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区间纵断面线形节能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仲林 杨冬营 易思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区间纵断面线形设计环境多变,致使以高站位、低区间为原则的人工设计纵断面线形难以与列车运行状态相吻合,节能效果有限.以变坡点里程和高程作为变量,将变量分配与编码过程相统一,以降低列车双向运行牵引能耗为目标建...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区间纵断面线形设计环境多变,致使以高站位、低区间为原则的人工设计纵断面线形难以与列车运行状态相吻合,节能效果有限.以变坡点里程和高程作为变量,将变量分配与编码过程相统一,以降低列车双向运行牵引能耗为目标建立纵断面线形节能优化模型,改进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并基于多阶段优化策略,实现变坡点分布未知和已知情况下的纵断面线形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能够在考虑纵断面线形各类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列车运行的牵引能耗,优化过程效率高,优化方法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纵断面线形 节能优化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公路纵断面线形与驾驶员体力负荷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伟 王令飞 +1 位作者 王进州 艾力·斯木吐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402-406,共5页
为了解在高原公路行车过程中驾驶员体力负荷与高原公路纵断面线形的关系,选取帕米尔高原国道G314路段进行高原公路实地行车试验。采用积分肌电值(IEMG)与中位频率(MF)的比值K作为评价驾驶员体力负荷的指标,通过对比经过170个变坡点附近... 为了解在高原公路行车过程中驾驶员体力负荷与高原公路纵断面线形的关系,选取帕米尔高原国道G314路段进行高原公路实地行车试验。采用积分肌电值(IEMG)与中位频率(MF)的比值K作为评价驾驶员体力负荷的指标,通过对比经过170个变坡点附近被测驾驶员的体力负荷K的变化特征。定量分析K随高程H、竖曲线半径R以及绝对坡差|ω|的变化规律,并建立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高程、竖曲线半径和绝对坡差对驾驶员体力负荷均有明显影响;且在竖曲线半径和高程的共同作用下,高原公路驾驶员肌电负荷的变化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驾驶员 高原公路 纵断面线形 体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公路纵断面线形与驾驶员脑电特性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令飞 艾力.斯木吐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378,共5页
为了解驾驶员在高原公路行车时,其脑电特性与纵断面线形的关系,探究适宜的公路线形,选在帕米尔高原G314国道进行驾驶试验。通过对比经过181个变坡点附近受测驾驶员脑电(EEG)的变化特征,选取脑电α频段与β频段的平均功率比R作为评价驾... 为了解驾驶员在高原公路行车时,其脑电特性与纵断面线形的关系,探究适宜的公路线形,选在帕米尔高原G314国道进行驾驶试验。通过对比经过181个变坡点附近受测驾驶员脑电(EEG)的变化特征,选取脑电α频段与β频段的平均功率比R作为评价驾驶员心理紧张度的脑电特性指标,定量分析R随海拔、竖曲线半径r、坡差ω的变化规律;同时建立关系模型。研究表明:R与海拔、竖曲线半径、坡差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强;R与海拔、绝对坡差呈正相关,与r呈负相关。表明海拔的升高,绝对坡差的增大,竖曲线半径的减小,对驾驶活动是不利的,驾驶员的生理不适状况会随之逐渐增加,疲劳感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高原公路 脑电特性指标R 纵断面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公路纵断面线形与肌电平均功率频率的试验分析
4
作者 李文伟 王令飞 艾力.斯木吐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259-262,共4页
