在进一步分析调车场连挂区各区段重要程度、不同车辆溜放距离需求、调车场纵断面设计车型及质量选定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以中行车不利条件和难行车有利条件下的溜放距离为优化目标,以布顶数量、难行车不利条件下溜放距离、坡度范围及最小坡段长等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求解思路及优化方案。以27t轴重货车与既有货车混合应用背景下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为例,给出推荐设计方案。可为重载货车应用后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货车 调车场连挂区 纵断面设计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CAD VBA在渠道纵断面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符裕红 张代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136,共4页
结合实例,利用VBA编程进行渠道纵断面绘制。程序设计的关键在于相应各个参数的换算及其在二维空间中坐标值的确定。程序运行后,通过渠道纵横向比例值、最低高程点、高程轴间距值、地面高程及渠底高程等因素的输入,实现了渠道设计及其纵... 结合实例,利用VBA编程进行渠道纵断面绘制。程序设计的关键在于相应各个参数的换算及其在二维空间中坐标值的确定。程序运行后,通过渠道纵横向比例值、最低高程点、高程轴间距值、地面高程及渠底高程等因素的输入,实现了渠道设计及其纵断面绘制的准确、快速、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CAD VBA 渠道 纵断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路基纵断面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永幸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2,共5页
研究目的:为有效控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处的沉降差异、刚度差异,有必要进行路基纵断面面设计。本文论述了路基纵断面设计的作用和意义,并讨论了路基程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以及技术要点。研究结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 研究目的:为有效控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处的沉降差异、刚度差异,有必要进行路基纵断面面设计。本文论述了路基纵断面设计的作用和意义,并讨论了路基程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以及技术要点。研究结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应进行路基工程纵断面设计。路基纵断面设计内容包括:连接处刚度差异、沉降差异检查与处理、工程接口设计的检查与处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应按照"纵断面面优先"的原则,首先进行路基工程纵断面程设计,依据路基工程纵断面设计进行路基横断面辅助设计,路基横断面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无砟轨道 线下基础 差异沉降控制 刚度均匀化 路基纵断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轨道交通纵断面设计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新春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93,共4页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不断扩展,为满足市区与郊区之间的客流集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都规划建设有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在以往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纵断面设计中多参考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V"...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不断扩展,为满足市区与郊区之间的客流集散,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都规划建设有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在以往的市域轨道交通线纵断面设计中多参考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V"型节能坡的设计理念。经过多年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V"型节能坡设计理念较为成熟,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速度低、站间距小,而市域轨道交通速度高、站间距大,纵断面设计若采用节能坡存在埋深过大、区间排水泵站实施困难、地质变化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基于市域轨道交通线路的特点,对纵断面设计采用"W""V"型坡进行研究比选,探索更为合理的设计理念。研究结论:本文通过"W"型坡与"V"型节能坡牵引计算图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W"型坡列车单位能耗在正常范围内,综合比选工程实施的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市域轨道交通纵断面设计中"W"型坡适应性更好:(1)"W"型坡的能耗与"V"型坡相比略有增加,但是区间埋深、排水泵房实施较合理;(2)采用"W"型纵断面能减少区间的埋深,对区间排水泵房及相关设施的实施有更好的安全及经济性;(3)本研究成果适用于市域轨道交通速度高、站间距大的区间纵断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纵断面设计 节能坡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平、纵断面设计中的调坡调线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兆俊 《铁道标准设计》 2003年第9期6-7,25,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桥隧土建结构基本完成后 ,由于测量误差、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变位等因素 ,往往会使竣工后的结构中心线偏离原设计 ,其高程与原设计也不尽符合 ,因此根据竣工后的既有情况 ,在原设计平、纵断面的基础上进行调坡调线是...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桥隧土建结构基本完成后 ,由于测量误差、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变位等因素 ,往往会使竣工后的结构中心线偏离原设计 ,其高程与原设计也不尽符合 ,因此根据竣工后的既有情况 ,在原设计平、纵断面的基础上进行调坡调线是必要的 ,介绍其设计原则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调坡 调线 线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铁路纵断面智能设计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缪鹍 戴炎林 高鸿剑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10,共9页
传统智能算法通常要求变量维度在计算过程中不变,而铁路纵断面智能设计中的变坡点数量需要根据地形等变化自适应确定。考虑到强化学习能从地面高程和已经生成的线形等环境数据中获得最优策略的特点,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应用于纵断面智能... 传统智能算法通常要求变量维度在计算过程中不变,而铁路纵断面智能设计中的变坡点数量需要根据地形等变化自适应确定。考虑到强化学习能从地面高程和已经生成的线形等环境数据中获得最优策略的特点,将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应用于纵断面智能设计,研究智能体决策变坡点的方法,提出铁路纵断面设计的变坡点决策模型,确定模型中的状态、动作、奖励等表达形式。结合纵断面设计约束多的特点,引入动作屏蔽机制处理约束,加快收敛并提高模型性能。将计算期引入模型的状态,提出通过单网络产生多个多目标策略的单网络多策略的多目标处理方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纵断面设计 深度强化学习 安全强化学习 动作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调车场连挂区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春民 李引珍 +1 位作者 何瑞春 杨信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100,共7页
驼峰连挂区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车辆是否超速连挂以及产生天窗的数量,对驼峰作业的效率、能力和安全影响很大。鉴于目前对连挂区的设计仍存在问题,以难行车溜行距离尽可能远、减速顶数量尽可能少以及连挂区计算高度与理想高度的差... 驼峰连挂区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车辆是否超速连挂以及产生天窗的数量,对驼峰作业的效率、能力和安全影响很大。鉴于目前对连挂区的设计仍存在问题,以难行车溜行距离尽可能远、减速顶数量尽可能少以及连挂区计算高度与理想高度的差值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连挂区设计为三坡段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依据模型具有离散组合优化的特点,先确定坡度的组合方案集合,而后采用分析比选方法来寻求问题的最优解。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各坡段合理的坡度组合方案以及与坡段长度的最佳比例匹配关系。在既有驼峰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驼峰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调车场 连挂区 纵断面设计 多目标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线路区间纵断面节能设计优化模型 被引量:8
9
作者 柏赟 白骁 +2 位作者 孙元广 李佳杰 周雨鹤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6,共7页
线路纵断面形式是影响地铁列车牵引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给定线路平面设计方案和车站位置的前提下,考虑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和线路地理条件限制等现实约束,构建以上、下行列车总牵引能耗最小为目标的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 线路纵断面形式是影响地铁列车牵引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给定线路平面设计方案和车站位置的前提下,考虑地铁设计规范要求和线路地理条件限制等现实约束,构建以上、下行列车总牵引能耗最小为目标的区间纵断面设计优化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区间坡度和坡长的最优组合序列。案例分析表明,与实际设计方案相比,采用本文模型得到的纵断面设计方案可节约5%左右的列车牵引能耗;当区间衔接的两车站高程相差较大时,采用先缓上坡后陡上坡(反方向先陡下坡后缓下坡)的单向坡设计形式较为节能;当车站高程相近时,采用先下坡后上坡的V型纵断面设计形式有利于牵引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区间 纵断面设计 列车牵引能耗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形演绎的纵断面自动拉坡设计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元利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43,共7页
研究目的:纵断面坡度设计是铁/公路等工程项目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的造价成本及结构形式,如何从定性到定量地实现纵断面坡度的精细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同时借助自动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研究目的:纵断面坡度设计是铁/公路等工程项目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设计的科学与合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工程的造价成本及结构形式,如何从定性到定量地实现纵断面坡度的精细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同时借助自动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是设计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工程师对地面线"形"与"势"的逐步认知过程,通过地形演绎的方法,模拟实现对地面线的化简与概括,依据建立在区间土石方数量评估模型提出一种新的自动拉坡设计方法。研究结论:(1)通过由地面线→轮廓线→参照线→坡度线的模拟工程人员思维的逐步推理演绎,由地形轮廓来确立变坡点的位置,由平均地势来确立坡向与变坡点高度,自动生成的坡度线更接近工程师的设计水准;(2)自动坡度线生成演绎过程中结合区间土石方填挖平衡控制,能够达到比人工更精益化的工程数量与造价优势;(3)通过在多个项目中的应用实践与对比,此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提升工程设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拉坡设计 纵断面设计 线路设计 地面线 演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马鞍形溜放纵断面及其调速设备系统设计