为了了解驾驶员在高原低氧路段行车时,道路纵断面线形对肌电特性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影响,使用生物反馈检测仪记录在高原公路行车驾驶员的肌电信号,结合G314路线纵断面图,分析在高原公路行车驾驶员的MPF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MPF与海... 为了了解驾驶员在高原低氧路段行车时,道路纵断面线形对肌电特性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影响,使用生物反馈检测仪记录在高原公路行车驾驶员的肌电信号,结合G314路线纵断面图,分析在高原公路行车驾驶员的MPF的变化规律。定量分析MPF与海拔高度、竖曲线半径以及坡差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高原公路行车时,海拔高度是影响驾驶员MPF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与坡差呈负相关;海拔高度与竖曲线半径存在共线性关系,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和竖曲线半径的减小,MPF值迅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高原公路 纵断面线形 平均功率频率(MP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断面曲率检测及线形识别方法
5
作者 程朝阳 王昊 +3 位作者 李颖 余宁 魏世斌 韩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0-43,共4页
为更好地检测纵断面竖曲线曲率,识别曲线线形,首先建立惯性坐标系并提出纵断面曲率检测算法,利用补偿滤波器消除检测中的速度对抗混滤波器截止频率的影响,基于卡尔曼最优估计抑制速度传感器的误差和跳变;然后将竖曲线曲率合成信号经过... 为更好地检测纵断面竖曲线曲率,识别曲线线形,首先建立惯性坐标系并提出纵断面曲率检测算法,利用补偿滤波器消除检测中的速度对抗混滤波器截止频率的影响,基于卡尔曼最优估计抑制速度传感器的误差和跳变;然后将竖曲线曲率合成信号经过矩形窗级联的低通滤波器处理,避免趋势项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最后,选取曲率作为纵断面线形特征识别参数,按照曲率特征同时采用线性拟合的方式对纵断面曲率检测数据进行分段,完成纵断面的线形识别。利用某高速铁路线路联调联试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实测的三轴陀螺仪数据和线路高程的台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纵断面曲率检测及纵断面线形识别的结果均与线路台账相符,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纵断面曲率检测和线形识别,表征纵断面的线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竖曲线检测 纵断面线形识别 数字滤波 线性回归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巡航模式下地铁纵断面节能坡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聂涔 杨冬营 +2 位作者 易思蓉 王仲林 刘德卫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0,共9页
地铁列车运行常采用巡航模式来保证运营的安全、舒适和准点,而人工纵断面线形设计较难契合列车的巡航状态、不适应设计条件的多变,无法做到有效节能。以变坡点里程和高程为变量,以列车双向运行牵引能耗为目标建立纵断面线形节能优化模型... 地铁列车运行常采用巡航模式来保证运营的安全、舒适和准点,而人工纵断面线形设计较难契合列车的巡航状态、不适应设计条件的多变,无法做到有效节能。以变坡点里程和高程为变量,以列车双向运行牵引能耗为目标建立纵断面线形节能优化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优化策略包括初始方案搜索和整正两个阶段,初始方案搜索阶段依据区间长度假定适当多的变坡点进行优化,方案整正阶段将删除初始方案上坡度代数差极小的变坡点得到优化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巡航模式下,节能坡坡度值越大,中间坡度越缓,列车双向能耗越小。灵敏性分析表明:惰行距离较长时,宜设置较长的节能坡;车站高差增大时,宜缩小低位车站节能坡的长度和坡度值,增长高位车站节能坡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巡航模式 纵断面线形 节能 线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既有线平面和竖面线形精确分段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郭良浩 刘成龙 +1 位作者 宋韬 林远胡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52,68,共6页
研究目的:铁路既有线复测实测线形的分段是复测计算的首要步骤,其线形分段的结果将影响后续的线形拟合以及优化。针对传统铁路既有线的线形分段过程中存在的分段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线形分段新方法,即首先进行线形的概略分段,找到... 研究目的:铁路既有线复测实测线形的分段是复测计算的首要步骤,其线形分段的结果将影响后续的线形拟合以及优化。针对传统铁路既有线的线形分段过程中存在的分段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线形分段新方法,即首先进行线形的概略分段,找到分段点的概略位置,然后通过拟合迭代的方法进行精确分段。研究结论:(1)基于相邻弦方位角变化的平面实测线形概略分段原理,能够对多种不同圆曲线半径的实测数据进行概略分段,分段结果满足拟合迭代的要求;(2)基于平面线形精确分段方法,对比实测数据与设计信息的分段结果,验证这种精确分段方法具有较高的分段精度;(3)基于概略分段、拟合、迭代的纵断面实测线形精确分段原理,对比实测数据与设计信息的分段结果,验证了这种纵断面线形分段的可行性及其高精度。(4)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既有铁路复测计算,对铁路既有线的整正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既有线 线形分段 平面线形 纵断面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平纵面线形设计体会