11
作者 吴家豪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7年第9期6-10,共5页
自1876年德国铁路斯毕道夫编组站建成第一个调车驼峰,使调车作业由依靠机车推力为主,变革为依靠车辆重力为主,从而使作业能力、安全条件和经济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这是调车设备发展的一次飞跃。此后,随着驼峰线路平、纵... 自1876年德国铁路斯毕道夫编组站建成第一个调车驼峰,使调车作业由依靠机车推力为主,变革为依靠车辆重力为主,从而使作业能力、安全条件和经济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这是调车设备发展的一次飞跃。此后,随着驼峰线路平、纵断面设计逐步改进,配套设备及系统不断完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机械化驼峰,四十年代出现了半自动化驼峰、五十年代出现了自动化驼峰,因而,使驼峰作业能力、安全条件和经济效益,又有了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设计 调速设备 溜放 自动化驼峰 纵断面设计 驼峰作业能力 调车设备 机械化驼峰 易行车 调车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关键点对400km/h高速铁路纵断面参数设计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庆 徐双婷 +3 位作者 高天赐 胡建平 朱颖 王平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32,共8页
研究目的:400 km/h等级高速铁路的规划设计是我国现阶段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尚未有400 km/h高速铁路纵断面参数设计标准的研究。在满足高速列车行驶安全与旅客乘坐舒适条件下,本文对400 km/h等级高速铁路纵断面参数进... 研究目的:400 km/h等级高速铁路的规划设计是我国现阶段高速铁路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尚未有400 km/h高速铁路纵断面参数设计标准的研究。在满足高速列车行驶安全与旅客乘坐舒适条件下,本文对400 km/h等级高速铁路纵断面参数进行了设计与验证,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相同坡度差、夹直线长度条件下,列车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随竖曲线半径的增加而减小,建议400 km/h高速铁路最小竖曲线半径取值为30000 m;(2)当竖曲线半径≥20000 m,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数值受坡度差值影响很小;(3)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随着夹直线长度的增加而逐渐消散,叠加振动减小,建议400 km/h高速铁路夹直线长度最小取值为200 m;(4)本文研究可为400 km/h高速铁路纵断面参数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0km/h高速铁路 纵断面参数设计 线路关键点 动力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满意度原理的铁路新线纵断面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晓峰 易思蓉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7-121,共5页
在分析铁路新线纵断面选线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满意度原理的铁路新线纵断面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计算模型和算法。该方法以综合满意度函数反映设计者对工程性能指标和运营性能指标的评价,从决策准则、搜索算法的停止准则和解的评... 在分析铁路新线纵断面选线知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满意度原理的铁路新线纵断面优化设计方法,并给出计算模型和算法。该方法以综合满意度函数反映设计者对工程性能指标和运营性能指标的评价,从决策准则、搜索算法的停止准则和解的评价过程准则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对工程满意度、运营满意度、整饰满意水平、整饰满意度、满意收敛准则概念的引入,提出满意整饰思想,并结合实例给出完整的满意优化求解思路。该方法是铁路勘测设计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例分析表明此原理和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满意优化 满意整饰 铁路新线 纵断面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节能坡的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二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6-129,133,共5页
以天津地铁B1线一期工程为例,利用软件进行牵引模拟计算,对其线路纵断面设计中常用的“V”型坡、单面坡及“W”型坡进行了研究,对各种工况下节能坡的合理设置方式、最优坡长及最优坡度等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采用“V”型坡时,建议... 以天津地铁B1线一期工程为例,利用软件进行牵引模拟计算,对其线路纵断面设计中常用的“V”型坡、单面坡及“W”型坡进行了研究,对各种工况下节能坡的合理设置方式、最优坡长及最优坡度等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采用“V”型坡时,建议采用22‰~24‰的坡度和250 m左右的坡长;采用单面坡时,建议采用陡坡+缓坡的组合;对于长大区间,建议采用“W”型坡。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选的最优坡度及坡长可有效降低地铁运营的牵引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纵断面设计 节能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纵向力与线路纵断面参数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庆朝 张庆珩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3-158,共6页
根据线路-列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列车纵向运动仿真系统LQD,在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铁路线路纵断面参数(包括线路坡度、坡段长度、坡度代数差、竖曲线半径)对列车纵向车钩力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临界坡度代... 根据线路-列车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列车纵向运动仿真系统LQD,在大量的计算机仿真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铁路线路纵断面参数(包括线路坡度、坡段长度、坡度代数差、竖曲线半径)对列车纵向车钩力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临界坡度代数差在车钩力与纵断面参数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并从列车受力角度提出了纵断面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断面设计 列车 线路设计 纵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电分相布设及纵断面协同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智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175,199,共7页
铁路电分相布设位置与线路纵断面设计相互影响,两者若不匹配会产生较高的列车牵引能耗与用户时间成本,甚至造成列车在分相区坡停等安全事故。本文以铁路电分相位置以及距离电分相中心里程一定范围内的纵断面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建立电... 铁路电分相布设位置与线路纵断面设计相互影响,两者若不匹配会产生较高的列车牵引能耗与用户时间成本,甚至造成列车在分相区坡停等安全事故。本文以铁路电分相位置以及距离电分相中心里程一定范围内的纵断面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分相布设及纵断面设计协同优化模型,在满足铁路设计规范与列车运行安全的相关约束下,使列车运营能耗成本、用户时间成本和建设成本之和最小。设计基于间接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某高铁线路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电分相和纵断面布设方案相比,本文模型优化得到的方案可减小列车过分相后的速度损失及二次牵引能耗与时间,同时能降低线路建设成本,总成本节约率达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分相位置优化 遗传算法 纵断面设计 综合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线路纵断面调坡上下限线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碧能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9-1013,共5页
为提高地铁线路纵断面精调效率,避免调坡后出现相邻区段坡段超限,利用上下限线法,建立轨面线允许上下浮动的上下限线范围进行辅助调坡,协同调整变坡点和竖曲线半径与上下限线关系进行纵断面优化,并应用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纵断面... 为提高地铁线路纵断面精调效率,避免调坡后出现相邻区段坡段超限,利用上下限线法,建立轨面线允许上下浮动的上下限线范围进行辅助调坡,协同调整变坡点和竖曲线半径与上下限线关系进行纵断面优化,并应用于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纵断面掘进偏移事故中。结果表明:1)采用上下限线法可以快速判断盾构掘进是否竖向超限,并方便快速确定调坡方案,避免多次调坡反复验算问题;2)采用上下限线法可以避免对已实施段盾构隧道的调坡超限;3)上下限线法成功应用在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隧道偏移事故中,采用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找出指导后续推进的调整方案,避免盾构停机造成的工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调坡 上下限线法 线路纵断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驼峰纵断面图解验算法的改进
18
作者 杨晞流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0年第2期17-20,共4页
驼峰验算有分析计算法、表格法、图解法等,就图解法来说,常用的有苏联交通部法和能高线图解法。这两种图解法在作图中都必须借助辅助曲线。苏联交通部法把牵引计算中的垂直法生搬硬套到纵断面变化大,道岔、曲线折算坡度短而多的驼峰... 驼峰验算有分析计算法、表格法、图解法等,就图解法来说,常用的有苏联交通部法和能高线图解法。这两种图解法在作图中都必须借助辅助曲线。苏联交通部法把牵引计算中的垂直法生搬硬套到纵断面变化大,道岔、曲线折算坡度短而多的驼峰头部来,既要作坡度的近似调整,又要在每段末进行试凑,比较繁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峰纵断面 验算法 牵引计算 分析计算法 易行车 曲线阻力 纵断面设计 难行线 制动位 制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工程线路节能坡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斌 袁江 丁静波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6,共3页
结合轨道交通节能坡设计原理及设计所需考虑的工程地质、实施条件等因素,对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工程地下长区间隧道及相邻站址高程差异大的区间隧道纵断面节能坡设计进行分析,认为该工程长区间隧道采用"W"字形节能坡,相邻站... 结合轨道交通节能坡设计原理及设计所需考虑的工程地质、实施条件等因素,对广州地铁3号线北延段工程地下长区间隧道及相邻站址高程差异大的区间隧道纵断面节能坡设计进行分析,认为该工程长区间隧道采用"W"字形节能坡,相邻站址高程差异大的区间隧道采用单面坡设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纵断面设计 长区间隧道 节能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线路初步设计方案比选系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祥琴 牛红凯 张晓东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5-58,共4页
铁路线路初步设计方案比选系统是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 ,可在计算机上完成平纵断面设计和线路方案比选。文章研究其中的快速三角网数字地面模型、平面交互设计。
关键词 线路初步设计 设计方案比选系统 数字地面模型 交互设计 纵断面设计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 数据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