8
作者 李四夫 宋金铭 《林业科技情报》 2000年第2期80-80,共1页
本文就平纵线形设计要素的特征及应用,以及平纵线形组合等问题,对高等级公路平纵线形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 平面线形 纵断面线形 线形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线形设计
9
作者 邬启凌 王双高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17,共3页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公路线形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线形的优劣直接决定公路设计质量的好坏,这就要求我们在公路设计中,既要满足公路的使用功能,造价低,又要考虑线形的周围地形、地物的协调及环保的要求。论文针对公路线形... 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公路线形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线形的优劣直接决定公路设计质量的好坏,这就要求我们在公路设计中,既要满足公路的使用功能,造价低,又要考虑线形的周围地形、地物的协调及环保的要求。论文针对公路线形设计的主要设计方法及原则作一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线形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 线形协调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等级公路平纵线形控制的几点体会
10
作者 刘宝成 《林业科技情报》 2003年第3期60-60,共1页
作者就平纵线形要素的特征及应用 ,以及平纵线形组合等问题 。
关键词 平面线形 纵断面线形 线形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黄高速阳宝山大桥超宽钢桁梁设计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永庆 樊冰冰 +2 位作者 冯云成 翟晓亮 秦凤江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共7页
贵黄高速阳宝山大桥主桥为单跨650 m钢桁梁悬索桥,桥面全宽36.6 m。通过对比分析山区建设条件下悬索桥不同梁型的优、缺点,加劲梁采用板桁结合钢桁梁,主桁中心桁高5.5 m,中心桁宽36 m,全桥共分为57个吊装节段;钢桁梁纵断面线形采用景观... 贵黄高速阳宝山大桥主桥为单跨650 m钢桁梁悬索桥,桥面全宽36.6 m。通过对比分析山区建设条件下悬索桥不同梁型的优、缺点,加劲梁采用板桁结合钢桁梁,主桁中心桁高5.5 m,中心桁宽36 m,全桥共分为57个吊装节段;钢桁梁纵断面线形采用景观效果好、便于杆件制造的对称凸形圆曲线;根据剪力分布规律,主横桁腹杆采用对称W形布置;钢桥面板对接焊缝及下方纵梁均设置在轮迹横向分布频率最低的位置;销接式吊索锚板选择传力明确、便于焊接的外置式连接形式;结合该桥风洞试验研究结果,全桥布置3道永久下稳定板,跨中130 m范围布置临时上中央稳定板,以解决施工和成桥阶段加劲梁的颤振稳定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桥梁 悬索桥 板桁结合钢桁梁 纵断面线形 对接焊缝 销接式吊索锚板 气动措施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林区公路路容的美化
12
作者 杨勤之 郭军 《林业科技情报》 1995年第1期3-4,共2页
林区公路设计(以下简称公路)与建设除满足使用价值外,必须对自然环境、路容的美化给予极大的重视。这对开发林区旅游资源和文明建设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公路路容美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必须对公路空间线形、... 林区公路设计(以下简称公路)与建设除满足使用价值外,必须对自然环境、路容的美化给予极大的重视。这对开发林区旅游资源和文明建设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公路路容美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必须对公路空间线形、线路与周围自然景观和沿线建筑物的协调等要全面考虑。优美、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公路 竖曲线 路容 平曲线 平面线形 纵断面线形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驾驶员 稳定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